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薄智云 页数:259
内容概要
腹针疗法是从中医的理、法、方、穴出发,通过在腹部进行针刺调节脏腑、经络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安全、适应证广等优点,自该疗法推广以来,受到针灸界同仁及专家的普遍关注。 《腹针疗法》是作者根据20多年的临床经验编辑而成。腹针是以神阙布气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宏观调控系统。作者认为,神阙系统可能是形成于胚胎期的调控系统,也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因此,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与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这不仅是敷脐疗法的基础,也是腹诊与腹针疗法的基础。书中对上述的理论不仅从中医经络而且从现代医学角度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并以一种全新的观点与方法奉献给读者。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疑难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达到使读者融会贯通,易于掌握的目的。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与实用性。 腹针疗法既有传统针灸治疗的特点,又有自身诊治的特色,广泛适用于各年龄层次的人。对于小儿,如采用指针亦同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腹针疗法》可在广大中医、针灸医生及中医院校师生中普及和推广,也可供中西医临床医生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腹针疗法概论第一节 腹针的形成一、传统针灸面临的困扰二、偶然奇效的启迪三、腹针的探索与形成第二节 腹针的机理第三节 腹针的特点第二章 腹部解剖第一节 前腹壁表面解剖一、前腹壁表面标志二、前腹壁表面分区第二节 腹部的形状和脏器的体表投影一、腹部的外形二、脏器的位置及其体表投影第三节 前腹壁分层局部解剖一、皮肤二、浅筋膜以及浅层血管、淋巴管和皮神经三、腹外斜肌筋膜四、肌层和在肌层中通行的神经血管……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扁平阔肌及在其间通行的神经血管 由浅及深依次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1.腹外斜肌 腹外斜肌是前腹壁前外侧部最浅表的肌肉,由肌性部和腱膜构成。腱膜大部分覆盖于腹直肌的表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壁,并在正中线与对侧的腱膜相交织,构成腹白线。 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紧接于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及耻骨结节之间增厚的部分,称腹股沟韧带。 在耻骨结节的外上侧,腹外斜肌腱膜分裂成两部分:一部分向前下方附着于耻骨结节,称外侧脚(下脚);另一部分向前下方附着于耻骨联合前面,称内侧脚(上脚)。两脚之间裂隙的上部有细小的横行纤维,该三角形裂隙被称为腹股沟管皮下环,在男性有精索由此穿出,女性有子宫圆韧带从之穿出。 腹股沟韧带内侧端有一部分纤维向后外上方延伸附着于耻骨,俗称陷窝韧带。陷窝韧带呈三角形,它的前缘与腹股沟韧带相延续,后缘连于Cooper氏韧带,三角的尖端指向耻骨结节,其游离的外侧缘呈弧形,是血管间隙和股环的内侧界。 腹外斜肌的作用:当骨盆固定不动时,两侧腹外斜肌的收缩可使胸廓下降帮助呼气(正常情况下,呼气无需腹外斜肌帮助),并使脊柱向前弯曲,单侧肌肉收缩可使脊柱向同侧屈曲和向对侧旋转,腹外斜肌也是腹压肌。 腹外斜肌的神经支配:由第5~12肋间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支配。 2.腹内斜肌 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的深面,全被腹外斜肌覆盖,是前腹壁3层扁平阔肌中最厚者,它起于腹股沟韧带外侧半(或外侧2/3)、髂嵴的前2/3、腰背筋膜(腹内斜肌没有游离的后缘)和髂筋膜。起于腰背筋膜的腹内斜肌纤维斜向内上,最上部的纤维附着于下位3个肋骨。其余纤维走向剑突和前正中线,起于髂嵴的纤维以髂前棘为中心呈放射状走向,上部纤维略斜向内上方,走向腹直肌和腹白线;而起于骼前上棘的纤维呈横行或略行向下,走向腹直肌;起于骼前上棘下方的纤维更为倾斜走向内下方,除一部分贴附于精索表面下行到阴囊参与构成提睾肌外,其余的肌纤维呈弓状跨越精索的前方和上方,在精索的内侧或上方移行于腱膜,与腹横肌腱膜共同构成联合腱,附着于耻骨嵴,参与构成腹股沟管内侧部的后壁。 腹内斜肌的作用:两侧的腹内斜肌同时收缩时,后部的肌纤维下拉胸廓帮助呼气(在正常情况下助呼气的作用不大),并使脊柱向前弯曲,前部的纤维使腹壁内收增加腹内压;单侧肌肉收缩可使脊柱侧弯或向同侧旋转。 腹内斜肌的神经支配:由第10~12肋间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支配。 3.腹横肌筋膜 腹横肌筋膜位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可以作为识别层次的标志。在这一层筋膜中通行的血管和神经如下。 (1)血管:下位6对肋间动脉和肋间静脉,4对腰动脉和腰静脉以及旋髂深动脉和静脉。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