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余浩 郑黎 页数:21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医学指南针将理、方、法、药一一括囊无余,把纷繁庞杂的医学理论进行高度的浓缩,由博返约。大有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密之功。一图在手,医学无忧,若非已将医道一以贯之,曷克臻此? 《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更有诸多精妙之处,不能一一细说。至若《内》《难》《伤寒》,言辞古朴,义理深奥,虽智者亦一时莫能解。后世医家著述,各呈己见,或有所偏颇,不能得睹医学全貌。惟《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从上智?下愚,莫不适合,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也。《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能令初学者,登堂入室,提纲挈领,不走弯路;能令徬徨迷茫者,破迷开悟,指明方向;能令医道精湛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自学中医者和中医爱好者来说,更是案头必备,不可或缺的好书。
作者简介
余浩,字任之,网名任之堂主人。自幼随祖辈学医,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自创任之堂,运用纯中医疗法治疗许多疑难杂症,疗效颇佳。著有《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一书,在当当网连续十六周荣登畅销榜。郑黎,湖北人,毕业于南昌大学医学院。硕士学历。现就职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擅长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
书籍目录
走向中医一、什么人适合学中医二、从生活中感受中医三、学习要从大处着眼第一章 从阴阳角度来认识中医一、阴阳的重要性二、阴阳的普遍性三、阴阳辨证在临床中的运用第二章 从五行谈中医框架一、人体的五行属性二、五行在临床中的运用第三章 学习中医的指南针一、指南针的演化过程二、人体内阴阳对流情况三、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循环图的意义第四章 学习之旅第一站:中药一、什么是好药二、药性的重要性三、肝脏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四、心脏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五、胃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六、胆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七、小肠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八、肾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九、脾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十、肺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十一、三焦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十二、膀胱相关疾病的用药特点十三、常用的引经报使药物十四、游览中药“名胜”第五章 学习之旅第二站:药方第一个组方:二至丸第二个组方:二妙散第三个组方:泽泻汤第四个组方:六味地黄汤第五个组方:乌梅丸第六个组方:逍遥丸第七个组方:小柴胡汤第八个组方:瓜蒌薤白白酒汤第九个组方:炙甘草汤第十个组方:丹参槟榔饮第十一个组方:小半夏汤第十二个组方:半夏泻心汤第十三个组方:大承气汤第十四个组方:温胆汤第十五个组方:四逆散第十六个组方:附子理中丸第十七个组方:麦门冬汤第十八个组方:麻黄汤第十九个组方:桂枝汤第二十个组方:葛根汤第二十一个组方:桔梗枳壳汤第二十二个组方:枳术汤第六章 学习之旅第三站:四诊一、切脉当明部位所主二、切脉当明切之何物三、切脉需练习基本功四、脉象之首脉——郁脉五、切脉如捉贼六、常见脉象描述七、八纲脉的理解八、切脉如抚琴九、正常脉象的理解十、一些特定的脉象(源自《脉经》)十一、脉象的描述十二、望形体十三、望姿态十四、望面十五、望嘴唇十六、望指甲十七、望手纹十八、望舌十九、望头发二十、闻声音二十一、闻气味二十二、问诊第七章 学习之旅第四站:病机第一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第二条: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第三条:诸气胰郁,皆属于肺第四条: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第五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第六条: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第七条: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第八条: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第九条: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第十条: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第十一条:诸热瞀瘼,皆属于火(心)第十二条: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第十三条:诸病肘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第十四条: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第十五条: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第十六条: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第十七条: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第十八条: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第十九条: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第二十条:诸窍干涩,干咳少痰,皮毛不润,皆属于燥第二十一条:诸病湿热,皆阳失于升第二十二条:诸腑气逆,皆气失于降第二十三条:诸症对立,阴阳错杂,皆失于和第二十四条:诸痰怪病,皆属于脾肾第二十五条:诸脉不通,痛如针刺,皆属于瘀第八章 学习之旅第五站:治法一、治法的运用在于守正出奇二、治病八法第九章 学习之旅第六站:医理一、用药剂量大小的问题二、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循环图的意义三、内伤病的治疗四、外感病的传变五、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十章 学习之旅第七站:临床一、风流眼的治疗二、药物是双刃剑,治病就是纠偏,就是折其病势三、五液失调的治疗四、胃病的治疗五、牙痛的治疗六、口臭的治疗七、咽炎及食道炎的治疗八、胆囊炎的治疗九、小肠相关疾病的治疗十、疳积的治疗十一、肩背部疼痛的治疗十二、便秘的治疗十三、痔疮的治疗十四、肝脏疏泄失常与肾结石的形成……第十一章 学习之旅第八站:医案第十二章 学习之旅第九站:实践与坚持第十三章 学习之旅第十站:感悟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人体上部为阳,头为诸阳之汇,全身的阳气都上升在头部汇集,因此头也被称为“清空之府”,人体清阳上升,出上窍……人体下部为阴,阴气下沉,浊阴下降,大小便出下窍……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为六腑。六腑者,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六腑为阳,主动,所以六腑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六腑如果不通了,藏了,就会生病。比如胆汁郁积形成胆结石;小肠不通形成肠梗阻;胃内饮食停滞会成为食积;大肠不通畅形成便秘;膀胱不通畅形成淋证;三焦不通则水液内停,形成水肿……肝、心、脾、肺、肾为五脏。五脏者,藏而不泻,满而不实。五脏为阴,主静,功能以藏为用,故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实。如果不藏了,同样也会生病……人体气为阳,血为阴。气能推动血液在周身运行,滋养五脏六腑……大到整个人,小到五脏、六腑,再小至经络、血脉,无不蕴含阴阳之理……阴阳的普遍性时刻提醒我们,治病必求于本!治病必须分阴阳!三、阴阳辨证在临床中的运用经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说的是阴阳的关键在于阳气的致密而护固于外。虽寥寥几字,却道出天机,寓意深远。临床上治疗疾病时,治疗的目的就是“因而和之”,即调和阴阳,达到“阴平阳密”的状况,使之不出现阴阳离决的局面。《内经》中关于阴阳的论述,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为临床治疗疾病带来很多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比如:“阴静阳躁”这句话在临床上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表面看起来,就是讲的阳动而阴静,其实它反映的是阴阳的普遍特性,当阳气亢盛时,事物会处在一种躁动的状态,而当阴气过盛时,事物处在一种安静的状态。因为有了阴阳的平衡,才有了动与静的平衡,生命才有了活力而又不至于躁动。在临床中,当我们看到小儿好动的时候,应该想到“阳躁”,小儿阳气旺盛,如果郁积不畅,就会化火,出现内热过重,躁动不安;当看到小儿不爱活动,过于沉闷的时候,应该想到“阴静”,患儿体内阳气不足,阴气过盛。“阴静阳躁”反映的是阴阳的特性,但当阴阳平衡失调非常严重,出现了“重阴”、“重阳”,又会是什么情况呢?
编辑推荐
《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是想在医学林海之中描绘出一条学习中医的道路,便于同行及中医爱好者行走,我也就算是个修路的人;同时也是想阐述中医之道,借“道”释“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