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出版时间:2011-11-5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熊培云  页数:50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学者熊培云沉潜数年的心血之作。本书以故乡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其中有作者三十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并由此折射反映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问题与玄机。一部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结合,大时代与小细节的交织,延续着作者明辨,理性,温暖,悲悯,关乎心灵与真实的写作之路,堪称熊培云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作者简介

  熊培云
  1973年生于江西农村。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思想国网站创始人。
  过去或现在与熊培云写作相关的职业主要有:《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亚洲周刊》、《凤凰周刊》等知名媒体专栏作家、社论作者及特约撰稿人;南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其文字沟通理性与心灵,自由、明辨、宽容、温暖。近年来在海内外华文媒体发表评论、随笔千余篇,致力于建设一个人道的、人本的、宽容的、人人皆可自由思想的中国与世界。
  代表作有《重新发现社会》(新星出版社)、《自由在高处》(新星出版社)《思想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译著有《中国之觉醒》(法文,香港田园书屋)。

书籍目录

自序 我的村庄我的国
第一章 万物生长
 1.谁人故乡不沦陷?
 2.墓畔回忆录
 3.为什么不是农民拥有土地?
 4.为什么是土地拥有农民?
 5.讨伐李四喜
 6.幸福的自留地
 7.六畜兴旺周杰伦
 8.生育的故事
 9.摸着石头进城
 10.几户人家
第二章 前线与后方
 1.会开枪的农具
 2.到农村去
 3. “不建设,毋宁死”
 4.计划政治下的“盲流”
 5.革命的水稻田
 6.识特务者为俊杰
 7.几位乡镇干部的心里话
第三章  阴阳界
 l.鬼子来了
 2.刺刀下的公民课
 3.阴阳界上的乡村
 4.农民为什么消极抗日?
 5.两位县长的故事
 6.地方如何记忆?
第四章  隐忍、混乱与抵抗
 1.城乡不平等的起源
 2.无权无势者如何抵抗?
 3.第二颗子弹
 4.故乡之斯巴达
 5.人类为什么会失去温良?
 6.有不公,为什么没有大动荡?
第五章  乡村民主
 1.第五大发明333
 2.为什么要有乡镇精神?
 3.从民选省长到民选村长
 4.村治与县政
 5.答案就在风中飘
 6.民主日记摘录
第六章 生活与信仰
 1.乡村“拉斯维加斯”
 2.麻将与宪政
 3.德先生、赛先生,还有一个无小姐?
 4.以家为事业信仰
 5.农民怎样修行?
 6.山坳上的赞美诗
 7.沦落风尘的村姑
 8.保卫乡村,守护灵魂
结语 推土机年年作响,回不去故乡?
后记 有故乡的人心存敬畏
附录一两千分之一的改变
附录二 没有土地,就没有灵魂一一熊培云专访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万物生长   1.谁人故乡不沦陷?   “我刚刚离开我的摇篮,世界已经面目全非。”   大约在两百多年前,当夏多布里昂回到湿漉漉的布列塔尼故乡时,曾经这样感慨。因为在那里,作家再也寻找不到“儿时的圣马洛了”,小时候曾在船舶的缆索间玩耍,现在港内看不到船;而自己出生时的公馆也已经变成了旅店。故乡,游子梦里的天堂,和作家远去的岁月一起,一去不返。   作为一个异乡人,我曾经在一个雨水涟涟的季节穿行大西洋边的圣马洛。那几天圣马洛正在举行一场帆船比赛,满街都是敲锣打鼓的人。到了晚上,更是热闹非凡。   孤身一人,远在异国,虽然当时我还没有认真读过夏多布里昂的许多作品,但对他笔下 “望不见故乡,望不见童年”的伤感却一点也不陌生。无论是在那次旅行之前,还是之后,我都体会到了那种因失去故土家园而独有的刻骨铭心的疼痛。   和夏多布里昂不同的是,在我的疼痛里不仅有失去故土的惆怅,更有失去故土的羞耻。一切是那么猝不及防地发生了,而且是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年代里,这里没有硝烟蔽日的战争,没有饿断人肠的饥荒,更没有手握刺刀一进村子就牵猪抢鸡的日本兵。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素来认为要知道乡村的秘密,和农民的隐情,唯有到乡下去居住,并且最好是到自己的本乡本土去居住。依着表格到乡下去从事调查,只能得到正式的答案。正式的答案,多半不是真确的答案。   ——董时进   就物质生活而言,我的村庄就是世界;就精神生活而言,世界就是我的村庄。   ——甘地

编辑推荐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懂村庄,读懂中国。熊培云数年沉潜,心血之作,其中部分篇章曾以“乡村纪事”连载于《南方周末》,写作时间跨越十年,备受各界关注。以自己家乡的村庄为考察对象,以小见大,通过一个村庄的历史,反映现代中国百年历史的发展脉络与兴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4条)

 
 

  •   很喜欢熊培云的写作方式,非常的诚恳、善良、热爱生活、热爱大地,很有感情,有骨有肉。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故乡,故乡是每个人心灵的家,中国的村庄是中国人心灵的家,一生最重要的沉淀在心底的美好回忆,在我们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发酵……《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懂村庄,读懂中国。熊培云数年沉潜,心血之作,其中部分篇章曾以“乡村纪事”连载于《南方周末》,写作时间跨越十年,备受各界关注。以自己家乡的村庄为考察对象,以小见大,通过一个村庄的历史,反映现代中国百年历史的发展脉络与兴衰。学者熊培云沉潜数年的心血之作。本书以故乡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其中有作者三十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并由此折射反映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问题与玄机。一部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结合,大时代与小细节的交织,延续着作者明辨,理性,温暖,悲悯,关乎心灵与真实的写作之路,堪称熊培云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   即使没出过国门,在电影里我们还是可以多次看到,在欧美国家或者日韩的乡镇农村,大片的沃野和森林掩映着上百年的古堡、木房子,汽车悠闲地开在寂静无人的公路上,原始古老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彼此遗忘了界限,厌倦于都市拼搏的人在这里诗意地栖息。
      而中国今天的绝大部分乡村,则是另外一种面貌:古老民居荡然无存,现代建筑光怪陆离,读书成才者谋生都市,打工的年轻人鲜有归来,村头巷尾寥落的是妇弱老幼,费孝通念念不忘的那个“乡土中国”已经渐行渐远,破碎的乡村中唯有江河山川和日月星辰依旧古老。
      比起“原始也原始,现代也现代”的西方小镇,我们的乡村真是“原始得不原始,现代得也不现代”。何以至此?读熊培云的新作《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在熊培云“唐德刚式”的诙谐和幽默之中,我们听他以沉痛却乐观的笔触用家乡小堡村的经历串起他对百年中国乡村大视野的梳理和重建:农民与土地的拥有与被拥有,革命和运动时期的农村,鬼子来了之后的农村,城乡不平等的起源,乡村民主和乡村精神,乡村生活的救赎与信仰,以及随处可见的他自己的乡村成长见闻和其家乡父老的生活命运纪事。
      他的小堡村乡村叙事,晓白通畅,入眼入心,既讲故事也讲历史,既有调查也有理论,更有文学、名言和电影,目的不仅在于为一个个沦陷的故乡进行抒情式祭祀,更为了寻找今天乡村面貌的历史和现实逻辑,以及几千年来中国乡土社会的自治经验和自济精神,以期在眼下的城乡治理中,为当今的中国农村破碎的面貌和残缺的权利,在理论远景上开凿一条城市反哺乡村、乡村人才走出之后再归来的改良之路,以达到法国那种城乡两忘的乡村新貌。
      多少年来,在“鲤鱼跳出农门”的思想照耀之下,出身于农家的知识精英,要么出于对故乡的自卑,要么出于对都市的拥抱,要么出于对名利的匍匐,唯恐不“知识”,唯恐不“精英”,唯恐不“权贵”,与过去再见,对现实大地和故乡落日缺少一种最基本的观照与回望。
      同是70后一代崛起的知识精英,许知远和熊培云的道路有两种代表性。前一种是城市青年匍匐于西方理念后的都市和中国代言,用家国山河诠释别人的理论,是对“他乡的全面拥抱”;而后一种则是乡村青年进城读书继而西方游学之后归来的故土沉思,用别人的理论来审视故国河山,是对“故乡的再次拥抱”。在“他乡”和“故乡”的分野和历史渊源之中,我们似乎隐隐可以看到近现代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阶层对救国救乡的两种精神传承。
      这两种分野,其实并无实质上的好坏优劣之分,也并没有绝对中西之分,我相信他们两人的思路转进也都其来有自,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家庭熏陶和城乡成长环境都密不可分。但比起许知远的情绪性、拿来主义和自陷于理论的方阵,熊培云的这种明朗开阔、深浅转换自如和扎根于苦难之上的浪漫性,确实有一种阅读上的沉浸感,以及阅读之外的现实感。
      所以熊培云的著书立说、田野调查、乡村介入,更让我看到他从云端落到大地后的坚实感。留学法国、游历海外、文学电影也让他身上也被撒上了一层西方思想学说和普遍人性的光辉,同时他承接着费孝通、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等乡村建设先驱的梦,熊培云甚至说,以后会像他们一样更多地回到乡村甚至扎根于乡村。这种上个世纪没能完成的乡村实践,或许将是未来中国乡村的根本出路。
      熊培云的这种理想主义,面临今日中国磐石般的巨大现实,或许是稍显浪漫,但他对乡村的这种关怀和敬意,却引起无数出身农家在城里站稳了脚跟和尚未站稳脚跟的人的共鸣,更讲出了像我这样到他乡寻梦而梦不在、回故乡暖心而故乡不在的年轻农家子弟的心声。
      回首建国60多年来,在“农村包围城市”成功之后,城市却不愿意包围农村了,城市在物质建设的马车上奔驰,而乡村却是大踏步地后退,“二元分治”却是越治越远了。而更悲哀的是,我们既没学会怎么样建设城市,同时也丢掉了怎么样乡村自治。在宗法宗族被破坏掉之后,在乡村礼数和历史传统被破坏掉之后,农村终于丢掉了几千年来形成的灵魂。
      今天,大多数的乡村或远或近地都通上了公路,纵向比较乡村的发达确实进步有加,但是横向比起来,城市和乡村的绝大落差拉开了两者之间的鸿沟巨壑,让彼此异为天壤。(南方都市报***.nddaily****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前些年,为了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当地政府会在很多地方刷一条标语,叫“要想富先修路”,这些年公路修得差不多了,但是农村发展依然面临巨大问题,修路或许不是最主要的,正像熊培云说的,如果修路只是为了更方便地从农村抽血补给城市,为了让更多农家子弟读书成才后留在城市贡献税收,为了让更多打工者披星戴月地建设城市,这路还不如不修。
      最缺少也最重要的,是结束城乡对峙,为人心铺一条回乡的路———回到故乡、建设故乡、享受故乡,不是为了寻找记忆,而是为了寄托未来,就像欧美乡镇的人们一样,在城市中谋生,在乡村中谋心,在鸡鸣狗吠中安卧而睡,在风霜小径上漫步人生,回归亘古的人世夙愿
  •   从《思想国》到《重新发现社会》到《自由在高处》,再到现如今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一路走来,熊培云秉持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关注社会民生,关注家国兴亡,关注中国的八亿农民。悲天悯人的入世情怀,高尚学者的不俗谈吐,平凡世人的公众良知。他用他有力的笔锋,独到的见解,深邃的思维,从构筑一家之思想,不断锤炼自身,研究药方,以图重新发现社会之盲区,制度之弊端,农民之疾苦。到贯通古今中外,梳理繁杂琐碎,形成一套清晰理性的逻辑,以求建造自由和真理的大厦,让世人发现自由之可贵,平等之难得,民主之大幸。到东奔西走,随处查阅资料档案,验证历史真伪,查找真是数据,不断分析研究,于一个个村庄的不断演变和消失中发现历史之真相,农民之辛苦,社会之变迁。解构历史,重新打磨,还乡村以本来面貌,为中国无数在发展中不断演变和消失的村庄著书立传,让世人充分了解家国故土,了解一段段被尘土掩藏的历史,还原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熊培云最让我佩服的地方是求真务实。所谓“求真”,即是绝无半个假字,一点一滴皆有据可查,没有任何虚晃。所谓“务实”,自然是不怕艰难险阻,旅途劳顿,凡事亲力亲为,务必查到水落石出,潜心研究,仔细钻研,不带半丝半缕的侥幸和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不到胸有成竹的时候不落笔,不到证据充足的时候“不上庭”。不趋炎附势,不为五斗米折腰,更不摧眉折腰事权贵。书名起的好,好在把一个村庄与一个中国对等了起来,好在家与国对等了起来。人常说“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我却以为“家国家国,有家才有国。”古代“修齐治平”九字方针,家即在国的前面,也就是说,齐家是治国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这在封建社会的家天下制度中更是被推上了不可触犯不可本末倒置的地步。500余页40多万字的厚重之作,不仅仅是作者心血的凝结,日积月累的努力,经年奔月的辛劳,更是汇聚了这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数以亿计的农民的苦难生活和辛酸历程。他们没有文化,认不得几个字,一辈子逆来顺受,靠天吃饭,靠地养活,过着一辈子两件茅草屋三亩薄土地四季不容易五谷难丰登六畜不兴旺七十全身疾八十男少有久不穿新衣十足贫苦的日子。以至于也会有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这样缺衣少食没有东西的揶揄和自嘲的对联,其实心里满是心酸和无奈。我零零散散地读过不少关于“三农”的书,有的是理论专著,有的小说,但却都有一个相同点:农村的生活条件很差,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很低,农业的发展速度很慢。老百姓吃得饱却吃不好,穿的暖却穿不新。靠着几亩薄田,过着紧紧巴巴没有富余的日子,一辈子虽不至于饿肚子,却也没有吃过像样的饭菜,穿起像样的衣服。城与乡的差距何止是“拉大”二字可以形容的?农村交通多不便,物资进出自然受阻。很多偏远山区种植的瓜果茶叶进不了城,农民副业收入自然上不去。小农个体经营决定了农村不可能像欧美那样出现大型农庄,集体庄园。同时科技的发展水平和财政的投入力度也决定了农发展水平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明显改善。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大事,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农业专家说未来的农村会逐渐在中国的大地山消失,中国会逐渐往小城镇发展,这又勾起我深深的乡愁。人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虽然在外求学多年,工作也难以再回到故土,可是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童年的故乡和自己。就如同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村口的那棵大树。我在一次下班的途中看到了路边挺着一辆大货车,装满了粗壮的树干,车帮上挂,故乡真的会像故乡的古树一样要处处沦陷吗?我们小时候赖以玩耍和乘凉的古树在长成以后被后进的现代化城市绑架进程。中国的八亿农民也在改革开放后的下海经商的热潮中有两亿农民工放下了手中的锄头上车进了城。现如今的所谓衣锦还乡就是回家翻新房屋,盖上常年无人居住的空洞洞的楼房。土地租于邻人或荒芜,他们并不担心。说到底,有了吃的有了富余的,比种地要强,更何光那地本不是他的。房子虽然没有产权,却是农民心中的不动产,祖产,是门面。有了钱,自然要光耀门楣,要证明跟乡人看,还是打工好。种地,一辈子没戏。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在城市一体倾斜化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被挫伤,继而失望,留下孤寡老弱,看守庭院。那个18亿亩的红线不知道会不会被突破。想要把农民牢牢拴在地里是不可能的了,城市化的发展也少不了农民工的身影。唯一的出路也是最好的出路是,我们的农业要在科技的引领下,从劳动密集型朝着高科技型发展。说到底,就像熊培云先生说的,农村不是改革的后方,而是社会发展的前沿。一个国家进步不进步,看得不应该是有多少富人,更不应该是有多少GDP,而是还有多少农民。
  •   “农民收割粮食,国家收割农民”,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分治”,使得市民与农民永远不能得到公平的待遇,从历史到今天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农民?看到故乡的衰败与荒芜,作者痛心疾首,预感到乡村建设是中国的当务之急,乡村不振兴,中国谈何富强!北京、上海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依据乡村现状,熊培云提出了他的一系列主张:把土地还给农民,盘活农村的宅基地,真正实现乡村民主与乡村自治、用国家财政和城市资源反哺农村建设。一句话:让农民在自己的村庄里过有尊严的生活。他用自己手中的笔温和而坚定地表达着自己的思想观点,同时也坚定地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读熊培云的书,除了强烈的共鸣之外,也时刻有一种岁月静好的幸福感伴随其中。在这本书里,作者熊培云带领读者由家乡的一草一木回顾反思农村的百年历史,尤其是近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那些不堪回首的历史,曾经真实地发生过,就发生在我们的父辈身上。而如今,尽管有各种沉重的消息不时传来,但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社会的进步。比如像熊培云这样实践“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物受到社会的推崇,作品得以广泛传播,就是社会进步的明证。
  •   这本书让我认识熊培云老师,他以一个士的人物写出最底层生活的艰辛。每个村庄都承载着每个族群心里的一座座丰碑。其文字明辨而温暖人心,其思想深远而慈悲,致力于建设一个人道的、人本的、宽容的、自由的、人人尽责的美好社会。
  •   个村庄里的中国:熊培云沉潜十年心血大作,从中国村庄读懂中国社会
  •   刚开始读此书,对熊培云不算陌生了,看过他的自由在高处,发现是个有思想有感悟的作者,对于当下的社会,我们需要这种独特的眼光,避免我们走得太快,忘记自己的灵魂。本书用一种回忆者、见证者的角度写出了作者家乡村庄的变化,对农村的历史真实的还原,让人重新思考当前“三农”问题的根源。作为一个即将服务基层的人,我认为此书有助于将来的工作。希望对农村、农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此书,对于并非有工作需要或特殊爱好的人,这也将会是一场心灵的洗涤。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熊培云沉潜十年心血大作
  •   熊培云的这本《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已经拿到很久了,因为手头工作繁重一直迟迟未读。终于有一天得闲,一捧起,就再也放不下。细腻、温暖的文字从作者的心头缓缓流淌出来,又在我的心头温情又熨帖的弥散开来。
    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以一个小村庄做切入,广泛而深刻,公正而严肃的反映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人的灵魂的消散。虽然是属于社科类,但细腻优雅的散文化语言,让人读起来,丝毫没有说教的枯燥。还在继续读,希望在灵魂震撼之刻,能够用自己的文字以记之。
    强烈推荐
  •   我的经历与作者可算大同小异,都属于在农村长大,通过勤奋读书,考上大学,进而在城里工作的一个历程。所以,书中许多乡村纪事、儿时经历,乃至作者对故乡的感情、心灵感受等,都让我倍觉熟悉与亲切,也感同身受。书中沿袭了作者一贯的温暖、坚定、积极、乐观文风,透过故乡的小乡村,作者为我们勾勒了近一个世纪中国农村的发展概貌,有问题,有矛盾,也有困境,但更多的是希望、信心。是的,故乡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心灵的栖止木。每一次回到老家,我都感觉时间好像是停滞了,经常是吃完晚饭窜了几家门,时间也才9点多。我想大概是回到乡下让人自然地放松下来,远离了各种现代媒介,只有泡茶、聊天、喝酒,放慢节奏,回归心灵,所以,时间感觉也就慢下来了。但是,每一次回去,我也都看到如梁鸿《中国在梁庄》以及本书中所描绘的那些乡村沦陷的诸多问题,对此我也常常痛心疾首,却也一筹莫展。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不断在发展,但故乡却在沦陷,我们该何以重建它呢?我想,这是一个紧迫而又长远、严肃而又艰难的重大课题。作者在书中其实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农村问题在农村之外”,根源就在于源头的政策制定上。与梁鸿《中国在梁庄》侧重于纪实描述当前农村问题的不同,《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在勾勒近百年来中国农村发展历史之外,更侧重于探讨如何重建村庄问题,尤其是作者所推崇的乡村主义与乡镇精神。但就我老家农村经验来看,我认为两者都疏忽、遗漏了当前农村存在的一个最严重,也是最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以乡长、书记为首的强势宗族(乡长、书记往往都由最大宗族的人来担任,而且一贯如此)、地痞流氓互相勾结,肆无忌惮地侵吞、盘剥集体利益,“率先”发家致富的行为。农村中那些盖得最高、最漂亮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村长、书记家。
  •   不管是《理想国》、《自由在高处》还是《重新发现社会》,熊培云每一部书都能带给人惊喜和新思想,冷静客观丝丝入扣的文字让人读来酣畅淋漓,熊老师的新书《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一出版便毫不犹豫买下,相信一定会带来新的阅读体验~
  •   熊培云的书,不得不说,本本经典,处处彰显他主张的“自由思想”—— 不愧是个“不自由,毋宁死”的银~他能有心通过自己的小村庄这个小事物,来折射整个中国的村庄发展史,我只能说,“有才!”每次看他的书,都是同一个感受,就是在《自由在高处》梁文道给他作的序中说的,“等到自己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就会感叹,为什么这本书不是自己写出来的, 熊培云把我们心里想说的提前都说了”,大抵是这个意思。看老熊在这本书里的意思,好像下一本书要写自传了,总之,期待他的下一部大作。
  •   这本书已经买了有一年多了,中间是断断续续的阅读。因为这是一本有思想的书,我也是一个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作者熊培云虽然是70年代的人,我作为一个85后,总感觉作者描写的村庄就是我小时候生活过的村庄,也学正如作者所说,中国的村庄是不近相同的,都是每个人的故乡。熊培云是一个有思想的作家,他写了很多有思想的著作,这些关于社会学的书一向是我最喜欢阅读的,正如我之前说的,我喜欢有思想的阅读。读完全书,我也在深深的怀念我的故乡,作为大学毕业4年,在外工作的人。我想说,自从我读小学开始离开农村到县城,高中时候还偶尔断断续续回故乡看看,等我读大学开始,几乎一次农村也没回过了,虽然我每年都会回县城,县城距离农村也只是一个小时不到的车程,只是农村已经没有了亲人,仿佛是断了线的风筝,没有一根线牵我回去,父母是游子的牵挂,故乡是心的牵挂。每次翻开这本书阅读,我的心就跟随作者回到了我小时候生活的农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守住内心的故乡
  •   作为一个时代的观察者与书写者,我所能希望的是有更多的人能够关心农民,关心每个具体的人的命运,了解这片土地,以谋求一个村庄乃至一个国家的改变。
    徐志摩说:“所以不曾经历过精神或心灵的大变的人们,只是在生命的户外徘徊,也许偶尔猜想到几分墙内的动静,但总是浮的浅的,不切实的,甚至是完全隔膜的。”
    1946年5月时,内战即将爆发,迫于国民党的大举进攻,毛泽东开始采取激进的土改。据美国学者胡素珊分析,“共产党人从未正式宣布战争是他们改变土地政策的原因,但他们在1946年开始表达态度,只有土改才能动员农民拥护他们反对国民党。
    这场“流血土改”之所以反对地主自动献出田地,同样是因为经过公开的斗争可以起到动员的作用。
    当合作社最终享有对土地、耕畜等的所有权时,公有制便新屋落成了。就这样,土地“变戏法”式地重新回到国家之手,到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人民公社制度解体时,土地最终也没有回到农民手里。
    1955年9月,七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发表了“让资本主义绝种”的讲话:我们现在有两个联盟:一个是同农民的联盟,一个是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我们现在搞一个同资产阶级的联盟,暂时不没收资本主义企业,对它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也就是为了搞到更多的工业品去满足农民的需要,以便改变农民对于粮食甚至一些别的工业原料的惜售行为。这是利用同资产阶级的联盟,来克服农民的惜售。同时,我们依靠同农民的联盟,取得粮食和工业原料去制资产阶级。资本家没有原料,国家有原料,他们要原料,就得把工业品拿出来卖给国家,就得搞国家资本主义。他们不干,我们就不给原料,横直卡死了。这就把资产阶级要搞自由市场,自由取得原料,自由销售工业品这一条资本主义道路制住了,并且在政治上使资产阶级孤立起来……
    单干加自由市场,等于猪肉加香油,肥上加肥;合作社加统购统销,等于咸菜加稀饭,越吃越没味。”(《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21号)
    中国“富不过三代”的现象也表明中国没有大地主,而是孙中山所说的那样,中国最真实的情况不过是只有小贫和大贫之分而已。中国是“自由买卖,诸子平分,没有世袭”。与欧洲的长子继承制完全不同。而且,以他对革命与社会主义的路径分析,“耕者有其田”可能只是权宜之计,政府最终有可能将一切土地社会化,即收归国有,而国家(政府)变成独占全国土地的大地主。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农民的这种用脚投票很多具有逃难的性质。而这种用脚投票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也并不少见。
    一个多世纪以来,上溯到更遥远的年代,无论农民所为何由走出乡村,最真实的理由也许只有一个,那就是每个人都有逃避灾祸、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而且,他们也有这方面的动力。
    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央政府反复强调失业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问题,所以不顾一切追求“全民就业”,到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中国政府很快宣布彻底消灭了失业现象,以至于在以后的19年间取消了关于城镇登记失业者的统计和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公布。
    由于大量的非正常死亡已经发生,考虑到不可能继续挖夺农民的口粮,中央政府决定精简城市人口以减少商品粮的供应。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一是鼓励职工返乡,三年间有近2000万人转回到农业生产,也就是上文提到的2000万人迁出城市, 只不过由于不能公开否定“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之三面红旗,这项涉及几千万人的大精简在当时执行得非常低调,没有作任何公开的宣传报道。二是开辟新的生产服务部门,使得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有所发展;三是限制农民进城,劳动部门规定凡在城市的企业、事业单位用人,只能从符合条件的城市青年中招收,1961年之后,要成为国营企业工人一般首先要有城市户口;四是鼓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62-1966年有万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中插队的为万人,到国营农场就业的为万人。
    反市场的集体化教条主义把农民锁在村里。
    对于中国的城乡隔离,秦晖先生写过一篇《南非,中国的前车之鉴》,将中国与南非历史上的暂住证做了简要的比较:“中国的市场竞争力,来源于中国的低自由、低福利、低人权。中国如果不搞全球化,就相当于朝鲜,不可能有什么奇迹;如果不是低人权,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东欧国家,也不会有太大的奇迹——全球化和低人权这两个加在一起,就有了奇迹。中国经济奇迹的终极因素,就是两个:圈地运动,农民工——如果没有这两条,就无法想象爆炸性的城市化和世界工厂地位。”两国有个共同的景观,就是大批的城管在街上巡查,可以将没有暂住证的人抓走。
    户口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很快在城乡之间建立起一种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基础上的全方位不平等,农业人口因此沦为“二等公民”。
    对于此时的中国农民来说,这种“政治权利”却是生而未有,连被剥夺的机会都没有。即使有朝一日进城打工,也像是这个国家的临时公民,不得不“暂住”在自己的国家里。
    当农民成为被驱赶的一群,只能服从而不能自主选择,所谓“政治觉悟”其实是和他们无关的。
    革命的目的不是革命,而是生活本身。任何高蹈理想的政治最终还是要回到可以感知的现实的大地上来。毫无疑问的是,每个人对幸福的体验源于切身感受,而非一堆有关主义与幸福的公式或者推理。
    及至年长,有了些阅读与阅历,渐渐了解了那个时代的真实背景以及曾经发生过的饿殍遍野的惨剧,我才知道自留地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说,更像是一个个搁置在夜航船上的救生圈。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熊培云老师的书,很欣赏,以前就读了《自由在高处》、《重新发现社会》,写得很真实。《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完了,是好作品,总之一句话:喜欢这样用心写出来的作品。》使我感触最省的一本书
  •   熊培云的四本书《思想国》、《重新发现社会》、《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都买了。熊老师的语言温和,字里行间体现着对生活的、对自由的爱。
  •   熊培云的书我买了不少,每一本都认真拜读。《重新发现社会》《自由在高处》,还有这本《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胡适的信徒,文笔和思想都很好。推荐。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思想国》,《重新发现社会》,这些书象一道划过漆黑夜空的闪电,
    使我心境忽然敞亮,。。。我喜欢书中的文字、思想、冷峻、温暖。当然我也无法不爱戴写书的人。
    熊培云、陈志武、郎咸平、许医农等等在我心中,是这个时代中国思想界的旗手。
  •   是因为这本书喜欢上熊培云的,他的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对农村农民有深刻见解。我觉得熊培云风格有点像《历史是个什么玩意》的作者袁腾飞,他是用一种幽默调侃又不失庄重的态度看待农村问题。
    虽然我是农村人,但对农村的真正了解还是通过这本《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得来的。书里说;"有故乡的人寻找故乡,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根的人,飘到哪都不会恐惧吧,他们知道,他们不会走投无路,因为他们还有永远都会容纳他们的故乡。熊培云很爱他的故乡,我也是。
    如果你是大学生村官,那么我相信这本书对你很有帮助;如果你不是,我也推荐你看看,了解了解农村哈。
  •   昨晚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熊培云笔下的乡村生活与我的经历何其相似,一时间思乡之情汹涌而来,心绪一下子飞到了杏花春雨、茂林修竹的江南,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村庄。辗转难眠。起身,窗外皎然,临窗抬头,朗月当空。伴着窗边一缕月色,枯坐良久。正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熊培云沉潜十

    没有看呢,
    帮朋友购的,
    但应该是好书吧,
    朋友是学哲学的
    大学教师
    希望对他有帮助
  •   熊培云的书,每一本都闪耀着思想的自由,值得细读。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写的是村庄,我却真实地感受到自己在城市中活于当下的焦灼。渴望飞翔,却时常在泥潭中跋涉。对自己奔跑的速度不满,却也已经将灵魂拉下了。
    在必将失去的故乡面前,等一等自己的灵魂。
  •    比起“原始也原始,现代也现代”的西方小镇,我们的乡村真是“原始得不原始,现代得也不现代”。何以至此?读熊培云的新作《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   从《重新发现社会》认识熊培云,继续读了他的《自由在高处》,《思想国》,熊培云是一个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看看他是如何从村庄来描述这个国家的,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   熊培云的书,从《思想国》《自由在高处》《重新发现社会》再到这一本,每一本都能给人很多启示和思考!这一本,无论是对于依然在农村向往着城市里的人,还是到了城市的农村人,抑或是对于纯种的城里人,都能有多方面的启示,对于近百年来中国的农村,也能有一个新的视角,很喜欢!
    只可惜还未读完!~
  •   看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温和从容的行文,略带学院派的措辞,用一种抒情的笔调表达理性,从自己经历出发质疑思辨,细细读来启发智性,也塑造心灵。极喜欢。
  •       1、这是一本迄今为止我在当当做快的一本书:到货快,上午下单,下午就到了。看书快:看了一个晚上加一个周六。    2、读后令人感慨万千。与其说这是作者的故乡,不如说是我们每一个的故乡。我是一个80后,也是一个从越城岭下走出来的农村孩子,作者所说的乡情民俗,乃至以后的变迁,与我的故乡是何其相似!我那淳朴的乡亲,我那美丽宁静的乡村,给过我童年无限美好回忆的乡村!    3、作者提到的很多史料与观点颠覆了我旧有的知识储备。回首孩提时就从教科书上学到的融政治于教育中浅薄的知识,随着阅历的增长,对一些历史或者现象有些自己的看法,每每读到类似《大江大海1949》《大逃港》《隐匿者》《巨流河》这样的著作总会反思自己所学的东西,迫不及待地要从图书馆的书页中找到一个个答案。    4、想起前不久听邓康延先生的讲座,带着他的《先生回来》向我们把一个个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先生”娓娓道来。他提到了阎锡山,并对这个在教科书上被描述为“大军阀”的人所做的教育举措赞赏无比。可想而知,当我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再次读到关于阎锡山如何重视教育时,是多么激动。原来这才是历史!!!    5、作者在描述一个乡村的历史变迁,用大量史料在分析乡村变迁的因果关系。他不是在求证什么,而是带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关注着、思考着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们,确切地说是农民。如果思想可以触摸,伸出手,就能感知到它的温度。
  •   读懂村庄读懂中国,熊培云的文字依然是那么温暖。当当网的书真的不错,便宜。快递依然不给力!发票没有不知道为什么???求解?
  •   看了《自由在高处》,果断续追熊培云老师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还没看,期待不一样的精彩!
  •   听着音乐,看着这些文字,心中充满无限悲喜。在读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还未读完。一个人的成长史,又何止不是此阶段社会的发展史?有辛酸,有痛苦,有快乐。不过还好,我们大多数人都还在觉悟中活着。
    给每一个关心中国成长的人推荐了。
  •   熊培云的文笔不用说了,哲理性的小文,读起来有种愉悦和沉重交织的感觉:从一个村庄,看到了中国一个多世纪的变迁;看到了中国的沉重,当然,也透露着一点希望!
  •   11月份,熊培云应广西师大出版社邀,前来桂林,和一众当今文化圈中的活跃分子,投身理想国文化沙龙,讲座视频及文本网上应该可以搜索到。写书就是写自我。这本《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值得购买,要说回忆往事的,高行健的《寻找家园》很不错,我喜欢读前半部分。
  •   熊老师是我十分喜欢的老师,看过他的《自由在高处》,写得温和理性,这本《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微博上很多人推荐,并且我对乡村的政治历史比较感兴趣,就买了一本,假期回家准备好好看看。不到三十的价格,能买到这种思想质量的书很满意了,书的装订也算可以,简洁优雅,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看书后有感想还会来这儿发一些自己的想法的,并且向感兴趣的朋友推荐下。
  •   刚看了下序言,诚如他人介绍的文字所说,自由、明辨、温暖、理性。让我这样一个农村子弟开始审视自己出生、成长、长大的村子,并且内心里有着一份强烈的期待,到底我生活过的村子会与作者笔下的有着怎样的不同与相同。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我的村庄里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
  •   初识熊培云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他的《思想国》一书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看他的书,你能感觉到的,是一股思想的力量,一个学者的风度,这在当今出版界是很难得的(这种难得真是一种悲哀啊)。
    而这本书,与他之前的作品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之处还在于那股子思想的力量,而不同之处则在于作者的视角直入中国社会最底层也是最根本的乡村世界,从这一个层面去分析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现象,从而给人以完全不同的体验。
    总之,这是一本好书,值得大家细细品之。
  •   读了《乡土中国》,与熊培云《一个村庄的中国》对比。各有千秋。
  •   断断续续十天的时间,终究把《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看完,说来碰巧,偶然看到朋友抱着此书,才有兴趣拜读。阅读完毕,让我也思乡心切起来,熊培云先生的文学素养、知识储备以及民主精神,都是我需要学习的。
  •   作为农村出来的人,虽然近些年很少回家,但是从父母的口中,多少知道一些村庄的变化。中国的农村跟整个社会一样,正处在激烈变化的当下。每次回家都感觉,村里越来越萧条,多是老人与孩子,青壮年或者在外打工,或者通过读书或务工移入城市。想了解一下熊培云的村庄是什么样。
  •   一本五百多页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终于被我“浮光掠影”般读完,也许它跟我从事的职业无关,但是从寂静的文字里我读出了作者浓浓的“故乡情结”以及文字背后多蕴藏着的疼痛、悲哀、思考、担当与唤醒。其实这个村庄的生活与我息息相关,与每个农民,不,应该是每个中国人有关。一个村庄就是一个灵魂,一个村庄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村庄就是一部历史。村庄里的故事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村庄里的人就是我们每个人,我们多么希望我们的村庄“永远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万物生长”啊。通过这本“呈现更多真实的大历史与小历史,打开一段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的书籍,让我记住一句话:“生活不是苦难,也不是享乐,而是我们应当为之奋斗并坚持到底的事业。”
  •   作者以其故乡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透过作者笔下的村庄,看当今中国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   其实这本书早就听说了,在大学的时候翻起过但是没有阅读下来。说说这本书的感受:
    1、熊培云的视野非常开阔,思维跳跃性很强,刚还在中国的南方农村,马上就可以联系到法国的某一部电影。这种思维的开阔性可以让我们思考很多。这时让我想起了政治学者刘瑜,她的文字和熊的跳跃性文字有些相像。
    2、熊培云的文字让我想起了费孝通,梁漱溟,晏阳初,没想到在他文字里还发现有一个董时进。这些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们不断地在改变我们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
  •   在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个中国,有一个被时代影响又被时代忽略的过度。他从自己的故乡小堡村出发,穿梭于中西之间,近看当今社会现状,洗漱中国近百年来乡村发展的重要问题与常识。在城市紧闭大门的时候,中国的问题在城市;时至今日,当城市膨胀而乡村荒芜,中国的问题在农村
  •   感谢熊培云,又一本经典书籍。要了解中国,就要了解村庄。在村庄里生活惯了,好像感觉不到什么特点。但是当你走到外面去几年,再回来感觉一下,你就会发觉村庄里的东西有特点了。中国的一切东西,都包含在这些普通的村庄里。当你想谈论文明是什么,民主是什么,政治是什么的时候,还是先从这些村庄里出发吧。
  •   熊老师的文字总是在朴实中让人深思,就像是一个布道者,说着家常话,却在讲述着人间治理、表达着对人的悲悯情怀。从《重新发现社会》到《自由在高出》,到《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熊老师总能抓住社会核心问题。
    同样作为一个从乡村出来的人,对熊老师的书里所描述的村庄总是似曾相识,对其感触也是感同身受。在中国式“城市化”的浪潮中,我们是在破坏过去来创造未来,这样的未来真的是我们所想要的未来吗?
  •   听说过熊培云之人,今读其书,爱见其人,感觉亲切。是其行云流水般的文笔,深沉的感情从痛楚着的灵魂里自然流出,凝聚着对生我养我的乡村的爱和失去故乡的沉痛和无奈。他是少有的有思想和灵性的学者。当今中国太多腐儒,尤其是年轻者,不学无术却冒充高雅者比比皆是。熊培云让我耳目一新。觉得中国还有希望。
  •   熊培云数年沉潜,心血之作,老师推荐,值得一读。
  •   这是我看的熊培云先生的第一本书,从此就不能自拔。这本书以熊培云先生的老家为基点,继而放眼中国的村庄和农民,是一本非常有诚意也非常真挚的书。
  •   以前没有读过熊培云的书,但听说过《思想国》,这次是听到这本书的名字之后产生了兴趣,想看看现在的学者都是如何评价中国的农村的。书的内容很好,很真实,贴近生活,没有虚空的口号和在大话。还没看完这本书,但已经产生了想看看作者的其他作品的想法。一句话:书的内容非常好。书很厚实,物有所值!
  •   以小见大,通过一个村庄的历史,反映现代中国百年历史的发展脉络与兴衰。
  •   从重新发现社会到自由在高处,再到一个村长里的中国,熊培云的书都值得你读。
  •   第一次读熊培云的书,来自于凤凰网站的推荐。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和一线走访,从普通农民(包括其自身)的日常生活和经历入笔,生动地描述了当今中国农村的现状和形成此现状的历史脉络。作者文笔流畅优美,使读者在愉悦的阅读中体会深刻。的确是一本好书。
  •   上周看到熊老师转发万圣书园的微博,说那天万圣书园卖的最好的就是这本《村庄里的中国》,才知道终于出版了。周末**把书送来了,这两天大约读了一半,趁着午休的空当,写写感受。
      
      如题,就像是听熊大师讲故事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在我读了一半的时候,觉得,同样没有越过《重新》立下的标杆。放下书想起来,就像是听熊老师在讲故事。
      
      书的前几篇以故乡里的古树被盗挖为引子,尽管为这样子悲伤愤怒,但这种事情见得多了,也有点“不痛不痒”的意味,没有直达病根的舒畅。
      
      第三篇,《为什么不是农民拥有土地》,才显示出熊老师的功力,也开启了本书激烈争论探讨的篇章。
      
      但几篇文章读下来,尽管略为引人思考,但却让我想起我老爸,年长熊老师十余岁,若是他来写书,假使没有熊老师探讨的深度,却有熊老师叙述的广度,更不需要像熊老师那般折返去采访调查诸多。
      
      “讨伐刘四喜”“自留地”“计划绝育”“摸着石头进城”
      
      这些东西,年长于我的必然更加清楚了,突然有种忧伤,00后的这批孩子,他们还有机会知道这些事情吗。
  •   读懂乡村 读懂中国 奔着培云老师买的 读懂熊培云 读懂中国
  •   从中国村庄读懂中国社会.......真懂了。作为一名从乡村走出来在异乡打拼,有份不错的职业,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的我,一直惦记着我的家乡,我的儿时记忆。。。。。。从书中,我寻找到了共鸣。。。。。好书,值得一读。等儿子大了,我会让他也来读读,切实感受一下我当时的生活。。。。。
  •   从前对故乡对农村,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痛,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让我对乡村有了新的感受,对农村以至对中国体制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每次阅读总能从作者的笔下找到一种真诚而又朴实的感动,正如作者所云:“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
  •   把自由在高处、理想国、重新发现社会、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等书通读了一遍,真的感觉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启蒙,较之之前深刻了许多,也真的在此认识了社会,对社会问题也有了更加根源的认识,希望每个人都能静心去阅读,去领悟,那中国人会更早的进入公民时代!
  •   读懂村庄 读懂中国

    “从故乡的点点滴滴,一草一木;跨越60年的风雪霜露,用人性的笔锋真实的描述着农民、走出农村的孩子。读这本书,能让自己回归自己的村庄,想念自己的村庄;更为重要的是开启对村庄未来的思索。。。”
  •   真正的好书,熊培云文字温润理性,宽厚思辨。从土地这一元素透视中国近代历史变迁。他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继而“莫非国土”,到“莫非民土”的主张让人折服。对董时进等具有独立精神的知识分子的推崇,正是当代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回归。“历史所能赋予他的荣耀,恰恰是我们透骨的哀伤”。
  •   初识本书的名字,是在11年底12年初名人推荐的好书当中(具体活动名称已记不清楚),当时韩寒同学推荐了这本《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于是马上下了单,遗憾的是直到最近几日才开始细读。之所以说遗憾,是因为读过一个开头便已欲罢不能。作为一个城市里长大的85后,本书为我打开了认知中国,尤其是二十世纪中国的另一扇大门,让我更深入地,甚至可以说有些身临其境地感知了祖辈父辈所经历的那个特殊年代,真正体会到老爸所讲的当年被遣返回老家的苦痛生活。现在我大概读完4/5,正追随者作者追求民主自治的脚步对未来无限向往,希望某一天的清晨,在我们的祖国,能够升起民主的太阳。书中作者所提到的《论美国的民主》以及《重新发现社会》想必都值得一读,书友们有时间可以买来读一读。
  •   熊培云的书每本必读,没本都洗脑,果然是沉潜十年的巨作,可亲可敬在浮躁的当下还有如此良心、良知的学者,还社会本来之面目。整整花了一个晚上,一个白天迫不及待的看完了。
  •   一个思想者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思考。
    从熊培云的《思想国》到《自由在高处》再到《重新发现社会》
    每一本书都那么精彩。
    非常值得阅读。
  •   非常喜欢熊培云老师的书,文笔犀利,从村庄的变化看国家的变化。
  •   思想国、发现社会、自由高处……
    今年初读熊培云,就给他吸引了。
  •   熊培云的书值得一读,内容反映当今中国农村社会的一系列变化!!!
  •   家族观一向是中国人最重视的,尽管在现代一代,这个观念逐渐弱化,但是在乡村,仍是倔强的保持的昔日的风采。对于乡村里的人来说,北京只是一个符号,乡土才是国家。而研究20世纪一个村庄的历史,管窥可见全豹。中国的乡村的大抵是差不多的。
  •   一本踏踏实实的文字,由小村庄发散开来,思维脉络覆盖全中国,贯穿近代百年历史。个人认为比他前几本书更好看。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熊佩云老师的最新力作,写得很好,把自己的老家农村历史发展变迁和中国历史发展相联系起来了,一个村庄的历史就是一个中国历史,面对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我们需要的是关注底层、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农村,这样才能让这个社会真正和谐发展。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利益和好处。
  •   作者在“三通主义”,即打通自身三十余年生活经历、打通新中国六十年农村建设经验和打通自民国以来一百余年的乡村建设历史的指引下,让我在备感觉其文其人的人道、人本、人性光辉之余,也十分羞于自己对故乡、国家和世界的认识之浅薄。
  •   可以从书中,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如果你是个土生土长的城市人,熊培云的视角,将带你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却又和城市人的世界同根同源,决然不同却又无非分割。究竟,农村,城市,站在哪儿才能看到我们国家的全貌,我想,应该是我现今所站地的对面吧!
  •   熊培云是个深深扎根于大地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不受教科书的限制,既深深扎根于大地,懂的农民的艰辛与无奈,又了解西方社会发展的现状,懂的历史,有自己的思想。很好的一本书。
  •   书很厚,还没看,但是相信这本书值得认真读,因为读过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了,相信他是一个在浮躁的社会仍潜心研究认真思考的人。
  •   在看了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和《自由在高处》后又感兴趣的一本书,出版社和作者都是我信任的,物超所值
  •   从一个村庄能读懂中国吗?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潜规则、中国一些“怪事”的根源……与《民主的细节》配合来看,更有味道。
  •   熊培云的书一直喜欢,这本也不错,反映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
  •   看过熊培云老师的书籍,自由在高处。用心灵去体验,用责任感去记录。这样的作者已不多见。只要是熊老师的著作,我一般都不看介绍,直接购买。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作者写的很有诚意。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读时很有感触,心有戚戚焉;从一个村庄的角度,全面阐述了一个你知道的中国和一个你不了解的中国。
  •   坚持熊培云一贯的文风,如同《重新发现社会》《自由在高处》,文字明亮,温婉。对劲许多问题的分析深入,并且语言富有诗意。
  •   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已经过了好多年的城市边缘生活了,对村庄的记忆仍然还是记忆里的那样,春天,钓鱼,去地里拔草,夏天可以钓鱼,洗澡,晚上去捕蝉,捉鸟,秋天,听着将飞的鸟儿的声音,冬天下雪,出去踩雪玩,生活中没有工厂,没有机器,没有**场,没有喧嚣,没有污染。但是大学的这几年也回去了几次。感觉不到原来的乡村气息了。这本书让我站在了一个角度重新审视我生活过的村庄到底承载着一辈辈人怎样的灵魂!好书。
  •   看了这一套数,我觉醒了,中国历史必将记牢熊培云。熊培云必将载入史册。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收到有一段时间了。朋友推荐的书。打开后很惊喜,那么厚的一本书。读了一部分,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的很多感受竟然和作者的一模一样。不是想象的那样评论性的文章,是很有散文性的评论文。很棒的书!
  •   正如作者所说,思考和写作是他一辈子都要做的事情。
    有的人只写作,不思考;有的人只思考,不写作。
    作者算二者兼得之。
    透过一个村庄的风雨飘摇,沧桑变迁,看中国的风雨飘摇,沧桑变迁。
    历史、人文、政治、社评散落书中各处,等你去俯拾。
  •   熊培云的著作,不错,已经买了他好几本了,什么思想国,自由在高处,。。。
  •   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整本书很有深度,通过作者的回忆,和对现在村庄的描写,更加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体制、农村的生活。非常有深度的一本社科学书。
  •   我也是来自乡村,看了熊培云的,很感动,在今天这个社会还有学者去关心乡村,去研究乡村,实属难得,我们的根终究还是在乡村,希望更多的人去关注它,发展它,谢谢熊教授。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当初一瞬间就被这个名字所吸引,大致浏览后,很契合中国农村的现实,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从小小村庄里透视着中国社会的本质。
  •   一直记得何先生的《山坳里的中国》,偶然见到《一个村庄的里的中国》后我大喜过望。
    粗略翻了几页便觉得不能与此书错过。
    故乡,不再是乡愁那枚寄托着无限情思的邮票。相反,对于处在城乡不平等环境下成长的农村孩子,是一种莫大的伤害。而这种隐形的伤害,来源于父辈,国家一直倡导缩小城乡差距,可是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物质基础的不平等远远不是通过让农民进城就能解决。像上海这样的地域,明显的对外来人的歧视,即使外来者经济水平优越于本土人,当地原土著依然有着地理位置的优越感。
    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逸。无不为己。”
    大量的农民进城,城市并没有真正的容纳他们,城市享受着农村人口带来的福利,却无法在短期接收。也许这些会随着时代的演变而解决,可那已经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解决的问题。
    我的心里,有抑制不住的悲伤,可依然无能为力,只能做个旁观者。
  •   从一个村庄里,看中国百年沉浮!
  •   从一个村庄里读懂中国
  •   部分篇章曾以“乡村纪事”连载于《南方周末》,写作时间跨越十年,值得一看
  •   熊先生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文字温厚深刻,一口气读下来,让我对中国近一百年来农村情况有了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自己也是农村长大的,所以对这书特别有感触。如果你是城市人,在农民面前请你不要自以为很优越,高高在上。你只是物质水平比农民高而已,但智慧你不一定比农民高。如果你是村里人,不需自卑,就请你更加掌握自己的权力,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
  •   说的是一个村庄,其实说的是中国百年内存历史的变迁。
  •   我来自农村。有志于研究一条适合农村发展的路。延续二千年农业文明日渐式微的今日中国,割断了昔日城乡互动的纽带,城市化畸形发展,村庄消亡,这是必然结果?不是。返哺农村才能城乡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社会和谐。“有故乡的人心存敬畏”。
  •   继《重新发现社会》后,又拜读了一本熊培云的著作,尤其是对乡村民情的阐述,启发很大!
  •   以小见大,小村庄折射出的中国大历史。
  •    在每一个村庄里都有一个“中国”,有一个被时代影响又被时代忽略了的国度,一个在大历史中气若游丝的小局部。
  •   很喜欢熊培云的书,重新发现社会,自由在高处都买了,很期待这一本
  •   通宵读完此书,真的是受益匪浅,因为自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所谓的文化人,所以书中内容深有感触,真的就像梁文道先生所说一样,有时候觉得一本书,读着读着好像就是写的自己。我觉得每一个国人,都应当读一读这本书,不论你是否真的了解村庄里的中国。强烈推荐!
  •   中国最多的是农村,从中国村庄读中国社会,是一个新奇而又符合逻辑的角度,经典。
  •   熊培云,第一次看他的东西,因为自己就来自很小的城市,从小接触了很多农村的人和事。
    写得很真实,作为一个记者,文章不是那种现在普遍的遍地兴奋点有点洒狗血的新闻稿,是一种很淡然的文字,自然而舒服,又很男人。
    觉得熊培云是一个大师的名字,他会有更多光芒
  •   我是从《重新发现社会》认识熊佩云的,当代知识分子里又一个让人骄傲的对象。《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独到的是村庄社会,看到的确实我们国家的真实缩影。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