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的心去草原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舒泥  页数:388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很多人的眼里,内蒙古是一片辽远而神奇的土地,它的名字总是和金戈铁马的想象连接在一起。但这个感觉对北方人来说至少不十分正确,内蒙古并不遥远,它甚至地近京城,最近的草原离北京只需要四个小时车程。但正是这个原因,那些发生在草原上的往事,曾经多次令北京地动山摇。它也真的很神奇,至今人们对它仍然充满误解。    内蒙古的山是温柔的山岭,既不高耸入云,也不突兀险峻。除了偶有嶙峋的怪石,大部分的山,曲线柔和、气势博大。内蒙古大部分土地属于温带半干旱、干旱地区,降雨量小,天空明朗,阳光普照。    有些地方,如呼伦贝尔,土地平旷,视野开阔,一望无际;而有些地方,像锡林郭勒,有起伏的山峦,低低地、缓缓地隆起,又缓缓地、远远地沉降下去,形成风景的博大之美。这博大的风景之间偶尔闪过一个洁白的蒙古包,一群羊或一群牛悠然地吃草;或有一个湖泊,或只能算是一汪水,映着碧蓝的天,风吹动时全是细碎的银色的涟漪;或有一条河,九曲回肠,缓缓地绕行在草原上,以细弱的清流,滋养辽阔的土地。    草原上生活着一个神奇、庄重而沉默寡言的民族,这就是在世界文明史上,曾经留下浓墨重彩的蒙古民族。蒙古人并不都像世人理解的那样豪放,很多人腼腆而温和,像内蒙古起伏的山一样宽宏而博大,像内蒙古流淌的河水一样,不善言谈,却不停止它跋涉的脚步。    内蒙古作为一个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在此之前,它曾是清朝的盟旗。再往前推,它曾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再向前,许多游牧民族曾经在这个舞台上策马挥鞭。“秦时明月汉时关”,与游牧民族的恩怨分合构成了半部中国史。中国为它出了武将,出了能臣,出了明君,也出了乱臣贼子和昏聩无能的皇帝。    与此同时游牧民族又有自己独立的历史,匈奴的冒顿单于用他的鸣镝射穿历史,建立强盛的帝国;默棘连可汗为他的弟弟阙特勤雕刻的石碑是一部传世的突厥文学,也是突厥人的英雄史诗;成吉思汗从草原深处走来,在历史舞台上熠熠生辉,他又向草原深处走去,背后留下一个世界的奇迹。    每个清晨,当炊烟从蒙古包升起来,女主人弯着腰为家务忙碌,男主人跨上马,拿起套马杆去照看畜群,草原上一片安详。狗跑过蒙古包前面的空地,刚睡醒的羊群懵懂地东张西望,牛和马已经醒来,走过羊群的身边,与它们共享草场。大堆的牛粪散落在草原上,是高质量的燃料。    这样的画面在内蒙古已处在生态和人文孤岛上,但是成吉思汗的背影仍在这些蒙古族牧民中间若隐若现。

内容概要

本书汇编了作者近几年写作的四十余篇文章,分为相识、相恋、相知、相守四个部分,以恋人比喻草原,表现了一个女孩对草原的认知、热爱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一位热爱草原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的公民对目前草原所面临的文化和生态危机的担忧。

作者简介

  舒泥 自由撰稿人

书籍目录

序: 梦的去处
自序: 烈马柔情的土地
相识
马兰花开的季节
草原,寻访传说
锡林河的孩子
巴尔虎的秘境
傲慢的粉丝
两个“和亲”,四个不一样的故事
史诗《江格尔》与蒙古文化
相恋
和一个民族谈恋爱
没有草籽的秋天
京城的“蒙古音乐部落”
听琴
谢幕
吉祥的一家
真爱无限—写给蒙古民歌
800年之梦
当“蒙古往事”流传到草原以外
再回首《狼图腾》的魅力与减色
留住游牧民族
相知
艰辛中的幸福
呼伦贝尔:草原重现生机的天功与人功
没有园林局的草原
游牧人归来
再访奶牛村
杭盖
布仁巴雅尔的乡愁
八百击
夜莺之歌
我爱“黑骏马”
给黑骏马组合的一封感谢信
有一个美丽的姑娘
现在还有这种事?
相守
父亲是牧马人
华丽的草原时装
沉默的羔羊
真实的传说—三代牧马人和马
马背上的前世今生
赛马英雄
骑4骆驼的人离长生天近
一个朋友的一张碟
用心有力量
呼麦,蒙古的声音
致礼明亮的星辰—悼念青巴特
阳光流淌,祖先向往
后记:我的梦土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有一天,我去一位朋友家里作客,他是个福建人,那种瘦小,白皙,精明的闽南商人。我们坐在客厅里聊天,保姆抱着他4个月大的小女儿在客厅里轻轻踱步,哼唱着眠歌,这个旋律很熟悉,我情不自禁跟着哼唱,忽然间,我发现我在哼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然后我抬起头,才意识到保姆正在用这首歌哄着孩子入眠。我很惊讶,这是首著名的蒙古民歌,虽然是创作歌曲,但是根据民族音乐创作的。其实努力区分民歌和创作歌曲这件事除了一些版权问题,对音乐本身并没有什么必要。我听过这首歌无数次了,在那些大型的晚会上,灯光雪亮,扩音器音量都推到极致,穿得花花绿绿的人在旁边跳舞,我怎么听都没有什么感觉,直到有一次,我忽然间被感动了。那天,我和几个朋友坐车去西乌珠穆沁参加那达慕,车出了赤峰向北,农田越来越少,细密的青草顺着柔和的山势铺展开来,暮色下大地的肌肤变得越来越完整和细腻。同车的小伙子望着窗外,用蒙古语轻声哼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我当时甚至没有意识到这是那首晚会上唱滥了的歌,而有一种“如听仙乐耳暂明”的感觉。这就是蒙古民歌,不需要装点打扮,不用伴奏,不用伴舞,不用灯光,不用音响,只要有爱—暮色下一个小伙子对家乡的爱,辽远的大地给予她的子孙的无限温暖、宽容、安宁和热爱。我经常会觉得蒙古族小伙子的眼睛里有很动人的目光,那种目光就是爱,那爱会在目光中闪烁,也会在歌唱时随着音乐随着歌声向外流淌。生活对蒙古人来说是艰难而动荡的,任何短暂的幸福都值得珍惜和拥有。……这位战神绝大多数时候会静静地微笑着,看着飞鸟飞过头顶,看着羊羔跳过小河,看着快乐的孩子从眼前跑过,看着年迈的母亲步履蹒跚。苍天和大地都值得爱,生灵万物都值得爱,苍鹰值得爱,小鼠也值得爱,野狼值得爱,羔羊也值得爱,一朵花值得爱,一棵草也值得爱。因为有爱,才有宽容、理解、尊重和尊严。每一个会歌唱的蒙古人心中都有饱涨的热爱。就这样热爱着,一代一代的英雄可以不在乎建功立业,宁愿悄然老去。蒙古民歌真正的魅力不在于它是长调还是短调,是呼麦还是说唱,也不在于是用马头琴伴奏,还是用小提琴伴奏,真正的魅力在于一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可以让七尺男儿热泪盈眶,也可以让襁褓中的婴孩安然入眠。一句话总结:我迷恋这片土地,但他并不在乎我。(见《和一个民族恋爱》一文)《艰辛中的幸福》(图雅的婚事影评)这部片子的独到之处是非常明显的,人们虽然生活在那样艰苦贫困的地区,但是幸福的来临往往是反物质的。森格买了卡车,说他不想当牧民了,图雅的孩子加雅跳到卡车上大声欢呼,森格和图雅坐在驾驶楼,对着夕阳,有无限的惆怅,也有一点点友谊和浪漫。卡车给森格带来什么呢?他一心一意挣钱,为了把老婆留住,森格说买一辆卡车老婆就会跟他过,他就真的买一辆,但是他要把喜讯告诉图雅,并且告诉图雅以后给她家拉东西免去所有的运输费,请图雅记住他这个朋友—他对牧民的生活和图雅的质朴坚强的留恋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个对比并不很明显,影片对森格的选择保持着沉默,没有批判也没有鼓励,因为这就是生活。另一个关于物质和幸福的对比更为明显。石油大王宝力尔的奔驰车载着图雅一家向城市走去,这时候,幸福的远走还只是一种担忧,但是当一家人又坐着大卡车返回牧场的时候,那种幸福回归的喜悦感染着每一个人。

后记

今天生病,在家里读席慕容的《追寻梦土》,是多年前的《我的家在高原上》的翻版。读到《梦境》一篇,突然很感动。一个和席慕容一路同行的东北人,忽然发现前面的一片草原一直出现在梦境里,他不是蒙古人,从小生长在台湾,但是却经常梦到一片草原,无缘无故地梦到,他也无缘无故的喜欢看契丹的历史,这就和我一样——蒙古是我的一个梦,做了30年的悠悠长梦。    我出生在北京,我爸爸是个老北京人,虽然家族传说中有人说我们是旗人,但是深受过政治风波冲击的父辈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是旗人。我的妈妈是个江苏人,来自江苏最北端接近山东的海州。这个出身和蒙古扯不上关系,但是我和他们不一样。    我记得我第一次见到村长时他说:“我看你基因组合出了点问题!”我同意这个说法。我的妈妈身材高大,性格直率,办事雷厉风行,我的父亲很有艺术气质,羞腆,且容易被愁绪打动。他们俩身上那点像蒙古人的特点很神奇地被我继承下来,而且还不止这些。    我小的时候,喜欢读历史和古诗,读古诗,就喜欢边塞诗,姥爷教我读“绫罗小扇”什么的我总是记不住,“大漠沙如雪”我一下子就记住了。而且总是问姥爷,要是在过去我们是不是北国人?我姥爷有一对蓝灰色的眼睛,到晚年变成了黄褐色,不太黑,他总是很神往地抬抬头,然后又很严肃地说:“胡扯!”    我差不多认全字的时候就读了5本《上下五千年》,非常有意思的是,我特别喜欢里面讲的北国的历史,尤其喜欢匈奴。汉朝和匈奴那些故事我一个一个地能记下来,而且心驰神往。我很小的时候就不喜欢霍去病,喜欢冒顿单于,我还深深地认为汉族礼教都是对的的时候,就认为王昭君后来移嫁给呼韩邪的儿子是应该的,而且相信年轻的王子可以让她幸福。后来我喜欢鲜卑,我曾经喜欢魏孝文帝,但是他迁都洛阳和全民汉化的举动我一直都觉得遗感。我喜欢契丹,在杨家将里我喜欢杨六郎也喜欢杨四郎,我觉得杨四郎娶了契丹公主真是幸运。我不太喜欢金,也不太喜欢清朝,不过相比之下,我最不喜欢明朝和南宋。我甚至把整段的明朝历史都跳过去了。至今明朝历史都是我的教科书里难补的一课。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看到“成吉思汗”四个字是在什么时候,那天我刚好看完了前一个故事,是陆游的故事,他留下一首诗“家祭无忘告乃翁”,我好感动,然后翻过篇来,我看到成吉思汗四个字,我忽然就知道陆游没希望了。那四个字那么明亮,那么耀眼,好像我以前就听说过,看到过,我来不及看就四处问别人成吉思汗是怎么回事。后来我看了《成吉思汗传说》那本书,来补充《上下五千年》里那个单薄的故事,也是很小的时候看的。我妈妈当时买了3本书《唐宋八大家的故事》、《成吉思汗传说》、《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我记的,第一本,我只看了8个人的名字,并把他们背下来四处炫耀,第二本,我一字一句地看了,虽然我跟别人交流,别人都不理我,第三本我只看了前面上古时代的一些创世纪传说。    我读那些历史故事的时候,总是很遗憾史书上那些威风八面的游牧人出现了,又消失了,而他们消失的原因史书上都归结于汉族文化的优越。我特别遗憾,所以我知道蒙古人还在的时候,就特别高兴,我觉得他们是替那些消失了的古代英雄活着。与此同时,我总是问我的历任历史老师:“那么老师,我们这些北方的汉族人是不是游牧民族的后代?”老师总是被我问得不愿意回答。    我的梦里有个蒙古,在我不认识任何一个蒙古人之前。    我还记得我认识的第一蒙古人,他是我们中学的政治代课老师。他小的时候在西单的蒙藏学校上学,后来就留在了北京。他在课上说:“我是蒙古人,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你们看我长这样……”我不能理解,我觉得是蒙古人挺光荣的,怎么还“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呢?他确实四方大脸浓眉大眼。    我认识的第二个蒙古人是我的初恋,他算不上是我男朋友,却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他和我以前以为的蒙古人那样不同,羞腆、矜持、温文尔雅,不过他也有激情四射的时候,很吓人的。我失去他的原因是,我不是蒙古人,文化上不是,我融入不了他的生活。    从那时起我开始写一本很长的小说,写一个汉族女人和蒙古男人的爱情故事,我写小说的时候,我认识的蒙古人还非常有限,但是很多年以后,我重新看的时候,我写得竟然很蒙古,那些故事是我记忆中的,我上辈子的故事。    后来我开始上路寻找。内蒙古我去得最早的地区是科尔沁,我没有在那里找到梦中的土地,总是看到无边无际的玉米地。而后去了巴音布鲁克,那个地方超越了我的梦境,太过了,比我的梦还要美,从此那个地方的美景成了我新的梦——一片山坡上蒙古包星罗棋布,炊烟袅袅。后来我又去了克什克腾,在那里,我第一次感觉被这片土地接纳,在一个旅游点伪造的小敖包前升起了两道彩虹,我正在向上面扔石头,而且那天地震了,我的朋友特地打电话告诉我,地震是因为你来了。后来去了乌珠穆沁,草原无边无际,却网围栏纵横,然后呼伦贝尔,然后蒙古国。太奇怪了,我从没有看到一块土地和我梦里的土地相同,就像席慕容的朋友看见的那样。因为每个地方都有不对,科尔沁有农田,巴音布鲁克有水坝、克旗有比蒙古包还多的旅游点、乌珠穆沁有网围栏、呼伦贝尔有新耕的土地,蒙古国已经不是我要寻找的地方……    只有我在哈拉和林登上度假村后面那座山包时看见的那条河,是个例外,没有堤岸、没有河道,恣意奔流,仿佛在梦里见过。远处青色的山林冒着青烟,那是每年春天都会燃起的火,近处挥动巨大翅膀的秃鹰在敖包山上盘旋,提醒我女人不要上去。    我好像是蒙古人了,我现在的朋友一多半都是蒙古人了,我走在这片土地上,谁也不觉得我不是,常有蒙古人冒出几句蒙古语跟我打招呼,我愣一下然后表示不懂。    最近我又一次恋爱失败,拒绝我的小伙子说我不是蒙古人,血缘上不是,我竟然无言以对——还真不是,我差点就忘了。    不是就不是吧,蒙古在我梦里,看来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今天看到席慕容这篇《梦境》时,忽然找到一个可以共鸣的人。打开我的博客,黑骏马组合的《故乡》就那样响着,我深信草原是我的故乡。祖先传给我们的不仅有智慧、文化、性格,还有回忆。那些回忆让生活在现世的子孙有时做莫名其妙的梦,一个悠悠长梦。    2010年秋

编辑推荐

《跟我的心去草原》是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跟我的心去草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使我幸存的地方,是这蓝色的故乡。”“草原上生活着一个神奇的,庄重而沉默寡言的民族,这就是在世界文明史上,曾经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蒙古民族。蒙古人并不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样非常豪放,很多人腼腆而温和,像内蒙古起伏的山一样宽宏而博大,像内蒙古流淌的河水一样,不善言谈,却不停止它跋涉的脚步。内蒙古的山是温柔的山岭,既不高耸入云,也不突兀险峻。除了偶有嶙峋的怪石,大部分的山,曲线柔和、气势博大。内蒙古大部分土地属于温带半干旱、干旱地区,降雨量小,天空明朗,阳光普照。”都是里面的文字,随舒泥的心,去感受吧。这也是我挚爱的地方;感谢作者,提供了一种人生的可能性。
  •   有几篇写人物的文字特别好,有想哭的冲动。作者爱草原爱得很深刻。
  •   别人推荐的。说很好。。。。
  •   书的装帧之类的都显得很一般,送人的时候觉得有点没感觉,希望内容还好吧~
  •   纸张不错,不过觉得印刷太浅,字体也偏小。
  •   从文字中游草原,读内蒙,随心,随性
  •   书的质量很好 印刷清晰 就是快递较慢
  •   包装很好,书没有破损。
  •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总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站在着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啊,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虽然已经不能用母语来以诉说,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一首由我极其爱戴的作家慕容额吉写的歌,在无数个时刻,德德玛额吉悠远的歌声总会在我的耳畔回响。远离故土几十载,对蒙古高原的追寻却从未停息,每当阅读慕容额吉的《追寻梦土》,总是忍不住潸然泪下。而德德玛额吉,女神一般坚强地用歌声诠释着对蒙古高原的热爱。是啊,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最幸福的事,是做了高原的孩子;最痛苦的事,是不合格的高原孩子。最大的心愿,是蒙古高原能够永葆生机。
      
       如果不恰当地把爱恋蒙古比作是一种疾病的话,那我绝对算得上是重症患者了。不听蒙古歌谣就不能安然入睡,听了却总热泪盈眶;空间、微博等所有内容都与蒙古相关,提笔行文却只想也只能写草原······我不知道该怎样述说那种爱恋。每时每刻,血脉里都奔腾对蒙古强烈地呼唤。不管是何时何地,听到诸如“蒙古”、“草原”这样的字眼,总会惊然追寻。在微博上看到《跟我的心去草原》一书已出版的消息,激动之余曲曲折折地购买并阅读。从第一页小心翼翼地翻阅到最后一页,欣喜与泪水交织着。原来,真有和蒙古谈恋爱的女孩,真有如此痴迷草原的女孩······原来,钟爱蒙古不是一种疾病,呵呵。还要谢谢姐姐的是,我看到了那么多深深爱戴的人的故事:嘎青巴特尔先生,哈琳姐,黑骏马组合,吉祥一家······爱他们的才华,更爱他们圣洁的蒙古心。姐姐,我真的很羡慕您,羡慕您有那么多蒙古朋友,认识那么多我爱戴(原谅我一遍遍使用这个词,我想只有这个词能表我心意)的人,羡慕您去了那么多我心驰神往的地方,羡慕您能够把一路心情转化为优美的文字,分享给大家。因为,这也是我的梦想啊。我多想走遍蒙古高原,用文字、用图片,竭尽所能将她呈现,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爱蒙古、爱草原,保护环境、传承文化。我多想,读遍关乎高原的一切。我多想,有一天,我能够作一个无愧的蒙古人。因为现在,我有太多的愧疚,我只会写些简单的蒙古文字;我不能很流利地讲蒙古语;我不会骑马、牧羊;我既不能歌也不善舞;对于民族历史文化,了解得只是沧海一粟;我的草原生活,更是极其短暂······我所拥有的,只是一颗炽热的心和点点滴滴的努力:阅读蒙元史书,创办蒙古语社团,学习蒙古文字、蒙古诗歌、马头琴,写下眷恋草原的文章、歌词,去看那一片片草原,去拜访那一位位前辈,唠叨着每一位汉化的同学去了解自己的民族,用各种途径呼吁人们爱护家乡······我并不认同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只是那么真切地希望,草原能够永葆宽广、鲜绿,牛羊马能够在草地上肆意奔跑,优秀的蒙古文化能够永远流传。我也那么真切地盼望,自己能够成为合格的高原孩子,成为草原骄傲的孩子。希望当我一生尽全力回报草原母亲之后,当我年老蹒跚、甚至将别人间之时,会有无数个人伏在我的耳畔,轻轻地对我说:“你是真正的蒙古人!”彼刻,我定会含笑离去。
      
       姐姐,我还是一个愚拙的孩子,谢谢您在百忙中读我的信。文笔甚差,但都是真情。愿您幸福安康,在梦想的道路上越行越精彩。也祝福我们共同热爱的蒙古!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