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王阳 页数:194
内容概要
王阳所著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将行为经济学当中关于投资者过度自信的研究成果引入到管理者行为分析领域。首先,从定义入手构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评价模型,以此来揭示过度自信影响管理者行为的经济学后果;其次,实证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而后,在企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当中考虑管理者过度自信变量,通过博弈分析构建了盈余管理约束模型。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可供从事管理者过度自信和盈余管理研究的科技人员阅读,还可以作为会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王阳,男,管理学博士,1978年7月4日出生。发表论文十余篇,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研究项目,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会计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资产定价、行为财务、委托代理关系。
书籍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盈余管理损害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1.1.2 管理者的有限理性影响企业决策并诱发盈余管理行为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评述
2.1 盈余管理的研究进展
2.1.1 盈余管理的概念
2.1.2 盈余管理的动机
2.1.3 盈余管理程度的计量方法
2.1.4 小结
2.2 管理者有限理性行为特征的研究进展
2.2.1 行为经济学对理性人假定的挑战
2.2.2 管理者过度自信研究评述
2.2.3 小结
2.3 约束盈余管理的理论依据与主要因素
2.3.1 约束盈余管理的理论依据
2.3.2 约束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
2.3.3 小结
2.4 相关研究进展的综合评述
3 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评价模型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理性程度评价模型研究
3.2.1 概念框架的建立
3.2.2 评价依据的设定
3.2.3 评价模型中的参数设定
3.2.4 评价模型的构建
3.3 过度自信程度评价模型研究
3.3.1 概念框架的建立
3.3.2 评价依据的设定
3.3.3 评价模型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计量
4.2.1 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的选取
4.2.2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3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计量结果
4.3 管理者理性程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4.3.1 样本与数据来源
4.3.2 研究假设的确定
4.3.3 研究变量及研究模型的设定
4.3.4 实证研究的结果
4.4 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4.4.1 样本与数据来源
4.4.2 研究假设的确定
4.4.3 研究变量及研究模型的设定
4.4.4 实证研究的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纳什均衡模型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模型构建思路
5.3 期望收益率函数的构建
5.3.1 期望收益率函数的构建原则和基本变量设定
5.3.2 管理者期望收益率函数的构建
5.3.3 控股股东期望收益率函数的构建
5.3.4 中小股东期望收益率函数的构建
5.4 收益优化模型研究
5.4.1 收益优化模型概述
5.4.2 管理者的收益优化模型研究
5.4.3 控股股东的收益优化模型研究
5.4.4 中小股东的收益优化模型研究
5.4.5 中小股东“用脚投票”监管行为的动机研究
5.4.6 多主体收益优化模型研究
5.5 风险控制模型研究
5.6 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模型研究
5.6.1 纳什均衡的定义和存在性定理
5.6.2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模型的构建
5.6.3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的影响因素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管理者过度自信情况下的盈余管理约束模型构建
6.1 研究背景
6.2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纳什均衡模型的影响
6.2.1 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代理变量
6.2.2 管理者过度自信情况下纳什均衡的形成机理
6.3 管理者过度自信情况下的盈余管理约束模型研究
6.3.1 管理者过度自信情况下的实际行为强度
6.3.2 管理者过度自信情况下的盈余管理约束模型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本书模型推导中使用的变量及含义
章节摘录
从管理层是否用个人的判断和观点介入财务报表的制作出发,Watts和Zimmerma认为盈余管理就是管理层有限度或无约束地使用个人的一些判断和观点,对会计数据进行策略性的调整。Scott认为,盈余管理首先可以被看成是管理者为了在薪酬契约、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中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其次从有效契约观的角度看,盈余管理为管理者提供了一定空间,可以使其有效地保护自身和公司利益,维护契约各方利益。例如,学者们认为,以盈余管理作为一种工具,管理者可以通过管理盈余将其拥有的内部信息传递给投资者,用来减少政治成本,或降低资本成本。此外,管理层和现有股东还可能通过盈余管理来影响潜在投资者对于企业的预期而获益。 综合以上理论研究观点可以发现,国内外理论界在盈余管理概念的界定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①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无论是董事会、总经理还是高级管理人员,他们作为企业信息的加工者和披露者,有权力选择会计政策和方法、变更会计估计、安排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等;②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当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③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得自身利益。 在此基础上,本书将盈余管理定义为:公司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期望报告盈余水平以实现某种自利目的,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对上市公司报告盈余结果进行控制和影响的机会主义行为。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