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知识产权 作者:邵泽选|主编:白庚胜 页数:597
前言
春天的故事(代总序)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21世纪是与中国民间文艺保护的春天一起来到神州大地的。 正如20世纪新中国历史开篇注定要从知识界对民间文艺的关注及其从中寻找现代化的资源与动力开启那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精英阶层乃至普通群众,在新纪元伊始之际亦把深沉的目光投向了中华大地上五千年积淀丰厚的民间文艺遗存:几多焦虑,几多审视,几多期待…… 辛巳之春,在送走整整一个世纪的痛苦与欢乐、牺牲与胜利之后,随着4月的和风一寸寸染绿京城的街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终于完成了新统帅部的组建,并在冯骥才主席的倡导下作出了用10年时间在全中国境内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战略决策。其内容是对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56个民族的民间文化作一次“地毯式”的大普查,最终编纂出版县卷本《中国民俗志》(3000卷)、省卷本《中国民间美术图录》(31卷)、专题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20卷)、《中国剪纸集成》(50卷)、《中国唐卡集成》(20卷)、《中国古村落民居集成》(50卷)、《中国服饰集成》(60卷)、《中国彩塑集成》(10卷)、《中国民窑陶瓷集成》(10卷)、《中国皮影集成》(10卷)、《中国民间杰出传承人集成》(100卷)、《中国史诗集成》(300卷)、《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500卷),并命名一大批民间艺术家,建立一系列民间文艺之乡与民间文艺保护基地、传承基地,建立民间文艺数据库。其目的,不外乎是固守中华文明根脉、传承中国文化薪火。 想当初,没有上级的指示,没有企业的支持,没有出版社的承诺,一切都只是一个发生在初春里的梦。于是,多少赞叹如春潮涌起,多少怀疑似涛声依旧,多少讥讽穿行在街巷,多少风险横陈于前路。但是,紧迫感、责任心使我们义无反顾,民间情怀、国家利益令我们坚定前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众志成城,誓将梦想化现实。 由于顺应了发展多元文化的时代潮流,也顺应了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复兴的党心、民意,春天的梦想一天天成长: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扶持优秀民间文艺及国家级大型文化工程之后,中宣部决定襄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获得民间文艺界前辈贾芝、冯元蔚诸先生的全力支持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新闻发布会于2003年2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实施工作会议于2003年3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正式召开,第一批实施省区及专项随之开展行动。 作为主干项目,编纂出版包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在内的“中国民间文学全书”,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动议之初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这是因为:作为这项工作重要基础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的组织系统仍然存在;其省卷本编纂工作仍在进行;大多数地区都已编定有关县卷本。我们相信,它定能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第一批收获。 难忘啊,从1984年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当时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曾先后动员200多万名民间文艺工作者从事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民间文学普查,先后收集到40亿字的文学资料。其中,包括184万篇民间故事,302万首民间歌谣,748万条谚语,各种专集4000多种。这是一笔多么丰厚的遗产!如今,作为这项工程的最终成果《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省卷本的编纂出版正在接近尾声,而曾经主持这项工作的钟敬文、马学良、姜彬等领袖人物却长眠大地,再也看不到这赏心悦目的收获,还有许多民间文艺传人早已作古化春泥,许多“三套集成”工作者从“青青子衿”变成了“白发老翁”。面对这一切,除了继续做好“三套集成”省卷本的后续工作之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能够拒绝编纂出版他们苦苦收集到的民间文学原始资料? 怀着如火燃烧的激情以及对民间文艺事业的忠诚,我们经过两年多的准备,于2004年4月正式启动《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专项。那时的杭州,正是“江南草长,落英缤纷,群莺乱飞”,一派明媚的春光。 在实施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多少感人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以他作家的情怀与文化领袖的睿智,始终坚持将包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在内的“中国民间文学全书”编纂出版工作纳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具体过问它的体例设计、出版、文本审定、封面设计,真正做到了事无巨细、精益求精,自己的文学创作却因此被束之高阁;杨亮才先生是中国民间文艺界的老同志、老领导,他不仅参与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全部策划,而且还主动承担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整体设计,并不顾七旬高龄奔走于湖北、云南、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摸底游说,直至回老家部署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范本的编纂工作;赵寅松是白族文化专家,他任所长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并不从属于文联系统,但他在得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在主持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后主动请缨,不仅承担了《云南甲马集成》大理部分的编纂工作,而且还以极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完成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范本的编纂工作。他说:“抢救遗产不分内外,保护文化岂等文件经费!”这是他的心声,也是全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的深愿;与赵寅松先生一道为示范本的编纂作出贡献的还有湖北省民协主席傅广典先生及宜昌市民协主席王作栋先生。在他们的主持下,“当阳卷”示范本的编纂亦高速优质,一锤定音。 随着河南信阳文联主席廖永亮、山东枣庄民协主席王善民、内蒙古民协主席那顺、中国民协副主席兼吉林省民协主席曹保明、江苏省徐州市民协负责人殷召义等先后加入到《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工作中来,早日高水平出版这些成果便成为当务之急。也就在这个时刻,经过不断挫折,我们最终与知识产权出版社喜结良缘。该社有胆有识的社长董铁鹰先生与总编辑欧剑先生、副总编辑王润贵先生决定投巨资以圆这套“全书”的出版梦。这使我们感到鼓舞,也更使我们坚信中国尚有出版家,而不仅有追逐名利的出版商!促成这段良缘的是一位名叫孙昕的年轻女士。她曾在2002年与2003年两次采访过我,以报道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无“红头文件”、无一分钱的背景下组织实施的壮举。那时,她是一名记者。2004年,她从《中国知识产权报》转调到知识产权出版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打电话了解这项工程的进展以及有关成果的出版问题。当她了解到我们虽已获中华书局斥资帮助出版《中国木版年画集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资帮助出版“中国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推介丛书”,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出版维艰之后,决定向本社领导反映抢救工程面临的困难。对此,我心存疑,而被知识产权出版社的出版家们铁肩担大义。慨然允诺。 这,都是发生在2l世纪春天里的故事。 在这个春天里,我十分荣幸能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最高统帅部的一个成员,并奉调协助冯骥才主席主持协会日常工作及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组织领导工作。可以说,这四年里,我是与中国民间文艺的梦想一起不断成长的。尽管衣带渐宽、双鬓初霜,我与我的同仁们却无怨无悔,抱诚守贞,一直执著于为祖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而努力。这是因为我时刻听到来自田野的呼唤:暂先放下你的寸管,作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我亦不断被冯骥才主席对国家文化命运的关切所震撼:暂先离开你的书斋,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是的,暂先放下,是为了永远拿起——学术;一时离开,是为了不朽的存在——人民文化。 在这部洋洋3000卷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即将问世之际,我觉得有必要对这项工作的缘起与经纬作一些简单的诠释。 关于名称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名副其实。它之所以以“中国”相冠,表明其中所收作品遍及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港、澳、台地区民间故事作品入“全书”是藉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金荣华先生之力才得以实现的。这在“三套集成”时代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做到的;所谓“民间故事”沿用的是《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所使用的广义性概念,它泛指一切散文体民间口头创作,包括神话、故事、传说之属;“全书”之称,因它基本反映了中国民间故事的基本情况而定,它的确在内容、形式、地域、民族、体裁、题材等方面都比较全面、客观。以它的编纂出版为标志,中国民间故事的形象将不再残缺星碎、模糊不清。 关于关系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与“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开拓创新》中即已作过明晰的阐释:“‘抢救工程’与‘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同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承办的民间文化工程。‘抢救工程’是‘三套集成’工作的一种继承与延续,也是对‘三套集成’工作的一种拓展与深化、发展。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其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精神是一致的。在文学意义上,‘抢救工程’是对‘三套集成’的范围扩充,增加了史诗、民间叙事长诗;在艺术意义上,‘抢救工程’增加了民间工艺美术,为‘中国民间文艺十套集成’中缺少的相关部分作了‘补天’;在文化意义上,‘抢救工程’把‘民俗文化’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力求一网打尽,理清了民间文学与民间艺术存在基础的关系。在‘抢救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将最终完成‘三套集成’工作的遗留问题,不仅争取出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还将对历时20年的‘三套集成’进行总结、评奖,并探讨有关资料的活化与应用问题。” 也就是说,在最初的创意之中,周巍峙主席所主持的“中国民间文艺十套集成”工程之组成部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县卷本是拟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以《中国民间文学全书》的形式加以编纂出版的。后来,由于经费方面的原因,不得不改弦易辙,决定先编纂出版县卷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歌谣、谚语、史诗、民间叙事长诗等则留待今后再相机启动编纂出版。显然,《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出版并不是平地起高楼,也不是刻意另起炉灶,它基本属于“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资料的系统编纂出版。 关于原则 在2004年3月26日至28日召开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推动会议”上,我受主席团的委托,作了《用优异的成绩编好〈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报告,对编纂出版这部“全书”提出了以下原则:1.分批实施、推进,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部编纂出版任务;2.示范本先行,先编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范本及湖北省当阳卷示范本;3.对未编过县卷本的地区进行普查并编纂县卷本;4.对已编纂县卷本但未作过普查的地区进行普查,以补充原有县卷本资料;5.对已作过普查并编有县卷本的地区进行补充调查,以丰富原有文本;6.对已有少数民族文字县卷本进行翻译并补充有关资料,以编成汉语文县卷本;7.制定体例及出版方案,进行统一编纂及集中出版;8.成立从中央到省、市、县的四级领导小组、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领导此项工作。虽然进度不一,但一年多来这项工作始终是按此原则实际进行的。 关于动机我们妁最初动机是:1.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当然包括对民间文学的抢救,抢救性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2.大量的信息表明,由于种种原因,从1984年起被搜集到的民间文学资料正面临着各种厄运:或佚失无存,或藏诸私家,或变卖造纸,或鼠啮虫蛀,或风雨侵蚀,必须加大对它们的再抢救;3.通过《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出版,为日后编纂出版《中国歌谣全书》、《中国谚语全书》、《中国史诗集成》、《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等积累经验,并最终完成“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各层级卷本的全部编纂出版;4.为方兴未艾的故事学、传说学、神话学及类型学、母题研究等提供最生动的资料,推动这些学科的发展进步;5.强化民间故事作品的社会应用,使之在人文精神建设、学术建设、道德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文艺建设、文化产业建设等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亲爱的朋友,《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摆放在您的案头并正一天天增高的今天,也正是全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为您祝福、供您享用的盛大节日。为了这一天,我们付出了我们应该付出的一切;为了这一天,我们为自己的正确抉择、坚定信念、审慎工作而感到自豪。 自豪,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光荣,展示了精神家园守望者的无私与智慧! 我们确信,春天的故事永远没有结束,她只会延伸为一次又一次秋天的收获。 2005年8月13日酷热中 于北京潘家园寓所
内容概要
民间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数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以及提高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山东·市中卷)》主要收录了“后羿射日”、“嫁狗随狗”、“王思衍造桥”、“燕王过黄河”、“叶天士的传说”、“白士郎的故事”、“吕洞宾戏牡丹”、“三牛担杀鬼子”、“戏子坐船免费”、
“善恶终有报”、“纸人说媒”、“父子同拜堂”、“借戏申冤”等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山东·市中卷)》由邵泽选主编。
书籍目录
神话
粮食的传说
后羿射日
嫁狗随狗
传说
人物传说
贾都堂的故事
张玉树夜断奇案
峄县朱县令断案
王思衍造桥
刘二黑
蔡标办案
台儿庄闸官
飞贼徐娃
汪学伍谋反
天师的身世
秃尾巴老李
孔府新客探亲
赵匡胤的家史
燕王过黄河
乾隆私访
赛鲁班改名
少年姜子牙
华佗
霸王追韩信
关公转世
孙思邈
叶天士的传说
孔府的嫁妆
李蟠告天
郭琇私访
济公治病
济公救货郎
铁拐李把眼挤
天师妖童
吕洞宾戏牡丹
狐仙助富
白士郎的故事
风物传说
三打峄州
僧格林沁进齐村
燕将军智取寨山
三牛担杀鬼子
枣庄的传说
护君山
扳倒井与护君山
天生桥
仙人洞
峄北仙人洞
刘伶墓
永兴桥淘金洞
风俗传说
拜天地的来历
蒙头红子
染坊的石头
戏子坐船免费
于阎相克
马匹求雨
称骨瞪金散
故事
幻想故事
双中状元
姜文房
张刘梁的故事
善人刘翠莲
张小二吹笛子
李嫂开天门
爹十七,儿十八
善恶终有报
杨半仙
孟三寻宝
鳌来国问卦
王小献宝
王二和耗神
李秀才行好
酒鳖子
王小闹海
王公子下扬州
张继仁夜宿破庙
状元痣
水中鱼落凡
王三寻媳妇
王小三与黄猫精
胡闹住店
仙姑与秃女
纸人说媒
杀生不如放生好
小黑驴称王
大胆张三
太岁头上动土
人家安乐自安乐
真假丧门神
阎罗与善人
人鬼集
白仙做媒
仙女报恩
小孔先生
柴娃与狐女
狐狸精偷汤
谭言诗下扬州
貔子精
狐女的故事
狐仙报恩
神枪陆守贤
雪花大仙劝赌
黄鼠狼撵先生
戏子借宿
张二化耕地
刘景春捉妖
孙大胆打魔
黑怪卖恩买报
李大胆打魔
张天师降虫精
关公显灵
风脉地
生活故事
荆芥花反鱼
双拜堂
父子同拜堂
火焚绣楼
崔福
闭目镜
汗巾缘
拾新媳妇
包公审周仓
秋子多
曾和桥对诗
哑巴新娘
哥俩教书
主仆斗智
大领二领和三领
傻子买话
憨女婿学斯文
傻子和小马驹
蟠龙岭
王家哥俩分家
雷公霹猪
傻二下江南
贩面条子
贩社耗
三女拜寿
苏州义和堂
太和庄
张小二贩姜
王二拾儿得女
王好友叫客
官吏故事
借戏申冤
审土地爷
贾知府断案
治假善人
巧断家务案
想巧搭命
马兰草案
三报恩
行好得好
老王送董台
心怀不正差点搭命
两面瓢
雷劈小放羊
教书先生
二孩发家
其他故事
国老夫人
哥仨算卦
小花子得银子
兄弟俩打狼
王二吹生子
刘二咣当说媒
秀才巧断冤案
张小借年
张公赐学拳
绿秃子打拳
笑话
学《百家姓》
爷俩喝酒
小气爷儿俩
好家伙三尺长
那还要说
虱子搬家
贼人胆虚
守财奴
高老三打烧饼
假斯文
附录 未编入本卷的故事目录
总后记
章节摘录
粮食的传说 不知多少年前,老百姓日子可好过了,年年风调雨顺,庄稼五谷丰登。那时,有句顺口溜: 八月十五云遮月, 正月十五雪打灯。 雪打灯,好年成, 一棵麦子打半升。 那时候的庄稼跟现在不一样,不管是高粱、麦子、豆子、谷子,天底下所有的粮食,都是齐根到梢都结粮食粒儿。你想想,高粱两人多高,齐根到梢得结多少?小麦齐根到梢都是麦粒子,一棵就能结多少?还有,庄稼种下后,这年年都结种,好几年不死,一个劲儿地结粮食。所以说,那时的人都好过。 有一户人家懒,种地图省事,三亩地的粪施在一亩地里,胡乱种了一些粮食,就出了一棵高粱。不缺肥不缺水,那高粱长得摸天高。四里八乡的人走累了,都在下面凉快。到了秋天高粱熟了,齐根到梢都是粮食,主家收粮食了,底边的够得着,高处的够不着,就搭上脚手架,拿个长杆子上去打粮食,一打就是三天三夜还没打净。下边地上那高粱粒子早已多深了,人就把高粱棵子砍倒,就地晒粮,装了好几囤。 粮食吃不完,人们就有点烧包了。不光浪费粮食,连天神也懒得敬了。玉皇大帝那里香火越来越稀,其他神仙也这么说。玉皇大帝心想:众神很卖力,对凡间老百姓不错呀,怎么回事?就派张天师下凡查看。张天师变成一个老道士,下凡来到人间。 老道士走过村庄,看人们气色很好,不像挨饿的样子。走过湖里,见湖里庄稼长得很好,齐根到梢结满了粮食。走着走着,看见一个人在耕地。仔细一看:不是耕地呀!这个人是在收芋头。就见他鞭打快牛,用犁子耕芋头,后面跟着一个人拾芋头。耕出来耕不出来不问,耕烂耕不烂也不问。拾芋头的想拾几块拾几块,哪块好拾就拾哪块。老道士再往前走,见有些人在掐谷子,想掐几棵是几棵,累了,一撂就走了。老道士心说:人不稀罕粮食了,拿粮食不当好东西了。 老道士走到一个村子,就想:我再看人心变坏了没有。他手拿破碗,来到一家人门口要饭吃。这家人明明满院都是粮食,偏说没有吃的,撵老道士快走快走。他走一家又一家,家家如此。最后,走到一家门口,这里的妇女正在烙单饼,老远就闻着喷香。老道士说:“大姐,道士来化缘啦,给点儿吃的吧。”那妇女没好气儿地说:“哪有饭给你吃,快走快走。”可也巧,这时候,她院里坐着玩的小孩哇哇哭起来。那妇女一看,孩子拉了一腚屎,她就顺手拿起一张单饼给孩子擦腚。擦完腚,又顺手拿来一些单饼,给孩子垫了腚。 老道士一看,心说:看来人心也坏透了。张天师回到天宫,一五一十地向玉皇大帝禀报了。玉皇大帝气得吹胡子瞪眼:“好啊,我要整治这些坏良心的人,还要旱他三年。”这样,地上的老百姓可就遇到了三年的旱年,三年千天十二季,一滴雨也不下。地上寸草不生,千千万万人饿死,老百姓快要死绝种了,就天天烧香、摆供、磕头求神,神仙也不理不睬。有个老人说:“人坏了良心,天神不会饶的,还不如去求小狗、小猫帮忙。”其实,小狗、小猫也饿得不行了,也想叫老天下雨。 它们上了天宫,找玉帝求情。玉帝看它们可怜,就说:“下雨可以,但有两条,第一条是:老百姓得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种了一年收;第二条是:所有的庄稼都只结得像帽缨子那么点点儿,不能齐根到梢都是粮食。”小狗摇摇尾巴说:“谷子穗子还剩多大?”“谷子穗就像你的尾巴。”小猫摇摇尾巴说:“稻子穗还剩多大?”“稻子穗就像你尾巴。”兔子蹦跶蹦跶地说:“麦穗还剩下多大?”“大麦穗、小麦穗都像你的短尾巴。”老公鸡红着脸说:“高梁穗还剩多大?”“高粱穗就像你的尾巴。”玉帝说完,就让千手怪下凡,把所有的粮食从根到梢捋一遍,捋得庄稼穗还剩下和狗尾巴、猫尾巴、兔尾巴、鸡尾巴那么大。当他捋到豆子的时候,觉得豆子扎手怪疼,玉皇大帝又没明说,干脆就不捋了,豆子还是齐根到梢都结种。 从那,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种一年收一年,无尽无休。P3-5
后记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依沂蒙山,西濒微山湖,南接两汉文化胜地徐州,北临孔孟之乡曲阜、邹城,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与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在此交汇,是南下北上、承东启西的十字路口,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372.93万人,辖市中、薛城、山亭、峄城、台儿庄五区和滕州市。枣庄1961年建市,是山东省建市最早的四个省辖市之一,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建材基地,素以“江北水乡”和“鲁南煤城”闻名天下。 枣庄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美。这里拥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运河文化、130年的工业文化。这里孕育了造车鼻祖奚仲、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勇于自荐的毛遂、凿壁引光的匡衡等众多历史名人。这里是洋务运动发源地之一、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台儿庄大战的战场。这里拥有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台儿庄运河古城、全国最大最美的国家级湖泊类湿地——微山湖湿地、华夏最长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最负盛名的天下第一崮——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园——十二万亩的“冠世榴园”。 枣庄是一座因煤而兴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市,正焕发着新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面对煤炭资源逐步枯竭的严峻现实,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转型战略,着力发展文化旅游经济。目前,枣庄市启动实施了台儿庄古城重建项目,通过恢复城水相依的古城水系、水街、水巷,保留和展示大战遗迹和场景,还原古城历史风貌和民俗风情,全力打造“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经典景区。台儿庄古城现已成为枣庄实现城市转型发展旅游经济的城市名片。 2002年我国政府启动了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牵头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是其主要内容之一。枣庄市文联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进一步发掘保护本地区民间文化遗产,决定编纂出版《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山东省枣庄市分卷》。2004年9月报请枣庄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了以当时枣庄市委副书记王建荣、市纪委书记邓滕生为编委会名誉主任,市委宣传部长周杰华为主任,市文联领导班子、相关文艺家协会及有关专家组成的编委会,并于10月、11月,先后召开了全市《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山东省枣庄市分卷》动员及编委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编纂工作任务。 这次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本着最大限度保留原始信息、最大限度保存本地特色的原则,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枣庄“三集成”十五卷四百八十余万字的资料本为基础,在对原始资料重新进行全面的筛选、整理、甄别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采录补充,历时280天,全市共投入1200余人次,编辑成《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山东省枣庄市分卷》共计6本,240余万字,保留下了“三集成”的全部精华,也更加完整地保留住了鲁南这块土地上七千三百多年的民间记忆。 编纂工作中,各区(市)文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经费紧张、人员不足、工作量大等困难,全力以赴地开展工作。市中区文联,将区属各乡镇街道的宣传委员全部吸纳为编委,先期培训,全程参与,保证了故事收集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薛城区文联拨出专门经费,将参与收集编纂的专业人员,集中在区委招待所统一食宿,集体编纂,确保了人员和时间的集中,提高了成效。山亭区文联在没有正式人员编制的情况下,由时值的兼任主席亲自带队采访收集编纂,组织采风和摄影,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全部编纂工作。峄城区文联,充分发挥本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艺家队伍整齐,人数众多的优势,在原有的民间故事图书资料中,再比较甄别,保证了最后成书的高质量和高品质。台儿庄区当时没有文联编制,区文化局主动承担了这项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编撰机构,抽出专业人员拨出专门经费,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编纂工作。原市民协主席徐高潮同志,不但承担了滕州卷的编纂,还承担了全市各区卷的最后审查、汇总、编纂、整理、精选、打印等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市民协主席沙朝佩同志对市中卷、台儿庄卷的整理汇总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山东省民协副主席、枣庄市民协主席王善民同志对本书的启动、编纂以及出版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本书编纂出版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得到中国民协领导和专家的帮助,中国民协抢救办王锦强主任给予了具体的专业性指导,以及经费上的鼎力支持。同时还要感谢知识产权出版社责任编辑孙昕女士,不但为本书做了大量琐碎的编辑技术方面的工作,而且在本书出版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了热情的关心和切实的帮助。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山东省枣庄市分卷》编委会 2011年8月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包括街巷和地名的传说、历史人物传说、名胜古迹传说、其他传说、俗语故事、幻想故事、生活故事、笑话等。 本书是《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之《山东·市中卷》分册,由邵泽选主编,主要收录了:“粮食的传说”、“张玉树夜断奇案”、“乾隆私访”、“铁拐李把眼挤”、“仙人洞”、“拜天地的来历”、“孟三寻宝”、“仙姑与秃女”、“荆芥花反鱼”、“哥俩教书”、“张公赐学拳”等故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