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刘岩 页数:29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借重当代建构论民族研究的理论成果,从华夏边缘叙述的角度对“寻根”文学思潮、“文化中国”想象(包括“传统文化热”和“上海怀旧潮”)和大众文化的“东北风”等重要的新时期文化脉络进行了重构性的描述和分析,在为文本和文化现象提供新的解释的同时,集中探讨了不平衡的历史地理想象与连续、同质的社会时间感觉的关系。
作者简介
刘岩,1978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97-2004年就读于四川大学,先后获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2004-200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讲师。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节 National译介与现当代史的变迁
第二节 从“想象的共同体”到“华夏边缘”
第三节 “现代化”语境中的“边缘”叙述与主体建构
第一章 “寻根”思潮与少数族群位置上的中国
第一节 化“缘”为“源”的需求与可能
第二节 “声音的替代”
第三节 无法恢复的时间
第二章 重写“长城边疆”与对话东方学:张承志的意义
第一节 “学者型”作家的意味
第二节 走出“影响的焦虑”
第三节 在两种民族叙事之间
第四节 走向“地中海边界”
第三章 从塞外到海外:两幅共同体舆图
第一节 “虚构”共同体的方法
第二节 地缘伤痛与历史困境
第三节 内外转换之旅
……
第四章 上海怀旧与“中心”/“边缘”的再规划
第五章 作为历史和阶级修辞的东北表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并不了解她,但敢于断定”,显示出了这种遥想在80年代后期以降的中国的普遍性。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消失了近四十年后被人们再度“忆”起,与其说是一次本土发掘,毋宁说要归功于一种渐次内移为中心的外缘“断定”,真正被心悦诚服地迎归的,既非一位40年代的上海女作家的精魂,亦非一般意义上的“海外观点”,而是后冷战语境中的不战而胜的冷战胜利者的权威定见。如戴锦华所指出,“冷战年代,张爱玲在不同脉络、版本上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命名与匿名,首先是特定的政治动因,并非她的全盛期的作品与文学成就,而是她江郎才尽之作:《秧歌》、《赤地之恋》成了张爱玲获得命名之讳莫如深又心照不宣的现实驱力。在冷战分界线的彼岸,这一姿态令张爱玲洗脱了通俗与沦陷区写作的双重‘污点’,于海外中国学、准确地说,是美国中国学——作为美国冷战学科的‘区域研究’之现代文学史上脱颖而出。当同样的趋动,使得张爱玲于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书写中踪影全无,成了并非惟一的文化失踪者与不可见的意识形态‘天窗’之时,张爱玲则在依冷战逻辑全面蒸发、几乎成为绝对空白的台湾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放大凸显”,而改革开放后的大陆文化人对张爱玲的“钩沉”和经典化,则不但“显影了美国中国学至文学研究对中国大陆的学术回流”,而且“含蓄且昭彰地成就了后冷战时代的一份‘告别革命’的选择与姿态”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