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作者:中国古陶瓷学会 编 页数:53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龙泉窑瓷器研究、论龙泉窑的时空框架和文化结构、有关龙泉窑两个问题的再认识、从宋元纪年瓷看龙泉窑生产的制品、试述龙泉黑胎青瓷、从故宫旧藏宋代龙泉青瓷解读清代宫廷对龙泉窑的认识、南宋龙泉窑青瓷分期研究、宋元龙泉窑青瓷的艺术美、器物与风俗——论元代龙泉窑青瓷造型纹饰与瓷器的游牧化、元代庆元港与龙泉窑青瓷外销、龙泉窑青釉露胎与点褐彩瓷探析、龙泉窑瓷塑、明代早期龙泉青瓷官器等。
书籍目录
一 龙泉窑瓷器研究
论龙泉窑的时空框架和文化结构
有关龙泉窑两个问题的再认识
从宋元纪年瓷看龙泉窑生产的制品
试述龙泉黑胎青瓷
从故宫旧藏宋代龙泉青瓷解读清代宫廷对龙泉窑的认识
南宋龙泉窑青瓷分期研究
宋元龙泉窑青瓷的艺术美
器物与风俗——论元代龙泉窑青瓷造型纹饰与瓷器的游牧化
元代庆元港与龙泉窑青瓷外销
龙泉窑青釉露胎与点褐彩瓷探析
龙泉窑瓷塑
明代早期龙泉青瓷官器
明代龙泉窑衰落原因初探
明代中期龙泉青瓷外销初探
从龙泉窑考古资料看《大明会典》记载的瓷器烧造
读龙泉窑笔录
试论龙泉窑的时代风格与变迁
“哥窑”研究的反思与拙见
龙泉窑黄坛、竹口(许家窑)遗址考察纪略
龙泉东区与龙泉两区出土瓷器比较研究
二 各地收藏及出土(水)的龙泉窑瓷器
清宫旧藏明代龙泉窑青瓷研究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龙泉窑青瓷
河北出上的元明龙泉窑瓷器
河南存留龙泉窑青瓷杂录
河南博物院藏龙泉青釉瓷器
陕西出土的龙泉窑青瓷——兼论龙泉窑青瓷在陕西的地位和影响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河下遗址龙泉窑瓷片堆积坑
镇江出土龙泉窑瓷器研究
长江三峡地区窖藏出土的宋元龙泉窑青瓷
桂林出土的龙泉青瓷及其对桂北青瓷窑业的影响
广东省博物馆藏龙泉窑瓷器鉴赏与研究
青翠如玉——鸿禧美术馆藏龙泉青瓷
国宝“飞青瓷花生”考——传到日本的元代龙泉窑褐斑青瓷
我国沉船遗址出水的龙泉窑瓷器
韩国新安沉船的考古发现对龙泉窑青瓷的断代意义
近东地区考古遗址发现的龙泉窑瓷器——英国威廉姆森藏品及斯拉夫遗
址调查藏品中的龙泉窑青瓷简介
寻找龙牙门——印尼宋元明龙泉青瓷的行踪
三 各地仿龙泉窑青瓷
江西仿龙泉青瓷与浙江龙泉青瓷之间的相互关系
广东龙泉系青瓷浅析
论浙江和福建“珠光青瓷”
试析龙泉窑对同安汀溪窑青瓷工艺的影响
关于泉州窑青瓷与龙泉窑青瓷的比较
亚洲诸国仿龙泉窑青瓷简述
四 陶瓷科技
张家湾出土龙泉窑类青瓷来源初探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龙泉四期遗存形态,表现为“厚胎薄釉刻花”传统主流和“薄胎厚釉素面”系列的“两路共存”。需要指出的是:“薄胎厚釉”制品在龙泉的发生,并不是“早期龙泉”传统工艺自身演进的必然结果,而是受到另外一种文化的直接影响所引发的突变现象。厚釉制品又存在“黑胎厚釉、釉面开片、紫口铁足”和“白胎厚釉、釉面无纹、白痕出筋、朱砂底足”的明确差异。按传统所指,黑胎制品即明清文献所描述的“哥窑”,后一种则以自身的特色而成为龙泉青瓷的新品种。今仅知黑胎型以溪口瓦窑址为其典型遗存,白胎型则在龙泉琉华山下形成密集的窑址群落。或许由于遗存的严重破坏或考古发现的局限,瓦窑蝉类型的遗存序列形态认识不清;而以大窑为中心的白胎型遗存,则从龙泉四期开始延续下来,形成发展阶段性明确的产品系列。这里还必须顺便指出,上述情形的发生主要局限在龙泉窑业中心大窑、金村至溪口一带。龙泉五期制品的总体特征为“厚胎厚釉,多种不同装饰技法和纹样题材的同器并施”。胎骨的显微结构表现为“高岭一石英一绢云母”三元矿物组成;釉层结构为多次素烧、施釉的“多层厚釉”;成型制作与烧成工艺的成就则集中体现在大型制品的高度成熟。如果从文化内涵的工艺技术发展的角度审视,其独树一枝的风格形态,恰好是龙泉四期共存之诸文化因素的高度融合;但若从更为宏广的社会角度分析,该期瓷业特征的重大转折,其决定性的动因应是对商品生产的高度社会需求。
编辑推荐
《龙泉窑研究:中国古陶瓷研究》是由故宫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