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何怀文 页数:311
Tag标签:无
前言
从北大博士毕业后近一年,我终于得将此书修改出版,呈现在尊贵的读者您之前:一个对著作权侵权判定也碰巧同样感兴趣的人。这个后记是写给您的,希望能够帮助您了解我未名的考虑。 坦率的说,着手此书时,已经发现系统地研究著作权侵权,等于是研究整个著作权制度。我不得不小心的将自己的研究范围限制到“实质性相似”——著作权保护对象是否被侵犯的判断标准之上。对此,我最初的兴趣是将著作权的侵权判定和专利侵权判定、商标侵权判定作横向比较。我发现著作权制度中缺乏一个统一的抽象价值主体。专利法中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商标法中有“相关公众”,而著作权制度中,却没有一个这样灵魂似的抽象价值主体。以此为切口,我致力于寻找一个适合著作权制度的抽象价值主体,并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抽象主体,剖析著作权制度中关涉著作权保护对象的核心法律概念:著作权保护的实质性条件“独创性”和著作权侵犯的实质性条件“实质性相似”。 请一定注意,本书的核心内容聚焦在著作权保护对象之上。所谓著作权保护对象,对应英文的”subject matter”,就是“作品”。而且,不难发现,我不断的将著作权制度和专利制度及商标制度进行比较,尽管这些比较并没有都形之于文字。我审视“作品”之时的视角,常参考专利制度对“发明创造”的法理和法律规则。这一点突出的表现在本书讨论综合性非字面侵权时讨论的“对象主张”之上。其实,这一个词语和专利法中的权利要求类似。概括的说,本书的一大尝试就是以专利法的规范体系为指导,分析阐释著作权制度的保护对象的有关制度。 本书最为有趣的讨论集中在对中国著作权侵权判例和美国经典版权案例的分析探讨之上。修改书稿,字斟句琢,自是辛苦异常。但是,重温昔日的思路,体味曲径通幽,自是趣味横生。似乎是打碎的玻璃碎片,每一个案例也只是揭示了著作权侵权判定规则的一小块儿。而且,有可能还是误导性的。如何将它们拼成一个完整而融洽的理论框架,的确是一项让人殚精竭虑而又振奋非常的工程。崭新的理论视角,不仅能够让人看到似乎有理的案例判决之中的“陷进”;而且还提供给一条径路,让人可以将似乎破碎分散而没有联系的著作权侵权判定规则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让它们获得更深刻的意义和坚固的基础。坦率的说,我并不以为我已经成功的实现了这样一个目的。或许读者您会因此而受启发,整合形成更好的理论框架。我在此诚恳的期待将来与您分享。 不得不提的是,上述理论视角让著作权制度更“知识产权化”。“知识产权法”这一概念本身长期以来受到质疑,因为著作权制度与专利制度、商标制度迥异,“井水不犯河水”。在著作权制度中确立一个适当的抽象价值主体,不仅有利于统一司法,而且,有利于整合著作权各种制度,让它们之间具有更好的自洽性。在此基础上,我们也才可以更好的讨论“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有关的理论问题。国内著作权制度研究在这一维度之上,尤其显得薄弱。凭借研究抽象价值主体,我们可以期待形成“知识产权法”的核心法律概念,使之获得相对于物权法独立的法律地位。虽然本书并没有讨论这样一个深度的理论问题,但是,这种“跨法律”的研究视角以及相关的探讨无疑有利于未来学者——特别是有兴趣细读本书的您——在这一方向进一步的学术研究。 何怀文 2011年5月
内容概要
本书从著作权制度体系出发,讨论著作权制度下的抽象主体——“普通受众”,并根据这一抽象主体标准,系统地研究讨论统一的独创性标准和著作权侵权的判定规则,批判中国和美国代表性著作权侵权判例。
作者简介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知识产权法教师,硕士导师。北京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知识产权法专业。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专业硕士。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国际知识产权研究所访学。《中国专利与商标》杂志专家编委。在国际知识产权著名期刊发表SSCI收录专业论文3篇,中英文知识产权法论文近20余篇。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章 非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思想”
第二章 著作权的保护对象——“独创性”表达
第一节 独创性的法律本质
一、著作权制度的根本目的
二、独立完成
三、创作性
第二节 独创性的判断主体和判断规则
一、判断独创性的诸多可能主体
二、“普通受众”的概念和意义
三、判断独创性的规则
四、对可能批评的回应
第三节 著作权保护独创性表达的限制
第三章 侵犯著作权保护对象——“实质性相似”
第一节 “实质性相似”的基本问题
一、法律本质
二、“三步检验法”
三、判断主体
四、基本规则
(一)并列比对
(二)认知分析
第二节 “实质性相似”——片段性字面侵权
一、方法步骤
(一)过滤
(二)比较
二、实质性程度的考量因素
(一)使用目的和性质
(二)版权作品的性质
(三)相对于版权作品整体的量和实质程度
(四)对版权作品潜在市场或其价值的影响
(五)评价“实质性程度”
三、侵权抗辩
第三节 “实质性相似”——综合性非字面侵权
一、方法步骤
(一)抽象
(二)过滤
(三)比较
二、实质性程度的考量因素
三、侵权抗辩
第四节 “实质性相似”——混合性侵权纠纷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侵犯著作权的保护客体——“未经许可”
第一节 超出著作权人许可的范围
第二节 超出法定权利限制许可的范围
第五章 侵犯著作权
第一节 侵犯著作人身权
一、侵犯著作人身权的保护客体
二、侵犯著作人身权的保护对象
第二节 侵犯著作财产权
一、侵犯著作财产权的保护客体
二、侵犯著作财产权的保护对象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
北京九歌泰来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等侵犯著作权纠纷案 (《我是太阳》案)
北京九歌泰来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等侵犯著作权纠纷上诉案 (《我是太阳》上诉案)
王庸与朱正本等侵犯著作权纠纷上诉案 (《十送红军》上诉案)
西安长安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等与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侵犯著作权纠纷上诉案 (《激情燃烧的岁月》上诉案)
陈燕民与刘育新侵犯著作权纠纷上诉案 (《秋凉》上诉案)
李鹏与石钟山等侵犯著作权纠纷上诉案 (《潜伏》上诉案)
黄宝座与周长瑚侵犯著作权纠纷上诉案
瑞士英特莱格公司诉可高(天津)玩具有限公司、 北京市复兴商业城侵犯著作权纠纷案
张楚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侵犯署名权纠纷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张五常等著作权侵权纠纷上诉案
编辑推荐
《著作权侵权的判定规则研究》可以作为知识产权研究人员(包括教学研究人员和法学研究生)、实务工作者学习研究的参考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