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梁漱溟,(美)艾恺 页数:295 译者:(美)艾恺
Tag标签:无
前言
我非常荣幸能为这本小书作序。我想先说说我与梁漱溟先生两人对谈的因缘。我在哈佛读书的时候,对梁先生的生平志业产生兴趣,以他作为博士论文的主题,在台湾与香港收集相关资料,寻访他的故友旧交。碍于当时中美政治局势,我始终无法前往中国,亲见我研究的对象梁先生。1973年初,我头一次有机会前往中国。在当时,一个美国人能到中国去,仍是极不寻常的异例。为什么我能成行呢?这是因为在尼克松总统访中后,几个中国代表团在1972年陆续来美,而我充当中文翻译,起了沟通两国的桥梁作用,所以在1973年时,我与内人才有这个难得的机会可以造访中国。当时,我向中方提出的第一个请求,便是希望可以同梁先生见面,但由于正值文革,时机敏感,我并没有如愿以偿地拜见到梁先生,只能抱憾返美。1979年,在我的梁漱溟研究《最后的儒家》出版成书的同时,中国的政治起了巨大的变化。这波改革开放的潮流也改变了梁先生的生活。原本与夫人蜗居在狭小房间的梁先生,被政协安置到有部长楼之称的22号楼,与文化名流如丁玲等对门而居。有了舒适的房舍,梁先生认为比较适宜见客,便即刻想办法与我联系。某日我突然接到一通陌生的来电,电话那头是一位高龄八旬的石老先生。他是梁先生20年代在北大的学生,刚从北京来美,受梁先生所托,捎来口讯,说是梁老已经知道《最后的儒家》出版了,希望可以与我见面。又过了几个月,一天课后,有个中国学生突然来见我。他不久前才从北京来美与父亲团圆。他拿着梁先生的联络地址,告诉我他旧日的邻居梁伯伯,十分希望可以见到我,看到我所出版关于他的著作。我即刻将拙著寄给他,不久便获得梁先生友善的回应,约定好隔年一定到北京去拜访他。1980年我到北京第一天,马上便去寻找梁先生,他告诉了我他是如何搬到22号楼来。第二天早上,我到梁家正式拜见,梁先生所有的亲人都出现在那里,对于我的来访相当郑重其事。梁先生将我介绍给他的家人,我则送予他哈佛大学的纪念品,以及一幅他父亲的遗作。经过种种波折,在这多年之后,我终于得以与梁先生,仅仅隔着一方小几,相对而坐,开始对谈。之后的两周,我天天一早便到梁家拜访,请教梁先生。我将对话的内容录音整理,后来收进梁先生的全集,现在又单独出版成书。回顾两人对谈因缘,真是感慨万千。在我们的对谈中,我透过梁先生理解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一种特质。这是最值一提的部分。在我们密集谈话的两周里,头两三天梁先生多与我说关于佛家的想法,让我很感疑惑,便问:“您不是早在多年前便公开放弃佛家思想了吗?”他说他都放弃也没放弃,谈到拙作的标题《最后的儒家》将他定位为一位儒者,他表示他可以接受。然而有时他也向我表示马列主义的科学很好;当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他亦赞美道教。有次提到他因组织民盟而见到马歇尔,他对马歇尔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个好人,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那时我相当不解,一个人如何可以既是佛家又是儒家?既认同马列思想又赞许基督教?后来终于想通了,这种可以融合多种相互矛盾的思想,正是典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特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虽有许多辩论,但百家学者并不认为自己特定的一家,比方说现在我们讨论孟子与荀子,认为他们虽然一言性善,一言性恶,但都是儒家,是孔子的信徒,然而在当时,即便是孔子也未必认为自己是儒家。我们今日习以为常的学术分类,其实是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论及其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为诸子百家分门别派,而发明出来的体系。我认为中国文化本就是个融合许多看似不相容的思想于一体,却同时又喜欢分门别类的文化。只需留心便会发现,其实大部分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是融合各类的思想于一身。比方程朱陆王,同为新儒家,虽然讲义理心性,歧异很大,但他们的思想中都含有许多佛家的成分。晚清的知识分子,如梁启超、章太炎,固然在政治立场与今古文经学上分踞两极,但同样都将佛家、西方思想及儒家融入他们个人的学思中。这解释了为什么对于受现代学术规范训练的我而言,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是儒家,又是马列信徒;但对梁先生来说,这完全不是问题。从这点看来,梁先生仍是一个相当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依我浅见,先秦诸子虽然路线不同,但他们都共享一个宇宙观,认为宇宙是一体而有机的,天地间的每个成分跟其他的成分相互关连,所以在这样的宇宙观里,没有绝对的矛盾,只有相对的矛盾。这种宇宙观,经历数千年,仍深植在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底层,是以各种不同的思想成分,可以共存在一个人的思想里,运行不悖。梁先生与我谈话的内容,有一大部分是我向他请教20世纪初的人事。为何我不静静听梁先生抒发他的想法,而要询问他许多过去的交往呢?我是历史研究者,自然会希望多多保存历史资料,而梁先生是我所知最后一个健在且头脑清明的人,曾经亲身经历参与过这几十年中国文化剧变,并且和许多重要知识分子相知相交过。他的回忆是宝贵的,所以我才僭越地主导谈话,希望可以将这些独一无二的经验记录下来。像我这样,等到传记完成出书之后,作者才终于见到传主,在中国近代史学界中可能是空前未有的特例。与梁先生谈话之后,我在《最后的儒家》一书最后加上一章,增补修定了原书的一些未竟之处,特别是他在文革期间受苦一节,由于我未能在书成前与他见面,也没有相关记录流通,所以不知悉细节,也无法载入书中,后来与他谈话后才知道实情,补充在这最后一章里。大体来说,我并没有在亲见梁先生之后,修改拙作的结构与内容。与他谈话之后,我发现梁先生表里如一,他的文章诚实地反映出他的观感,未曾因为要顺应时局而掩饰真心,所以我透过文字所见到的梁先生,与我后来实际上对谈的梁先生,是一致的。是以我虽无缘在书成前见到他,但透过他的文章,我仍然深刻地认识到梁先生的真实的性格与想法。从一个历史研究者的角度看来,我认为就算再过一百年,梁先生仍会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单单是因为他独特的思想,而是因为他表里如一的人格。与许多20世纪的儒家信徒相比较起来,他更逼近传统的儒者,确实地在生活中实践他的思想,而非仅仅在学院中高谈。梁先生以自己的生命去体现对儒家和中国文化的理想,就这点而言,他永远都是独一无二的。艾恺
内容概要
本书根据梁漱溟先生1980年与美国艾恺教授对谈录音整理而成,谈话中,梁氏论述了儒释道各家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涉及诸多政治文化名人(陈独秀、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等),回顾了先生一生重要活动(任教北大、从事乡建运动、创建民主同盟等),内容丰富,因此可作为了解与研究梁漱溟先生思想与活动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梁漱溟 (美国)艾恺梁漱溟,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只有中学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北京大学任教;他成长于京城,却长期致力于乡村建设;他一生研究儒家学说,然而内心向往佛家生活……他一生始终追问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艾恺,197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师从费正清、史华慈,是当代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现任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等。
书籍目录
序
第一章 我不是学问家,而是一个思想家
一 我的思想的根本就是儒家跟佛家
二 佛家
佛家对生命的一个看法
小乘佛教主要是出世
大乘佛教——我为什么既是一个佛教徒,又是一个儒教徒
“戒、定、慧”与禅宗故事中的“棒喝”
最高的解放就是成佛
三 懦家
孔子的学问是生命、生活之学
我算是陆王派
王阳明的“明心见性”
四 佛家与儒家:高明的人通达无碍
佛跟孔子的异同
我在思想上倾向佛家,生活上走儒家的路
我不够一个学问家,而是一个思想家
第二章 现实问题和人生问题占据着我的头脑
一 从同盟会到北大
从参加同盟会到任教北大
与陈独秀、李大钊共事
介绍熊十力到北大任教
辜鸿铭有见识,但思想主张很偏
我与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
二 我与乡村建设
我在山东办学的经历
我做阎锡山顾问的时候
韩复榘与乡村建设研究院
我的乡村建设主张
我的二儿子是陶行知的弟子
三 奔走国事
冯玉祥让士兵又爱又怕
我的学生徐名鸿与福建人民政府
我与李宗仁的“战地党政委员会”
我与蒋介石的来往
我对胡宗南和陈诚的印象
蒋介石最大的贡献
周恩来是一个完人
与毛泽东相交:对中国前途的认识
我和其他政治活动家的不同
四 1949年以后的岁月
我想保留一个中间人的地位
哲学教授张东荪
1953年9月,自己心太盛、气太高
动乱岁月里的坚守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五 我一生最重要的大事
第三章 我对他人、世界和自身的看法
一 当年人事
晏阳初对乡村问题缺乏哲学的头脑
胡适的头脑是粗浅的
康有为的价值是在他比较早的时候
点评“新儒家”代表人物
同代中对我有影响的人
我所佩服的人
最伟大的中国人物恐怕还是毛泽东
二 我对世界的看法
我赞成白话文运动,我不保守
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我为什么反对当年的佛教
中国的道德:是非的标准不要向外找
中国是散漫而容易和平的社会
中西社会分歧的开始
理性、理智与灵性
习俗与真理:极高明而道中庸
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
发展总是好的
现代化的危机不会很大
对妇女解放运动的见解
我对美苏的看法
中国的前途、世界的前途
对青年的希望:在这个有希望的时候要各尽所能
对思想界的劝告
三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的嗜好
我如何养生
我为什么对中医感兴趣
我不是个圣人
我的宇宙观
我怎么看待死亡
回顾一生:越平淡越好
编后记
章节摘录
·佛家对生命的一个看法梁:人不是就是这一生,人是从很远的流传下来的,他的过去很长、很远。所谓定力,不是别的,就是他的过去、他的背景,他总是要受过去的背景的决定。艾:那这是跟佛教有关系的观念啊?梁:对。佛教它叫做“相似相续,非断非常”。“相似相续”——它是连续的,相似就是了,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很相似,已经不同了,只是相似。严格地讲,前一个时间的我跟现在时间的我已经不同了,一个人从一个小孩长大,像我八十多岁,时时刻刻在变化,时时刻刻在不同。这个不同一方面简单地讲,他自己身体就不同了嘛,头脑不同了,外面给他的影响也早已不同了,所以都是在不同之中,但不同之中也有一定的相似,所以叫“相似相续”。“非断非常”——“非常”,就是不是常恒如故,中国人本来是“常”跟“恒”连着的,也可以说“恒常”,也可以说“常恒”。“非断非常”,不是常恒的,可又不断,“非常”就是现在的我跟刚才的我不是一回事了,可是也没有断,仍然还是相续的。“相似相续”不单是说我一岁的时候跟我两岁的时候还是相似相续、三岁的时候相似相续,不单是如此,是说死后也没有完。这个是佛家的对生命的一个看法。佛典里头有三界——“界”就是“世界”的“界”——第一个叫欲界,欲就是有欲望,想要饮食男女,这个都是欲望;第二个是色界一“颜色”的“色”;第三个是无色界。佛典里这样说,好像不是佛典创立的说法,而是印度好像普遍有这个信仰,普遍地说有这个三界。饮食男女,在欲界才有,到了色界没有了,色界还有男女,没有饮食,没有男女的相交,到了无色界那就是什么都没有。佛典里头有这个说法。·小乘佛教主要是出世梁:……我刚才提到过了,从小的时候就想出家当和尚,所以我可以说是一个佛教徒。佛教徒得从两面看,也可以说从两层上来看。佛教,原始佛教普通管它叫小乘教,小乘教主要是出世。什么叫做出世呢?出世就是要出生灭,(出)世间。怎么样叫世间呢?就是生生灭灭,生灭不已。那么在佛家,它就说是轮回。轮回,它是说生命是“相似相续”。这个小乘自己规定下来三个条件,一个条件就是“诸行无常”——“常恒”的“常”——没有常恒的东西,都是在变化流行中,这是头一个。第二点是“诸法无我”。头一句话是“诸行无常”,第二句话是“诸法无我”。“诸法”跟“诸行”不一样了,头一句是“诸行”,第二句换作“诸法”。因为“诸行”是流行,就是说生灭,生灭不已。生灭不已好像是水流一样,流行变化。第一点是讲流行变化,所以叫“诸行无常”。第二句话是“诸法无我”。“诸法无我”说有两种法,所以加一个“诸”,“诸法”不是一种法。“诸法”是哪两种呢?一种叫做“有为法”,一种叫做“无为法”。“有为法”就是生灭法,“无为法”就是不生不灭。那么有人问:这个世间还有不生不灭的吗?佛家回答:有生灭,就有不生不灭。生灭、不生不灭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这是说“有为法”和“无为法”是一而二、二而一。第一条是“诸行无常”,第二条是“诸法无我”。无论“有为法”或者“无为法”,都没有“我”。众生——人也是众生,从那个最低等的生物——原始生物阿米巴,都是从有“我”来的,它都要吃东西,都要向外取。一切生物,从原始生物起一直到人——人是最高的啦,都有一个相同的一点,哪一点相同呢?就是向外取足——足是满足,向外边来满足自己。向外取足,都是错误,在佛家看都是错误,都是丧失了本性。本性是什么呢?本性是自性圆满,无所不足。这个自性圆满,无所不足,就是“佛”。这个“佛”,不要把它看作是一种什么神啊,或者是什么上帝啊、主宰啊,不是那回事。“佛”是什么呢?“佛”是宇宙本体,这个宇宙本体也可以说是什么都在内了,万事万物都在内了,五颜六色很复杂的都在内,可是都在内了,它也就是什么都没有了。按佛家的道理说,就是这两面,一面是森罗万象,一面是空无所有,这个两面是一回事。“佛”就是出世,世间就是生灭,所以出世间,就是不生不灭,而生灭跟不生不灭好像是两面,好像是两个东西,不是,是一回事。原始佛教第一是“诸行无常”,第二是“诸法无我”,第三呢,它叫“涅槃寂静”。这个是小乘,小乘具备这三点,才是佛法,缺一样不是佛法。·大乘佛教一我为什么既是一个佛教徒,又是一个儒教徒梁:大乘佛法、大乘佛教是在小乘的基础上,基础就是刚才说的那三句话,在小乘的基础上来一个大翻案。小乘是罗汉道,大乘是菩萨道。大乘道是在小乘道的基础上来个大翻案,就是它不出世,它的话是这么两句话,叫做“不舍众生,不住涅桨”。“不舍众生,不住涅槃”,它要怎样呢?它要回到世间来,它不舍开众生。小乘好像是躲避开生死的麻烦,大乘呢,它也已经超出生死了,可以到了不生不灭。但是呢,引用一句儒家的话——“独善其身”,菩萨跟罗汉不同,罗汉好像自己解决了问题,求得清静,菩萨是不舍众生,他要回到世间来。他已经具备了不生不死的那个可能了,但是,他还要回到世间来,为什么?因为他不舍众生。……这个就是说,小乘以出世为规矩,大乘则出而不出,不出而出,仍回到世间来,大乘是这个样子。那么就说到我自己,我自己承认我是个佛教徒,如果说我是一个儒教徒我也不否认。为什么呢?为什么也不否认呢?就是因为这个大乘菩萨。我是要行菩萨道,行菩萨道嘛,就“不舍众生,不住涅槃”,所以我就是要到世间来。因此我的一生,譬如大家都知道我搞乡村建设、乡村运动,我在政治上也奔走,奔走于两大党之间,就是为国家的事情,特别是在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时候,所以这个算是出世不算是出世呢?这个与出世一点不违背,因为这是什么呢,这是菩萨道,这不是小乘佛法,小乘佛法就要到山里头去了,到庙里头去了,不出来了,大乘佛法就是“不舍众生,不住涅槃”。说我是儒家、是孔子之徒也可以,说我是释迦之徒也可以,因为这个没有冲突,没有相反。艾:没有冲突,这个说法是比较新的。比如唐朝的时候,唐朝以前佛教刚到中国的时候,是有冲突啊,那您说……梁:不够通达,高明的人通达无碍。所以像是宋儒吧,就有点排佛,排斥道家,在我看就是不够通达。通达的人呢,无碍,没有滞碍,什么事情都看得很通。有碍,是你自己在那里给自己设了妨碍,原来是可以不必的,高明人他就超出来了。宋儒像朱子他们,朱熹他们,有不少儒者都排佛呀,排道家呀。
后记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双语精选本)以北京“一耽学堂图书室”整理的录音资料和Has Man a Future?——Dialogues with the Last Confucia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3月)为底本,精选最能体现梁漱溟先生思想与经历的谈话内容,将原来按时间顺序整理的访谈文本按主题与逻辑顺序重新调整结构,划分为梁漱溟的“思想”、“历史经历与社会交往”以及“品评当年人事”三大部分,并选书中精彩语句作为小标题。编者核实并订正了书中绝大部分人名、地名、事件,为表区分,整理者与编者添加的说明文字用楷体标注。梁漱溟先生长子梁培宽先生与“一耽学堂图书室”在整理录音、帮助核实文本内容、提供图片资料等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在此特表诚挚谢意!本书编者2010年9月
媒体关注与评论
环顾当今之世,在知识分子中能有几个人不唯上、唯书、唯经、唯典?为此舞文弄笔的人也不少,却常常不敢寻根问底,不敢无拘无束地敞开思想,进行独立思考。可见要真正做一个思想家,是多么不容易。正因为是物以稀为贵吧,我对梁先生的治学、为人,是一直抱着爱慕心情的。 ——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从性情、智慧、个人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一般社会上的名人、名流不同,像胡适之、梁任公等“时代名流”,没有一个超过他的。 ——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梁先生的人生有点像个圣人,圣人悲悯持世,进而止不住要救世,总想把自己的思想付诸行动,来改善这个社会。一般的读书人安于书斋,只满足于笔下风云,多徘徊于砚中风韵。从这个意义来讲,梁先生有些类似于甘地这样的圣者,通过自己的不断奔走感化大地,于改造人生与社会中践履一己的感悟。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童润
编辑推荐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双语精选本)》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