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睢明河 页数:1
内容概要
1.本挂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以下简称《新标准》)绘制。《新标准》与GB/T
13734—1992《耳穴名称与部位》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增加了“耳尖前”、“耳尖后”两个耳穴名称。
(2)调整了以下几个耳穴定位的描述:
①交感:在对耳轮下脚前端与耳轮内缘交界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在GB/T
13734—1992《耳穴名称与部位》.电的描述是: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
②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底部,即耳甲18区。(在GB/T
13734—1992《耳穴名称与部位》中的描述是。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
③上耳根:在耳与头部相连的最上处。(在GB/T
13734—1992《耳穴名称与部位》中的描述是:在耳根最上处。)
④下耳根:在耳与头部相连的最下处。(在GB/T
13734—1992《耳穴名称与部位》中的描述是:在耳根最下处。)
2.在挂图中耳穴名称的英文部分没有使用《标准》的’“穴位分区编号”,而是中文名称的英文翻译。主要考虑的是穴名与人体解剖部位、主治的对应关系,便于记忆和使用。
书籍目录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二、耳郭表面解剖名称及有关术语
三、耳穴的分布
四、耳郭基本标志线的划定
五、耳郭标志点、线的设定
六、耳郭分区的说明
七、耳穴名称、定位和主治
八、耳穴的临床应用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耳与经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2000多年前的医学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就记述了“耳脉”,《内经》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阐述。手太阳、手足少阳、手阳明等经脉、经别都入耳中,足阳明、足太阳的经脉则分别上耳前、至耳上角。六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都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而与耳相联系。因此,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奇经八脉中阴跷、阳跷脉并入耳后,阳维脉循头入耳。所以《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与脏腑的关系密切,据《内经》、《难经》等书记载,耳与五脏均有生理功能上的联系。如《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难经。四十难》说:“肺主声,令耳闻声。”后世医家在论述耳与脏腑的关系时更为详细,如《证治准绳》说:“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厘正按摩要术》曰:“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进一步将耳郭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说明耳与脏腑在生理功能上是息息相关的。人体的内脏或躯体发病时,往往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皮肤电特异性改变和变形、变色等反应。参考这些现象来诊断疾病,并通过刺激这些部位可防治疾病。可见,耳不仅与脏腑的生理活动有关,而且与其病理变化也是不可分割的。
编辑推荐
《最新国家标准耳穴挂图(真人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