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中国经济 作者:刘洪宇 页数:299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当代社会,科学家用纳税人的钱,从事科技创新,因而有责任有义务面向公众从事科学普及和传播活动。在我国,在认识上,科学普及被提高到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科学普及被认为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然而,在现实中,科学家从事科普活动的状况并不乐观。我们有一个概括:科学家做科普,未见行动的是绝大多数,动起来是少数,科普积极分子是个别现象。据我们的调查,很多科学家对做科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力”也包括不具有从事科普工作所必需的一些能力。 一个好的科普作品,需要做到深入浅出。许多从事科普写作的人士都有这样的体会:深入不易,浅出更难。通常科学家做科普,能够做到“深入”,但却很难做到“浅出”。而媒体记者做科普,能够做到“浅出”,但很难做到“深入”。如何实现科学家和媒体记者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创作出好的科普作品来?一个有效的途径是科学家和媒体记者携起手来,从事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活动。科学界一媒体界合作科普模式(简称“科一媒”合作模式),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科普“最佳实践”形式。 《辽宁日报》记者刘洪宇先生,多年来积极主动地探索“科一媒”合作科学普及模式。他通过大量阅览,发现影响时代走向、公众关注的重大科技社会热点问题,如城市、气候变化、地震、新能源、重大工程、信息科学、仿生等,并找到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学者,作为一名公众的使者、一名求知者,聆听专家的声音、与他们访谈,然后发挥他善长的文字功夫,撰写了大量深人浅出、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这些科普文章曾经在《辽宁日报》上发表,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现在,刘洪宇先生精选出若干科普文章,结集出版,可喜可贺! 我想,这本科普书,不仅是面向公众传播科技知识,而且也传播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这本科普书也不仅是面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而且也是向科学界、媒体界、科普界展示和推介一种有效的科普模式:“科一媒”合作科普模式。 (刘立,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内容概要
本书通过访谈的形式对当前社会尖端科技、重大工程、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焦点课题等进行了重点、深入的解读和介绍。这些都是关乎国家未来发展和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意义重大。可以说,每篇中所涉及的课题都完全可以写成一本书,但对公众来说,让他们去读40多本书来了解这些领域显然不现实,那么这本书深入浅出、通俗化的讲解,将带您进入人类未来走向和命运的客观世界。
作者简介
刘洪宇,1974年生、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现为辽宁日报记者,曾发表大量社会新闻、舆论监督、科技访谈类报道。
书籍目录
社会篇
城市建筑,现代还是民族?
——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李道增院士/00
卫星城,你愿意去住吗?
——访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柴彦威/0
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密码”
——访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吴唯佳/0
大运河:穿越千年的重生
——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张廷皓/0
碰撞与交融
——沈阳体育学院教授曹继红谈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0
科学变革向中医境界回归
——访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傅景华/0
网络时代的公民良知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大椿谈网络伦理/0
大学,迈向世界一流的脚步
——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0
心灵的赡养
——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娟/0
美精子银行深陷“质量门”
——访遗传学专家韩维田、法学专家石东风/0
工程篇
穿越海底的来来往往
——访北京交通大学王梦恕院士/0
世界第一跨海大桥:中国造
——访杭州湾大桥建设指挥者金建明、林国雄/0
中国“天眼”欲搜外星人
——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教授南仁东/0
鸟巢,为奥运安家
——访国家体育场建设负责人袁泉/0
给二氧化碳在地下安个家
——访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金涌院士/
天然气PK石油,谁挑大梁?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
微藻,下一个能源巨人
——访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杨明德/
不尽电能海上来
——访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建平/
加氢不加油
——访大连海事大学材料学专家孙俊才、李嵩/
十年后我们用“超导电”
——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林良真、肖立业/
21世纪,我们住“竹房”
——访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正/
技术篇
掌控那瞬间爆发的威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叔瑜谈当代工程爆破/
石墨烯,纳米再革命
——访南开大学化工学院教授陈永胜/
量子计算机可模拟宇宙演化
——访中国科技大学郭光灿院士/
物物“智慧”相联
——访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于戈/
“虚拟人类”呼之欲出
——访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教授王志良/
艾滋疫苗:修成正果还需多少年?
——访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林琦/
人造血液,可以了吗?
——访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苏志国/
毫厘之间的生命解码
——访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专家邢婉丽、李泽/
干细胞体外“造人”,圆人类长生梦?
——访中央民族大学传统医学研究院教授徐斯凡/
鬼斧神工“蚊子腿”
——访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副部长吴承伟/
暴露于“蜜蜂眼”之下
——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教授孙茂/
太阳帆展翅深空游加速
——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伟志/
自然篇
地球转入强震期
——访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
太阳“打喷嚏”,地球能挺住?
——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林元章/
地球磁极面临反转?
——访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
火山喷发,地球喊冷?
——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嘉麒院士/
病原体向高纬度进发
——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金良/
帝企鹅可能在温暖中灭绝
——访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博士后黄涛/
气候冷暖粮食增减
——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馥棠/
当重金属在土壤中深度潜伏
——访南开大学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周启星/
太空垃圾谁清扫
——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静/
要不得的“新大洲”
——访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王菊英/
阻击盐尘暴
——访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威尼斯”最好只有一个
——访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程晓陶
章节摘录
版权页:记者:既然对中心城区依靠少了,独立性强了,是否还能算“卫星”城?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出现的是新城的概念,与卫星城有何区别?专家:独立性越来越强的卫星城确实和最初的卫星城有所不同,并且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发展这种具有一定规模的功能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卫星城镇是控制大城市盲目扩张更为理想的选择,所以政府及规划部门干脆把疏散老城区人口的任务放在这类“新城”的规划和建设上,这也是卫星城近年来在理论界受到一定冷落的原因。记者:新城“新”在哪里?专家:所谓“新城”是相对于老城、旧城来说的,与传统卫星城的重要区别就是其建设的标准为城市功能齐全,环境良好,对原来中心城区更少依赖,甚至成为副中心或新的中心城区,采用先进的交通系统与母城取得便捷联系。这样的新城区自然会有足够的吸引力让老城区居民或打算涌人城市的外来人口来安居落户,从而达到疏散老城区和截流外来人口的目的。“新城”可以看作是卫星城建设不断发展的产物,实质是直接建设远距离的独立城区。当然,新城的建设并不排斥卫星城建设,因为各个城市的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同一级别的城市又有着各自独特的地理条件,卫星城建设仍然是防止城市膨胀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城市近郊化阶段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记者:您刚才提到我国前些年的卫星城发展更多是由于产业转移或旧城改造而形成的被动的转移,那么,作为大都市居民或来自农村准备在城市发展的人,不在市中心住而选择到郊区去住,是什么力量或者说因素令他们做出这种选择,而且如何能把这种被动转化为自觉、主动地选择落户卫星城的行动?专家:这种主动、自觉的选择确实关键,往往反映了城市的发展程度及包括卫星城在内的整个城市规划布局是否合理。政府规划了一个卫星城或新城,没人去或去的人不多,就说明这个卫星城没有足够吸引人的生活条件。
编辑推荐
《行走在科技前沿:49位权威专家访谈录》:未来中国建筑应该怎么建?帝企鹅会在温暖中灭绝吗?地球被调成“震动状态”了吗?渤海海峡、琼州海峡能建海底隧道吗?石墨烯绐纳米技术带来了怎样的革命?虛弱的地球磁场能肩负起抗击强烈太阳风暴的重任吗?权威专家带您倾听科技的巨响,看清时代的走向,感受变革的力量!一本书将您带入人类未来发展的客观世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