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及其现代性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王处辉 编  页数:500  字数:380000  

前言

  序(一)  万新平  在天津市国学研究会成立以来,国学会的同仁团结奋斗,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术研究队伍壮大;学术交流及创新论坛相继举办;普及活动活跃,甚至走出本市且获得好评;网站宣传引起海内外关注。曾连续被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评为“十佳学会”。这不由地让工想起倡导成立国学研究会的老一代学者王玉哲、杨志玖、刘文英等老先生们,他们虽然相继谢世了,但他们这一事业的接续者仍在不懈地努力着。相信这些前辈在天有灵,定会和我们一样感到高兴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精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至今仍启迪民智,培植民心。如先人提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时偕行”、“天人合一”等等,对我们今天的重要作用及影响,不言而喻。新时代新的国学研究,自然是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历久弥新的活的精神,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文化,服务于民族之复兴,国家之振兴。天津国学研究会经几年努力,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与国内很大国学大师建立了学术关系,如汤一介先生、李学勤先生、范曾先生、乐黛云先生等,他们或接受邀请成为天津市国学研究会的学术顾问,或以其他形式对天津国学研究会研究工作进行指导帮助。这使天津国学会有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重要基础。  国学研究的发展,需要我们国学研究者,在国学原理、体系、观点及研究方法上下功夫。没有系统完善、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支撑,简单的回归、复旧或机械地套用国外模式都不可行,也无法在世界上获得应有的地位。所以,当前加强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意义十分重大。对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和宇宙世界,传承中华文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资政育人,服务现代社会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的国学之精华是属于全人类的,更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天津国学研究会打破地域界线,以自身数年研究的成果为基础,采用向名家约稿,向全国同行征稿等方式,编辑出版《国学及其现代性》论文集,很有意义。这是天津国学会出版的第一部研究成果集。我为些感到高兴,并向天津市国学会全体同志表示祝贺。  国学研究任重道远,更须大家继续努力!  (编者注:序作者为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党组书记,现任天津市政协文史委主任)

内容概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精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至今仍启迪民智、培植民心。如先人提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时偕行”、“天人合一”等等,对我们今天的重要作用及影响不言而喻。《国学及其现代性》认为:新时代新的国学研究,自然是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历久弥新的活的精神,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文化,服务于民族之复兴,国家之振兴。本书由王处辉主编。

作者简介

     天津市国学研究会是由国学研究人员及支持国学研究的人士自愿结合组成的学术性、非盈利的社团组织。该研究会的宗旨是挖掘、收集、整理和弘扬中华传统国学瑰宝,使之服务于现代社会。学会的基本宗旨是:“创新国学学术研究,积极服务于国家的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事业,为天津市及国家的文化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有鉴于此,学会成立四年多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学会建设、科学研究、学会网站建设、国际交流、学术会议、讲座论坛、经典诵读、知识普及、书画活动、服务社会等方面。经过四年多发展,现在天津市国学研究会正式注册会员150多人。下设“甲骨学专业委员会”,并开设一“天津市国学研究网站”,以作为学术信息交流的平台。               

书籍目录

前言/王处辉
序(一)/万新平
序(二)/甄健民
第一编 国学研究与当代文化自觉
小谈国学/李学勤
国学的现代意义/丘亮辉
漫谈国学、儒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刘泽华
国学问题之我见/赵伯雄
儒家伦理与中国现代企业家精神/汤一介
文化自觉与中西文化汇通/乐黛云
社会历史学之理论与实践/李世瑜
论中国社会价值系统的一主多元特性/王处辉
第二编 传统经典之现代诠释
岂日元衣 与子同袍——谈战争与《诗经》/范曾
王玉哲教授甲骨学研究述评/朱彦民
从《泰》《否》卦辞及《周易》卦序解读先秦思维逻辑/吴克峰
论归隐思想与《周易》中归隐思想的学派归属/乔清举
《论语》新说六题/杨效雷
心性修养:道德自律的基础——孟子对道德自律基础的论证及其当代启示/刘彦生
政治公信力在商鞅变法中的建构/张丽 陈文江
试论汉语的“保卫”问题/艾跃进
漫话历史上的韵语启蒙读物/罗澍伟
四库辑本姚燧《牧庵集》漏收误收考/查洪德
石破天惊《论语正》——影印本《论语正》前言/涂宗涛 高喜田
行均与《龙龛手镜》/陈家宁
第三编 传统道德与当代诚信社会建设
论当下我国社会诚信建设问题/王处辉
超越理想——社会诚信建设谈/鞠春彦
儒家诚信价值观的现代认知及转化/邹千江
浅论诚信道德之于社会秩序的作用/娄章胜丁云栋
从乡约看中国传统社会信任机制的建立/马馨
关公信仰与民间诚信传统/宣朝庆孙晓冬杨辰
明清时期社会诚信价值体系的整体建构及其启示/刘肇阳
阶层与信仰:不同话语下的山西狐神信仰/陈纪昌
体制外社会伦理情结探析——基于小传统视野下的考察/王骥洲
顾炎武的风俗论与社会诚信建设/王君柏
论见义勇为的价值传统及其现代困境/王修彦
后记

章节摘录

  小谈国学  李学勤  我们跨进新的21世纪,已经有好几年了,在这几年中,国内学术界一个明显的潮流,是所谓“国学热”的兴起。若干大学设立或重建国学专门机构,以及如《光明日报》开辟国学版,还编辑年鉴性的《年度国学》,等等,都可说是标志。  (一)“国学”一词的兴起  作为一种学问的“国学”一词,出现甚晚。“国学”的内涵,要比常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为窄,有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不好称为“国学”,也就不在“国学”之列。“国学”的前身是“中学”,有“西学”才有“中学”,而把“中学”改称“国学”,是“西学”逐渐成为“学”的主流的结果。  “西学”是在明清之际开始传入中国的。其后,每当历史重大转折时期,总会出现“中学”、“西学”关系的讨论。这一点,放到当时历史的大背景中,便很容易看清楚。明清之际、晚清民初、五四前后,都是明证。“文革”结束,走向改革开放,也是如此。  (二)从“文化热”到“国学热”  “文革”过去,80年代曾有“文化热”,即对中国文化和文化史的研究。那时有一本报告文学题为《中国文化热》,一时不胫而走。这种现象,乃是对“文革”反思的直接产物。到了90年代,“文化热”暂时沉寂,其实是转为深入,现在的“国学热”在一定意义上是其继续。  “国学热”的涌现,与中国国势的振兴是有关系的。中国崛起,促使国人要求更多更深地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也使外国人希望更正确地了解中国。因此,“国学热”不能视为一种偶然的、暂时的事件,关键在于怎样去引导和发展。  (三)国学的不同倾向  国学从过去到现在,只是学问的领域,研究国学、讨论国学的人,有种种不一样的观点和主张。愿意了解有关情况的,不妨一读章太炎《国学讲演录》、钱穆《国学概论》等书。  对待国学即中国传统学问,态度最激烈的,是完全加以否定,如所谓“全盘西化“派,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做到的。(附带说一下,有学者讲过几句过头的话,后来主张并非如此,应予分析看待。)  态度最保守的,是主张彻底复古,排斥整个西学,这也是不应该也做不到的。  任何一个时代的学人,都不可能离开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应当而且必须回答社会或学术提出的问题。所以,过去谈国学是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今天也正是一样。立足今天,面对将来,去看中国固有文化学术有怎样的优秀传统,加以继承和发扬,是当前探索国学所需要的。  (四)国学的现状  当前国学尽管称“热”,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甚至可以说有危机潜伏,我主要是指学术界部分人空疏浮躁的风气。这种风气,或者说心态,刚好同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根本精神相背反。  我在这里不是说当前有关国学的各种通俗普及性的作品。对于将国学基本知识介绍给社会公众的学者们,我是深怀敬意的。我们希望,对国学的了解和探讨能够逐步深入,使大家都能对优秀文化传统有所理解,培育应有的感情。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阔,五千年的辉煌文化传统是各民族、各地区共同创造的,不但丰富多彩,而且绵延不绝。我常常想,这一传统何以在举世间独能延续至今,是比“李约瑟难题”更不容易解答的问题。国学的学习和研究,应当告诉大家,我们的先人曾对国家民族以及世界做出过多少贡献,从而激励我们将来做得更多更好。  (五)国学贵在创新  从文化传统来说,国学是古老的学问,可是这门学问传到我们手中,能不能继续下去,并且得到阐扬,关键则在于我们是否做到有所创新。  五四以后,曾经有过国学繁荣兴盛的一段时期。北大如何办国学门,出《国学季刊》;清华怎样建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等前辈,至今仍然脍炙人口。仔细想一想,那时主领风骚,既留下丰富学术成果,又育成许多后进人才的一代学人,哪位不是富于学术“个性”,敢做学术创新的?  创新本来是传统肯定的美德。传说汤有盘铭,曰日新又新,还是值得我们反复吟味的。国学既须继往,更贵在开来,这是应有的抱负和希望。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国学研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事业。天津近代国学研究学术机构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时在天津有一批有志于国学知识传播和传统文化弘扬的学者,他们建立了“天津崇化学会”、“国学研究社”、“存社”、“国文观摩社”等。2006年7月,天津市首家国学馆——明德国学馆成立。2008年5月31日,我们的“天津市国学研究会”——国内首家省级国学研究机构正式成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学及其现代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