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金仁淑 页数:285 字数:286000
内容概要
《日本经济制度变迁及绩效研究》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比较制度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把日本经济制度变迁界定为“强制性制度变迁
”,并系统地阐述了该制度产生的历史脉络、国内外社会环境以及在日本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深刻地揭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内在缺陷;提出了21世纪经济全球化大潮下日本构筑“自主创新发展”战略的制度变迁目标与具体路径。《日本经济制度变迁及绩效研究》还阐明了日本经济制度创新对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变迁的启示与意义。
作者简介
金仁淑,女,1964年出生于吉林省汪清县。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从事日本经济、世界经济问题研究。先后完成了日本国际交流基金项目(1993—1995年任日本一桥大学客座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和辽宁省科研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在《哲学研究》《世界经济》《日本学刊》《世界经济研究》《现代日本经济》等学术期刊和多次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并荣获辽宁省优秀学术成果一、二等奖。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代表著作为《投资大国的兴衰——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及效用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日本经济制度变迁理论溯源
第一节 经济制度理论概述
第二节 日本经济制度变迁的特征与效应
第二章 日本强制性经济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强制性经济制度建立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强制性制度创新的特征
第三节 强制性制度创新的效应
第三章 日本强制性经济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二战后的新制度环境及基础
第二节 二战后的强制性经济制度特征
第三节 二战后强制性经济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作用
第四节 二战后的强制性经济制度绩效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日本强制性经济制度的缺陷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对日本经济制度的冲击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日本经济的困境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凸显强制性经济制度弊端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制度变迁及效应
第一节 日本经济制度改革成效及问题
第二节 日本经济制度改革失效的成因
第三节 日本政治体制对经济制度变迁的影响
第六章 日本第三次经济制度改革新探索
第一节 创建新制度体系
第二节 建构新制度措施
第三节 重塑充满活力的企业制度
第七章 日本强制性经济制度变迁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节 制度创新模式要适应制度环境
第二节 制度变迁主体功能应与时俱进
第三节 注重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序幕。经过30多年的实践,中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中国政府在改革初期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包揽了制度供给和需求主体的双重功能,积极培育市场、扶持市场,弥补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先天性不足,解决了市场失灵问题,极大地节约了制度变迁成本,降低了制度创新风险,其效果显著。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市场主体逐渐形成,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缺陷也日益突出,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资源浪费和日益枯竭、国企改革滞后及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使国际联系更加密切,更要求制度变迁方式的转变和创新。 毫无疑问,改变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模式及运行机制,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已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日本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的转变过程中,一定要坚决转变政府管理观念,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防止对市场行为的扭曲,即凡是市场能做的事情,都要让位给市场,而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严格执法和公共服务上来,主要通过政策引导、信息发布等方式对经济实施间接调控,实现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张舒英,2001)。 在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变迁中,不仅需要调整政府自身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政府主导型制度设计模式的转变:一方面,要转变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职能,把制度需求功能还给企业微观主体,形成制度变迁供求平衡,政府应当适时解决好自己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努力建立高效、透明的政府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能力和水平。尤其要减少政府对企业活动的直接干预,努力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少对一般竞争性、经营性领域的财政投入,避免“与民争利”,努力为企业创造自由竞争的环境。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