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张如安 页数:288
内容概要
宁波中医药历史悠久,萌芽于史前,兴起于宋元,辉煌于明代,至清代仍旧保持了不凡的业绩。宁波历史上医家辈出,陈藏器、日华子、高武、赵献可、柯琴等学者,造诣精深,名震华夏,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宁波中医药文化史》广泛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汲取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将宁波古代中医药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并予以详细的评述。《宁波中医药文化史》第一次系统地勾勒和梳理了宁波古代中医药的历史,将名中医的事迹发掘出来,并给予适当的评价,为区域医学史的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前驱性成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宁波中医药知识的长期积累(史前至唐五代时期)
第一节 医学知识的萌芽
第二节 于越至初唐的宁波医药
第三节 盛唐至五代宁波中医药发展概况
一、唐五代宁波的药业
二、医疗卫生用具的制造
第四节 陈藏器《本草拾遗》的学术成就
第五节 《日华子本草》的学术价值
第二章 宁波中医的兴起(宋元时期)
第一节 北宋宁波医学卫生的进步
第二节 南宋宁波医学卫生的发展
一、医疗机构的设置与医药救济措施
二、医书的编辑整理
三、临证医学的发展与名医的涌现
四、医药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与推广
第三节 南宋宁波人民的养生思想
第四节 元代宁波医药学概况
一、宁波医学的发展概况
二、宁波医生的构成
三、宁波医学各科的发展
第五节 古代医著的考证整理
一、推《素》、《难》之窈茫1叭
二、述医籍之源流
三、方书的编著
第六节 滑寿和吕复的医学成就
一、滑寿的医学成就
二、吕复的医学成就
第三章 宁波中医的辉煌(明代)
第一节 明代宁波医学发展概说
第二节 丹溪学派与王纶的医学成就
第三节 温补派巨匠赵献可的学术贡献
一、赵氏发挥的命门学说
二、以命门学说为指导的临床辨证施治
三、赵献可的郁证论治
第四节 董宿、高武的针灸学成就
第五节 劳氏伤科的形成
第六节 妇科、儿科的成就
第七节 药物学和方剂学的发展
第八节 养生思想述要
一、王守仁“神住、气住、精住”的内丹修炼思想
二、其他丈人的养生观点
第九节 古典医著的质疑与阐微
一、赵继宗《儒医精要》的反传统中医观点
二、古典医籍的考证、注释
第四章 宁波中医的守成(清代)
第一节 温补派高斗魁的医学特色
第二节 柯琴的学术思想
第三节 清前期宁波医学各科发展概况
第四节 医学、医史文献的研究成绩
一、柯琴的《伤寒论》注释
二、姚德豫的《洗冤录解》
三、孙事伦的《医语》
第五节 清前期宁渡本草、药学的进展
一、《得配本草》的学术特色
二、张德裕的本草著作
三、郑昂的《人参图说》
四、浙贝母、茯苓的人工栽种
五、中药业的发展
第六节 晚清宁波中医药发展概况
一、晚清宁渡中医发展概况
二、晚清宁波中药发展概况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见于《天元纪大论》,为岐伯所述者,见于《五运行大论》也。如天符刺法、脉法、脉要、阴阳、传热论、本论、从容、奇恒,《内经》诸论多引之,皆千古经法之遗也。而所谓大要者,岐伯引之尤多。惟是二皇之书,后世失其原本,故自《汉书》以后志方技者皆以《内经》为首。”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孙事伦尽管有着丰富的医学文献知识,但并没有学到其师全祖望的考证功夫,轻易地相信了《内经》中所谓的“羲农时所遗经论”。《医语》之失就在于他过于相信了《内经》等书所记的所谓上古医事。不过谈到《内经》的宗旨,孙事伦倒是颇能找词儿的。医者问日:“《内经》千言万语,其要果安在欤?”作者回答说:“‘无盛盛,无虚虚’,此二言者,《内经》之总龟也。盖即所谓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虚实辨而医之道思过半矣。”这一回答倒也颇能概括中医学的精髓所在,不谓无见。医案是患者情况与治疗经过的记录,关于其源流,孙事伦这样说:“杭大宗谓太史公传淳于意、陈寿传华佗、李延寿传徐文伯,即可为诸人医案。予谓《周礼》医师岁终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则必使书其所治之病症,所用之方药,为得为失,昭然可考。
编辑推荐
《宁波中医药文化史》是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