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张秀冰 页数:278
内容概要
本书就老子关于道的性质、道法自然、清净少欲、无为而治、性命双修等诸观念详加剖析,并参以现实例证。书中对名家注释作了辨析,指出道超乎唯物与唯心之范畴,同时也阐释了以无为法的积极意义。本书见解独到,文笔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书籍目录
第1章 道可道,非常道
本章系《老子》开篇,直言《老子》所言之道,不是永恒之道;道之为名,不是永恒之名。道论首谈无、有。无、有者,一论宇宙的存在和起源,二论修道的路径和境界,三论同出异名,玄之又玄。
第2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老子指出,价值判断的相对性是永恒的。世人把这种相对性绝对化,偏执于其中的一方。老子则超越这种相对性,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圣人之道。圣人之道也是相对的,但它却是基于事物自身内在的相对性。
第3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道法自然运用于经邦济世,就是老子著名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针对统治者的。无为者,顺乎民意、合乎民心,自在宽容、安定本性。上无为,下也无为。民风淳朴,百姓自治,是为无不治,又何须有治乎?
第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本章讲述了道的一般性质:道体虚无,虚无实有;道用无穷,万物之宗;无源可寻,先于天帝。
第5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以天地喻圣人: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天地虚空,圣人虚空。
第6章 谷神不死
本章讲道的性质:道体永恒,道用创生,道体虚无,道用无尽。
第7章 天长地久
老子以天地之道推及圣人之道。天地之道,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圣人之道,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第8章 上善若水
老子以水喻道。水利万物、不相争、处下位,所以接近于道。
第9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功名利禄,世人趋之若骛进而不已。老子指出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之害。满盈则覆,尖锐易折,金玉难守,骄横取咎。功遂身退,天道法则。知足知止,才是长久之道。
第10章 载营魄抱一
本章讲道家修炼六法,即营魄抱一而无离,专气致柔如婴儿,涤除玄览而无疵,爱民治国而无为,天门开阖而为雌,明白四达而无知。
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
本章主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有何用?基于无之以为用,引申出无为之用、无欲之用、无用之用。
第12章 五色令人目盲
本章主题:为腹不为目。沉溺感官享受和追求身外之物,使人丧失本性和自我。“为腹不为目”的本意在于回归人的本性,追求至人、神人、圣人的境界。
第13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凡人者,宠辱若惊,贵患若身。圣人者,贵身以忘宠辱,无己以忘大患。国君者,贵以身为天下,爱以身为天下。
第14章 视之不见
本章是描述道体的重要一章。道的性质,虚在之在;道的知觉:有真有信;道的功用,执古御今;道的体系,感悟本原。
第15章 古之善为道者
得道者何许人也?老子描绘了世俗社会得道者的形象,并指出外在形象植根于内在修为。圣人体道玄微,故形神俱妙。得道者,入世而出世,是为人间龙凤;出世而入世,俨然天上神仙。
第16章 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揭示了为道的完整过程:致虚守静,始于修炼自身;观复知常,虚静然后明鉴;知常曰明,悟道然后行道;归根复命,终于没身不殆。以自身的修道为起点,复归于自身的得道境界,并贯通人生、社会和自然。
第17章 太上,下知有之
老子论政民关系有一个独特的角度,即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百姓;反之,百姓的态度和感觉足以评价一个政府的优劣。无为而治的政府,百姓仅知道它的存在,这是最高明的政府,是为政的最高境界。
第18章 大道废,有仁义
仁义、智慧、孝慈、忠臣,这些美好的词句,不知迷惑了多少人。老子对世事的洞察,就在于看到了仁义、智慧、孝慈、忠臣背后的真相。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提倡仁义、智慧、孝慈、忠臣正说明了世道的衰微。
第19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本章是第十八章思想的继续阐发。老子指出,提倡圣智、仁义、巧利是社会病象的根源。因此,统治者应当“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但此三者不足以治天下。使人们回归于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才是治理天下的根本。
第20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畏人之所畏,于是有众人之荣辱美恶。为道者与众人的差别在哪里呢?为道者超越了畏人之所畏,众人快乐,我独淡泊;众人多智,我独忘智;众人精明,我独昏沌;众人有为,我独无为;众人求物,我独求道。
第21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德是道的显现。那么,什么是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以其精真信,知万物本原。
第22章 曲则全
圣人抱一为处世准则。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皆为抱一之范例。圣人不争,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皆为不争之德,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守其曲,成其全,达至完美境界,回归天地之德。
第23章 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为政治国希言,养生处世希言。遵从于什么,将是什么。谈者不真,言者无行;傻子得道,智者修行。
第24章 企者不立
违反自然,事与愿违。譬如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对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人们使其不明,使其不彰,使其无功,使其不长。因此,有道者不会这样去做。
第25章 有物混成
本章是老子论道的重要一章。从道的性质来看,道混然一体,道先天地生,道寂兮寥兮,道独立而不改,道周行而不殆,道为天地母,道的运动周而复始。从道的地位来看,域中四大,道为至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26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本章论轻重、躁静,以戒人君:知轻重动静,持重守静。本章的思想,看似简单,其实深奥。
第27章 善行无辙迹
本章所讲的“善”,是“善于”的善,不是“善恶”的善。道之神明,神乎其神。其一、无为,无为者,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其二、袭明,善救人、善救物,是谓袭明。其三、要妙,贵其师、爱其资,是谓要妙。
第28章 知其雄,守其雌
本章讲修道、得道和道用。修道者,雄者守其雌,白者守其黑,荣者守其辱。得道者,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常德乃足,复归于朴。道用者,朴散则为器,大制不割。
附录:参考书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