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 作者:故宫博物院 编 页数:27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明代永乐、宣德两朝,历时33年(1403~1435年)。史学界一直以为,明朝政权统治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史称“仁宣之治”。作为明代历史上两位颇有作为、多有建树的帝王,其施行的一系列大政国策,使当时的明朝成为遥领世界之先的东方强国,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演进也有着深刻、广远的影响。我们今天熟知的诸多重要大事,如营造北京城、郑和下西洋、撰修《永乐大典》,更有包括故宫博物院的前身——紫禁城的肇建等,都是发生在永宣时期。
“明永乐宣德文物特展”,从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早期(以永乐、洪熙、宣德三朝为主)大量文物中,共遴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物精品近160件(套),分类展出。展品涵盖了书画、玉器、金器、瓷器、漆器、珐琅器、佛造像、宣德炉等八个门类,力求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这一盛世时代的宫廷生活和社会风貌。
张荣主编的《明永乐宣德文物图典》制作精良、图片精美、质量上乘,是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永宣时期文化艺术的必备图书。
书籍目录
序
图版目录
图版
瓷器
漆器
书画
珐琅器
玉器
佛造像
宣铜器
永乐宣德大事年表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从传世品和出土物看,永乐(1403~1424年)、宣德(1426~1435年)时期的御窑瓷器可谓品类丰富、花色繁多,显示出非凡的创造力。明清景德镇御窑厂所产瓷器品种中的绝大多数在永乐、宣德时期都己具备。 在艺术风格方面,如果说洪武(1368~1398年)时期的御窑瓷器尚过多留有元代瓷器体大厚重、装饰繁缛、工艺较为粗糙的遗风,永乐时期的御窑瓷器则基本摆脱了元代瓷器风格的影响,开创了以器物大小适中、胎体厚薄适度、装饰纹样疏朗、文人气息浓郁等为特点的御用瓷器新风貌。这一风格的形成,与擅长丹青、雅好艺术的永乐皇帝的审美趣味有密切关系。 从大量传世和出土永乐御窑瓷器看,永乐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厂除了继续烧造青花、釉里红、鲜红釉、祭蓝釉、紫金釉、黑釉瓷等传统品种以外,还成功创烧出青花釉里红、青花加金彩、黄地绿彩、红地绿彩、白地绿彩、白地矾红彩、白地金彩、绿地酱彩瓷以及甜白釉、仿龙泉釉、翠青釉瓷等十多个新品种。部分永乐御窑瓷器上署篆体"永乐年制"四字年款的做法,首次将御用瓷器打上了类似皇家商标性质的"烙印",开启了明、清两代御窑瓷器上署帝王年号款之先河。 宣德一朝虽历时仅有短暂的10年,但由于这期间没有大的天灾人祸,加之宣德皇帝治国有方、深请艺术,致使这一时期各门类工艺美术都取得过堪称傲视古今的非凡成就。景德镇御窑厂在永乐时期已奠定的良好基础上,取得了更大韵成就。从大量传世和出土的宣德御窑瓷器看,此时景德镇御窑厂除了继续烧造传统的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鲜红釉、甜白釉、祭蓝釉、祭蓝釉白花、黑釉、紫金釉、仿龙泉釉、孔雀绿釉、浇黄釉、孔雀绿釉青花、黄地绿彩、白地矾红彩瓷等至少15个品种以外,还成功创烧出洒蓝釉、瓜皮绿釉、淡茄皮紫釉、天青釉、铁红釉、仿汝釉、仿哥釉、仿钧釉、鲜红釉描金、青花五彩、青花加矾红彩、青花加金彩、黄地青花、白地铁红彩、白地黄彩、白地涂点铁钴铜彩等至少16个新品种。可谓品类丰富、洋洋大观。 宣德御窑瓷器不但产量比永乐时大增,而且造型更加丰富、胎釉愈显精细、纹饰更趋精美。其最突出成就在于开创了在御窑瓷器上大量署帝王年号款之先河,特别是所署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线圈或"宣德年制;"四字双行外围双线圈的款式,属于首创,而且成为后来御窑瓷器上沿用最广且久的款式。宣德御窑瓷器上所落年款位置虽不固定,但由其开创的大量在器物外底署款的做法,却首次将以往人们不太关注的瓷器底足变成了展示具有皇家商标性质的落款和款字书法美的重要位置,景德镇御窑瓷器也自此步入了造型、胎釉、纹饰、款识无一不精的"完美"阶段。 在永乐、宣德御窑瓷器中,以青花、甜白釉、鲜红釉瓷最受人们称道,被推为"三大名品",其青花瓷器则被推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 下面仅就展览中涉及的主要品种略作介绍。 一 青花瓷器 永乐、宣德时期的典型御窑青花瓷器,造型新颖多样,胎体厚薄适度,纹饰丰富优美,画技精湛,青花色泽浓重,被视为明清两代青花瓷器的典范。其成就的取得,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带回描绘青花瓷所需青料——苏麻离青有密切关系。
编辑推荐
《故宫经典:明永乐宣德文物图典》制作精良、图片精美、质量上乘,是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永宣时期文化艺术的必备图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