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杨铁军 编 页数:540
前言
“十二五”期间,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每年选择若干行业开展专利分析研究,发布《产业专利分析报告》,推广专利分析成果;逐渐形成专利分析报告标准,规范专利分析内容,普及专利分析方法。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力图实现“普及方法、培育市场、服务创新”的项目宗旨。 为了促进项目成果的发布和推广,引导和促进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专利分析工作,提升其专利信息运用水平,《产业专利分析报告》丛书对项目开展中形成的各行业专利分析报告进行分册出版。 我们在2011年出版的第1~2册中,发布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等5个行业的专利分析报告,受到了社会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在2012年出版的第3~6册中,将发布10个行业的专利分析报告。这其中,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5个,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光通信网络、通信用光器件、立体影像、智能手机,涉及装备制造领域的3个,包括煤矿机械、燃煤锅炉燃烧设备、切削加工刀具,涉及食品药品领域的2个,包括乳制品和生物医用天然多糖。为便于相关领域企业自行开展专利分析研究,本书还在所赠光盘中提供了各报告分析使用的专利数据集。 2011年出版的《产业专利分析报告》,在研究方法上,提出了专利数据检索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验证方法,保证了数据质量。在研究视角上,紧密结合行业特色和需求,有选择地开展了专利诉讼、专利许可、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新兴市场、技术标准、行业认证和准入、企业并购分析、专利评估等多角度的分析研究,提升了报告对行业专利信息运用的示范指导意义。在研究深度上,将专利数量与技术发展、重点专利、重点申请人、重要产品及市场变化等多方面信息相结合,加强了对专利信息与产业信息和技术信息之间关联性的挖掘。在展现形式上,增加了综合性图表的种类和数量,同时大量使用经过深度二次加工的专利统计数据,并融入技术、市场、政策等多维度信息,提高了信息综合度和报告的可读性。 由于报告中专利文献数据采集范围和专利分析手段的限制,加之研究人员水平有限,报告的数据、结论和建议仅供社会各界借鉴参考。 本书编委会 2012年3月
内容概要
本书收集了三个行业的专利态势分析报告。每个报告从相关行业的专利(国内、国外)申请、授权、申请人的已有专利状态、其他先进国家的专利状况、同领域领先企业的专利壁垒等方面入手,充分结合相关数据,展开分析,并得出分析结果。本书是了解相关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并预测未来走向,帮助企业做好专利预警的必备资料。
作者简介
杨铁军,男,中共党员,汉族,1955年12月生,北京人,研究员。1983年从长春邮电学院毕业后到中国专利局工作,先后担任中国专利局电学发明审查部审查员、副室主任、副部长;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电学发明审查部副部长、部长;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通信发明审查部部长;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秘书长;2006年7月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书籍目录
报告一 有机发光二极管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报告二 光通信网络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报告三 通信用光器件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1.1.1 课题背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技术始于美国柯达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发明的双层结构OLED器件,是一种由有机分子薄层组成的固态设备,经过多年的产业积累,目前OLED行业处于爆发的前夕。OLED涵盖平板显示和照明器件两大市场,涉及电视、显示器、手机、灯具、航空等多个领域,在照明和显示领域均被认为是下一代的产品。由于OLED属于可替换液晶显示器和荧光灯,具有自发光、宽视角、节能环保等优点,尤其在照明和显示方面具有突出性能和前景,其研发和制造逐渐成为全球众多科研机构、公司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工作重点。过去十余年间,有机发光二极管市场每年都以很高的速度增长,根据预测,其年复合增长率为35%以上,近年来由于技术和市场等原因进一步促进了有机发光二极管产业的发展,展现出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从事OLED生产和研究的机构主要集中在欧、美、日、韩和中国,相关国家都给予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OLED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扶持OLED企业。但中国国内OLED研究和生产机构的专利申请量和技术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不小差距,在专利申请方面的差距更大,因此,亟须提升OLED领域从业者的专利分析能力。 1.1.2 研究目的 本课题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有机发光二极管在专利方面的典型分析,介绍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的技术发展、技术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并将国外和国内的专利资源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该领域的专利战略,以便该领域从业者能够建立适应该领域发展的专利发展策略。 课题组在相关数据基础上通过研究明确以下要点:①对关键词和专利分类号进行汇总,按照产业规则和专利数据特点进行技术分解,对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统计检索到的专利文献,研究本领域专利申请规律;②分别从技术生命周期、技术—功效矩阵、专利流向等角度对各技术领域进行专利分析,研究技术发展趋势;③对主要申请人分别从申请人类型、申请量、专利分布、关键技术进展等角度进行分析;④对在中国申请分别从国内外、各省市、各领域等角度进行专利分析;⑤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得出OLED专利的行业现状。 1.2 OLED技术发展概况 1.2.1 OLED发展简史 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是继阴极射线管(Cathode—ray Tube,CRT)、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 Display,LCD)之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超轻薄、耐低温、色彩丰富、耗电量少,可实现柔性显示等优点。 OLED的基本结构是由一个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之铟锡氧化物(ITO)阳极,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整个结构层中包括了:空穴传输层(HTL)、有机发光层(发光二极管)与电子传输层(ETL)。当电力供应至适当电压时,正极空穴与阴极电子就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亮,依其配方不同产生红、绿和蓝(RGB)三原色,构成基本色彩。OLED的特性是自己发光,不像LCD需要背光,因此可视度和亮度均高,其次是电压需求低且省电效率高,加上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本低等,被视为21世纪最具前途的产品之一。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原理和无机发光二极管相似。当元件受到直流电所衍生的正向偏压时,外加电能将驱动电子与空穴分别由阴极与阳极注入元件,当两者在传导中相遇、结合,即形成电子—空穴复合。而当化学分子受到外来能量激发后,若电子自旋和基态电子成对,则为单重态,其所释放的光为荧光;反之,若激发态电子和基态电子自旋不成对且平行,则称为三重态,其所释放的光为磷光。当电子的状态位置由激态回到基态时,其能量将分别以光子或热能的方式放出,其中光子的部分可被利用当作照明或显示功能。
编辑推荐
《产业专利分析报告(第4册)》适合相关行业的企业管理者、研发人员、知识产权预警及管理的研究人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