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王华、 杜元灏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08出版)  作者:王华,杜元灏 编  页数:362  

内容概要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9版):针灸学》绪论概述了针灸学的概念、范畴和主要内容,阐述了针灸学的发展简史、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归纳了针灸学的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上篇为针灸基础理论,主要论述了经络腧穴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重点介绍了经络的概念、循行路线及规律和腧穴的归经、定位、主治和操作等;中篇为针灸技术,主要论述了针灸技术的作用,重点介绍了以毫针、艾灸为主体的各种针灸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求等;下篇为针灸治疗,主要论述了针灸治疗原则、作用和治病特点、针灸诊治规律、针灸处方等,具体阐述了特定穴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各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附篇选录了古代针灸歌赋,解释了古代体表部位名称,介绍了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等,供学习时参考。

书籍目录

绪论 一、针灸学的概念、范畴和主要内容 二、针灸学的发展简史 三、针灸的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 四、针灸学的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 上篇针灸基础理论 第一章经络总论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 二、奇经八脉 三、十五络脉 四、十二经别 五、十二经筋 六、十二皮部 第二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 四海 一、标本 二、根结 三、气街 四、四海 第三节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腧穴总论 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类 二、腧穴的命名 第二节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一、腧穴的主治特点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第三节特定穴 一、特定穴的意义 二、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 第四节腧穴的定位方法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三、指寸定位法 四、简便定位法 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十二经脉及其腧穴 一、手太阴肺经及其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本经腧穴(11穴) 1.中府* 2.云门 3.天府 4.侠白 5.尺泽* 6.孔最* 7.列缺* 8.经渠 9.太渊* 10.鱼际* 11.少商* 二、手阳明大肠经及其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本经腧穴(20穴) 1.商阳* 2.二间 3.三间 4.合谷* 5.阳溪* 6.偏历* 7.温溜 8.下廉 9.上廉 10.手三里* 11.曲池* 12.肘髎 13.手五里 14.臂臑* 15.肩髃* 16.巨骨 17.天鼎 18.扶突* 19.口禾髎 20.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及其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本经腧穴(45穴) 1.承泣* 2.四白* 3.巨髎 4.地仓* 5.大迎 6.颊车* 7.下关* 8.头维* 9.人迎* 10.水突 11.气舍 12.缺盆 13.气户 14.库房 15.屋翳 16.膺窗 17.乳中 18.乳根 19.不容 20.承满 21.梁门* 22.关门 23.太乙 24.滑肉门 25.天枢* 26.外陵 27.大巨 28.水道* 29.归来* 30.气冲 31.髀关 32.伏兔* 33.阴市 34.梁丘* 35.犊鼻 36.足三里* 37.上巨虚* 38.条口* 39.下巨虚* 40.丰隆* 41.解溪* 42.冲阳 43.陷谷 44.内庭* 45.厉兑* 四、足太阴脾经及其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本经腧穴(21穴) 1.隐白* 2.大都 3.太白* 4.公孙* 5.商丘 6.三阴交* 7.漏谷 8.地机* 9.阴陵泉* 10.血海* 11.箕门 12.冲门 13.府舍 14.腹结 15.大横* 16.腹哀 17.食窦 18.天溪 19.胸乡 20.周荣 21.大包* 五、手少阴心经及其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本经腧穴(9穴) 1.极泉* 2.青灵 3.少海* 4.灵道 5.通里* 6.阴郄* 7.神门* 8.少府* 9.少冲* 六、手太阳小肠经及其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本经腧穴(19穴) 1.少泽* 2.前谷 3.后溪* 4.腕骨* 5.阳谷 6.养老* 7.支正* 8.小海* 9.肩贞* 10.臑俞 11.天宗* 12.秉风 13.曲垣 14.肩外俞 15.肩中俞 16.天窗 17.天容 18.颧髎* 19.听宫* 七、足太阳膀胱经及其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本经腧穴(67穴) 1.睛明* 2.攒竹* 3.眉冲 4.曲差 5.五处 6.承光 7.通天 8.络却 9.玉枕 10.天柱* 11.大杼* 12.风门* 13.肺俞* 14.厥阴俞 15.心俞* 16.督俞 17.膈俞* 18.肝俞* 19.胆俞* 20.脾俞* 21.胃俞* 22.三焦俞* 23.肾俞* 24.气海俞 25.大肠俞* 26.关元俞 27.小肠俞* 28.膀胱俞* 29.中膂俞 30.白环俞 31.上髎 32.次髎* 33.中髎 34.下髎 35.会阳 36.承扶* 37.殷门 38.浮郄 39.委阳* 40.委中* 41.附分 42.魄户 43.膏肓* 44.神堂 45.譩禧 46.膈关 47.魂门 48.阳纲 49.意舍 50.胃仓 51.肓门 52.志室* 53.胞肓 54.秩边* 55.合阳 56.承筋 57.承山* 58.飞扬* 59.跗阳 60.昆仑* 61.仆参 62.申脉* 63.金门 64.京骨 65.束骨* 66.足通谷 67.至阴* 八、足少阴肾经及其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本经腧穴(27穴) 1.涌泉* 2.然谷* 3.太溪* 4.大钟* 5.水泉 6.照海* 7.复溜* 8.交信 9.筑宾 10.阴谷* 11.横骨 12.大赫* 13.气穴 14.四满 15.中注 16.肓俞* 17.商曲 18.石关 19.阴都 20.腹通谷 21.幽门 22.步廊 23.神封 24.灵墟 25.神藏 26.或中 27.俞府 九、手厥阴心包经及其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本经腧穴(9穴) 1.天池* 2.天泉 3.曲泽* 4.郄门* 5.间使* 6.内关* 7.大陵* 8.劳宫* 9.中冲* 十、手少阳三焦经及其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本经腧穴(23穴) 1.关冲* 2.液门 3.中渚* 4.阳池* 5.外关* 6.支沟* 7.会宗 8.三阳络 9.四渎 10.天井 11.清泠渊 12.消泺 13.臑会 14.肩髎* 15.天髎 16.天牖 17.翳风* 18.瘈脉 19.颅息 20.角孙* 21.耳门* 22.耳和醪 23.丝竹空* 十一、足少阳胆经及其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本经腧穴(44穴) 1.瞳子髎* 2.听会* 3.上关 4.颔厌 5.悬颅 6.悬厘 7.曲鬓 8.率谷* 9.天冲 10.浮白 11.头窍阴 12.完骨* 13.本神 14.阳白* 15.头临泣* 16.目窗 17.正营 18.承灵 19.脑空 20.风池* 21.肩井* 22.渊腋 23.辄筋 24.日月* 25.京门 26.带脉* 27.五枢 28.维道 29.居髎 30.环跳* 31.风市* 32.中渎 33.膝阳关 34.阳陵泉* 35.阳交 36.外丘 37.光明* 38.阳辅 39.悬钟* 40.丘墟* 41.足临泣* 42.地五会 43.侠溪* 44.足窍阴* 十二、足厥阴肝经及其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本经腧穴(14穴) 1.大敦* 2.行间* 3.太冲* 4.中封 5.蠡沟* 6.中都 7.膝关 8.曲泉* 9.阴包 10.足五里 11.阴廉 12.急脉 13.章门* 14.期门* 第二节奇经八脉及其相关腧穴 一、督脉及其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本经腧穴(29穴) 1.长强* 2.腰俞 3.腰阳关* 4.命门* 5.悬枢 6.脊中 7.中枢 8.筋缩 9.至阳* 10.灵台 11.神道 12.身柱* 13.陶道 14.大椎* 15.哑门* 16.风府* 17.脑户 18.强间 19.后顶 20.百会* 21.前顶 22.囟会 23.上星* 24.神庭* 25.素髎* 26.水沟* 27.兑端 28.龈交 29.印堂* 二、任脉及其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本经腧穴(24穴) 1.会阴 2.曲骨 3.中极* 4.关元* 5.石门 6.气海* 7.阴交 8.神阙* 9.水分 10.下脘* 11.建里* 12.中脘* 13.上脘* 14.巨阙 15.鸠尾 16.中庭 17.膻中* 18.玉堂 19.紫宫 20.华盖 21.璇玑 22.天突* 23.廉泉* 24.承浆* 三、冲脉及其交会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交会腧穴 四、带脉及其交会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交会腧穴 五、阴维脉及其交会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交会腧穴 六、阳维脉及其交会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交会腧穴 七、阴跷脉及其交会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交会腧穴 八、阳跷脉及其交会腧穴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交会腧穴 第三节十五络脉及其络穴 第四节常用经外奇穴 一、头颈部穴 1.四神聪* 2.鱼腰 3.太阳* 4.耳尖 5.球后* 6.上迎香 7.金津、玉液* 8.夹承浆* 9.牵正* 10.翳明* 11.颈百劳 12.安眠* 二、胸腹部穴 1.子宫* 2.三角灸* 三、背部穴 1.定喘* 2.夹脊* 3.胃脘下俞* 4.痞根 5.腰眼* 6.十七椎 7.腰奇 四、上肢部穴 1.肩前* 2.肘尖 3.二白* 4.中魁 5.大骨空 6.小骨空 7.腰痛点* 8.外劳宫* 9.八邪* 10.四缝* 11.十宣* 五、下肢部穴 1.鹤顶* 2.百虫窝* 3.内膝眼* 4.胆囊* 5.阑尾* 6.八风* 7.独阴 …… 中篇针灸技术 下篇针灸治疗 附篇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偏历——手阳明络脉 手阳明大肠经的别行络脉,名日偏历,在腕关节后3寸偏历穴处分出,走向手太阴肺经;其支脉向上沿着臂膊,经肩髑穴上行至下颌角处,遍布于齿中;其支脉进入耳中,合于该部所聚的主脉。它的病变,实证为龋齿、耳聋,虚证为齿冷、经气闭阻不通畅,可取它的络穴偏历治疗。 3.丰隆——足阳明络脉 足阳明胃经的别行络脉,名日丰隆,在距离外踝上8寸处分出,走向足太阴脾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上行联络头项部,与各经的经气相会合,再向下联络于咽喉部。它的病变,气逆则发生喉痹、突然失音,实证为狂癫之疾,虚证为足缓不收、胫部肌肉萎缩,可取它的络穴丰隆治疗。 4.公孙——足太阴络脉 足太阴脾经的别行络脉,名日公孙,在足大趾本节后1寸处分出,走向足阳明胃经;其支脉进入腹腔,联络于肠胃。它的病变,气上逆则发生霍乱,实证为腹内绞痛,虚证为鼓胀之疾,可取它的络穴公孙治疗。 5.通里——手少阴络脉 手少阴心经的别行络脉,名日通里,在腕关节后1寸处分出上行,沿着手少阴本经入于心中,再向上联系舌根部,会属于目系。它的病变,实证为胸中支满阻隔,虚证为不能言语,可取它的络穴通里治疗。穴在腕关节后1寸,别行于手太阳小肠经。 6.支正——手太阳络脉 手太阳小肠经的别行络脉,名日支正,在腕关节后5寸处,向内侧注入手少阴心经;其支脉上行经肘部,上络于肩髑穴部。它的病变,实证为关节弛缓、肘部痿废不用,虚证为皮肤赘生小疣,可取它的络穴支正治疗。 7.飞扬——足太阳络脉 足太阳膀胱经的别行络脉,名日飞扬,在外踝上7寸处分出,走向足少阴肾经。它的病变,实证为鼻塞流涕、头背部疼痛,虚证为鼻流清涕、鼻衄,可取它的络穴飞扬治疗。 8.大钟——足少阴络脉 足少阴肾经的别行络脉,名日大钟,在内踝后绕行足跟部,走向足太阳膀胱经。其支脉与足少阴本经并行向上而至于心包下,再向外下贯穿腰脊。它的病变,气上逆则发生心胸烦闷,实证为二便不通,虚证为腰痛,可取它的络穴大钟治疗。 9.内关——手厥阴络脉 手厥阴心包经的别行络脉,名日内关,在腕关节后2寸处发出于两筋之间,走向手少阳三焦经。它沿着手厥阴本经向上联系于心包,散络于心系。心系的病变,实证为心痛,虚证为心中烦乱,可取它的络穴内关治疗。 10.外关——手少阳络脉 手少阳三焦经的别行络脉,名日外关,在腕关节后2寸处分出,绕行于肩髆的外侧,上行进入胸中,会合于心包。它的病变,实证为肘部拘挛,虚证为肘部弛缓不收,可取它的络穴外关治疗。 11.光明——足少阳络脉 足少阳胆经的别行络脉,名日光明,在外踝上5寸处分出,走向足厥阴肝经,向下联络于足背部。它的病变,实证为足胫部厥冷,虚证为足软无力不能行走、坐而不能起立,可取它的络穴光明治疗。

编辑推荐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9版):针灸学》可供中医学类、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针灸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干嘛要用书后面滑纸做书,增加成本,一本二十几元的书,变成五十几元,加重学生经济负担。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很不错,只是有点太深了
  •   彩图的,纸张质量好。
  •   最新版 都是彩色图 很好 没买错
  •   书买了好久了,一直没有评论,不好意思!书我很满意!谢谢!
  •   内容详实,专业易懂,容量很大,值得研究。
  •   质量不错 内容也挺详细
  •   不错,一分钱一分货。
  •   纸质太好了,有点浪费,编的跟前几版比也没有好到哪里
  •   买回来做收藏的,没怎么好好看
  •   一本好书,值得一读,好评。。
  •   物流很快,商品很好没有损坏现象,我很喜欢。
  •   要不是我丢了书,我也不会买。。。。心疼了笔记。。。。。不过这版纸质好确实觉得不错,毕竟是彩图,对学习很有帮助。
  •   说实话虽然买到现在还没翻过不过他的送货等服务态度就很值这个分了
  •   纸张很好 书很好 正版 值得
  •   真心觉得不错啊,哈哈 真可以
  •   是比较实用的基础书籍
  •   (第9版):针灸学
  •   质量给予高度认可
  •   商品超级给力纸质很好 价格还实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