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王莉 页数:80
前言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中国人,谁不熟悉这首歌?中国人——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年长年少,都会被这首旋律优美、热烈欢快的歌曲感动,都改变不了脉管中奔涌着的中国心。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这55个少数民族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行政区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雄踞世界东方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中国56个民族由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因而既有同种同源同根同脉同习同缘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从内蒙古大草原蒙古族的“那达慕”赛马竞技,到云南西双版纳傣家山寨的泼水节;从世界屋脊传唱的古老神秘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到漓江两岸刘三姐故乡的壮族对歌;从舞动在白山黑水间的朝鲜族长鼓舞,到响彻青海湖畔的土族“花儿”;从在绿得醉人的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翩翩起舞的维吾尔族舞蹈,到在如梦如画的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间飘荡的叮咚三弦……正是这色彩斑斓、风格各异的多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万千气象、万紫千红、万古长春的壮丽画卷。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优秀传统,把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中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特邀请有关民族文化学者与作家,一起为广大少年儿童编撰了这套“五六一文化工程——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 可以说,这套丛书是专为新世纪少年儿童量身定做的,一个民族一册,共56册。丛书以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为主线,有机融汇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故事艺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融思想性、故事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炉。除了纸媒图书外,又制作成CD和DVD光盘,力图用多媒体的形式,全方位展示56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绚丽画卷与壮美史诗。这是献给伟大祖国母亲的礼物,献给亿万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本好书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好书大家读,读书长精神。 “五六一文化工程”编委会
内容概要
“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以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为主线,有机融汇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故事艺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融思想性、故事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炉。
《回族》(作者丁娥)是“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之一。
《回族》共分为回族的民族起源;回族的卫生习惯;回族的人生礼仪;回族名人故事等七章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回族的民族起源
回汉自古是亲戚
焉耆马的故事
回族语言的故事
第二章 回族的生活习俗
“水珠”的故事
牛奶掺水的故事
舒尔布讲排场
“金脚寺”的故事
第三章 回族的卫生习惯
汤瓶的故事
回族挂汤瓶的来历
回族的饮食与禁忌
第四章 回族的宗教信仰与节日
第五章 回族的人生礼仪
追姑爷风俗的来历
第六章 回族的民间艺术
“大眼睛令”的故事
口弦的来历(一)
口弦的来历(二)
第七章 回族名人故事
赛典赤·瞻思丁斗恶龙
小郑和捉贪官
海瑞做官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在我国,回族是形成较晚的一个民族。从公元7世纪中国的唐朝开始,来中国经商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地方定居下来,繁衍生息。13世纪成吉思汗率兵西征时,从中亚、西亚带回大量的中亚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他们和原来定居的穆斯林融合,还和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族通婚,经过长期发展,在元末明初形成了中国的回族。 在回族民间,流传着关于回族先民来中国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当上皇帝后,把国家治理得很好,老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不知道从哪一年起,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城里隔三差五就黑压压、乌沉沉一片,分不清天和地,边关外不时地发生战争,民间也出现了不少怪事。大臣们都暗暗吃惊,百姓也议论纷纷,都认为这是一种不祥之兆,可能要天下大乱。唐太宗为此事总是闷闷不乐。 有一天,唐太宗在金銮殿上打了个盹儿,梦见一个身穿绿袍、头缠白巾的大汉。此人一只手提着一把净壶(穆斯林清洁专用的水壶),另一只手托着李家的金銮宝殿。唐太宗吓了一跳,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出了一身冷汗。他左思右想,还是想不明白这个梦是什么意思,便召文武百官上朝圆梦。 唐朝有个神机妙算的军师名叫徐茂公,这个人能掐会算,满肚子的锦囊妙计。只见他掐掐算算,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对唐太宗说:“皇上,您梦中见到的这个人,是西方的圣人呀。皇上如果能把他请到中原来,一定能保我大唐江山平安无事。”于是,唐太宗传下圣旨,选了一名精干的使臣,带了很多金银财宝,前往西方聘请梦中的贤士。 唐朝的使臣出了长安,沿着“丝绸之路”走遍了西方的各个国家,最后来到了阿拉伯的麦加。他拜见了麦加国主海力帅,说明了来意。海力帅见唐朝的使臣说得诚恳,便决定派三个徒弟,各带三十个小徒弟去帮助大唐。大唐使臣带来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全都分给了麦加的老百姓。唐朝的使臣十分满意地告别了麦加国主,动身回返。 海力帅派出的三个徒弟,大徒弟名叫盖斯,老二名叫爱斯,老三名叫宛尕斯。有三五百人护送他们前往大唐。途中,盖斯和爱斯先后生病去世了。快到长安时,大唐的使臣邀请这些护送的人一同留在中原。这三五百人听了唐朝使臣的恳切邀请,再加上已经快到长安了,于是都表示愿意跟随宛尕斯留下来。 宛尕斯等人来到长安后,空中的乌云立刻就消散了。唐太宗非常高兴,发出圣旨,命令大臣尉迟敬德到九里山修建陕西大寺,供宛尕斯等人做礼拜和讲经用。从此以后,大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过了几年,宛尕斯开始想念家乡了,要回去。唐太宗极力挽留他,劝他留下来。过了一阵儿,他又提出要回去。唐太宗捋着胡子自言自语地说:“他这个人呀,今天要回,明天要回,老是想着要回去,得想个办法把他留住。”接着,他吩咐大臣说:“你去跟那个‘老回回’说,再住个把月,等天气一好,就让他回。”从此。“老回回”的称呼就传开了。 李世民为了把这些回回人永远留在中原,又召见文武大臣,让大家出谋划策。神机妙算的徐茂公早就心里有数,他对唐太宗说:“要给这些客人成家,他们有了妻室儿女就无法回去了。”唐太宗听了喜笑颜开,可是又一想,这个媒人谁去做呢?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这些言语不通的回人呢?徐茂公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唐太宗听完立即就采纳了。 当时正赶上正月十五的花灯庙会,唐太宗下了一道圣旨:回人可以随便出入庙会。又通过内臣告诉这些回人,可以在庙会上选择配偶,凡是头上戴了簪子的女子不能选,那都是结了婚的小媳妇;凡是梳着长辫子的,都是没有婚配的大姑娘,看准了就算数。这一年的庙会,真是人山人海。有些个大姑娘小姐平时出不了门,还没见过回人,所以在庙会上还偷偷跟着回人看。 第二天,那些被回人选中的姑娘,由朝廷做主,热热闹闹地与回人成了亲。 回人就这样留在了中原。回人本来没有姓氏,子女都跟着母亲姓。后来,回人的语言也和汉人一样了,但是回人的习俗和宗教与汉人不同,所以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世世代代汉人和回人结亲的事就太多了,至今还是这样。所以说,回人和汉人自古就是亲戚。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目前,回族人数已超过1000万,仅次于壮族,成为我国第二大少数民族。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历来就有“回回遍天下”的说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回族最集中的地区,有“回族之乡”的称谓。 回族散居各地,与其他民族杂居。新疆回族人民中流传的“焉耆马的故事”,讲的是回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为了繁殖焉耆名马而合作的故事。 焉耆自从出了名马之后,小小的古城,便成了历代王朝垂涎三尺的宝地。久而久之,焉耆的马越来越少了。眼见千百年的名马快要绝迹了,当地的蒙古族、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各族人民心急如焚。 名马要绝迹的消息,让回族青年伊哈也非常着急,他决心让焉耆名马延续下来。伊哈为了培育出名马,虚心地向世代养马的蒙古族牧人和哈萨克族牧人请教。豪爽的蒙古族骑士和勇敢的哈萨克族朋友,见伊哈心诚好学,便告诉地,要赶着一匹俊美、肥壮的母马,到人烟稀少、野猪成群、黑熊出没的博斯腾湖旁边去放牧。博斯腾湖里有一匹体型健美、奔走如飞的海龙马。只有母马同那海龙马交配后,才能生出宝马驹。P9-17
编辑推荐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优秀传统,把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中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特邀请有关民族文化学者与作家,一起为广大少年儿童编撰了这套“五六一文化工程——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 《回族》(作者丁娥)是“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之一,收录《“水珠”的故事》、《“大眼睛令”的故事》等故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