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权威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杨清望  页数:217  

内容概要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指出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显然,对法律权威进行全面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法律权威既是一个表征普遍性的范畴,又是一个表征个殊性的范畴。普遍性特征要求洞察法律权威产生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内在机理;个殊性特征要求洞察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对于树立权威的内在要求和特殊性。所以法律权威的树立一方面必须吸收普遍性的、共识性的要件,另一方面必须切实以中国的社会现实及需要为出发点和依归。这些因素共同决定在转型期中国社会,必须以理解模式为方向,以和谐法治理念为思想基础,以民主宪政为政治条件,以法律信任文化为基本保障,以社会主义良法为根本前提,多管齐下,共同促使法律权威的树立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现。

作者简介

杨清望,湖南泸溪人,200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到中南大学法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8年11月进入中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课题研究。在《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河北法学》、《法学论坛》、《政法论丛》、《西方法律哲学家研究年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任《法律与中国——法学理论前沿论坛》(第六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和《法治中国——2009》(法律出版社201O年版)副主编。现正主持科研课题四项,分别为:2009年主持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法治软实力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可持续性的研究”;2010年主持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青年课题“社会管理与行政管理创新研究”;2010年主持中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服务型政府法制化研究”之子课题——“服务型政府法制化基础理论研究”;2010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视角下的社会公平正义研究》。参与其他科研课题若干项。

书籍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法律权威国内研究综述 三、本书的核心观点及论证框架第一章 法律权威释义 一、法律权威的内涵  (一)法律:国家法或民间法  (二)权威:权威者与权威性  (三)法律权威的基本界定 二、法律权威的性质、特征和内容  (一)法律权威的性质:是什么与不是什么  (二)法律权威的特征:强制或自愿  (三)法律权威的内容:法律运行维度下的分类 三、几组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法律权威性与法律合法性  (二)法律权威性与法律有效性  (三)法律权威与立法权威、执法权威和司法权威  (四)法律权威与政治权威、组织权威和个人权威第二章 法律权威根源的探究 一、西方法哲学理论对法律权威根源的探究  (一)自然法学派对法律权威根源的探究  (二)分析实证法学派对法律权威根源的探究  (三)社会法学派对法律权威根源的探究  (四)后现代法学——法律权威根源探究的哲学转向  (五)西方法哲学诸流派探究法律权威根源的理论贡献 二、传统中国社会法律权威根源的探究  (一)传统中国社会法律权威的双重根源  (二)双重根源的现代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对法律权威根源的探究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对法律权威根源的分析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探究法律权威根源的贡献第三章 法律权威的构成、确立及基本价值 一、法律权威的构成  (一)法律权威构成的基本要素  (二)法律权威构成的历史形态  (三)法律权威构成的性质及其演变  (四)对于树立法律权威的启示 二、法律权威确立的心理过程和机制  (一)心理学理论对服从行为产生的分析  (二)法律权威确立的机制及其过程 三、法律权威的基本价值  (一)法律权威是法律实现的直接要求  (二)法律权威是平衡利益冲突的重要保障  (三)法律权威是实现法治的基本前提第四章 当代中国树立法律权威的现实依据和一般模式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树立法律权威的现实依据  (一)人际关系结构的转型是树立法律权威的基本依据  (二)利益关系结构的转型是树立法律权威的根本依据  (三)公民与国家关系结构的转型是树立法律权威的直接依据 二、走向理解模式的法律权威  (一)理解模式的理论基础  (二)理解模式的方法论依据  (三)理解模式的基本规定性第五章 当代中国树立法律权威的构想 一、和谐法治理念是树立法律权威的思想基础  (一)和谐法治理念的形成  (二)和谐法治理念的价值指向  (三)和谐法治理念的实践指向 二、民主宪政是树立法律权威的政治条件  (一)民主在树立法律权威中的作用和限度  (二)以民主促进法律权威树立的实践指向  (三)宪政是树立法律权威的制度要求 三、法律信任文化是树立法律权威的基本保障  (一)对建构法律信仰文化之主张的反思  (二)法律信任的基本规定性  (三)法律信任的作用机制 四、良法是树立法律权威的根本前提  (一)法律良善的基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内在要求  (二)法律良善的关键~兼容与平衡多元利益和价值  (三)法律良善的制度指向——建构以权利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四)法律良善的外在依据一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需要第六章 树立法律权威的地方实践——以湖南省法治建设为样本 一、法治政府的建构 二、民生权利的保障 三、民治模式的推行 四、司法公正的维护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加强法治教育和政法队伍建设是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基础。田成有教授基于对社会变迁必然带来法律不断变迁的认识,认为法律权威的树立的关键“在于必须克服法律的保守性和僵硬性,从而增加其适应性、灵活性,使其富有时代性”。他的根本主张实质上就是要在中国建立司法造法的制度。  综上所述,中国学者对法律权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在如何树立法律权威问题上提出了诸多启发性的建议,这对于实现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但是,这些观点一般没有剖析法律权威的内在构成及运作机理,而且没有从法律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中来论证法律权威产生的现实依据,从而无法确保我们不陷入到通过比附西方法治道路而提出一些在中国社会树立法律权威的对策性建议的定式研究之中。 三、本书的核心观点及论证框架 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的维系工具,其权威性直接体现为法律对人们行为规制的有效性,在深层上体现为法律在社会治理体系中至上地位的确立。法律权威既是一个表征普遍性的范畴,也是一个表征个殊性的范畴。就其普遍性特征而言,是指法律相对于外在的政治权力和道德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核心地位的确立,同时也是指法律如何在其内在的模糊性和缺陷性基础上树立自己的权威性。这是任何国家树立法律的权威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亦不例外。在这层意义上,法律的权威性是一个普遍性的概念。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法律权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很厚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