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流沙河 页数:372
Tag标签:无
前言
诗是一头很司爱的大象。 可惜今之诗家,没有一个堪称巨人,连侏儒也算不上。他们太小,只是一群极微渺的虱子,分散寄居在大象全身各处皮层的皱褶里。不但缺乏自知之明,反而炫耀一隅风光,藉以傲世,且自封为大象专家。 这些寄居在嘴角的、下颌的、耳根的、颈项的、腋窝的、腹胁的、胯间的、前胫的、后腿的、趾缝的,以及肛门周围的,某年爬聚到一起来,探讨大象本体形状是何模样。他们各据一隅之见识,各表一己之心得。所描述的大象轮廓彼此迥异,真是言虱虱殊。最终仍然弄不清楚大象是何模样。他们各执一词,互诋互骂。不欢而散。 其中一只瘦虱,散会回家路上,适逢大象就着树桩蹭痒,遂被擦落草问,回不去了。哀哀无助,踽踽爬行,爬到空旷之处,恋恋回头,借草问的露珠作望远镜,遥看大象胯间的老家。老家找不着,却意外见到了大象的轮廓,朦朦胧胧,横空蔽日,如山、如岳、如壁立之涨海、如垂天之大云,浩浩茫茫,莫可名状,仍然是“不可知”。瘦虱转悲为喜,当即写出一系列观察心得。也算敝帚自珍,放置多年以后,拿去重新出书,便是这本.《流沙河诗话》。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于成都大慈寺路
内容概要
此书论述广泛,从诗人先天的资质到后天的培养、从写景言情到咏物论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韵律辞章到比兴托物、从诗的修改鉴赏到诗的选篇与评论等等,流沙河都侃侃而谈,随手拈来。流沙河先生曾在中国诗坛上笔走龙蛇,饮誉海内外。他的文字可谓绝唱,上下五千年,引经据典,纵横捭阖,为中国文学的宝库倾吐着字字珠玑。
作者简介
流沙河先生,汉族,蒙古裔,诗人,编辑,学者。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生于一九三一年,幼习古文,做文言文,十七岁发表新文学作品。毕业于四川大学农业化学系,在一九五七年的“反右”运动中,因《草木篇》被毛泽东点名而落草,“劳动改造”二十年。一九七九年调回四川省文联,任《星星》诗刊编辑。一九八五年起专职写作,先后出版了《窗》《锯齿啮痕录》《十二象》《庄子现代版》《文字侦探》《Y语录》等著作多种。
书籍目录
隔海说诗
我读台湾现代诗
形式不重要吗?
回头遥看现在
不说凄凉更凄凉
……
诗中有画
画+说=诗
《离骚》以画结尾
《敕勒歌》全是画
画月夜
……
十二象
《易》之象
象征
兴象
喻象
……
三柱论
……
章节摘录
版权页:什么“现代”都没有了,只有狂嗥。老太爷喝醉了,乱扔酒瓶,瞎吹牛皮,仪容失态,形象欠雅。二十二年之后,纪弦不但没有“打回来”,倒被别人挤出去了。据说彼岛有人检举他抗战时候在上海写过颂扬日伪统治的汉奸诗,使他大丢其脸,只得离台赴美,到加州投靠三公子,度他寂寥的晚年去了。谁都能读懂的《饮酒诗》比他那些很难读懂的坏诗更坏,算什么诗哟!一代宗师尚且如此,其余竖子岂可观乎?我合上这本书,不想再读下去,便去浏览《郑愁予诗选集》和高准的《葵心集》。这两本书给我留下良好印象:郑的婉约,高的豪放;郑的宋词味,高的白话风。在复刘君信中,我写了这一点印象式的看法,表明我拜读了,以期不负刘君的雅意。想不到那刘君也太认真,竞将鄙见刊载出来,还说这也算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我看这是小题大做了。刘君多次来信说到台湾诗人有一个余光中,在海外名声甚响,意思要我拜读此人的诗。我深知刘君擅长编故事,不是写诗的,恐怕未必有诗之鉴赏力。所以,他言之谆谆,我听之藐藐。我不相信台湾那样的“资本主义罪恶环境”能孕育大手笔。一九五六年组织“现代派”诗社并任社长的老太爷纪弦又给我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尤其是他的那个“乒乓劈啪哒哒哒哒轰隆隆”,一想起便忍不住笑。我把那三本书锁入桌柜,待他年有空了再来读吧。现在太忙,忙于编辑忙于写,忙于应酬忙于玩。一自一九七九年十二月调回成都以来,日子快乐,光阴易过,蚕已三眠,忙于作茧自缚,不复有可贵的饥饿感,不再去看哪里有桑叶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诗是一头很可爱的大象。可惜今之诗家,没有一个堪称巨人,连侏儒也算不上。他们太小,只是一群极微渺的虱子,分散寄居在大象全身各处皮层的皱褶里。不但缺乏自知之明,反而炫耀一隅风光,藉以傲世,且自封为大象专家。 ——流沙河
编辑推荐
《流沙河诗话》编辑推荐:流沙河先生一生习诗读诗心得一册在手别无他求,画+说=诗,一语道破诗歌意境真谛;十二象,诗家万千变换皆出于此;情意智三柱,论诗及人;论台湾现代诗名篇,条分缕析,细致入微。旁征博引,兴味十足,可做中国诗鉴赏入门,亦是写诗者登堂入室之宝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