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出版时间:2013-2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德] 奥伊肯  译者:张蕾  
Tag标签:无  

前言

在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样的命题时,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人清醒地了解眼下我们正在遭遇的各种精神问题,并努力让每个人参与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的这项哲学构想和方案,虽然有一些规定和限制,但即使是在这些规定和限制范围内,对个体而言仍具有很好的启蒙意义。随着论述的逐步展开,你就会发现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以批判为主的第一部分在一些人看来,也许会觉得过于冗长,我们的目的是充分表达论点,有了坚实而正确的论点才能让人信服,到达目标也才更有把握,更有利于展开我们后面的论述;只有拥有一个被证明了的论点,才会使我们重建人生与复兴文化的任务成为可能。为了实现这个任务目标,第一部分那些以批判为主的论点是不可或缺的,它不是整个任务的附加,而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鲁多夫•奥伊肯 译者:张蕾鲁多夫•奥伊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奥伊肯自小便喜欢深思人生,酷爱读书。1863年入哥廷根大学,主要兴趣是古代哲学和历史,特别喜欢亚里斯多德。1871年任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1874年任耶拿大学教授,直至1920年退休。40多年中,每天黎明前在河边林间空地讲学,深受学生欢迎。

书籍目录

前言1 引言3 当今问题的状况7 以前的答案9 现代的文化21 回顾与展望55 尝试重建72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与此相比,其他的东西都不那么重要。另一方面,庞大而繁杂的工作规模,对劳动者的福利漠不关心。劳动者的价值仅仅是他们实现目的的手段,被使用或者丢在一旁;劳动者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具有意识属性的工具。但是,我们的心灵能甘心容忍这样的待遇吗?在反抗这种对待的同时,会不会萌生出强烈的愿望,希冀更为快乐和高尚的生活呢?而且人们反抗的原因还不止如此:日趋细化的分工和专业化,让人的能力无法全部发挥出来,只使用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被闲置,如此之多的能力被压抑、被损失,人们势必不能容忍,为了内心生活幸福,必定要求自己将所有能力得以发挥。另外,精神需要时间去安抚,而工作却挤掉了大量的时间,让生活忙忙碌碌,牺牲掉了休息甚至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因此,精神势必要把工作看成它的敌人,并拿起武器奋勇捍卫权利。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运动,暴露出这种敌对引发的纷扰和不安,并不仅限于社会范围:它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忧虑随处可见。担心因为过于专一投身工作,虽赢得了世界却丢掉了自我;担心工作的胜利会带来生命力的降低、责任感削弱以及由此导致的精神生活的匮乏。 有了这个裂痕贯穿我们的生活,生活价值问题的解决便显得十分渺茫。在一个时期里我们可以通过工作来压制我们的思想,但无法无限期地压制下去。虽然伏尔泰给了我们“工作秘方”。但如果他的“秘方”用于我们的工作,我们就只能做牛做马。假如最终通过工作无法改变我们的善,它对我们又有什么益处呢?更何况,我们非常明白现在的地位,它无法帮助我们获取个体的真实,无法让精神和现实世界完美地结合成一个生命的统一体。精神也不能作为一个整体去接受现实世界的挑战,通过较量将它完全征服。相反,现实世界对于精神来说,依旧是遥远和陌生的,尽管它是那样充满生机。但我们试图让生活内容更丰富的努力仍是失败的,尤其是那些与宗教、艺术和哲学等精神性的创造力相关的能力,更是惨遭阻碍和打击。 因此,在这场工作和精神矛盾冲突中,我们的生活被撕裂开来,令我们处于无法掌控的境地。走出这种境地的路有很多,最吸引我们的方法就是现代运动主流所倡导的,我们所指的,是那些试图局限生命的尝试,他们比主张工作的人所规划的范畴更苛刻,在这个范畴之内,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来组织生活,并使其接受一种主要目标的控制,这场运动的领导者,将我们生活中的混乱困境归咎于旧体系对我们的影响,继而造成了它们与现代精神矛盾和生活的冲突。他们要求将所有的旧体系全部从自身清除,不留丝毫痕迹。由感官经验来提供生活内容。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典藏书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编辑推荐:最深沉的学者,最真诚的文字,“会给人类带来莫大利益”的人——奥伊肯。人生就是自主的行动,就是战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在与译林出版社的《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对比后,如果这本书打95分,译林的只能打35,这本书的翻译有一人完成,文笔通畅,内空生动,阅读时的感觉就没有显的那么单调了,而译林那本,只能说是把一只北极熊送到了动物园,但没有精心把它打量和照顾,以致于没有活力和呆滞。
  •   书很没意思,读着没什么味道,也许是我个人偏好的原因,不喜欢德系作家。只给2星。
  •   本来想买万以的译本(名字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但买不到了,到网上下载了pdf,看了看发现是根据1913年英文版译的,于是试着买张蕾的译本,以为是根据德文版翻译的。拿到书后发现连一个原版本信息都没有(号称典藏书系),不知道从哪个版本译的,也没有译者前言或后记。于是在网上下载了英文pdf对照,根据页脚的注释来看,张的译文也是来自同一个英文版本。不对不知道,一对吓一跳。张没有翻译“附录”,该附录是英文译者经原作者同意从正文部分删除放到后面的。而且正文的分段与英文不一样,且有多出漏译、译错的情况。并且有多处错字,如第69页“或多或少的同化世界”,应该是“或多或少地同化世界”,再如第76页“要证明他当然不能用证明假定的方法”,应该是“要证明它当然不能用证明假定的方法”(第96页出现同样的错误),再如第79页“甚至牺牲精神与自然之前”,英文的原文是“subordinating--nay, sacrificing--the spiritual to the natural”。还有竟将“Ptolemaic”(第93页)译成“普托莱姆的”,应该是“托勒密的”。还有第83页“展开”之后的三个小标题应该用另外的字体或字号,因为它们是属于“展开”之下的子项,而不是与“展开”并列的。这样的语言和文化水平也敢出来亮相?此书的责任编辑是董令生。
  •   内容枯燥,不过还是有看的价值吧,封面比较喜欢
  •   书应该是不错了,只是没有深入看得进去!
  •   我可以说我看不懂,看不明白么,还好是送的。。。。
  •   毕竟是翻译的诺贝尔奖书籍,确实是深奥啊。看了半天确实没看懂,只有1万字,定价30元,挺贵的。算是买了个教训吧
  •   封面很不错,内容也很不错喔
  •   包装很满意;内容我觉得很好,不过因人而异。
  •   还没有读,书很不错。
  •   介绍历史中的各种思潮,探索现代文明下的人生意义与价值。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书,但一点也不过时。对非人文专业的人来说读起来有些吃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