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转型驱动收入分配调整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顾严  页数:223  字数:243000  

前言

  双转型驱动收入分配调整收入分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与典型国家的情况相比,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更具复杂性。  国内学者常把收入分配研究划分为功能收入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两大类。前者是关于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价格形成及各生产要素所得占国民收入份额的理论;后者是关于不同家庭或个人的收入份额、收入分布特别是不均等状况的测量和解释。为化繁为简,以揭示主要矛盾,本书以这两类研究为基础,将现象层面的收入分配问题也归为两类。一类是“国民收入结构”,即宏观上国民收入在不同要素或部门中的份额,对应功能收入分配理论。其表现形式是按照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各个组成部分——付给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的劳动者报酬,付给企业提供资本的营业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付给政府提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生产税净额——所占的份额。另一类是“居民收入差距”,即微观上居民部门内部的收入分配状况,对应个人收入分配研究。表现形式可以是不同家庭或个人组别的收入比(如城乡收入比),也可以是某组别的收入所占份额(如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占比),还可以是整体的收入分布形态(如基于洛伦茨曲线计算的基尼系数)。  我国国民收入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劳动收入占比的明显下降。不同统计口径的数据均能支持这一判断,而且居民收入份额的缩小也主要是由劳动收入占比下降造成的。从经典的经济学看,生存工资理论、供求决定理论、边际产出理论都能提供解释,并可以得到一个共同的推论:劳动收入的份额通常是被动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要素收入、劳资关系、产业结构等因素。专门针对中国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原因的研究,有“被动下降说”、“资强劳弱说”、“制度缺位说”、“经济结构说”等主要观点。美国劳动收入占比长达14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相应的经济史研究,则突显出两大因素的关键作用:一是通过市场和法律手段对劳动权益进行适度保护;二是通过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劳动报酬增长。  本书综合国内外研究,结合典型国家的经验证据,在我国处于转型关键阶段的大背景下,特别强调两个机制的重要性:一是产业结构变迁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引起要素收入分配的变化;二是劳动权益保障和劳动力素质提升,为劳动收入的正常增长创造必要条件。  农业是主要依靠劳动力要素进行生产的行业,我国农林牧渔业劳动收入占比近95%,在各行业中最高。第二产业中,建筑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最高,为5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次之,为48%;再次是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为47%;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劳动收入占比较低,只有23%~24%。第三产业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劳动者报酬占增加值比重最高,接近87%;邮政业和教育两个行业的劳动收入占比都在3/4以上;房地产业的比例最低,只有1/10多一点儿。平均来看,农业的劳动收入占比高于第二产业,后者又低于服务业。随着产业结构的变迁,如果生产要素从农业流向建筑业,再流向劳动密集型制造行业,进而流向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行业,劳动收入占比就会呈现出逐步下降的态势。由于服务业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和相对稳定的资本-劳动比,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劳动收入的增长。主要人口大国的实践经验还显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增加值中劳动收入所占的比重呈不断提高的态势。在服务业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卫生和社会服务业等公共服务类行业,以及计算机及相关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等科技类服务行业,劳动收入占比始终都名列前茅。服务业发展滞后,正是产业视角下我国劳动收入占比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  从劳动权益的视角看,作为劳动者基本权益的劳动报酬获取权,保障得并不到位。工资决定上,劳资双方地位不对等,存在明显的资方强势、劳方弱势问题。在劳动力供给总体大于需求的情况下,企业职工组织化程度低、谈判能力不强,为利润侵蚀工资提供了条件,导致工资份额持续下降。调控手段上,尽管政府掌握着一些手段,例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工资指导线、最低工资标准等政策工具,但是存在底数失真、底线模糊、导向弱化等问题。特别是法制保障不到位,劳动权益保障法律法规距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等方面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不仅法制建设比较滞后,而且规避相关法律法规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思想认识上,尽管中央政府不断强调要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但地方在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上参差不齐。工资决定、调控手段、法制保障、思想认识上存在这些问题,在执行有关促进劳动者增收的政策上,也就难以形成有效的正向激励。企业不积极,一些地方政府不积极,甚至连劳动者自己都不积极。更有甚者,包括被压低的工资在内的偏低的劳动权益水平,对劳动者人力资本的积累构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工资增长慢,人力资本投入难增加,劳动生产率就提不高,劳动力要素也就难以获得更高的报酬。如此往复,就形成了低收入(权益)—低人力资本(劳动生产率)的恶性循环。  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则呈现在城乡之间、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不同居民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以及不同身份的人之间等多个维度、全方位的扩大之势。解释这一问题仍然可以从产业结构的视角出发,从经典理论假说中得到这样的推论,即在产业结构变迁的进程中,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和高收入产业部门内部的收入差距,是导致居民总体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的收入差距,主要是异质性特征造成的。不同的产业部门,由于在要素投入结构、投资率、生产率、劳动力转移和吸纳状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人均收入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别。如果产业异质性不消除,不同产业的人均收入水平会向显著不同的均衡增长率(最后是均衡水平)收敛,这样收入差距会持续扩大,难以根本缩小。从我国的实践来看,低水平均衡与高水平均衡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严重制约稳定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形成。我国现有的中等收入群体不仅比重低,而且向上流动难而向下流动易。以4~5年为一个周期来考察,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向低收入阶层转移的概率约为40%,而美国不到30%;向高收入阶层转移的比例只有1/4,美国约为1/3;保持在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只有1/3,美国则超过40%。在城乡差距、地区差异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开始趋缓的同时,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发突显。行业人均收入水平的分布形态,在非参数估计下呈现出向双峰格局转化的明显态势,不同行业的收入将收敛到各自的均衡水平,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而且不会缩小。如果劳动力能在城乡间、产业间、行业间自由迁移,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会有所缓解。但是,无论是从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实来看,还是从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多种形式的分割看,限制劳动力流动的障碍依然明显。  造成收入差距的结构性因素众多,除产业结构外,收入结构也是重要变量。国内外海量证据均表明,与劳动收入(如工资性收入)比重降低、非劳动收入(如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比重提高相伴随的,是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且前者对后者甚至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这样一来,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实际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或者更确切地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果联系。解决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核心是遏制劳动收入占比下降趋势,使其逐步回复到合理水平。  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是个系统工程。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直接威胁,以及对外经济关系上的责任陷阱和榜眼陷阱、发展思路和路径上的所谓中国模式陷阱、社会民生及政治领域的拉美化陷阱等挑战,潜在增长率水平可能会出现阶梯式的显著下降。国民经济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成功转变发展方式,离不开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整和有效支撑。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是调整国民收入结构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灵魂和主线。一方面,应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分配理顺型”服务行业;另一方面,应积极促进劳动者素质转型,培育“体面创新型”劳动力。产业需求是拉力,劳动者素质是推力,两者结合的双转型才能持续提高劳动收入及其占比,彻底扭转国民收入结构和居民收入差距的不利格局。  沿着上述分析逻辑,本书第一章给出了基本分析框架,梳理出中国收入分配的两大典型特征;第二章从有关劳动收入占比的国内外理论和实践出发,提炼出产业结构和劳动权益这两大核心要素;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专门讨论产业结构和劳动权益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和现实进行分析;第七章讨论收入结构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从而推论出劳动收入占比在整个收入分配格局中的核心地位;第八章在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作出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产业和劳动力素质双转型来驱动收入分配调整的思路及对策。

内容概要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收入分配的两大特征。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者,可持续地提高劳动收入及其占比,是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灵魂和主线。这不仅关系到分配格局的理顺,也事关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收入分配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转型期需要特别注重两个机制:一方面应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分配理顺型”服务行业,通过结构升级特别是服务业发展来优化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结构;另一方面应积极促进劳动者素质转型,培育“体面创新型”劳动力,通过权益保障和素质提升实现正常增收。

作者简介

  顾严,男,1982年1月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社会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和收入分配。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国家发改委宏观院重点课题等研究项目50余项,撰写研究报告近100万字。在《经济学动态》、《管理世界》等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有10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被EI、ISTP等国际学术索引收录。曾获得国家发改委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一等奖、人社部中国社会保障论坛优秀论文奖、国家发改委宏观院优秀成果奖、武汉大学《经济评论》杂志创刊30年优秀论文奖等学术奖励。

书籍目录

第一章中国收入分配典型特征
第一节分析框架:国民收入结构与居民收入差距
第二节国民收入结构:劳动收入占比下降
第三节居民收入差距:多个维度全面扩大
第二章国民收入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关于劳动收入决定的经典理论
第二节关于我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原因的主要观点
第三节跨国面板数据和美国的经验证据
第四节产业结构视角和劳动力视角
第三章产业结构对国民收入结构的影响
第一节不同产业的要素收入结构
第二节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影响的专门讨论
第三节服务业要素收入结构的专门讨论
第四章劳动力供求及权益保护的影响
第一节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消极影响
第二节劳动收入保障存在的典型问题
第五章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解释
第一节最新进展:“阿特金森复兴”以来的代表性成果
第二节回归传统:结构式分析和异质性假定
第三节理论模型:带劳动力迁移的两部门增长模型
第四节扩展讨论:产业部门内部的职业结构的影响
第六章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新趋势
第一节收入分布形态和收入等级迁移
第二节正在趋缓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
第三节越发凸显的行业收入差距
第四节产业间劳动力迁移与收入差距
第七章收入结构对收入差距的重要影响
第一节非劳动收入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证据
第二节非劳动收入的理论路径和特征
第八章产业和劳动力双转型驱动分配变革
第一节中国经济奇迹及背后的分配故事
第二节跨陷阱转方式呼唤分配变革
第三节发展“分配理顺型”服务业
第四节培育“体面创新型”劳动力
参考文献
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双转型驱动收入分配调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