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随喜

出版时间:2013-6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薛仁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跳过古板的儒家思想 体验生灵活现的孔子
《孔子随喜》主要分两部分:上篇《孔子九章》,以笃诚、优游之笔闲谈孔子,形象鲜明,生气灵动,活泼泼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下篇《论语随喜》,细绎孔门话语,灵犀一点,感而遂通,胜义纷呈,令人神旺,让读者可以看小说一般看《论语》。
台湾的中国文化体践者 薛仁明谈孔力作
两岸名家 林谷芳 朱天文 牛陇菲 专文作序
有人说,自梁漱溟作品后,《孔子随喜》是谈孔最好的书
有人说,南怀瑾《论语别裁》之后,总算又一本有意思的言孔之书了
有位十分厌恶南怀瑾的徐晋如,却也公开说《孔子随喜》耐读。那么,您又怎么说?
此版为最新修订版,正文增加一则内容《仁者静》,附录增加两篇书评。
重新整理了目录,调整了版式,补充了提要。

作者简介

薛仁明,一九六八年生于台湾,系福建漳州长泰县山重村薛氏来台之第十二代。父亲薛阿客,工人;母亲薛蔡莲种,工人;两人均未受过学校教育。台大历史系、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毕业。台南一中二年级开始,长期困惑于安身立命之道,十八岁时且因之休学半年。十九岁开始,有心于儒释道三家。一九九三年起,长居台东池上乡下。关心的焦点,是文化之重建与生命之修行。著有《胡兰成•天地之始》、《万象历然》二○一○年年初,开始在台湾最重要的文化版面《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及《联合副刊》,接连进行孔子书写。

书籍目录

学问,惟在气象/林谷芳素看孔子/朱天文论语别观/牛陇菲自序孔子九章素面相见——关于孔子闻风相悦——再谈孔子湛然似水——孔颜师徒弹剑而歌——孔子与江湖孔子罹难——危难中见真孔子风乎舞雩——孔子与诗循循善“诱”——“煽动”者孔子乐以忘忧——孔子与曾参遥念孔颜——重建人世的亲与敬论语随喜第一则 不违,如愚──师徒相与,贵在印心第二则 士志于道——文明的重建,在于士的自觉第三则 无为小人儒——正人,未必等同君子第四则 不亦悦乎?—— “悦”,论语的关键词第五则 不如丘之好学也──学得那元气满满第六则 十五志于学——也谈“生涯规划”第七则 五十而知天命——得失成败,俱成全第八则 不知老之将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第九则 游于艺——生命之优游与舒展第十则 志于道,游于艺——道艺一体第十一则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湛然似水,不动如山第十二则 回也不改其乐——因为明白,所以悦乐自得第十三则 以直报怨——兼论死刑与体罚第十四则 有颜回者好学——被曲解的颜回第十五则 君子不器——专业之外,专业之上第十六则 愿无伐善,无施劳——圣凡两忘,善恶俱遣第十七则 巧言令色——资本主义的阳光、空气、水第十八则 论笃色庄——诚恳的背后第十九则 巽与之言——以玩笑之姿,谈紧要之事第二十则 法语之言——霍霍新亮,砉然有响第二十一则 乘桴浮于海——会动摇的孔子第二十二则 古之学者为己——学问的原点第二十三则 鸣鼓而攻之——大成殿的冉求牌位第二十四则 勿欺也,而犯之——“麻烦”的孔子第二十五则 述而不作——孔子之谦虚,孔子之得意第二十六则 祭神如神在——宗教心与诗情第二十七则 政者,正也——政治,是人世有大信,人家有笑语第二十八则 民无信不立——富强的美利坚合众国缺了什么?第二十九则 可谓好学——调弦转轴,一切归零第三十则 赐也,非尔所及也——平常心是道第三十一则 于吾言,无所不说——虽是门徒,实为知己第三十二则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的局限第三十三则 仁者静──这世界,原该天清地宁的才好书成后记谈薛仁明/倪再沁踏溪寻花去/杨柳青孔子的天下文明──读《孔子随喜》/杨晏来喜怒别裁——从薛仁明《孔子随喜》谈起/杨典王财贵先生对薛仁明先生文章的评论

章节摘录

湛然似水——孔颜师徒历史上,不容易找到太多例子,似颜回这般,尽管事迹寥寥,名气却如此响亮;也很难再看到有其他人像颜回那样,绵延两千多年,声誉煊赫,却几乎就是让他老师一口给称赞出来的。孔子赞叹颜回,遍及整本《论语》,简直不厌其详,反复再三,甚至他对子贡说了一句,“吾与汝弗如也”,还让后代为了到底是谁比不上颜回,争论不断。说来好笑,这些争论,与颜回可是半点不相干的。颜回自是颜回。颜回安然自在,湛然似水。颜回有静气。孔子说,“仁者静”,这很适合拿来说他;又王维有《鸟鸣涧》,诗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也可借来一窥颜回心头的风景。颜回的静,颜回的一生,孔子是他最尊敬的老师,也是最爱悦他的知己。颜回死了,孔子恸哭;颜回死后,孔子人前人后不断要说他,仿佛担心大家会忘掉他这个最得意的门生似的;而后,孔子每登高望水,他总想起这不动如山、湛然似水,他有个学生,名唤颜渊。不是不动,而是不躁;颜回的静,亦非沉空守寂,而是“寂而照,照而寂”;他如如不动,故能映现万物,所以子贡“闻一知二”,他则“闻一知十”;颜回的静,特显澄澈,心里极透明,他自期的是,“无伐善,无施劳”,再了不起的事,过了也就过了,如镜花,如水月,如风流云散。颜回这自期,显然不只嘴巴说说,他是做得到的,因此孔子在他死后多日,仍一心耿耿,怅然这“好学”的颜回“不幸短命死矣”;孔子之所以称许颜回“好学”,是因他“不迁怒,不贰过”,怒气也好,过错也罢,过了也真的就是过去了,时时皆可归零;我们常人都会有迁怒、有贰过,因为我们会拖泥带水,会被情绪习气诸多的惯性给牵累。颜回没这惯性,故他一身静气,湛然似水。孔子稍早之时,尽管谦恭有礼,但有些地方,仍不经意会流露出他过度的才华洋溢;那回,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一眼看出此人绝非寻常,固然爱惜不尽,但仍是带着善意却不无批评地提醒孔子,要他留意自身的“聪明深察”、“博辩广大”可能之弊;盖棱角之外露,其实未必全是不好,然于天命之会得,多少是犹有憾焉。这真是智者谆谆之言,然听者却半点不敢藐藐,孔子该是一直谨记在心的,于焉,多年之后,他看到颜回这小他三十岁的年轻人,如此静默,如此含藏,潜行密用、如愚如鲁,他才会既高兴又带几分戏谑地言道,“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清楚,这不愚如愚,不简单哪!孔子更高兴的,还另有一回。那次,孔子挺惨,在陈、蔡之间绝粮,被团团围住于荒野之地,“从者病,莫能兴”,孔子力持镇定,“讲诵弦歌不衰”,子路则极不满,气道,“君子亦有穷乎?”你不是个君子吗?君子也会走投无路吗?孔子见众弟子信心动摇,士气低落,遂分别约见他那三大弟子,半开导半自嘲地言道,我们既非老虎,亦非野牛,怎么会沦落到在这旷野之地呢?“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问问自己,也问问弟子。有别于子路、子贡,那颜渊是不愠亦不火,从容言道,“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人家容不下你,那又如何?不正因如此,才更彰显出您是个君子吗?这当然不是阿Q,但像是回头在劝慰他老师,“夫道之不修,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这已不只是劝慰,而是事理说个明白,桥归桥、路归路,没什么好动摇彷徨的!于是最后,他又强调了一次,“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听了很开心,在此生死交关,看着眼前静定安然的年轻人,他有一份欣喜,也有一丝丝讶然,所以竟也忍不住调笑着说,“使尔多财,吾为尔宰。”颜回啊!改日你发了大财,我来当你的总管吧!要不,你开家公司当董事长,我就来做做你的总经理吧!这故事非常动人,甚至震慑人心;别忘了,此刻是命悬一线呢!值此之际,孔颜师徒二人,徒儿既是安然自在,老师则是笑语吟吟;眼前虽是危难,但都还有余裕,可资游嬉;真是不忘其忧,不改其乐!这正是孔门之所以兴旺,之所以鱼龙满蓄。然而,这游戏三昧,在后来儒者身上,却几已杳不可得,连带着,他们反倒质疑起这故事之真伪了!他们自己无趣,还就罢了,却非得要把孔子也涂抹得跟他们一样无趣才行!人一无趣,哪来的元气?儒者从此,也真是“士”气不扬了。后来,“士”气之扬扬,元气之满满,唯见于那王者:被萧何取笑“固多大言,少成事”的刘邦,项羽和他相持不下,连连叫阵,甚至要和他挑身独战,决一雌雄,刘邦只笑道,“吾宁斗智,不能斗力”,要单挑?嘿嘿!我哪是您的对手?前回,项羽也被逼急了,不惜烹刘太公以要挟,刘邦不疾不徐,唯是笑道,分我一杯羹吧!四百年后,又有曹孟德者,赤壁之战,他横槊赋诗、临阵安闲,其安然自在,有似颜回;而百万大军灰飞烟灭后,北逃中原,直至华容道那一路上三次呵呵大笑,则最有曹操的跌宕自喜,这通于孔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这段孔颜对话,也着实妩媚,最可见孔门师徒间的闻风相悦;当然,这相悦里头,另有着几分调皮,显然地,孔子是在“涮”(闽南话则说“亏”)颜回他这爱徒,因为大家都知道,颜回其实穷得很。孔门里头,另有个原宪,他也穷,但原宪穷得有些太正气凛然;那回,一身荣华的子贡高调地去见他,才有那么些嫌他贫穷之意,原宪便全副武装,字字铿锵,硬是把这聪明绝顶的子贡给教训得惭愧终身。颜回不然。他穷,穷得安详自在,不酸,不愠,不火,也毋需防卫;他穷,穷得人我两忘;他穷,又穷得天地之间只此一人。王维另有一诗,正好可说颜回此境:“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颜回既似芙蓉,又如幽兰;后世有古琴曲“幽兰”,写个“寂”字,是说孔子,但于颜回,实也相宜;他们师徒俩,这点是毫无间然的,故可以有调笑。颜回的穷,有着他一生的修行(这修行,通于孔子常挂在嘴边的“好学”),孔子不也说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那一啄一饮,纵再简陋,实入于其中之三昧,他是修到了其心与眼前的食菽饮水相亲相冥,当下无别;如是无别,则万物历然,风景无限。而这风景无限,又可直接让人联想到晚年的弘一。青年弘一,极尽璀璨,而后,幡然转身,繁华落尽,皈依那极严极正之律宗;夏丏尊写弘一出家后,那吃食之极俭而又极庄严,真是于一米粒中成就了一切米粒世界;弘一的生活,尽管旁人观之,是如此地刻苦不堪,但其中之安然,个中之真滋味,则只是他那遗偈所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颜回家中贫穷,缺乏食养,复以年少忧患极深,于是年二十九,发尽白。这现实之困厄、生命之忧患,到头来,都化成了他在孔门中最风姿卓异的安详与自在;到头来,也都化成了他风景无限之悦乐且有调笑。他满头白发,一身清澈;他再多的忧患,却终不见半点伤痕,他没有业。颜回的一生,孔子是他最尊敬的老师,也是最爱悦他的知己。颜回死了,孔子恸哭;颜回死后,孔子人前人后不断要说他,仿佛担心大家会忘掉他这个最得意的门生似的;而后,孔子每登高望水,他总想起这不动如山、湛然似水,他有个学生,名唤颜渊。

编辑推荐

《孔子随喜》编辑推荐:台湾的中国文化体践者薛仁明谈孔力作!两岸名家林谷芳、朱天文、牛陇菲专文作序。有人说,自梁漱溟作品后,《孔子随喜》是谈孔最好的书,有人说,南怀瑾《论语别裁》之后,总算又一本有意思的言孔之书了。有位十分厌恶南怀瑾的徐晋如,却也公开说《孔子随喜》耐读。那么,您又怎么说?此版为最新修订版,正文增加一则内容《仁者静》,附录增加两篇书评。重新整理了目录,调整了版式,补充了提要。梁漱溟作品后,《孔子随喜》是谈孔最好的书。

名人推荐

薛仁明之书不避时事,从颜回、子贡、曾子与孟子的区别,一直谈到胡玫的电影、美国政治和台湾风气……此书令我亦喜悦,深入浅出,也是关键。而不落于小学之窠臼与训诂之晦涩,还孔门师徒一团原始欢笑,却正是我们这一代人可能缺乏的心气。——杨典跳过古板的儒家思想,直接理解活灵活现的孔子。薛仁明的文笔与洞察力,在中国崛起、国学当红的时代背景下,提供给读者一种鲜明的角度,理解中国人为人处世之道。——曾文祺(明基全球策略规划中心总经理)读仁明的文章,给人一种很欢愉的感觉。不愠不火,不论不辩,一个鲜活的孔子就从他笔尖活了起来,儒家的精神就从他文字脉络里,潺潺地流了出来。像闻到满庭芳香。——刘必荣(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古往今来,说孔子之书何其多也。人们几乎从一切可以穷尽的角度议论了他。如今,遍观眼前,在论孔众书之中,我的目光一一扫过,久久停留在薛仁明这本新书上。此书从中脱颖,在于它别样的风姿,即作者以随喜、笃诚、优游的文笔一边漫步在孔子与论语之间;一边款款相携读者之手,让我们每一个凡人能与孔子素面相见且又闻风相悦。读此书,不单重新唤起我对古风的向往,也使我对今生今世的日常生活及道德文章每每低回沉吟、细细思量。——柏桦(著名诗人)如果把《论语》当成一部上乘的小说来看,如何?读完薛仁明《孔子随喜》,我感谢作者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可以看小说一样的看《论语》。——朱天文薛仁明《孔子随喜》细心体会孔与其弟子以及时人的口耳交流,由此灵犀一点,感而遂通,胜义纷呈,令人神往!——牛陇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孔子随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是好书,但言语啰嗦,拧一拧,四分之三的篇幅便可省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