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作者:阎崇年 页数:44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中国,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乃自号曰“皇帝”。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历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封建专制因皇帝制度的确立而得到加强,皇帝制度则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核心和具体表现,二者相辅相成,如影随形。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皇帝制度对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统一、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等方面,曾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皇帝制度又造成了极端的封建专制,对民众的物质盘剥和精神束缚日益强化,桎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书籍目录
序前言一 天命大汗:开刨时代 远古神话 先世显赫 幼年丧母 经历坎坷 身披遗甲 含恨起兵 三次大捷 奠定局面 十大贡献 开创事业 内外时势 铸造英雄 性格因素 决定命运 晚年僵化 悲苦谢世 家庭生活 亦喜亦悲 治策失误 留下遗憾 天命汗小议二 崇德皇帝:固本鼎新 天潢贵胄 少年坎坷 追随父汗 戎马成才 费尽心机 夺取汗位 革除弊政 锐意创新 四向拓疆 强根固本 设反问计 除袁崇焕 外攻内诱 降祖大寿 族名满洲 建号大清 多妃多子 盛年逝世 崇德帝小议三 顺治皇帝:定鼎燕京 皇位争夺 少年天子 清军入关 定鼎北京 睿王摄政 学习骑射 十四亲政 定罪睿王 兴利除弊 整顿吏治 倾心汉化 亲蒙治藏 攻灭南明 中原一统 尊崇教士 笃信佛教 爱妃病逝 遗诏罪己 顺治帝小议四 康熙大帝:统一版图 幼丧双亲 陶冶素质 冲龄继位 擒鳌亲政 削平三藩 强化皇权 统一台湾 设府置县 善治蒙古 民族协和 抗御外侵 同俄缔约 中西之争 亲自测验 酷爱读书 吸纳西学 重农治黄 兴修水利 移天缩地 兴建园林 表彰清官 严肃吏风 教育皇儿 望子成龙 皇位争夺 你死我活 家庭生活 酸辣苦甜 康熙帝小议五 雍正皇帝:改革积弊六 乾隆大帝:全盛高蜂七 嘉庆皇帝:由盛转衰八 道光皇帝:丧权辱国九 咸丰皇帝:内忧外患十 同治皇帝:政出懿旨十一 光绪皇帝:痛失机遇十二 宣统幼帝:清朝终结附录一 清兴于合而亡于僵附录二 满学大家阎崇年
章节摘录
制定抚蒙政策先是,自秦、汉以后,匈奴一直是中央皇朝的北患。为此,秦始皇连接六国长城而为万里长城。至有明一代,己巳与庚戌,京师两遭蒙古骑兵困扰,甚至明英宗也做了蒙古瓦剌兵的俘虏。徐达与戚继光为巩固边防,大修长城。满洲兴起后,努尔哈赤对蒙古采取了完全不同于中原汉族皇帝的做法。他用编旗、联姻、会盟、封赏、围猎、赈济、朝觐、重教等政策,加强对蒙古上层人物及其部民的联系与统治。后漠南蒙古编入八旗,成为其军政的重要支柱;喀尔喀蒙古实行旗盟制;厄鲁特蒙古实行外扎萨克制。其联姻不同于汉、唐的“和亲”政策、公主下嫁,而是互相婚娶,真正成为儿女亲家。这是中央政权(元朝除外)对蒙古治策的重大创革。中国两千年古代社会史上的匈奴、蒙古难题,到清朝才算得以解决。后来康熙帝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而清朝对蒙古的抚民固边政策,其经始者就是努尔哈赤。 推进社会改革努尔哈赤在44年的政治生涯中,不断地推进社会改革。在政权机制方面,他逐步建立起以汗为首领、五大臣和八大贝勒为核心的领导群体,并通过固山、甲喇、牛录3级,将后金社会的军民统制起来。尔后,创立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并肩同坐,共议大政,断理诉讼,举废国汗,八旗共主,而非独裁,即实行贵族共和制。但他死后仅皇太极继承大位时实行过一次,尔后这一重要的制度未能继续。在经济机制方面,他先后下令实行牛录屯田、计丁授田和按丁编庄的制度,将牛录屯田转化为八旗旗地,奴隶制田庄转化为封建制田庄;他重视种粮植棉,规定出征不违农时,牛马毁坏庄稼,牧者要受惩罚;他注重采猎经济,发明人参煮晒法,使部民获得厚利;他关注采炼业,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建州“始炒铁,开金、银矿”。 ……
编辑推荐
历史是镜子,也是艺术;历史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清朝皇帝列传》主要是写清朝皇帝的身世、家庭、性格、素质、情感、悲喜、业绩、成败。分解开来,是清代12位皇帝的传记;整合起来,又是一部296年清朝的历史。阅读清朝12位皇帝的传记,看到的是辉煌、或晦暗,是杰作、或败笔,是谋略、或诡诈,是争战、或宴乐,是狂涛、或微澜,是官阙、或茅舍,是社稷、或亲情,是欣笑、或哀泪;欣赏清朝296年的历史,得到的是增长学识,激发智慧,愉悦心境,陶冶情操,明辨善恶,砥砺意志,恢弘格局,坦荡胸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