中国城市流通竞争力报告2010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编著  页数:376  

内容概要

  为了解决当前在城市流通竞争力评价中所面临的问题,在商务部和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的指导下,由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携手中国人民大学流通研究中心,合作推进“中国城市流通竞争力评价”项目。在2008、2009年两年报告的基础上,项目研究团队经过近一年的调查研究、数据统计和计量分析,完成《中国城市流通竞争力报告2010》。该报告已成为国内最系统、最全面地反映中国城市流通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的深度分析报告之一。撰写报告的研究人员在数据监测与搜集、研究方法选择、报告结论总结、趋势预测等方面也在不断改进,力争做到尽可能的客观、严谨、科学和权威。

书籍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中国内地部分城市流通竞争力综合评价
2.1 指标选取原则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2.1.2 建立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
2.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2.1.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2.2 评价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2.2.1 评价样本的选取
2.2.2 数据来源
2.3 城市流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
2.3.1 城市流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遴选
2.3.2 城市流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集成
2.3.3 城市流通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
2.4 中国城市流通竞争力水平与结构考察
2.4.1 中国城市流通竞争力水平考察
2.4.2 中国城市流通竞争力结构考察
第3章 中国城市流通竞争力水平指标评价
第4章 中国城市流通能力考察
第5章 中国内地部分城市流通竞争力分析
第6章 结语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从每流通业从业人员增长率享有的资本规模增长率来看,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为南昌、兰州、北京、银川、太原、厦门、贵阳、青岛、乌鲁木齐和南宁,其中中部地区城市有2座、西部地区城市有4座、东部地区城市有4座,这表明中西部地区的流通业资本规模和从业人员都快速发展,在着力于吸收投资,扩大资本规模的同时,还吸收大量劳动力,使二者发展均衡,这说明了中西部地区很好地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带动了流通业迅速发展。而东部地区由于流通业从业人员增长普遍幅度较大,不过资本规模发展相对难以跟上从业人员的增长,表明了东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处于吸收大量劳动力,而由于其经济基础好,导致资本规模的扩大看起来不是很明显,流通业仍需在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减缓就业压力上提高。不过中西部地区发展仍体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其中以乌鲁木齐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城市固定资产规模增长和从业人员增长均为负数,这则需要有关部门采取重视,在努力吸收投资和扩大资产规模的同时也要能吸收劳动力以拉动流通业的发展。4.4.2 产出增长产出增长反映的是城市流通业产出水平的提升,本报告主要从增加值、利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运量等方面进行考察,体现城市流通业的发展能力和城市的发展潜力。

编辑推荐

《中国城市流通竞争力报告(2010)》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城市流通竞争力报告2010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每一年都有新变化,不断成长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