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 作者:常建华
Tag标签:无
作者简介
常建华,1957年生,河北张家口人。1978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留系任教,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著述有《宗族志》、《社会生活的历史学》、《朝鲜族谱研究》、《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 《乾隆事典》、 《清史十二讲》、 《乾隆帝起居注巡幸盘山史料》等。
书籍目录
《明清史学术文库:明代宗族组织化研究(上)》目录: 绪论 第一编 明代宗族祠庙祭祖 第一章 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礼制与习俗 一 明代祠庙祭祖礼制的演变 (一)洪武时期祠庙祭祖礼制的建立 (二)洪武以后祠庙祭祖礼制的变化 二 明代风俗志记载祠庙祭祖的一般情形 (一)从祭礼看宗族祠庙的设置状况 (二)从岁时节日看宗族祠祭活动 三 小结 第二章 明代的家庙与墓祠祭祖 一 明代家庙述论 (一)明代家庙概述 (二)立庙者和庙记作者对建庙理论的探讨 (三)结语 二 明代墓祠祭祖述论 (一)明代墓祠祭祖概述 (二)墓祠祭祖与宗族制度 (三)小结 第三章 安徽徽州府的宗族祠庙祭祖 一 明代以前徽州祠庙祭祖的形式及其变化 (一)徽州汪氏的祠庙祭祖 (二)徽州其他姓氏的祠庙祭祖 二 明代徽州宗祠的发展 (一)弘治《徽州府志》所见祀先之所 (二)嘉靖《徽州府志》所见宗祠 (三)万历《祁门县志》所见宗祠 三 明代徽州宗祠的特点 (一)明代宗祠的发展以嘉靖十五年祭祖令为契机 (二)明代徽州宗祠发展的地域性传统因素 (三)明代徽州宗祠祭祀始迁祖和统宗合族 四 小结 第四章 福建兴化府的宗族祠庙祭祖 一 明代以前的宗族祠庙祭祖 (一)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祖先崇拜与佛教的结合 (二)宋元时期合族祠堂的出现 二 明代兴化的大姓与祠堂设置状况 三 明代兴化宗族的建祠实践与族祠特点 (一)关于祠堂祭祖与礼制的关系 (二)关于族祠的祖先龛位 四 小结 第五章 江西吉安府的宗族祠庙祭祖 一 明代吉安宗族祠庙祭祖的概况 二元明时期吉安宗族祠堂的发展/171 (一)元代吉安宗族设祠祭祖的兴起/171 (二)明代吉安宗族设祠祭祖的发展/175 (三)吉安宗族设祠祭祖过程的个案分析/180 三明代士大夫关于建祠祭祖的主张/188 四小结/199 第二编宗族的组织化与族规的兴起——以乡约的推行为视角/207 第六章乡约的推行与明朝对基层社会的治理/209 一 乡约的历史与明初的教化政策:《教民榜文》的颁布/209 二明中叶乡约教化的实践:以王阳明的《南赣乡约》为中心/225 三嘉靖以后乡约的发展/232 (一)嘉靖初年地方上的乡约活动/232 (二)明廷乡约令新考/237 (三)嘉靖八年以后各地区对乡约的推行/246 四小结/276 第七章明代的宗族乡约化/280 一宗族组织化的尝试/280 二宗族乡约化的全面展开/286 (一)浙江/286 (二)江苏/295 (三)江西/298 (四)安徽/300 三小结/321 第八章明代族规的兴起/327 一族规的制定与内容/327 (一)各地族规例示/327 (二)族规的特点/351 二申请批准族规问题/355 (一)安徽/355 (二)广东/358 (三)湖南/359 (四)河北/360 (五)江西/360 三小结/361 第三编宗族组织化与移风易俗/365 第九章宗族与风俗:明代中后期社会变迁的缩影——以浙江余姚江南徐氏为例/367 一余姚江南徐氏及其宗谱/368 二明代余姚的风俗变化/376 三余姚江南徐氏的宗族建设与移风易俗/384 四小结/389 第十章 16世纪初的徽州宗族与习俗——以《新安毕氏族谱》为例/391 一新安毕氏与《陈俗》概述/392 二伦义:家庭伦理的微澜/395 三族仪:宗族观念的淡化/397 四族相见礼:族人关系的亵玩/399 五官吏士民:不安本分的身份/401 六婚丧祭礼:淳朴难再的礼俗/402 …… 第四编 华北宗族组织的形成 第五编 明人的族论与谱论 …… 《明清史学术文库:明代宗族组织化研究(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至明代嘉靖、隆庆之际,尹氏在各地的分布如下:吉安为安福的诚门、厚林、集凤,吉水的新市,永新的牛田、洲陂、南株,泰和的灌塘、冻溪、逢原、山田、大湖,庐陵的富田,永宁的古田。湖广汉阳为汉川的张池口。广东的崇珂后裔居于东莞、增城、博罗、新会、新宁。浙江尹焯的后代分布在龙游、会稽、嵊县。又分衍至永新竹山。其实这些县以下的地名也只是主要的支派祖先所在地,从这些地方又分衍出更小的支派。如永新“竹山尹姓,其先自廉州刺史孚居烟冈竹山,三传至平事公材,自洋埠苦竹坪为始迁祖。”竹山之下又分出洋埠。在吉安尹氏遍布安福、吉水、永新、泰和、庐陵、永宁六县。 关于吉安尹氏建祠祭祖的过程,从本文第一部分表中可以看出有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序号12~16,处于正统四年到成化五年,即15世纪的30年代末至15世纪的60年代末30年间建了5所祠堂。大致上属于我们所说的第一时段。其中序号13的永宁大陇尹氏和序号14的吉水新市尹氏都在元代建有祠堂,序号16的泰和灌塘尹氏亦有旧祠,其它两所祠堂即序号12的永新牛田尹氏、序号15的吉水枫塘尹氏则是创建。另一次高潮为序号43、46~40和55~58,处于嘉靖四十五年及万历二年到万历四十四年,即16世纪60年代中到17世纪初期的50年间建了9所祠堂。属于我们所说的第二时段末和第三时段。实际上第二次建祠高潮导源于嘉靖年间开始的修通谱和建总祠。永新人尹绅有志于宗族建设,嘉靖三十三年临终之际对两个儿子学孔、学周说:“余弗起矣,吾尝欲建始祖宋节度公总祠于吉郡,联公位下散徙江浙、广楚、云贵派宗支,纂修通谱,立义塾教育一族子侄,捐租以资膏火。今无及,汝兄弟尚各努力图之。”总祠的直接倡议人则是安福人官为归德知府的尹一仁,在永新学孔、泰和灌塘礼用(按:一仁、学孔、礼用皆同出崇珂季子昭蕖)以及楚、浙等各派的支持下,集资银三干两,嘉靖四十三年兴建于吉安城西郭,嘉靖四十五年建成。该祠“专祀节度,自节度而下,凡诸宗始迁及贤且贵与有劳于祠者,咸得附食。节度之上世可知者,则谱而不祠”。
编辑推荐
《明代宗族组织化研究(套装共2册)》由故宫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明代宗族组织化研究-明清史学术文库(全两册) PDF格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