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唐国亮 编 页数:427 字数:430000
前言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广义的“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等。 民间故事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口头文学,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以奇异的乡土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讲述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表达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抒发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理想的情怀,展现出广阔的生活图景。它反映了民族的习俗、信仰、心理、审美情趣和社会情况,它凝聚了一个民族文化的传统与特质,是一个民族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是研究民族思想、民族性格及其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料。 马克思对民间故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在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开始于此时产生神话、传奇和传说等未记载的文学,而业已给予人类以强有力的影响。” 因此。对民间故事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就是对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这既是符合文明发展规律、顺应文化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的战略举措,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 昆明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三万多年的人类生活史、二千四百多年的滇中文化史、一千二百四十多年的建城史。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之美、高原风光之美、民族风情之美、边境异域之美和都市时尚之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多元文化交汇融合。昆明地缘特殊,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迁徙的目的地和集散地。目前,共有52种民族成分,其中包括彝、回、白、苗、壮、傣、哈尼、傈僳、布依等九个世居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在昆明交汇融合,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和信仰,形成了包容性、开放性、创造性的多民族文化特征。创造了绚丽多彩、剐具风格、富有魅力的民族民俗文化。千百年来,各民族产生了大量特色鲜明的民间故事。山山水水,村村寨寨,蕴藏着丰厚的民间文学宝藏。 自20世纪30年代起,就陆续有关注民间文学的文人志士在这片沃土上开始搜集整理民间故事。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20世纪80年代,又开展了大规模的民间文学集成工作。昆明市的民间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陆续出版了一些民间文学书籍,民间文学集成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04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启动了编纂《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专项工作,从而掀起了新一轮发掘整理民间故事的热潮。昆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积极响应,于2007年开展了编辑《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昆明分卷》的工作。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我市民间文艺工作者多年的不懈努力,编纂《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昆明分卷》的浩大工程终于完成。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热情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昆明分卷》得以正式出版。这套书由15卷组成,涵盖了昆明市的所有市、县、区。它的编辑出版,是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重大成果。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昆明分卷》是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一畦生机盎然的绿地。这部民间故事集从语言文字上看,多是民间口语,朴实无华,不尚雕饰,通俗畅晓,形象生动,读来有一种泥土之芳香扑鼻,有亲友交谈一般的温馨,给人一种亲和的魅力。它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幅远古的亦真亦幻的画卷,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老昆明人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真切地感觉到前人朴素而睿智的思想、高洁的道德情操。《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昆明分卷》不仅是民间文学的书籍,同时,它也是了解昆明、认识昆明的基本读物,相信会有更多的读者喜爱它并从中获益。 由于社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濒临消亡。还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我们抢救保护,我们肩上的责任还很重。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我们迎来了昆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民间文学事业也将大放异彩。希望广大民间文艺家和工作者团结一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共同开创昆明民间文艺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泛亚文化名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盛世修典,正逢其时。放眼滇池,春光无限。回眸雪鸿,弥足珍惜。集腋成裘,汇流成海。值此《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昆明分卷》付梓之际,聊作数语,是以为序。 2012年3月
内容概要
唐国亮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是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一畦生机盎然的绿地。这部民间故事集从语言文字上看,多是民间口语,朴实无华,不尚雕饰,通俗畅晓,形象生动,读来有一种泥土之芳香扑鼻,有亲友交谈一般的温馨,给人一种亲和的魅力。它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幅远古的亦真亦幻的画卷,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老昆明人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真切地感觉到前人朴素而睿智的思想、高洁的道德情操。《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不仅是民间文学的书籍,同时,它也是了解昆明、认识昆明的基本读物,相信会有更多的读者喜爱它并从中获益。
书籍目录
春天永驻山花烂漫(代前言)
神话
洪水滔天
繁衍人类
不同民族的由来
不同方式的祭祀活动
五个神奇的儿子
洪水与笃慕
阳亚射日
传说
人物传说
建文帝的传说
乌鸦不叫
雀吃水
黑白玉兰
旧寺窝
五股水
雀不吃
蚊子不咬人
大力士阿者
贼不偷他的羊
抬碓
敲牛
比武
在牢房里
原来如此
哦尼更阿保
龙言秀才的传说
制伏水牛
龙言田的来历
断头绝根
一窑干柴半窑炭
龙言秀才与转龙水
蒙心围腰
牙齿草
应山哥
纳岔“僧尼弱”的传说
僧尼弱出世
威慑县太爷
六块粱子拔松树
尼纠大白水的来历
僧尼弱之死
采舞阿万的传说
包文正断案
包公巧断石头案
董仲舒寻母记
滚(鬼)谷子先生的来历
史事传说
大雁北飞
风氏土司的传说
撒营盘常氏家族的传说
风物传说
乌蒙轿子山天池的传说
乌龟山的传说
镌字岩的传说
悬女石
会缩的泉
县界
六姑娘山的传说
石姑娘山的传说
乌蒙轿子山的传说
老金山和大石山
九龙、转龙和转龙文笔山的传说
龙泉山的传说
九龙山的传说
笔架山的来历
见官山与驮柴山
老尖山为什么没有老雪山高
仙人锅桩石
仙马掏掌
石牛角的来历
秤杆垭口的来历
白大人凹子的由来
天生桥
仙人坟的来历
撒马基的传说
大水井的传说
石坎子的传说
秀屏山岩中央红斑的来历
方建和恨中的传说
石坝箐的传说
大白水的传说
断烟坡的由来
灵光庙的传说
动植物传说
苞谷是怎样形成的
狗追稻谷的传说
习俗传说
彝族竹子的传说
苗女挽发髻的来历
彝族为何用羊皮做嫁妆
清明节门上挂柳条的由来
皎平渡船工供奉“王爷菩萨”的来历
哈尼族饭团节的由来
哭嫁的传说
傈僳族祭母的来历
“土皇天”的传说
磨担秋的来历
罗喏和南夺
故事
魔法故事
“西利利骚唠唠”
阿诺变龙
百鸟羽衣人
卖香香屁
金鱼姑娘
白龙潭借碗
莲佳与娥冉妮蚌
金蛋
会说话的鸟
一块玉石
卖宝瓶
微依诺“招夫”的故事
翠竹长青
一个被遗弃的姑娘
石老虎的故事
钱财和仁义
儿大娘三岁
张好人和李浪心
俩兄弟
跛脚猴子,小心些
会行走的柴
吕蒙震过年
爱情故事
白鹤和恶鹰
梅花与勤郎
灵芝姑娘
生活故事
笑人前落人后
王富和他的女儿
教儿不能顾面子
败家子吴八
虎大与虎二
应得的报答
报应
路遥和马力
小锅破案
地里有黄金
儿子与金子
大胯搓面汤的故事
竹篮不能丢
懒汉王小二
李老九
放牛娃智答老师
三婆媳
篾匠与老太婆
照壁的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
鲁大宗的故事
野鸡变凤凰
打官司
过冷饭桥
耿公智取敌寇
罗牧阿智的故事
支扣子
剪羊毛
案子断颠倒了
世代的规矩
红猪肉
打土司嘴巴
谁的年炮先响
换衣裳
智取大米饭
常土司学狗叫
有眼无珠
初冒说
念咒语
“小狗头”瞧媳妇
直襄的故事
诱水出桶
巧治懒人
打锣偷羊
巧戏财主
扁大生的故事
治四川马夫
三八二吊三
过鸡街坡
章张的故事
让王大少爷吃狗屎
要上还是要下
阿杰宝的故事
岩洞避雨
买布
痛打老土司
李二毛的故事
智斗黑大汉
送“鬼”
治病
逗笑
请客
捉赋
四脚朝天
巧斗李子元
动物故事
小猫
蚊子
慧静禅师与鳝鱼
老虎和猎人
鸽子、母鸡和箐鸡
憨斑的衣裳
鸡、龙和蜈蚣
狗、猫、山羊
松鼠、老虎、雷公和人
狐狸吃敖敖哈哈
金麂子、短尾巴灰老鼠和梨花猫
鹰和鸡
水牛和豹子
还是人聪明
猪为啥没有角
谁管得了天下我嫁谁
乌鸦与青蛙
狼、猫和兔子
狐狸和画眉
老虎和麂子
老虎为何十二年生一二个
蛐蛐与猴子
其他故事
茶花
高傲的妮嫫
李大胆捉鬼记
王秀才与李大汉
王三巧斗阎王
彩云蜜
永不凋谢的哝嗦花
妖婆是怎样变成毛辣虫的
“鬼缠”病的故事
笑话
笑话三则
娃娃的腰杆
娃娃屁股三把火
说白话
憨包普二
一个健忘的人
笑话二则
我要穿着它准没命了
只要上六块的
放猪小妹
三个姑爷拜寿
学我的样子做
老虎、小偷和漏
四出门汉夸嘴
羊眼珠菜
小九的骗术
卖牛皮
附录一 民间故事家小档案
附录二 未收入本卷作品篇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远古时候,有一家两口子,快五十岁了还没有一个娃娃。为这件事,男人经常打骂女人,说她没本事,不会生娃娃。日子一长,女人实在忍受不了,独自跑到悬崖边寻死。但是她又想:自己死了,谁来照看瞎眼婆婆?这个善良的女人死不能死,活着又受折磨。伤心不过,就坐在一块大岩石上痛哭。这时,一个白胡子老头出现在面前,问她哭哪样。她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将没有娃娃而遭男人打骂的事说给老头听。老头听完后很同情她,从怀里掏出五个桃子递给她,并告诉她一年吃一个,说完后便走了。 女人把桃子带回家,先尝了一个,又香又甜非常好吃。她想:一年吃一个,桃子早就烂了,太可惜了,不如我一次就把它们吃掉。于是,一口气把五个桃子吃下肚。十个月后,她一胎生了五个娃娃。生下了一个跑出去玩一个。老两口子很奇怪,将小哥五个齐刷刷一排放在土地庙前祈祷,不知不觉,他们都得到了神灵的佑助。 两口子打算给哥五个起个名字,但哥五个却说他们已有名了。老大说他叫铁颈老大,跟着是:长脚老二、溺水老三、千里眼老四和顺风耳老五。 小哥五个个个能吃能喝,爹妈经常因为无米下锅而唉声叹气。哥五个很懂事,叫爹妈别发愁,问两老想吃什么?妈妈说:“你们还小,妈妈想吃的东西你们弄不来。”老大和老二说:“妈妈想吃什么尽管说,没有我们弄不来的。”妈妈听了,就说:“我想吃点稀饭。”铁颈老大和长脚老二听了,跑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借米。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正在火炉边烤火。见了哥两个,吓了一跳,说:“你们从哪里来?要金要银自个拿,莫来吓唬我们。”哥俩说:“我们一不要金,二不要银,想跟你们借点米煮稀饭吃。”玉帝和王母叫他们到仓库去背,要多少拿多少。 爹妈做活计回来,看到房前屋后堆满了白生生的大米,忙问哥俩从哪里弄来的。老大说:“我们到天上向玉帝和王母借米,他叫我们要多少拿多少,我们就把他的粮仓背来了。”老二把煮好的稀饭端给妈妈吃,妈妈接过稀饭,心想:他们把天上的粮仓都背来了,玉帝一定不会放过他们,我要试试他们到底有多大的本事敢和天兵天将斗。于是把稀饭放在桌子上,说:“稀饭我不吃了,我想吃雷公肉。”哥五个听了说:“妈妈,你等着,我们去抓雷公来杀了煮给你吃。”说完,他们煮了一大锅稀饭,倒在地上,像踏烂泥一样,在稀饭上踩来踩去。正好,玉帝见天上的粮仓没有了,派雷公出来查看。雷公见哥五个不但背了粮仓,还糟蹋粮食,大怒,甩出炸雷劈向他们。哥五个一点都不害怕,见雷打来,轻轻一闪,躲了过去。长脚老二伸出手就去抓雷公。雷公见有人竟敢来抓他,吓了一跳,正想转身逃命,却被眼疾手快的老二一把抓住。雷公现出原形,原来是只大公鸡。哥五个把“鸡”抱回家,准备杀掉煮给妈妈吃。妈妈哪里敢吃雷公肉,赶忙过来阻拦:“莫杀雷公了,我现在不想吃它的肉了,把它放了吧。”哥五个本来就很听爹妈的话,于是把雷公放了。
后记
为进一步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较全面地保存流传于我县的民间故事,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昆明·禄劝卷》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一本采撷于我县各地的具有禄劝特色的民间故事卷。她的问世是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关心,文化主管部门具体领导,我县民间文学工作者经过不懈努力下取得的成果,也是我县广大的民间文学爱好者和直接间接参与这一项工作的各方人士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本卷的鳊纂是在继20世纪80年代编纂的民间文学集成的基础上进行的。20世纪80年代,我们根据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以及省市有关精神开展了此项工作,经五年时间的努力,于1991年12月完成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并编印成册。此次再鳊辑是按照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2006)l号文件《关于编纂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通知要求以及市文联有关工作意见进行的,所编入的篇目基本保留原收录的《禄劝民间故事》集成版的内容,只是在分类和个别篇目上进行适当调整,未做大的删改。 本卷共收录了158余篇作品,作品中有天地开辟、自然变化、洪水滔天、人类繁衍、英雄等神话,如《不同民族的由来》、《阳亚射日》等;有地方风物、史事、民俗、动植物传说,如《乌蒙轿子山天池的传说》、《风家城的传说》、《建文帝的传说》等;有机智人物、魔法以及揭露假、丑、恶,歌颂真、善、美的故事,如《罗牧阿智的故事》、《俩兄弟》、《扁大生的故事》;有令人捧腹的筻话《三个姑爷拜寿》等。这些神话、传说、故事,自然淳朴、风格各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描绘了禄劝的风光、民风民俗,刻画了不同人物的形象,寄托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民间故事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作品,是人们祖祖辈辈不断提炼加工的语言艺术,它深深植根于民间,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按照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要具“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的原则,我们在整理编辑过程中力图忠实原作,保持原来风貌,一般不做较大改动。在坚持“三性”原则的同时,也考虑到作品的“文学性”,因此对语句和结构进行了一定的润色和调整,对有些地方方言尽可能加注,增强其可读性。 本卷的再编纂过程中始终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为本卷再编纂给予了资金保障,县文化主管部门召开了多次相关会议,对工作方法、步骤作了具体安排,并抽调有关人员组成强有力的工作团队开展工作,省市文联民协的有关专家也给予了业务上的指导,我县有关人士参加了审稿,对作品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本卷的编纂得以顺利完成。在此,对各方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卷的问世,为抢救和保存千百年来流传于我县各民族民间的优秀口头文学。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能为《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提供一份具有禄劝特色的资料,占有一席之地,使我们感到莫大的欣慰。但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工作中的缺点和疏漏在所难免。因此,诚望得到有关专家学者及热心的读者们的赐教。 编者
媒体关注与评论
民间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数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以及提高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冯骥才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昆明:禄劝卷》是采撷于昆明各地的具有禄劝特色的民间故事卷。它的编纂是在继20世纪80年代编纂的民间文学集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