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语语言文学研究文献汇编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冯亚琳,李大雪 主编  页数:31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研究文献是科研的基础,这几乎是一个常识。但由于国情和历史的原因,我国包括德语语言文学学科在内的很多学科的文献建设都相当滞后,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空白。不能不说,这一现状已经开始制约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许多机构和个人都已经意识到改变这一现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也是我们做这项工作的初衷。
  在此展现给读者的《中国德语语言文学研究文献汇编2005-2009》囊括了2005至2009年期间国内德语语言文学学科各个方向的研究成果,包括著作类和论文类两大部分,另外,我们还录入了权威核心期刊上涉及文学、语言学、翻译和教学法研究方向的论文摘要。
  本项目由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和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共同承担,参与搜集资料的主要是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教师和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除正式编者之外,2010级硕士研究生茹蕾和韩嫣两位同学做了部分资料的补充和修订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书籍目录

研究文献汇编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核心期刊论文摘要(选)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章节摘录

  陈壮鹰:解读歌德谣曲风格,《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陈祖彪:卡夫卡的叙事风格,《南科技学院学报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次晓芳:浅谈德国小说《喷泉》的哲学思辨,《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戴维,刘卫英,魏彬彬:诗意现实主义作为文学批评术语在德国的出现,《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戴尊胜:德国的“莎士比亚”——席勒,《现代语文》,2005年第11期  董志刚:投人式的观照行为化的思考——庄子、席勒、海德格尔艺术观念的启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杜巍:不同的朝圣路一《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的多重解读,《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  段炼:倒读托马斯·曼,《博览群书》2005年第2期  娥满:《钢琴教师》中的性与权力,《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范捷平:论瓦尔泽与卡夫卡的文学关系,《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范劲,Martin Bollacher:歌德的世界文学构想,《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4期  丰卫平:《比目鱼》,一部新历史主义小说?,《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l期  冯学雨:试析席勒的审美乌托邦理论,《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第1期  冯亚琳:想象与具象——论君特·格拉斯的真实观与叙事原则,《国外文学》2005年第3期  伏飞雄:来自边界的眼光——卡夫卡文学观念论,《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  伏飞雄:守望与漂流——卡夫卡“毁稿遗嘱”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贡觉:简评卡夫卡作品的艺术虚构与艺术真实,《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5年第2期  谷裕:冯塔纳小说的宗教文化解释,《国外文学》2005年第l期  谷裕:拉伯小说对德意志市民性的悖论性认识及多元化叙事视角,《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顾梅珑:女性世界的迷宫——耶利内克《钢琴教师》的现代意识解读,《当代文坛》2005年第5期  郭春林:读图时代的文学与眼睛、鼻子及心灵之关系——《香水》的意义及其他,《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韩瑞祥:比较研究是德语文学研究和教学的必要途径,《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2期  韩瑞祥:“悲剧性的东西就是从喜剧中产生出来的”——论迪伦马特的喜剧《老妇还乡》的审美现代性,《外国文学》2005年第5期  何尔蒙:谁害怕马丁,瓦尔泽,《世界》2005年第12期  何岳球:论鲁迅与卡夫卡小说中的忧患意识,《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洪天富:海涅与德国哲学——读《论德国宗教与哲学的历史》。《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侯翠霞:阐释的空间和多义的生成——卡夫卡《城堡》多视角解读,《名作欣赏》2005年第19期  胡志明:打开“椭圆”的世界图像——解读本雅明的卡夫卡批评,《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6期  胡志明:非常的“原罪”——论卡夫卡的犹太文化渊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德语语言文学研究文献汇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只有目录 挺薄的一本 定价是否太高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