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张立宪 主编 页数:31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读库1102》内容包括物之物语、暗自揣度、我的高考、外科之花的艰难绽放、卯年记忆等。
书籍目录
物之物语
戴明贤
戈麦之死
王 锐
暗自揣度
张家荣
阅卷
杨义敏
我的高考
张 鸣
外科之花的艰难绽放
李清晨
在书中,我老了
熊 □
末世风月
王 鹤
卯年记忆
影像志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抗战胜利,难民们喜极而泣之后,纷纷筹划归计。张院长夫妇决定立即动身回乡,我父母力主稍安毋躁,等院校回迁时一道走,万无一失。但他们归心似箭,还是加入最早返乡的人流。没想到在途中遭到抢劫,夫妇俩都惨死了,老勤务兵挺身护主,也死了。消息传来,父亲震惊,回家告诉母亲,母亲堕泪不止,一再痛惜张太太那样的好女子。告别时,张院长把他日常使用的这套竹节茶具送给父亲作纪念。张太太也要赠我母亲纪念物,我母亲就要了一只铁皮饼干盒。盒子很平凡。我母亲一直使用到她1989年去世。这套茶具,几十年总摆在父亲房里,从不使用。我们都知道这是他珍惜之物,小心着不去碰它。我的童年与抗日战争密不可分。在家里,有借住的张院长夫妇和他的老勤务兵,有母亲代为抚养的难民遗孤小毛毛。毛毛的妈妈张惠是我大姐明端的老师,生毛毛七十天就因产后寒去世;爸爸祝寿庭在中国银行做事,年轻轻带不了婴儿,我母亲应大姐之求,接来抚养,直至七岁才接回上海,祝先生也与我父亲成了好朋友。还有在我家住到抗战胜利才返乡的两个女学生,也是大姐招来的同学。街上更是挤满难民谋生的地摊、小吃摊、哄小孩零钱的抓糖玩具等等,无奇不有。对我最有吸引力的,则是这些“下江人”带来的话剧、音乐会、广场演出。它们是我的艺术启蒙功课。“文革”期间,城里乱哄哄的,我二姐明坤经亲戚介绍,去天龙乡下一个屯堡人家小住养病。随身带了这把紫砂壶。屯堡人祖籍江淮,家家嗜茶,房主十分眼红这把壶,天天赞不绝口,离开时只好送给了他。明坤患的是肺结核,又亲历两次抄家的刺激,所以想躲个清静。但生活不便,也不见得安静多少,很快就回来了,终于在1967年5月病故。四只茶杯,有一只被表妹永宗小时候摔破,用钻铆古法补起。某年夏天,竹城举行赛壶大会,得首奖的是一套清代名家壶。我近前瞻仰,见四只杯子的造型和内壁开片瓷,都与我家这四只杯子一样。但那是绿砂。价值当然也天地悬殊。那只方盘中的圆瓷图案是玫瑰花,可能是日本瓷。此盘也还健在,而上述与它有关的人,包括打破一杯的表妹在内,一个也不在了。易碎的陶瓷,也比人经久些。三枪自行车先父有一辆三枪自行车,是当时有名的英国品牌。有百事通说,这车的三脚架用了三管枪筒的钢,所以叫三枪牌。这大约是望文生义,强作解人。这车特别轻,比后来的国产车要轻近一半。此车大约是上海香港沦陷前,父亲托购到安顺的。但也只是推测。全家搬入新宅后,我天天见它在四进楼上靠墙立着,盖着几张牛皮纸。我时不时会掀起它的盖头来,瞻仰一番。它匀称玲珑,亮光闪闪。搅动一下脚踏,辐丝就无声地飞旋、闪光,车身就悄然颤悠,整个一副贵族气派。我就会联想起小说里的赤兔马、乌骓马。那时候,小城就是把自行车叫做“洋马儿”。我没见父亲骑过它。只有族叔海福隔三岔五提了去,一两个小时回来了,一副浑身舒畅的模样,把车擦干净放回去。他很以车技自豪。我多次听他向同仁们夸耀,如何一气蹬上东门坡顶不下鞍,全城再无第二人能做到。一是车好,二是技术好。很长时间里,二叔是此车的唯一骑手。他当时二十多岁,是安顺城玩时髦的领军人物:三件套西装、尖头皮鞋、发蜡、“五一”型派克钢笔,比我父亲讲究得多。还吹口琴、唱《桃花江》、《毛毛雨》。至今健在。前年因事去安顺,与妹妹们去看他,九十岁的人,旧事还记得一清二楚。临了硬把我们送到巷子口,妹妹们又把他送回去。
编辑推荐
《读库1102》是由新星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