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王溢嘉 页数:182 字数:14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红尘逍遥的生命智慧四十多年前,我刚上台北念大学不久,就在商务印书馆买了一本李钟豫的《语体庄子》,认真研读,读到精彩处还频频在书里画红线、作眉批。有时读到深夜,从灯下抬起头来,望向窗外,一片静寂与昏暗,但我心中有灵光闪耀,密音呼唤。在那个渴望挣脱世俗罗网、追寻自我、探索生命奥义的青春年代,庄子成了我重要的精神导师之一。大学毕业,在日渐以写作为业后,每当谈到跟人生视野或生命哲学有关的问题时,我就会想起庄子,而经常援引他的观点与读者分享。我受惠于庄子的,不只是写作而已,他还深深地影响我的人生观、知识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甚至我的弃医从文。一年多前,当许悔之忽然邀我写一本谈庄子的书时,我一时受宠若惊,但也欣然同意。受宠若惊的是历来谈庄解庄的都是哲学系或中文系的大师名家,不知悔之是“慧眼独具”还是“诗眼昏花”,居然看上我这个“化外之民”?欣然同意的是既然我对庄子情有独钟,而且深受其惠,我很乐意将我的一些心得作全盘性、有系统的整理,提供给有兴于想要做自己、参透生命奥义、逍遥红尘的人做参考。也正因为如此,我对《庄子》一书不做学术上或文本方面的讨论,而纯粹从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角度来阅读与观想,谈的是《庄子》这本书或庄子这个人让我产生什么样的感触,以及能为现代人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好似他就是在你我身边,陪伴我们走过滚滚红尘的一个智慧老人。我甚至跨越时空,让庄子到苹果树下去回答牛顿的问题;想象乔布斯如果在另一个世界里向庄子推销iPhone,庄子会有什么反应?就像司马迁说庄子“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我也希望能以新颖而活泼的方式来谈论庄子。当然,为了让读者对庄子哲学有较完整的理解与方便自己的陈述,我还是需要一个清晰有条理的结构与循序渐进的脉络,所以我将《庄子》一书作细部分解,将它们重新安置在《走出相对的世界》、《找到安适的位置》、《培养深广的见识》、《认清实际的需要》、《流露真挚的感情》、《建立圆融的关系》、《保持祥宁的心境》、《回归自然的大道》八个篇章、八十个子题里;每个子题都从现代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出发,譬如贵贱穷达、生涯抉择、学习深造、欲望满足、竞争成败、情绪管理、生态环保等等,然后借箸代筹,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庄子能给我们什么建议,并佐以大家耳熟能详的王菲、成龙、梭罗、比尔•盖茨等名人的际遇,在古今辉映中,让他的建议更具现代性与说服力。当我从《庄子》书中耙梳出与现代人诸般处境相对应的观点,并与柏拉图、罗素、达尔文、列维•斯特劳斯等西方大哲的论点做对照时,我不得不佩服庄子的智慧,这些观点在与西方相较之下,不仅不遑多让,掷地依然铿锵有声(不会因时间而改变者,方能称为智慧),而且对迷惘的现代人更有提神醒脑、震聋启聩的作用。这本书虽然为现代读者而写,但也可以说是为四十多年前,那个在灯下认真研读《庄子》的年轻时代的我而写。如今的我仿佛在对昔日的那个我说:“这些是你以后就会明白的道理,记得到时要说给另一些人听。”王溢嘉二○一二年二月
内容概要
从庄子的时代到此时现在,世界并没有太大不同,但人们却依旧在人与事的利害纠葛里,无法厘清眼前的路。在这本书中,王溢嘉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视角,从《庄子》中耙梳出与现代人诸般处境相对应的观点,用新颖、活泼的方式,重新归纳、整理庄子那深刻隽永、历久弥新,让你我逍遥自在的生命智慧。
作者简介
王溢嘉,一九五〇年生于台湾。台湾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弃医从文,专事文化工作。著有《夜间风景——梦》《花开见禅——一百个顿悟瞬间》《中国人的命理玄机》等作品三十余种,内容涉及人文、艺术、文学、心理等多个领域。其融知性与感性、冶人文与科学于一炉的写作风格,在台湾独树一帜。有人这么评价王溢嘉:他比医生懂更多的心理学,比心理学者懂更多的生命科学,比生命科学学者懂更多的精神分析。
书籍目录
自 序 红尘逍遥的生命智慧
第一篇 走出相对的世界
生命幻影:对滚滚红尘的重新观照
人间逍遥:让精神蜕变的生命神话
天差地别:世界因你的认知而改变
万物一齐:撕掉优劣、贵贱的标签
告别中心:你的北京是我的大别山
莫若以明:不再当摸象的瞎子
昭文鼓琴:听音乐而知得失荣辱
朝三暮四:莫受甘苦顺序的迷惑
拆解时光:兼容并蓄刹那与永恒
胸无成竹:摘下心灵的有色眼镜
第二篇 找到安适的位置
尘世罗网:在生命樊笼外的沉思
自由真谛:寻找一个笼子或一个林子
鱼与熊掌:彰显自己价值观的抉择
敝帚自珍:从“当别人”到“做自己”
保我本色:我是马,我不要伯乐
自适其适:完善自我就是珍惜自我
安时处顺:在逆境中的自我保存
达理明权:对改变做出最佳的反应
外化内不化:风雨飘摇中的变与不变
自赏孤芳:做个快乐的乡村维纳斯
第三篇 培养深广的见识
开拓眼界:让才情得到最大的发挥
书是糟粕:当一个有智慧的读书人
吾爱吾师:学习那看不见的精神
知也无涯:谦卑之必要与怀疑之必要
无知之知:不知者深奥,知者浅薄
离形去知:超越知识的局限性
破而后立:跳脱僵化功能的创意
无用之用:从安于无用到追求无用
乃为大用:苹果树下,牛顿问庄子
除旧布新:向过去的成功说再见
第四篇 认清实际的需要
寡欲清心: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不多
莫入歧途:不追求不必要的欲望
非关压抑:对欲望的重新定位与接纳
抛弃多余:在奢华、精致与简约之间
知足养志:让富贵成为浮云的四个步骤
静若木鸡:理想的社会竞逐之道
不入于心:酷酷凉凉地脱颖而出
终则有始:对得失成败的圆融观点
机事机心:坚守对科技文明的选择权
物而不物:如果乔布斯向庄子推销iPhone
第五篇 流露真挚的感情
吹万不同:情绪是我们发出的“人籁”
情绪管理:看似无情却有情
自事其心:做情绪的主人而非奴隶
真情流露:去除虚矫的情绪包装
至乐无乐:快乐就是“不追求快乐”
移情作用:培养与保有快乐的心境
缺而不陷: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不再逃避:面对与消除生命中的恐惧
亲情无限:自然而平凡,相爱又相忘
爱之以道:要适性,但不可随性
第六篇 建立圆融的关系
君子之交:乐于沟通,保持真性
游刃有余:为人处世不要硬碰硬
庖丁解牛:走阻力最小的自然之路
雁落鱼沉:扬弃对美丑的皮毛之见
名实之辨:不可让表象混淆了实质
化解对立:换个角度和心情看敌人
圣人与大盗:吹散仁义道德的迷雾
知人之明:看穿惑人的虚拟形象
八疵九征:从行动中观察与考验人性
乘物游心:批评与规劝他人的守则
第七篇 保持祥宁的心境
真心常安:找回你遗失的宁静
鉴于止水:恢复宁静的EQ 课程
用心若镜:如实反映外物,不迎不藏
海深水阔:吸收骚动而不随之骚动
交替流转:“这,也将过去!”
净化心灵:维持平静的心斋功夫
虚室生白:放空自己,吉祥跟着来
得意忘形:因痴迷与投入而忘怀
与时俱化:不偏滞于固定的观点
鼓盆而歌:让我们活得充实,死得快乐
第八篇 回归自然的大道
天人合一:从剥削、征服到尊重、爱护
文明指标:不扰乱常规,不违逆真情
以天待人:效法自然不要误入歧途
宇宙意识:如何让“天地与我并生”?
天下一气:“万物与我为一”不是梦
质能不灭:没有生死,只有变化
无为而为:既要行天道,也要尽人道
浑然为一:做个出神入化的工作达人
大道之行:成为悟道与得道的真人
天地有大美:宇宙是一首美妙的交响乐
章节摘录
第一篇走出相对的世界“逍遥游”的现代含意是:挣脱感官与思维的锁链,走出柏拉图的洞穴,破除由大小、多寡、长短、对错、得失、顺序所衍生出来的贵贱、优劣、善恶、智愚、甘苦之别,从“相对论”进入“齐物论”,超越各种偏见和成见,以大视野、大胸襟、大格局来重新观照和定位自己的人生。生命幻影:对滚滚红尘的重新观照如果你对人生感到迷惑,而想做一番清理,那恐怕要先问你对人生、世界和自己有多少认识?这些认识又可以信赖到什么程度?庄子用“罔两问影”的寓言告诉我们,我们所认识的自己、世界和人生并非真实,而只是“真实”的影子。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环绕在我们惯称的影子周围还有一层影外微阴,它就叫“罔两”,也可说是我们的第二个影子。在《齐物论》里,罔两看影子一下子移动一下子又停止,问它为什么这么没有主见?影子回答说它也不知道,只觉得好像受什么东西摆布。在《寓言》篇,当罔两又提出同样的问题时,影子做了较详细的回答:我如此活动,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就像蝉脱下来的壳、蛇蜕下来的皮,跟本体相似却又不是事物本身。火与阳光出现,我就显明;阴暗与黑夜来临,我随之隐息。⋯⋯它们活动我就随之活动。①罔两对影子的疑问,其实也是我们对自己的疑问:“我现在为什么会这样想?刚刚为什么会那样做?”而影子的回答让人想起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在一个洞穴里,有一群从小就被监禁的囚犯,双脚和脖子都被铁链缚住。他们身前有一堵白墙,身后则燃烧着一堆火;他们唯一能看到的是自己及身后事物在白墙上的投影。因为从未看过其他东西,他们很自然地以为那些影子就是唯一的真实,如果洞穴内有什么声响,也被认为那是影子所发出的声音。庄子与柏拉图用类似的寓言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如果把人的感官和思维看做光,那我们对事物的观照就犹如光的照射,你所认识到的自己、世界和人生只是你感官和思维的投影,它们就像影子、蝉壳或蛇皮,跟本体相似却又不是事物本身。感官和思维较清晰(光线较强),看到的也许会清楚一些,但毕竟还是影子,只是模糊度不同罢了(就像影子与罔两的差别)。但多数人却认为那是唯一的真实,并对它们深信不疑。《吕氏春秋》里有个故事说:某人丢了斧头,他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的,于是他看那孩子走路的样子、脸上的表情、说话的腔调,无一不像个偷了斧头的窃贼。后来,这个人在山谷里找到了他遗失的斧头。几天后,再看邻居的小孩,却发现他的动作、态度,没有一样是像小偷的。这个故事很生动地说明了庄子和柏拉图的观念:我们无法认识“真实的小孩”,我们所认识的只是自己感官、思维、知见与好恶在小孩身上的投影。对小孩的认识如此,对其他事物及自己的认识也无一不是如此。在柏拉图的寓言里,有一个人后来挣脱锁链,逃出了洞穴,看到外面真实而又美丽的世界。庄子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将他的体验写成《庄子》这本书,想告诉那些依然被囚禁的人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什么是人生的大道。如果你对人生感到迷惑,而想为自己找到新的定位与方向,那庄子就是你想要找的人,他将告诉你如何挣脱自己感官与思维的锁链,用新的认知方式去观照红尘的一切,让你开始截然不同的人生。人间逍遥:让精神蜕变的生命神话世界是一个大舞台,人生是一场大戏。我们每个人不只游走于舞台上,扮演各种角色;还经常坐在舞台下,当个看戏的观众;更多时候则是边演边看、边看边演,而“怎么看”似乎比“如何演”来得重要,最少是个更基本的问题,因为我们总是先看别人如何演,然后从中得到自己演出的灵感;而且观念决定行动,我们对人生的看法左右了我们的演出。要怎么看人生这场大戏?首先看格局。人生的格局要大,在中国过去的思想家中,为我们描绘的人生格局最大的,我想非庄子莫属。翻开《庄子》一书,第一段就气象恢弘:北海有一条鱼,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化而为鸟,名字叫做鹏,鹏的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好像垂天的云。这只鸟,在海动风起时,就迁往南海。那南海,就是天池。①Œ也许有人会说,格局很大没错,但未免太过神话!其实,巨鱼和大鸟的互相转化原本就是环北太平洋地区的远古共同神话。就像心理学大师荣格所说,在表达生命时,神话不仅比事实更迷人,甚至更精确,因为它们总是触及某些神秘、属于永恒的东西。用神话来比拟人生,可以说是我们从人类的精神遗产中撷取灵思,藉以感动及丰富自己生命的一种途径。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生命神话,在宇宙的伟大诗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寓言、图腾或者象征。前面这则寓言,可以说是庄子为我们提供的一个理想的生命神话。在人生的旅途中,将自己视为由北海的巨鲲化生,振翅飞往南海天池的大鹏,正是我们需要的大格局。当然,这个大格局不是用魔棒一挥,呼之即来:水的聚积不够深厚,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风的强度如果不大,承负巨大翅膀就没有力量。②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大海才容得下巨鲲,只有高空与大风才能让大鹏展翅,你想要有大格局的人生,就必须先有如大海般的胸襟,如高空般的视野。其次,生命要想获得提升,就必须经历一个“蜕变”的过程,不只像巨鲲化为大鹏这种形体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脱胎换骨,也就是要以不同的思维和认知重新去观照这个世界和自己的人生。这也是庄子“逍遥游”的现代含意:“逍”意为消解——去除束缚自己的种种观念与知见,而最先要去除的就是自觉卑微渺小的看法;“遥”意为开阔无垠——以大视野、大胸襟来看世界、体验人生;“游”意为自在悠游——像个旅人,自由自在、怡然自得地悠游于这个尘世。天差地别:世界因你的认知而改变如果要你远离人群,一个人到深山里独居,你会有什么感觉?首先恐怕要先问你是怎么看远近、大小、多寡的?美国自然主义作家梭罗在二十八岁时辞去工作,独自到森林里的瓦尔登湖畔盖间小木屋,过着隐居生活,并将这段经历写成脍炙人口的《湖滨散记》。当他独自在森林里过活时,有人问他:“你一个人住在这么偏僻的地方,不会觉得孤单寂寞吗?”梭罗回答说:“怎么会?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小点,而我们都挤在这个小点里。”如果你认为地球很大,你住的地方离人群很远,那你一个人深山独居难免会感到孤单寂寞;但如果你认为地球像一粒小米,和这么多人挤在一粒小米里,那你可能就会觉得既热闹又温暖。不同的认知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感受,梭罗的看法让人想起庄子所说的:明白天地如同一粒小米,知道毫毛如同一座山丘。①梭罗是一百多年前的知识分子,对宇宙和天文学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但两千多年前的庄子为什么也明白“天地如同一粒小米”呢?这主要来自他睿智的“相对性”认知:既然站在地面看遥远天际的星星,会觉得它们小如米粒;那么站在那些星星上面回望我们所居之地(地球),也会觉得它小如米粒。另外,“无限”的概念也使所有可计量的东西都产生了相对性,不管你多大,总还有比你更大的;不管你多小,总还有比你更小的。所以,被大家认为大的其实不大,而被认为小的其实也不小,用另一个标准来衡量,可能就变得很大:这世界上没有比秋天毫毛的末端更大的东西,而泰山算是小的。②庄子会这样说,主要是想打破一般人在认知世界时僵化的差别观。他提醒我们,所谓的大小、长短、轻重、远近、多寡等其实都是相对的,要看和什么对象做比较,用的又是什么度量标准。与毫毛做比较,泰山当然很大,但若和地球相较,它就变得很小;毫毛看似很小,但在电子显微镜下或用纳米的尺度来衡量,它就变成了庞然大物。对梭罗来说,“池塘是一个小海洋,而大西洋不过是一个大的瓦尔登湖”,他在这方面的认知可说与庄子不谋而合。其实,古今中外的很多智者也都有类似的看法,王阳明的一首诗《蔽月山房》就说:“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阔。”要有这种认知,就需要有大眼界。不同的认知会让我们对世界、自己和人生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打破僵化的差别观,学习用相对的角度去观照、去体会,当你置身于一个小地方时,如果能把它看得很大,那你就会发现其中有着等待你去挖掘、玩味的无尽宝藏;而当你置身于一个大地方时,如果能把它看得很小,那你的心胸就会变得更宽阔与轻松;于是,你在滚滚红尘中就能得到大自在。万物一齐:撕掉优劣、贵贱的标签如果问:“大象和蚂蚁谁比较聪明?”很多人会说是“大象”,而且可以把“为什么”说得舌灿莲花;但如果大象变成像蚂蚁那样小、而蚂蚁变得如大象那般大,那很多人可能就会改口说“蚂蚁比较聪明”,同样可以说的头头是道。其实,造成差别判断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受到了大小的迷惑,而以“大小”来做为衡量它们“智愚”的一个依据。万物与世人,不仅有大小、长短、轻重之分,更从中衍生出贵贱、优劣、善恶之别。后一类的差别观属于价值判断,会让人产生更大的情绪反应,甚至左右人生的方向。庄子希望大家不要再受到这一类价值差别观的愚弄,他提醒我们:从道来看,万物本没有贵贱的分别;从物来看,则各自以为贵而互相贱视;从流俗来看,贵贱都由外来而不在事物自身。①贵贱、优劣、善恶并没有像公尺、公斤这种客观的衡量标准,不仅有相当的主观性,而且一个人觉得“贵”的,很可能被另一人认为“贱”;它们并非物与人的本质,而是人们强行附加上去的。心理学家威尔森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向三组大学生介绍一位老师,分别赋予讲师、副教授、教授的头衔,然后要学生估量该师的身高。结果,该师的地位每上升一级,被估量的身高就多出约二公分。这显示在多数人的认知里,高矮与优劣有一种虚幻的联结。认知虽是虚幻的,但却会产生实质的影响,几年前,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无论男女,个子每高四英寸(十公分),平均收入就会增加10%。高个子真的比较优秀吗?没有人知道,但矮子倒是经常受人嘲弄。美国知名作家奥利佛•霍尔姆斯身材矮小,某日去参加一个会议,与会者个个身材高大,有位仁兄揶揄说:“霍尔姆斯博士,在这些大个子中,你一定觉得自己很渺小吧!”霍尔姆斯回答:“没错,我觉得自己就好像混在一大堆铜币中的一枚小银币。”相信很多人都会给霍尔姆斯喝彩,认为他以“反将一军”的手法在破除对方的迷障。但庄子可能无法苟同,因为把高个子说成不值钱的铜币,同样是在贬低对方。庄子希望大家不要“各自以为贵而互相贱视”,他奉劝我们能从“相对论”进入“齐物论”:从小的角度去看大,看不到全面;从大的角度去看小,会看不分明。大小各有各的合宜之处,这才是事物固有的态势。②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每样东西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各有存在的道理和价值。“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宇宙万物本是混同齐一的,分什么长短、大小?说什么优劣、贵贱呢?所以,我们要养成一种好习惯:在看待他人及周遭事物时,不要先将他们贴上优劣、贵贱的标签,在反观自身时,不可为自己的大或高而骄傲,更不必对自己的小或低而自卑,一切“等价齐观”,那你不仅会豁达许多,而且也能慈悲许多。告别中心:你的北京是我的大别山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你有你的位置,我有我的位置,而且大家都不时在移动之中。但移动有个趋势,那就是多数人都拼命想往城里钻,朝中心靠,因为大家认为能活跃于繁华的都会中心,乃是成功贵显的指标;而若只能在寒伧的都市边陲或穷乡浮沉,则是失败穷贱的迹象。这种中心与边陲的差别,拉出了人与人的距离,也制造出得意与落寞、欢乐或愁苦不同的两样情。如果你为流落于边陲而哀愁或为活跃于中心地带而得意,那庄子会告诉你:我知道天下的中心是在燕国(今河北)的北方,越国(浙江)的南方。①照常理,天下的中心应该在燕国和越国之间,也就是中原一带,怎么反而在边陲之外呢?庄子会这样说,其实是要打破我们对中心与边陲的僵化看法。地球是圆的,地球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是天下的中心,但也是另一个中心的边陲。这正是庄子相对论与齐物论中重要的一环,中心与边陲的关系不仅是相对的,而且还不断在改变,翻开历史,有多少国家和城市一再更换它们的中心与边陲关系。在汉唐时代,中国的社会中心是在长安,但到了明清时代,却移到了北京;在十九到二十世纪中叶,世界的艺术中心在巴黎,但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则被纽约取而代之。不管是什么领域,都没有一个地方、一个国家能永远居于中心的主导地位。更重要的是,真正能成为中心的是人,而非地方。譬如位于长江北岸、大别山东麓的安徽桐城,离长安、北京和南京都很远,原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城,但从明朝末年起,因为方氏家族的方学渐、方成智等人在此讲学、著述,蔚然成风,到了清朝,更经方苞、刘大、姚鼐等人的加持而大放异彩,形成所谓的“桐城学派”,在两百多年间,俨然成为中国学术界与文坛的中心,近代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和哲学大师方东美,也都出身桐城。桐城为什么能成为“中心”?靠的不是地灵,而是人杰。但即使是人,也不可能永远站在舞台的中心,他终归要让出位置给后继者。所以,不管是地方或人,它们的中心与周边、贵与贱的关系,是不断在更迭的。从道的观点来看,无所谓贵贱,贵贱是反复无端的;不要拘束你的心志,致使和大道相违。①北京和大别山这两个地方,本身并没有中心边陲之分、贵贱穷达之别。真正在作祟的是个人的想法。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北京是中心,大别山是边陲;但对世居于大别山山中的人来说,大别山才是他们的中心,北京不过是边陲。你有你的中心,我有我的中心,住在北京有什么好得意?身处大别山又有什么好叹气的呢?为一些人为的坐标和附加属性产生情绪困扰,只表示你没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依然受到别人僵化观念的洗脑、制约,而且还不想自求解脱。中古欧洲的传奇人物亚瑟王,少年时代跟随梅林魔法师学艺,对自己的僻处山野一直闷闷不乐,梅林看出他的心事,某日,当亚瑟又站在高岗上望着远方发呆时,梅林告诉他:“从你站立之处往四面八方看都没有尽头,所以你所在的地方就是宇宙的中心。”少年亚瑟牢记师父的教诲,艺成下山后,开创惊天动地的事业,成为最传奇的武士和最伟大的国王,所有的人和事都环绕他发生,兑现了梅林魔法师对他的期许和预言:他每到一个地方,那里就成为宇宙的中心。梅林魔法师对少年亚瑟的教诲,正是庄子对我们的期许:每个地方都是中心,但也是边陲;没有一个地方比另一个地方更高贵或卑贱。不管你现在身处何地,又将往何处去,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你安身立命的中心、生活的重心、得意的舞台、幸福的所在。莫若以明:不再当摸象的瞎子在人世的各种差别对立中,比大小、长短、贵贱、高下更具争议性的也许是对错与是非,因为它们涉及的是一个人的主张、立场和信仰,甚至还在反映一个人的智愚,难怪大家常会为孰是孰非、谁对谁错争得剑拔弩张、势不两立。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互争雄长,似乎就是这样的一个局面,对此,庄子提出他的看法:大道被小小的成就所蒙蔽,至言被浮华的辞藻所蒙蔽,于是有儒家和墨家的是非争辩,他们各自肯定对方所否定的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如果要这样各执己见,那不如去观照事物的本然而求得明鉴。①事物的本然是“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定”,没有一个人(或学说)能对任何事物做完整、全面性的观照,每个人所看到的都只是事物在时空无尽缠连中的一个小片段而已,我们所能观照到的其实微乎其微,如同“瞎子摸象”。不只儒家和墨家,诸子百家都一样,他们都各有“小小的成就”,就像摸象的瞎子各自掌握“部分的讯息”,而他们的各执己见、争辩不休,也无异于瞎子,都是想“以偏概全”。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不仅可以减少很多无谓的纷争,而且可以用更开阔的心胸和视野来看问题。有个故事说,甲乙两和尚为某问题争辩得面红耳赤,双方各持己见,僵持不下。于是分别进入禅房,请师父评理。老和尚听了徒弟甲的说辞后,和颜悦色地说:“你说得对。”随后听了徒弟乙的陈述后,也和颜悦色地说:“你说得对。”一直站在老和尚身后的小沙弥很不以为然,对老和尚说:“师父!如果是甲对,乙就不对;如果是乙对,甲就不对。您怎么说两个人都对呢?”老和尚听了,转头看看小沙弥,慈眉善目地说:“你说得也对。”老和尚的说法让人想起庄子所说的:一切事物本来就有是的一面,也有能被认可的一面;没有什么东西不存在正确的一面,也没有什么东西不存在能被认可的一面。①每个问题都有很多面向,可以从很多角度去看,观点之不同通常是因为角度和面向不同的缘故,但都具有“部分真实性”。三个徒弟的说法都有“部分对”,所以老和尚的评论并非乡愿,而是深得庄子思想的神髓。反之,每个观点显然也都有“部分不真实性”,就像庄子进一步指出的:顺着事物对的一面去观察,便会看出它对的地方,那么没有一物不是对的;顺着事物错的一面去观察,便会看出它错的地方,那就没有一物不是错的了。②所以,老和尚如果改口对三个徒弟都说“你说得不对”,同样能成立,因为每个人也都有不对的地方。他的“你们都对”并非偏颇,而是他乐与人为善,从慈悲、宽容的角度去看问题,是道行高深的表现。不想再当摸象的瞎子,而希望成为“明眼人”,就要知道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但也有坏的一面;每个观点都有对的一面,但也有错的一面。用这样的眼光和心情来看人、看问题,自然能和气吉祥。昭文鼓琴:听音乐而知得失荣辱红尘中人,个个行色匆匆,似乎总是不断在追求什么。而不管你追求什么,总是有时得手,有时落空;这些得与失的积累,标示着你人生的起伏,也成了界定你一生成败的重要指标。我们要怎么看得失?首先,庄子提出了一个很独特的方法,他说那好比在“听昭文鼓琴”。昭文是古代有名的音乐家,善于弹琴,庄子说:果真有完成和亏损吗?还是没有完成和亏损?有完成和亏损,好比昭文的弹琴;没有完成和亏损,好比昭文的不弹琴。①这个意思是说,昭文虽是弹琴大师,但不管他弹得多好、多久、多少次,都无法呈现所有美妙的声音,总是有些被遗漏(亏)了。所以,除非他不弹琴,否则只要他一弹琴,就一定有“完成”的部分和“亏损”的部分。如果我们把“完成”当作“得”,将“亏损”视为“失”,那么庄子的得失观就是:只要你有所作为,结果就一定有“得”的地方,也一定有“失”的地方。譬如得到了财富,却失去了健康;失去了权位,但却得到了爱情。有个故事说:某位男士从小对音乐有兴趣,特别喜欢拉小提琴。但成年后却追随父亲的脚步往商场发展,后来也成了一个相当成功的企业家。有一天他陪父亲到一家高级餐厅用餐,现场有一位小提琴手正在为大家表演,琴音悠扬缭绕。年轻的企业家在聆赏之余,想起自己以前学小提琴的种种,觉得好像失落了什么,怅然地父亲说:“如果我当年好好学琴的话,现在也许就能在这儿表演了。”他父亲微笑回答:“儿子,你说得没错。但如果是那样的话,你今天也就不会在这儿用餐了。”有些人只看到自己失去的,但却没有看到自己得到的;而更多人却只看到自己得到的,没有发现自己失去的。《列御寇》篇提到宋国有个叫做曹商的,为宋王出使秦国。当他去时,宋王送他数辆车子;到了秦国,秦王很喜欢他,又加赠他一百辆车子。曹商回到宋国,见了庄子说:“要我身居陋巷,贫困地织鞋度日,面黄肌瘦,这是我做不到的;但能让万乘君主省悟而获赠百辆车马,则是我的长处。”庄子说:“听说秦王有病召请医生,能让脓疮溃散的可获得一辆车;能舔治痔疮的可获得五辆车;治疗的部位越低下,获赠的车辆就越多。你难道给秦王舔过痔疮吗,怎么获得这么多车辆呢?你走吧!”庄子和曹商的对话,让人想起古希腊哲学家亚力斯吉波斯与第欧根尼的故事:亚力斯吉波斯过着奢华的生活,但第欧根尼却形同乞丐。有一天,第欧根尼在河边洗菜,路过的亚力斯吉波斯看到了,说:“你只要向我学习如何结交权贵,奉承他们,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不必过着这么清苦的日子。”第欧根尼回答说:“你只要向我学习安贫乐道,以青菜白饭度日,就不必过着整天送往迎来、卑躬屈膝的日子。”得失经常代表荣辱,但一个人的“得”可能是另一个人的“失”,一个人认为“光荣”的却是另一个人的“耻辱”,在得失荣辱之间,我们要听从的是自己的价值判断,而不必随他人起舞。不管你看到的是“得”还是“失”,是“荣”或是“辱”,每个人看到的都只是他“在意”的那一部分,而习惯性地“遗漏”了另一部分。这种片面的得失观所带来的情绪反应是偏颇的,所理解的人生也是残缺不全的。随时提醒自己,不管做什么都有得有失,即时“补”上被你疏漏的那一部分,你对人生才能有比较完整、圆融的看法。朝三暮四:莫受甘苦顺序的迷惑人生总是有甘有苦、有成有败,而甘苦、成败也总是有先有后,因而也就有了“先甘后苦”或“先苦后甘”,“先成后败”或“先败后成”两种不同模式的人生。如果要你做选择,你会选择哪种模式的人生呢?但不管你做什么选择,又是基于什么理由做出这样的选择,庄子可能会跟你提起一群猴子:有一个养猴人给猴子吃栗子,对猴子说:“早上给你们三升而晚上给你们四升。”猴子们听了都很生气。养猴人于是改口说:“那么就早上给你们四升而晚上给你们三升。”猴子们听了都高兴起来。①“朝三暮四”这句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虽然它现在意指“一个人经常变卦、反复无常”;但其原始含意却是在说“同样的内涵以不同的顺序呈现,会让人产生错觉,而受到蒙蔽、愚弄”。也许有人会说只有猴子才会产生这种错觉、被愚弄,但庄子藉这个寓言要说的其实是“人性”,而非“猴性”,你对前面“甘苦人生”的选择和看法,跟这些猴子其实差不了多少。心理学家在这方面做过很多实验。在一个实验里,心理学家以两种方式向一群受测者介绍同一个人A君:甲方式说A君是个“聪明、勤勉、冲动、挑剔、顽固、忌妒”的人,乙方式说A君是个“忌妒、顽固、挑剔、冲动、勤勉、聪明”的人,然后请受测者评估A君给他们的整体印象。结果显示,以甲方式介绍A君给听者的整体印象要比乙方式好很多。其实,六种特质完全一样,只是呈现的顺序颠倒而已。其他实验也显示,实验室里的人类受测者跟庄子寓言里的猴子一样:同样的内涵若以不同的顺序呈现,就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观感和情绪反应。这正是庄子所说的:名和实并没有改变,但猴子的喜怒却因而不同,这是猴子主观的心理在作祟。所以圣人将是与非合而观之,保持事理的均衡,这就叫做“两行”。①在戏曲或故事里经常可见如下的样板:“好人”总是“先苦后甘”,在开始时生活艰难,尝遍各种苦头,但后来则苦尽甘来,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而“坏人”则是“先甘后苦”,在开始时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但后来却甘尽苦来,生活变得艰难,而尝遍了各种苦头。这不仅是社会价值的问题,更显示多数人也都喜欢“先苦后甘”甚于“先甘后苦”,偏爱“先败后成”过于“先成后败”。人和猴子看似有点不同,猴子会将“较好的”置于前头(朝四暮三),只顾立即的享乐;而人类则是将“较好的”放在后头(先苦后甘),看重最后的结果,希望像倒吃甘蔗般,越来越好。但这毕竟都是顺序所带来的虚幻迷障。庄子奉劝我们,若不想被这种因顺序不同而产生的错觉所蒙蔽、愚弄,那就要将三与四、成与败、甘与苦“合而观之”,两端都要观照到(两行),不仅心情不会因之而起伏不定,对人和事情也才能有较清晰的认识、较合理的判断。所以,人生的“先苦后甘”或“先甘后苦”,对庄子来说是一样的,他不会因顺序的不同而产生好恶的心理。当然,这不是劝你要“先甘后苦”、“先成后败”,而是在“苦”在“败”的时候不要忘了自己曾经比别人“甘”过“成”过,更不要贬损自己曾经有过的“甘”和“成”,不要用现在的苦涩去扭曲过去的美好。拆解时光:兼容并蓄刹那与永恒每个人的一年和一天都一样长,但一生却有长有短,最让人遗憾的莫过于英年早逝。如果可能,谁不希望能活得久一点呢?最好能像传说中的彭祖活八百岁。但对彭祖的长寿,庄子却一点也不羡慕,因为他说:世上没有比夭折的婴儿更长寿的,而彭祖却是短命的。①彭祖若和以八千年为一个春季、八千年为一个秋季的上古大椿树相比,的确是短命的。但庄子将它和“没有比夭折的婴儿更长寿的”相提并论,不仅要打破我们对寿命长短、时间久暂的执念,还想更进一步超越它。不管你活几岁或一件事经历的时间多久,它都可以说是很长的,但同时也是很短的。就像爱因斯坦所说“当你和一个漂亮的女孩坐在一起两小时,感觉上好像只有两分钟;但如果坐在热火炉上两分钟,感觉上就好像有两个小时”,重要的不是客观时间的长短,而是你在这段时间内的经历给你的主观感受。如果每天都在那里呆坐,乏善可陈,那像彭祖一样活八百岁又有何意义?但如果活得多采多姿,每天都高潮迭起,那像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只活三十三岁,其实也很够了。如果你能善用每一天,把每一天都看成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人生,那一个月就仿佛经历了三十个人生。唐朝有一位知名禅师叫马祖道一,当他病得很重时,寺院管理人来探病,问他身体如何,马祖禅师说:“日面佛,月面佛。”在佛教故事里,日面佛的寿命是一千八百岁,而月面佛的寿命则只有一天一夜。马祖禅师的这个回答,禅门有很多解释,而其中一个就是在反映庄子的观念——“我觉得我好像已经活了千百年,但又觉得仿佛只存在一瞬间”、“你说我命在旦夕也可以,说我能活得长长久久也可以。”像这样,如果能兼容并蓄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观念,不仅有助于摆脱对寿命长短的执念与忧思,而且能让我们形成一种深刻的生活哲学。印度圣雄甘地在谈到生活与学习时,曾说:“像你明天就会死一般生活,像你能永远活着般学习。”这跟马祖禅师与庄子的观点其实非常类似:想到寿命很短,那你就应该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想到寿命很长,那你就应该好好为人生做规划和准备。这是一种非常开朗、积极、明智而又洒脱的生活态度,而它只有在体认时间的相对性,并进而超越它,对时间的长短与久暂等价齐观、兼容并蓄时,才能真正获得。另外,时间也有它的先后顺序,譬如每天总是清晨、中午、夜晚依序而来;每个人也都是从童年、青年、壮年,然后迈入中年和晚年;大家也因此对不同阶段的时光赋予不同的评价,越容易逝去的似乎就显得越珍贵,但这种价值差别观也是庄子要打破的。就像前面所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如此,时间也是如此。时间就是时间,不管什么时间,都不应有贵贱之别。“一日之计在于晨”、“千金难买少年时”之类的格言原是要劝人珍惜清晨与少年时光的,殊不知却成了很多人在过了午后或进入中年就闷闷不乐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一天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回了。只有打破这种价值差别观,从时间的“相对论”进入“齐物论”,认识到晚上与清晨的时光同样可贵,老年岁月跟青春年华同样值得珍惜,貌美如花的少女和鸡皮鹤发的老太婆是两个“独立而永恒”的存在,各有其迷人之处,我们对生命历程中的种种才能有更美好与深邃的感受。胸无成竹:摘下心灵的有色眼镜我们对外界的认知,除了有以偏概全的偏见外,更有先入为主的成见。成见就是“胸有成竹”,它是由个人的阅听与实际经验、好恶与信念等所形成的内在认知框架,或者对某些人与事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多数人在观照外在事物时,都会不自觉地以它作为重要的指引。庄子说:如果要追随自己心中的成见,以之为明师,那谁会没有这种明师?何必要靠什么大智慧,从自己心中去找就有了,就是愚人也有啊!还没有在思想上成形就先有是非的看法,这就好像今天出发去越国而在昨天已经到达一样。①当我们观照外界时,成见或内在的认知架构可以提供快速筛选、比对的方便,但就像庄子所说,我们也快速得到结论,而且得到的总是能满足我们好恶、符合既定刻板印象或自己信念的结论,甚至是先有了结论,然后再去找证据,也就是“今天出发去越国而在昨天已经到达”。成见就好像有色眼镜,戴着它去看东西,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成见所染色而失真,不符合自己预先设想的讯息都被过滤掉,而与成见相符的讯息则特别显眼,于是就更加相信自己的成见和信念是对的。譬如你认为“女人就是爱说谎”,那么你在看女人、在和她们互动时,就特别容易“发现”这方面的“证据”,于是更加相信“女人就是爱说谎”,你在这方面的成见就更加牢不可破。当然,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没有成见,用信念来衡量外在事物也没有什么不对(很多信念其实也都属于成见),问题是你要如何免于沦为它们的囚犯?多多接触与自己的成见相抵触的事物,在它们不断的“洗礼”下,多少可以“冲淡”一些成见的色彩,但釜底抽薪之计还是在自我警惕:自己的某些信念、对很多人与事的看法,可能都只是先入为主、自以为是的成见。英国哲学家罗素是个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看法、也很有信念的人,但他说:“我绝不会为我的信念而死,因为我的信念可能是错的。”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谦卑的“自知之明”,罗素的话让人想起庄子所说的:圣人将必然的事物视为未必然,所以没有纷争;普通人把非必然的事物当作必然,所以争论不休。①越是见多识广、通情达理的人,就越不会自以为是,越能自我反省,也越会对自己的看法和信念产生怀疑。如果你不想继续活在由你的成见和信念所构筑的虚幻、扭曲的世界里,那就要知道所有看起来必然的事,其实都未必然;要养成对自己所有的看法都打个大问号的习惯,当然,不是要你一直处于怀疑的状态,而是必须体认只有通过怀疑考验的信念,才是真正的信念。
编辑推荐
《庄子陪你走红尘》编辑推荐:风靡台湾的畅销书作家、医生出身的精神分析达人王溢嘉先生新作。体会深刻弥新的大智慧,挣脱感官与思维的重重枷锁;让庄子陪你逍遥走红尘,重新关照、定位自己的人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