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伤的读书人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谢志浩  页数:292  字数:221000  
Tag标签:无  

前言

2012年3月14日,周三,在《中国传统文化》课堂上,给中文系学友讲述十三经的来龙去脉,着重指出,春秋战国存在着多元主义的文化生态,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属于“子学”的时代。从汉代开始,历史进入“经学”的时代。自从董仲舒提出天人三策,为汉武帝所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俨然成为文化主旋律。    遥想2500年前,处于“轴心时代”的孔夫子,风尘仆仆,周游列国,坚守“克己复礼”的理念,要为华夏文明奠定“普世价值”;但是,终其一生,也只是属于“非主流”。    孔夫子的不朽贡献,在于提出“仁”的概念,并升华到很高的境界。“礼”是“法律”,是规矩,可谓“生态”;而“仁”是“道德”,是自觉,可谓“心态”。从这里就可以体会到孔夫子的良苦用心,身处“礼崩乐坏”的“转型时代”,老夫子希望大家具有自觉,“仁义道德”不离口,还不是为了克制自己的私欲,遵守法律规矩。    汉代大儒董仲舒,不愧是孔夫子的异代知音啊!董仲舒氏发    明的“春秋决狱”,将“仁”与“礼”融合在一起,确立了一种文化范式,使得汉武帝成为百代之帝王。    斗转星移,尽管时序已经进入21世纪,经过“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磨砺,孔夫子、董仲舒塑造的文化形态已经雨打风吹去;但是,“礼崩乐坏”的生态,“转型时代”的际遇,让历史具有了“穿越性”。中国历史上,很少见“居庙堂之上”和“处江湖之远”的人士在呼唤当代的“三纲五常”这一方面,竟然那么不谋而合?    “道德焦虑”,不期然成为有“断裂危险”社会的一种难得的“共识”。似乎,社会各界意识到:流淌道德的血液,已经成为一种底线标尺。    “仁义道德”本属于社会的心态,而“法律规矩”塑造社会的生态,道德这种“软文化”要服从法律的“硬道理”。也就是说,“法律”才是社会运行的第一推动力,而“道德”要服从这种第一推动力。当然,“道德”具有深厚的心理积淀,在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起着整合和调试的巨大作用。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革,按照孔夫子的说法,真是“礼崩乐坏”。但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品质,依然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现在谈论“民国范儿”成为一种时尚,不是偶然的。老一辈学者资中筠回忆早岁所受教育,哪些事情属于“君子不为也”,很是清晰。但是,这位前辈很沉痛地说:比起自己的老辈,自己好比一个野蛮人。    业余搞学术地图,经常接触的正是资中筠的前辈,资中筠的感慨,笔者作为晚辈似乎也能够体会。陈寅恪、梁漱溟、胡适这些老前辈,立身行事,待人接物,流淌出来的那份良知和操守,令人追慕!    当今社会,“道德焦虑感”的产生,追本溯源,也没有那么复杂深刻的历史原因,不外乎“社会生态”和“文化心态”出现了问题。    从“文化心态”来看,随着老辈陈寅恪、梁漱溟的凋零,后辈中“行己有耻”、不苟且的道义之士实在寥落。道德是需要浸润和熏陶的,环顾当代学林,还有几位陈寅恪、梁漱溟?既然身边几乎没有那么卓越的人,那么怎么要求后辈树立道德标杆呢?    近二十年来,当代士风的迁变,与百年学术史上第四代、第五代的“做派”具有莫大的关联。“第四代”大体属于“三零后”,也就是1930年左右出生的。李泽厚、袁伟时、资中筠、江平、吴敬琏、厉以宁,都是在“大批判”的文化生态中成长起来的。不是“批判”,便是“被批”,成为这一代人的写照。这里面,资中筠因为常驻欧洲,很偶然地成为相对比较超脱的“逍遥派”。这种时代际遇,给人的心理打下很深的烙印。所以,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还有不少第四代学者沉湎于“大批判”的快感,绝非偶然。    第五代学者,一般属于“五零后”,造过反、下过乡,机缘巧合,成为新三级学人。这一代在80年代成长时,第四代正好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很幸运的是,第五代学者部分属于“隔代传承”,受到第三代学者的“点化”和“熏陶”。比方说,葛剑雄师从谭其骧,陈来师从张岱年,莫砺锋师从程千帆,品学双修,功力自然深厚。    90年代后期,随着“985”和“211”项目的展开,安贫乐道的学者实际上日益边缘化。第四代失之于“大批判”,而第五代则失之于“课题”和“项目”。残酷的“大批判”,并没有使学者丧失个性,而“课题”和“项目”使得知识分子的个性丧失殆尽,真可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历史如此吊诡,那些从大批判中成长起来的“三零后”,经过彻底的反省和痛苦的反思,不满足于闲云野鹤的生活,活跃在思想界和知识界,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茅于轼、江平、资中筠、袁伟时,人老心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而已经成为“学界新父”(应星先生语)的第五代学者,竟然沉湎于“发家致富”,已经朽败不堪!    “道德家”面对这一切无不痛心疾首:唉,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市场经济引起道德沉沦,这道大学生辩论的经典题目,竟然在当代中国得到如此生动的印证,确实令人纠结。有人认定,知识界的堕落与此有着极大的关联。职称评定、课题申报,学友转系、保研,都要找到有司意思意思。    笔者注意到,道德失范的背后,其实是到处流行潜规则。转型时代的特征,正是“礼崩乐坏”。 这时候,旧规矩不顶用了,新规矩写在墙上,却并没有写在人心里。况且,这些新规矩的出台,不仅没有程序正义,更可怕的是也未必体现多少实质正义。掌握资源的强势群体纵横捭阖,获得了新旧两种体制带来的实惠;而弱势群体,则受到两种体制的排斥和挤压,也就是说,改革不仅没有带来更多的自由,以前的福利也早已丧失。    令人气短的坏事是否都是“改革”带来的呢?众所周知,中国大陆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以前那种日子再也不能延续了,农民才要换一种活法。    毋庸讳言,改革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改革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生活,依托的是“合适”的规矩和“稳健”的制度,而与“合适”的规矩和“稳健”的制度相匹配的,是“公序良俗”。    这个时代,中国大陆既没有稳健的“法律规矩”,也没有合宜的“公序良俗”,这正是时代的尴尬。与其纠结于“道德失范”,不如兴利除弊,进行“制度建设”。一个合乎理性的“粗糙”的制度,远比高尚道德的呼唤要究竟得多。    固然,知识分子的道德操守具有很大的示范作用,但是大陆的知识分子并没有生长在真空里。“道德圣斗士”衡量自己和旁人总是两把尺子,那么道德自觉也是建立不起来的。事实上,大陆社会之所以处处潜规则盛行,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的集体无意识,不经意间,“规矩”被破坏殆尽。    孔夫子为什么谆谆告诫世人“克己复礼”?还不是预见到随便逾越“规矩”的社会后果很严重,“仁”再重要也不能超越“礼”。当代社会的“仁”,就是“道德”;当代社会的“礼”,就是“法律”。祛除“道德焦虑”,有效的办法,就是让道德的归道德,让法律的归法律。高喊道德回归的“圣斗士们”,不仅无助于道德自觉,更可怕的是私设道德法庭对无辜的“异端”进行审判,反映了一种“专横”的本性。    还是前辈胡适先生,具有历史预见性,一针见血指出:“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正常国家,道德自然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而大谈道德、高尚,天天没事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留给自己的“作业”,也是学术地图的“底稿”。
  老辈人身上流淌的人性光芒,照耀着我,温暖着我。蔡元培、陈寅恪、金岳霖、潘光旦、陈岱孙、周有光、张中行、费孝通、周辅成、季羡林、金克木、王元化、唐德刚、谢韬、茅于轼、陈乐民、吴敬琏、江平,这些老辈先生,才是灯塔,照亮着夜空,温暖着我的心窝。而杨小凯、郑也夫、秦晖、萧延中、梁治平、贺卫方先生,无论思想的魅力和道义担当,都曾深刻启迪着我。
  在石门这个荒僻的小城,这些人物,至少,让我不再孤寂。温暖更多的心灵,照耀人生的旅程,是所望焉!

作者简介

  谢志浩
  河北辛集人,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受惠于萧延中先生,任教于河北科技大学中文系。主讲《百年中国历史人物》、《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相信只有温和的力量,始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书籍目录

蔡元培:神话与神化
陈寅恪的“志业”与“心迹”
胡适: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致梁漱溟先生的一封信
雅人深致金岳霖
温柔敦厚潘光旦
玉树临风陈岱孙
倔强蔡尚思
周有光: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
六朝人物张中行
寂寞周辅成
有趣的金克木
播种者费孝通
季羡林:纯正的学问家
任继愈:柔弱中带伤
体悟顾准
王元化:有学问的思想家
谢韬:老战士,永不死!
唐德刚: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
舒芜:摇晃的人生
陈乐民:菊花残,满地霜
吴敬琏的良知
江平的呐喊
焦虑钱理群
杨小凯与茅于轼、刘道玉、周其仁往还片断
硬汉郑也夫
秦晖: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贺卫方: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王铭铭与老辈人类学家

章节摘录

蔡元培:神话与神化    记得几年前北京大学韩水法先生写出《世上已无蔡元培》,行文带有德国哲学特点的缜密思维和逻辑推理,引起知识界普遍的唏嘘感叹:难怪事情做不好,原来没有蔡先生啊!    2007年,正值西南联合大学70周年纪念,我在《纪念西南联大需要平常心》一文中,曾经指出:“我不愿意看到西南联大随着纪念的升温而被神话,通才教育、学术自由,老辈学者能够做到的,其实我们也完全可以做到。”    在蔡元培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深刻反省我们纪念蔡元培先生的态度,大有必要。    首先,给我的感觉,台湾和香港的大学似乎没有神化蔡元培先生,而是大陆对蔡元培先生进行神化。梁漱溟先生神化蔡元培先生可以说是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梁漱溟老先生晚岁回忆蔡元培先生时,肯定把蔡元培先生礼聘自己到北京大学任教的佳话予以了加工提升。梁漱溟老先生有一番话,大意是:中国共产党出自北京大学,而蔡元培先生使北京大学气象一新。    这种提法,随着梁漱溟先生去世,已经很少有人提了。但是,梁漱溟在神化蔡元培先生方面,确是先驱人物。    1988年,正值北京大学90周年校庆,当时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高中同学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这样,我得以作为局外人观察北大校庆。那时候,北大对于蔡元培先生,好像是保持着一种温情的,但是在1998年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时,北大好像对蔡元培已经是彻底地神化了。也许,伴随着神化的,正是对蔡元培大学理念的摒弃。但是,这种大学理念在一些校长比如说丁石孙、王义遒那里,还是不绝如缕的。    正当许智宏校长准备向蔡元培先生学习的时候,许多教授却觉得现在的北京大学没有资格学习。这让人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蔡元培先生的大学理念,其实都是欧美现代大学的常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对于欧美伟大的学府来说,那是现代大学的底线。蔡元培先生凭借卓越的声望,成功地将欧美现代大学的底线伦理移植到北京大学,梅贻琦、竺可桢、蒋梦麟、胡适、罗家伦接续蔡元培先生的精神资源,守护了现代大学的底线伦理,开创了中国大学的黄金时代。    当代中国大学似乎陷入了迷思。相对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可以说是除了思想都自由,除了学术都包容。我们奇怪,大学可以包容’自僚,可以包容奸商,图书馆可以自由地少买书,实验室可以自由地少买实验设备。国家要创新,社会需大师,校园应寂寞,思想盼自由。北京大学特别渴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但是,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具有底线的大学,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都是现代大学的底线。    纪念蔡元培先生,渴望蔡元培先生能够给予我们后辈一点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一种修养的力量、科学的力量。修养和科学具有无穷力量的源泉,就是寂寞和自由。其实,我们的大学校长并不是没有力量,他们比起蔡元培更有力量,我们大学校长的力量是行政的力量、经济的力量。具有行政和经济力量的校长,经常慨叹自己没有力量,还算是比较清明。但是,他们不是慨叹自己欠缺修养的力量、科学的力量,而是埋怨自己行政、经济的力量还不够大。提到蔡元培先生,他们不自觉地神化,潜意识中不愿意保持同情的了解和温情的敬意,蔡元培先生就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真希望当今的校长,能够不再神化蔡元培先生,温情地理解蔡元培。不要忘记,蔡元培正是从一所大学人手,塑造中国大学的传统的。当今的这些校长其实与地方官员相仿,具有强大的能量,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非不能也,是不为也。P1-3

后记

这是一份特殊的“作业”。    1985年,笔者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得遇萧延中先生。萧先生,激发我的理性,传递给我温暖。在精神成人的关键期,只有吸收大量的异质思想资源,才能够支撑因为重估一切价值所带来的虚脱和断裂。这种痛苦,在母校就开始折磨着我。痛苦的反思消蚀着一个有血性的灵魂,但这是无法倾诉的。    1989年,离开京师,分配到石家庄。当时的想法是,“且住”一段,然后漂流。谁能够想到,蓦然回首,已经在这里“且住”22年。相对北京而言,这个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史的“奇迹”,是一个荒僻的小城,有着乡野村姑的质朴。笔者就在杂草丛生的田野,开始了精神上的狂飙突进。    离开母校,成为一个淘气而孤独的孩子,漫无目的地行走在知识的旷野,不知道哪里是属于自己的自留地。再也没有老师,给我留下“作业”了。    因为信从开卷有益,不知道到底吸吮了多少“精神三鹿奶”;这时,多么渴望身边有萧老师那样温厚的先生,给我一张学术导游图!没有办法,只能给自己留“作业”吧!朋友们看到的这部小书,就是用心写作的“作业本”,也是业余描绘当代中国学术地图的“底稿”。    如果我的“作业”还流淌着真情,那么,我觉得这是老辈人传递给我的。老辈人闪耀的人性的光芒,照耀着我,温暖着我。蔡元培、陈寅恪、金岳霖、潘光旦、陈岱孙、周有光、张中行、费孝通、周辅成、季羡林、金克木、王元化、唐德刚、谢韬、茅于轼、陈乐民、吴敬琏、江平,这些老辈先生,才是灯塔,照亮着夜空,温暖着我的心窝。而杨小凯、周其仁、郑也夫、秦晖、梁治平、贺卫方,无论思想魅力还是道义担当,都深刻启迪着我。    这份独特的“作业”,属于一己的心得体会,在《百年中国历史人物》选修课上,都曾经与学友们倾诉过。这部书稿的形成,要感谢陪伴过我的历届学友们。正是选修课,使得笔者身处荒僻的石家庄,而不至患上“文化失语症”。    这里要特别指出,出版界最早认同这份“作业”,并准备出版这份“作业”的,是河南人民出版社的杨卫民兄。为此,卫民兄专程到石家庄看我,但这时候,由于内心的激荡,写作竟然陷于停顿。杨卫民兄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识见,温暖着我。    2010年的暑假,终有闲暇,重新打量,流淌着心血的文字,竞有一种“甜蜜的忧伤”。首先稿子的体例,有的像论文,有的像散文,有的竟然像时评。更加不能容忍的是,有些稿子,属于论文、散文、时评混合体例。凡是,遇到这方面问题的,只能忠实于过去的我。其次,由于没有老师评点我这份“作业”,稿子里面长满了“杂草”。有些偏离主题的句子,忍痛割爱。最后。是最难受的,里面不少“作业”,充斥着“意气”和“偏见”。这时,就要动大手术,进行改写。无奈,“意气”和“偏见”何其多!    回首当年,2002年4月份,在智效民先生的客厅,提出绘制当代中国学术地图,气势如虹。十年过去,不由得感喟,当代中国学术地图,这份“作业”,简直是难以完成的。    2012年3月5日,绿茶兄带给我喜讯,这部躺在时间河流里太久的稿子,出版有日!    谨以这本小书,献给曾经给我温暖的知识人,用以表达笔者发自内心的温情与敬意吧!

编辑推荐

《那些有伤的读书人》编辑推荐:作者从近现代学人中选取有代表性的30余位,遍及人文社科的各个门类,以学人的生平、学问入手,解析学人的成长与发展,进而放在大历史、大世界中探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寻求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归宿。在当代这样一个犬儒与圈养知识分子掌握话语权的时代,仍然保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难能可贵,作为当时社会良心的这些前辈学人,是我们永远的典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那些有伤的读书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不痛不痒地介绍那么多有屁用。文笔也不好!且都是随处可见的,那些人的故事不知道都被这些狗屁作者添油加醋搞成什么样了。
  •   这个书名咋一看我还以为是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呵呵.
  •   适合想了解民国以来各个时代大师的读者
  •   过去一年在亚马逊买了2000块钱的书,但这还是第一次写书评,原因很简单,这本书很水。其对每一位学者的描写都是浅尝辄止,几乎没有任何深度,充其量是一本值得蹲在马桶上翻着玩的书,哄哄不常看书的人还行。这么好的选题,却写成这个样子,作者没有从他要描写的学者身上学到一点东西。如果对民国时期的文人感兴趣,可以看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岳南的《陈寅恪与傅斯年》,或者直... 阅读更多
  •   就此书内容而言,作者将近现代的学者梳理出不同的代际,描绘了一幅独一无二“学术地图”,追寻学者的成长之路,探讨他们学问的源与流、成败得失,追忆过去,启迪未来,表现出对中国教育现状深深的忧虑,这个视角十分新颖独特。作者表现的对往昔自由、宽容、求实的学术氛围的无限留恋与向往,对老辈学人为人为学的温情敬意,令人为之动容,对当下教育的建设性批判令人肃然起敬。就此书的纸张... 阅读更多
  •   从梁启超、蔡元培这第一代算起,到现在已经是第六代读书人了,经历清末、民国、社会主义新中国、改革开放,世事轮回。读书人渐渐的没了魂,逐渐依附于权势、金钱,成了圈养的。有识的学人焦虑、惶惑。志浩老师是一位敢想刚说的敢写的学人。
  •   到底谁有伤?
  •   那些有伤的读书人
  •   薪火相传。不绝如缕
  •   看到不一样的风流
  •   读书人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