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3-1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黎紫书
Tag标签:无
前言
序/异化的国族,错位的寓言/王德威黎紫书对中国读者也许仍然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在海外她早已名满华语创作圈。黎紫书崛起于马来西亚的华文文学奖,过去十多年来也不断得到台湾、香港的各项文学奖项肯定。《野菩萨》是黎紫书近年的新作结集出版,因此特别值得有心读者的重视。黎紫书的创作一般被归类为马华文学。顾名思义,马华文学泛指马来西亚华人社群创作的结晶。长久以来,以大陆中国为中心的文学史多半将马华文学视为海外华文创作的边缘。的确,当港台文学都被赋予聊备一格的位置时,马华文学的分量似乎就更等而下之了。这样的文学史观在近年有了大幅修正。随着中国的日益开放,越来越多的读者和评者开始理解,相对于中国大陆文学所代表的正统,海外华语社会其实早已发展出各具特色的传统。这样众声喧哗的现象其实更丰富了我们对当代中文/华语文学的认识,而阅读黎紫书恰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黎紫书所来自的国度马来西亚有复杂的种族、文化背景,也曾经历相当颠簸的历史政治经验。马来西亚从十九世纪初年以来就是英国的殖民地,一直到一九五七年才宣告独立。华人移民马来半岛的历史早在十八世纪或更早就已经开始,到了马来西亚独立前后,华人人口超过四百万,早已形成不可忽视的文化、经济、政治势力。马来人、华人还有原住民等不同族裔之间的关系在殖民时期就十分微妙,因为独立建国,各族裔之间的角力浮上台面,而首当其冲的是华裔。六○年代的马来西亚的政局躁动不安,终于导致一九六七年以排华为诉求的“五一三”事件。事件之后,华人地位大受打击,华社、华校、华语都沦为被压抑的对象。这是一代马来西亚华人心中永远的痛。黎紫书其生也晚(一九七一年),在她成长的经验里,六○年代或更早华人所遭遇的种种都已经逐渐化为不堪回首的往事,或无从提起的禁忌。但这一段父辈奋斗、漂流和挫败的“史前史”却要成为黎紫书和她同代作家的负担。他们并不曾在现场目击父辈的遭遇,时过境迁以后,他们试图想象、拼凑那个风云变色的时代:殖民政权的瓦解、左翼的斗争、国家霸权的压抑、丛林中的反抗、庶民生活的悲欢……在此之上的,更是华裔子民挥之不去的离散情结。而在没有天时地利的情况下从事华文创作,其艰难处,本身就已经是创伤的表白。黎紫书早期的作品如《山瘟》,最近的作品如《告别的年代》,都触及这些历史经验。而她所运用的风格,不论魔幻写实或是后设解构,与其说是形式技巧的实验,更不如说是她介入、想象历史的方法。这些作品写马共的兴衰,写“五一三”事件,都成为记录马华族群心路历程的印记。然而在《野菩萨》里,黎紫书所选择收入的作品却多半没有明确的历史关联性。她的人物或者漂泊在天涯海角,进行卡夫卡式的荒谬追寻(《国北边陲》);或者陷入虚无飘渺的网络世界,在真实和虚构之间难以自拔(《我们一起看饭岛爱》);或者根本就是过着寻常匹夫匹妇的日子,在爱怨痴嗔的漩涡里打转(《野菩萨》)。黎紫书这样的安排耐人寻味。我们当然可以说《野菩萨》的作品多半是她最近十年的新作,借此她有意呈现写作的现况。但我更以为这也代表了黎紫书与家乡的人事、历史对话方式的改变。《野菩萨》中的作品呈现奇妙的两极拉锯。一方面是怪诞化的倾向:行行复行行的神秘浪子(《无雨的乡镇,独脚戏》),恐怖的食史怪兽(《七日食遗》),无所不在的病与死亡的诱惑(《疾》);另一方面是细腻的写实风格:中年妇女的往事回忆(《野菩萨》),少年女作家的成长画像(《卢雅的意志世界》),春梦了无痕的异乡情缘(《烟花季节》)。借着这两类作品,黎紫书似乎有意拉开她与国族书写的距离,试图重新为马华主体性做出更复杂的描述。谈到国族与书写,我们免不了想到詹明信(Frederic Jameson)有关“国族寓言”(national allegory)的说法。詹氏认为第三世界作家受到第一世界政经霸权的压迫,以及社会内部一触即发的张力,让他们的作品每每带有寓言色彩。他们不像第一世界作家那样耽溺在个人化的象征书写游戏,而必须成为国族命运的代言者。这样的理论仿佛言之成理,其实暴露一个来自第一世界批评者一厢情愿的想象,更何况潜在其下的以偏概全的世界观。黎紫书的书写境遇对此提供了有力的辩证。马来西亚华人的祖辈也许来自中国大陆,一旦在马来半岛落地生根,自然发展出在地的传统。这个传统带有丰富的移民色彩,杂糅了移居地的风土民情;也带有强烈的殖民色彩,无论是英国人在半岛上的统治,或是华人对当地土著的抗争,都为原来的人文生态带来改变。但如我在他处所论,这个传统更带有遗民色彩,一种在错置的时空中对中原文化的遥想,对原本就十分可疑的“正朔”莫名所以的乡愁。时间流洗,当移民、殖民、遗民的时代转化成为后移民、后殖民、后遗民的时代,华人所面临的情境反而较此前更为复杂。面向马来西亚国内,华人是少数族裔中的多数,与马来文化的磨合仍在匍匐进行;面对父祖所来自的宗祖国,他们不能不自觉自己早已经是外人,甚至是外国人。曾有许多年,一波波年轻的马华作家到台湾去,企图在那里找寻国族认同的方法。李永平、温瑞安、张贵兴都是其中佼佼者。但当岛上自决意识日益尖锐,这些作家的想象的乡愁有了进退两难的尴尬。他们成为(想象的)原乡里的异乡人。所谓的“国族寓言”因此不能轻易地运用在马华文学的书写上,因为马华作家所面对的问题远较此纠结。套句老舍《茶馆》里的名言:“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我们是否可说,像黎紫书这样的作者处理她的国族身份时,不论是作为国家认同的马来西亚,或是文化认同的广义的“中国”,她总是惊觉那是已经异化的国族?而就算她写作含有寓言意图,那也是关于不可闻问的,自我抵触的寓言──错位的寓言?异化的国族,错位的寓言。黎紫书安排她的人物游走流浪,迎向黑洞般宿命,或大量使用自我嘲讽、解构的叙事方法,其实都可以视为她的创作症候群。在像《野菩萨》这样的创作选集里,我们看到黎紫书更将她的症候群内化,使之成为书写的动机。换句话说,她甚至不在文字表面经营历史或国族寓言或反寓言;她将她的题材下放到日常生活的层面,或者是极其个人化的潜意识闳域。国族大义那类问题早就在穿衣吃饭、七情六欲之间消磨殆尽,或者成为晦涩的、凶险而怪异的“东西”,最好不要轻易接触。与选集同名的《野菩萨》是个平常不过的旷男怨女、时移事往的故事,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华人社会以内的世路人情再千回百转,其实是内耗的困局,华人社会以外的“国家”仿佛不在,却又无所不在。《烟花季节》处理了马来西亚不同种族之间的男女情缘。这样的情节当然并不新鲜,但越是如此,越凸显黎紫书对“同胞”之爱何所来、何所去的困惑。另一方面,《国北边陲》里父系家族的诅咒成为原罪,血亲的存亡绝续是与生俱来的宿命,却又是荒谬无比的蛊惑。而在《七日食遗》里,历史不折不扣地成为怪兽,吞噬一切,消灭一切。是在这最平常和最反常的文字之间,黎紫书实验她的叙事策略,而且每每有出其不意之笔。《我们一起看饭岛爱》里百无聊赖的情色女作家网上调情的对象,有可能是她的儿子;《无雨的乡镇,独脚戏》里我们所依赖的叙事声音,也许就是我们最该怀疑的杀人犯。而有什么比《生活的全盘方式里》的那个年轻女子,在一趟最简单不过的采买里,竟然……这些诡谲甚至惊悚的场面如此突兀地发生,以至让读者有了无言以对之感。无言以对,因为生命中有太多的爆发点,无论我们称之为巧合,称之为意外,就是拒绝起承转合的编织,成为意义以外的、无从归属的裂痕──乃至伤痕。我以为这正是黎紫书的用心所在,也是黎紫书小说本身作为一种创伤见证的原因。我对《野菩萨》还有一层体会:黎紫书更是以一个女性马华作者的立场来处理她的故事与历史。马华小说创作多年来以男作家挂帅,从潘雨桐、李永平、张贵兴、黄锦树、梁放、小黑、李天葆到年轻一辈的陈志鸿都是好手。女性作者中商晚筠早逝,李忆君未成气候,黎紫书的坚持创作因此特别难能可贵。但我不认为黎是普通定义的女性主义者。虽然她对父系权威的挞伐,对两性不平等关系的讽刺,对女性成长经验的同情用力极深,但她对男性世界毋宁同样充满好奇,甚至同情。毕竟在那个世界里,她的父兄辈所经历的虚荣与羞辱,奋斗与溃败早已成为华族共通的创伤记忆。不仅如此,黎紫书借题发挥,从女性的角度看男性,甚至从男性的角度看男性,又形成另外一种性别错位的寓言。《国北边陲》《无雨的乡镇,独脚戏》都是很好的例子。由此形成的“感觉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让国家的、伦理的、阶级的、性别的关系隐隐地都“不对劲”起来,这是黎紫书对“马华”作为一种异化的国族及个人经验的独到之处。究其极,黎紫书叙事基调是阴郁的。徘徊在写实和荒谬风格之间,在百无聊赖的日常生活和奇诡的想象探险间,在愤怒和伤痛间,黎紫书似乎仍然在找寻一种风格,让她得以挥洒。她不畏惧临近创伤深渊,愿意一再尝试探触深渊底部的风险。她这样的尝试并不孤单。香港的黄碧云,台湾的陈雪,还有中国大陆的残雪,都以不同的方式写出她们的温柔与暴烈。相对于中国大陆的小说,黎紫书的马华书写无疑属于“小文学”(minor literature):大宗、正统的中文文学以外的华语书写传统。但黎紫书笔锋起落却饶有大将之风。她对马来西亚家乡的关怀与批判,对华语写作的实验与坚持,都让我们惊奇她的能量。我愿意推荐黎紫书,希望她的作品能够引起共鸣,也期盼她其他的小说──以及更多马华作家的作品──能在中国大陆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
内容概要
《野菩萨》内容简介:黎紫书,马来西亚女性书写第一人,“文学奥斯卡”花踪文学奖获奖最多的作家;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亦屡获大奖,包括冰心世界文学奖,台湾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香港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等。
《野菩萨》是黎紫书的最新短篇小说集。十三篇小说囊括花踪文学奖、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等多个奖项的获奖作品,完整呈现作者的创作历程和风格,堪称华语文学创作的集大成之作。
作品题材风格多样,从家国情怀、历史叙事,到个人悲喜、情欲纠葛,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摇曳的笔触道尽人性荒凉,文字精致森冷、视角独到细腻,得到当代著名作家骆以军及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德威的一致推荐赞誉。
在走过许多地方,用你自己的故事记认了好些城乡以后,你终于抵达此城。
你只知道这城市的作者是个女人,这里是她纯粹想象的世界,并被她用无数故事标签过了——
久雨。阁楼。镜子。梦。父亲。旅馆。寻觅与遗失。
这些“物证”在不同的小说中相互参照彼此印证,如同线索串连起十三篇故事,偶尔也如一条只有后半身的狗,把它的半个身躯探入到小说以外的真实世界里。
在真实的阴影覆盖中,此城会随着光线变换投射的角度而转移或消散。
它不可被寻找,只能被抵达。
作者简介
黎紫书,本名林宝玲,1971年生于马来西亚怡保市。1995年以一篇《把她写进小说里》获马来西亚“文学奥斯卡”——花踪文学奖马华小说首奖,此后连续多届获奖,是花踪文学奖设立以来获奖最多的作家;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亦屡获大奖,如冰心世界文学奖,台湾《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香港《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推荐奖等。已出版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短篇小说集《天国之门》《山瘟》《出走的乐园》,微型小说集《微型黎紫书》《无巧不成书》《简写》,散文集《因时光无序》《暂停键》,个人文集《独角戏》,编著花踪文学奖回顾评论集《花海无涯》。《野菩萨》是她的最新短篇小说集。本书收录二○○一年至二○一二年间创作的十三篇短篇小说,囊括花踪文学奖、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等多个奖项的获奖作品,题材风格多样,完整呈现作者创作版图——从家国情怀、历史叙事到个人悲喜、情欲纠葛,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淬炼的笔触道尽人性荒凉,堪称华语文学创作的集大成之作。
书籍目录
序异化的国族,错位的寓言王德威 国北边陲 无雨的乡镇·独脚戏 疾 我们一起看饭岛爱 七日食遗 假如这是你说的老冯 此时此地 生活的全盘方式 野菩萨 卢雅的意志世界 烟花季节 色相 未完·待续 后记小说练习本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七月中,吹大风,大风吹走过江龙。 八月尾,落大水,大水冲过人老去,几多岁? 今天什么日子呢,明天都八月了呀。怎么忽然说刮风就刮风呢。听。风,七月底的风。不祥呢。这风刮得穷凶极恶,谁家的窗被刮得砰砰响,再不去关一关,窗门肯定要被甩飞了。肯定的。 啊,那不是吗?急风掀瓦盖,对面那一盆大叶翻了,瓦缸摔破了。你看,我不是才刚说了吗?它肯定会被吹倒的,肯定的。 阿蛮走到窗前望了望,还真的是,一盆老棕竹,摆在那里多少年了呢?忽然就倒了。瓦缸摔成好几瓣,竹丛的根千丝万缕,如一张细网似的撒开来,倒还死死兜住缸里的泥土,像握紧好大一个拳头。大概能保得住吧,根还在。对面的人家似无所觉,也没人探头出来看看。现在那房子里住的是什么人呢?妈。 老妈没听见,她蹲在沟渠边洗蕹菜,一边洗一边说:“真的,风水佬才骗你十年八年,我吃盐多过你吃米。” 巷子里真有人家的窗没关好,是楼上的木制百叶窗吧,在风里开开阖阖,嘭,嘭,嘭。一下一下的,叫人听着心惊。这七月底的风里真像有一条惊惶游窜的长蛇,又像有穿街过巷的摩托骑士一路在吹响哨子。有狗在嗥叫,有孤魂在无人居住的旧楼里回应以哭号。阿蛮抬头看看,两排老房子的屋瓦都铺得歪歪斜斜,蕨叶大蓬小蓬地冒出头来。那屋顶上空堆积了一团团邋遢的云朵,像许多注满废气,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的大袋子,燕子缩着脖子从下面飞过。唉,七月尾了。 雨像断了线的珠串,吧嗒吧嗒落下。 落雨,收衫。 阿蛮把晾在天井里的几件衣服收回来,老妈刚把蕹菜洗好,仍旧佝偻在那里,傍着个塑料筐子开始择菜。老人家说你去收我的衣服干什么呢?这是风流雨,一阵间就雨散云收,不能当真。肯定的。你快把衣服挂回去,没有太阳,让风吹吹也好。 挂回去?那几件衣服拿在手上就闻到一种奇怪的酸味,似乎反复被雨洗过,久未经日晒。但雨好像真的就没了,于是阿蛮也不辩驳,又去把衣服晾在那歪歪扭扭的铁线上。肉色的底衫裤已成尸白,都没弹性了,怎么穿的呢。大风把衣衫吹得扑扑作响,阿蛮的发丝在乱舞,身上的荷叶领子像要极力挣脱。她想到她第一次给自己买的胸罩,粉藕色,上面盘旋的蕾丝看来多么浮华。她的第一个男人,手指修长,掌心很冷,碰上她的背,那冷便从他掌中的生命线传来,导入她的脊椎,让她觉得寒彻心肺。 那天她回家,妹妹等门似的,一个人坐在天井里洗衣服。她就怕看见她,妹妹,那么懂事的眼睛。妹妹说姐姐你回来啦。嗯,回来了。阿蛮快步穿过天井,觉得自己仿佛也穿过了妹妹的身体。但妹妹却喊住她,姐啊。
后记
小说练习本许多年过去了,我还在写小说。那么多年了,我已经记不起来自己是什么时候写的第一个短篇小说。于是我苟且地把第一次得花踪马华小说奖的《把她写进小说里》当个标志,那是一九九四年的作品,粗略算来也“写了”十八年。我在写,直至这两年有人把我称作“小说家”了,也有学生毕恭毕敬地“研究”我的小说,写他们的论文。我对“成家”不存想望,但我总算意识到岁月和经验的积累,以及“孜孜不倦”的可贵。我仍然在写,并且慢慢地,逐渐看到了我通过小说书写所构筑出来的那个世界。不晓得这书的读者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经验,就像冲洗相片,一个人窝在暗室中等待自己拍的照片慢慢显影。你知道你的相机不会完全忠于你的眼睛,就连你也无意仅仅服从于自己的双眼,你要通过照片呈现的总是一个超越视觉的、想象中的画面。你选择镜头,调整光圈,按下快门,其实不是在捕捉真实,而是在模拟一个已经存在于脑中的“世界以外的世界”。当然也有的时候情况正好相反。有时候我们确实明白“写实”就够了,然而手中的相机毕竟不能等同眼睛,为了让它完整而忠实地呈现眼中的景观,我们需要对它做出许多复杂的调整和操控,也可能有必要过后裁减或加工。这真像写小说,无论你选择纪实或虚构,都必得动用大量的技巧和谎言。正因为深信小说创作如此复杂,甚至是一件无穷尽的事,我才得以乐此不疲(而不是孜孜不倦),写了将近二十年。无奈这么长的时间里,我其实写得不多,因此我的小说世界只得一堆破陋的轮廓,我自己也无法把那些歪歪斜斜的线条拉拔起来,让它们恢复成我最初构想的样子。尽管在我的认知里,世界本就歪歪扭扭,我们的眼睛所看见(假设我们都曾看见过)的美好、流畅与圆满,其实只是被道德与恐惧这两面哈哈镜合力映照出来的、畸形的影像。这是我的问题,我分明是我自己说的那种第一类的摄影人,也就是对世界早有成见,也早已在心里给世界下了判语。可我偏偏也同时是第二类—我以为自己忠于真实,执信自己描绘的那个“被世界排除的世界”才是现实世界,至少它要比眼睛看见的世界更接近真实。我已经接受了这样的自己,偏执、孤僻,永远活在对世界充满怀疑、自我却非常坚定的状态里。而我仍然在写小说,仍然经常在行旅中猛地回过头,想看看这世界对我隐藏了什么,也仍然兴致勃勃地在等待自己执信的世界在我眼前逐渐显影。我相信这世界始终有一批人需要小说作为一种表达形式,或一种思想的容器继续存在。我需要小说—在我的世界里,小说是一扇窗,能让属于我的整个时空保持吐纳和呼吸。这是它得以一直存在的理由。而我知道迄今为止,即便写了十八年,我仍然是一个“没有风格的”作者。我知道我的小说作品,每一篇都只是某种小说风格的练习,它们自得其乐,似乎略有雷同,排在一起却显得跨度太大,杂乱无章,使得我难以被标签和归类。我知道我在走着一条违逆的道路,我在反向行驶,当其他同辈写作人都已经建起了各自伟岸的碉堡,展现了各自高远的品味与志向,我却像个赶不上成绩的留班生,越写下去越觉得自己需要交上更多的习作。这一本小说集收集的是我在二○○六年去国行旅前写的最后几个短篇作品,以及我在二○一○年完成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后,“卷土重来”再写的新一批短篇小说。两批作品之间,我只写过一篇即兴之作《假如这是你说的老冯》,算是一条楚河汉界,或者我更愿意把它当成一个里程碑。这集子与台湾联经于二○一一年六月出版的繁体版《野菩萨》同名,但因为出版稍迟,得以添上后来写的另外三个作品,《烟花季节》《色相》和《未完• 待续》。加上了它们必然让这书看起来丰满一些,但我以为那也更凸显了“风格不统一”的问题。倘若真有读者觉得这是个问题,那我建议不妨把这书看成作者的小说练习本吧!尽管那不会使你觉得书里没写好的作品更值得被原谅,但至少你能看到这些作品的创作顺序,或许就能明白我怀着怎样的心态,走了怎样的道路。《野菩萨》是我目前为止最珍爱的短篇小说集。因我总是喜新厌旧,总觉得年轻时写的作品有太多显而易见的毛病,让我自己厌恶。但这也是因为积累的练习和经验让我对后来的写作更有把握一些。我不确定“更有把握”是否意味着写出来的小说就能更成功或更有可读性,但我知道自己比以往更能享受写作过程中的自在和从容。把自己珍爱的集子推介到中国大陆,这于我是件大事。我以“大事”为名,央请王德威教授为这集子写一篇序文。我的朋友们都晓得,尽管我涉嫌反智,却从来不掩饰自己对王德威的敬仰。十一年前,他给我的上一个短篇小说集《山瘟》写序,如今再请他写,我仍然战战兢兢,仿佛学生自知不才,拿着十一年的作业再请老师批改。因为王教授答应写序,于是,我更钟爱这本《野菩萨》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百无聊赖的日常生活和奇诡的想象探险间,在愤怒和伤痛间,黎紫书似乎在找寻一种风格,让她得以挥洒。她不畏惧临近创伤深渊,愿意一再尝试探触深渊底部的风险。黎紫书笔锋起落饶有大将之风。她对马来西亚家乡的关怀与批判,对华语写作的实验与坚持,都让我们惊奇她的能量。 ——王德威 这个天才女小说家在这组时间跨度极长的短篇小说群组里,让我看见一个像战士,不断策动,发起完全不同形态的“中文现代小说”的酷烈战事,她不惜抽筋换骨,剥去原来优美深邃的语言鳞片,不断重新“洗资料库”,变换不同的语言列阵,反复冲击,突围,找寻新的表述形式去“显影”那个原本典丽迷邃静美(南方中国?戏梦人生?)、那整套昆曲般的高度艺术语言所不足以表现的“现在”、“活生生的我们置身的当代”、“汹涌的存在处境”(哪怕只是瞬闪即逝)。 ——骆以军
编辑推荐
《野菩萨》编辑推荐:第六届花踪文学奖世界华文小说首奖、第二十七届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审奖、第二十八届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审奖。傲慢 妒忌 暴怒 懒惰 贪婪 饕餮 色欲恐惧 伤痕 记忆 遗弃 孤独 文明 疯癫十三年创作,十三篇小说。或浓墨重彩,或浅简白描,或荒诞魔幻,或谐谑讽刺……天才小说家黎紫书,以更加淬炼的笔触、更加多变的风格,将现代中文小说带进神秘、流浪的国境之南,带进历史被隐蔽的疯癫暗影。王德威:在百无聊赖的日常生活和奇诡的想象探险间,在愤怒和伤痛间,黎紫书似乎在找寻一种风格,让她得以挥洒。她不畏惧临近创伤深渊,愿意一再尝试探触深渊底部的风险。黎紫书笔锋起落饶有大将之风。她对马来西亚家乡的关怀与批判,对华语写作的实验与坚持,都让我们惊奇她的能量。骆以军:这个天才女小说家在这组时间跨度极长的短篇小说群组里,让我看见一个像战士,不断策动,发起完全不同形态的“中文现代小说”的酷烈战事,她不惜抽筋换骨,剥去原来优美深邃的语言鳞片,不断重新“洗资料库”,变换不同的语言列阵,反复冲击,突围,找寻新的表述形式去“显影”那个原本典丽迷邃静美(南方中国?戏梦人生?)、那整套昆曲般的高度艺术语言所不足以表现的“现在”、“活生生的我们置身的当代”、“汹涌的存在处境”(哪怕只是瞬闪即逝)。
名人推荐
在百无聊赖的日常生活和奇诡的想象探险间,在愤怒和伤痛间,黎紫书似乎在找寻一种风格,让她得以挥洒。她不畏惧临近创伤深渊,愿意一再尝试探触深渊底部的风险。黎紫书笔锋起落饶有大将之风。她对马来西亚家乡的关怀与批判,对华语写作的实验与坚持,都让我们惊奇她的能量。——王德威这个天才女小说家在这组时间跨度极长的短篇小说群组里,让我看见一个像战士,不断策动,发起完全不同形态的“中文现代小说”的酷烈战事,她不惜抽筋换骨,剥去原来优美深邃的语言鳞片,不断重新“洗资料库”,变换不同的语言列阵,反复冲击,突围,找寻新的表述形式去“显影”那个原本典丽迷邃静美(南方中国?戏梦人生?)、那整套昆曲般的高度艺术语言所不足以表现的“现在”、“活生生的我们置身的当代”、“汹涌的存在处境”(哪怕只是瞬闪即逝)。——骆以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