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理举要讲记

出版社:徐醒民 团结出版社 (2013-06出版)  

作者简介

李炳南(一八八九—一九八六年),山东济南人。名豔,字炳南,号雪庐。爲衍圣公孔奉祀官府秘书长。初学唯识于梅光羲,于禅、净、密等,皆曾修习,后皈依印光大师,专修净土。此外,亦精中医。抗日战争期间,随孔德成于重庆,并助太虚大师弘法。后卜居台中。除仍任职孔奉祀官府外,并兼任中国医药学院及中兴大学教授,业馀则致力于佛法之弘扬。于台中讲经説法数十年,以“李老师”之名著称于台湾佛教界。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三日逝世,享年九十八岁。  徐醒民,安徽庐江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师从李炳南老居士学习佛法和儒家典籍。李炳南老居士往生后,徐醒民居士一直住在台中莲社,出版有《儒学简説》等书,并有讲解《孝经》《大学》《三字经》等光碟流通,是目前台湾最受推崇的儒学大家之一。

书籍目录

缘起 正文 本文 (子)居家 (丑)在校 (寅)处世 (卯)聚餐 (辰)出门 (巳)访人 (午)会客 (未)旅行 (申)对众 (酉)馈赠 (戌)庆吊 (亥)称呼 (附说)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一、缘起 礼节这件事,在人群中,是决不能少的;就是极野蛮的民族,亦有他们的一套礼节。人与人交通感情,事与事维持秩序,国与国保持常态,皆是礼节从中周旋的力量。 自从一般人,不察实际,好奇务怪,起来反对礼教,硬说礼教是吃人的猛兽,主张把他打倒以后,大家就对礼节,存了轻视的心理,自己不去做,也不肯再去教导子弟。这个问题,并不简单,决不是中国人单独的问题。行得通,行不通,却也不敢断定了!但是现在还是行不通。 请看今天客来了,明天访客去,这里来馈赠,那里请聚餐,东街庆吊,西街开会。仔细一考查,还是把那些礼节,一套跟着一套的排演。有人说这些事没有学过,谁能晓得。 那怕你不晓得,你只管不去做,过后请去听吧!七言八语,讪笑讥诮,丝毫不客气的,都发表出来了。什么某人岂有此理,未曾受过教育、没有常识、粗卑不堪、不近人情、没见过场面、真讨厌、极可笑、远着他、少来往,一连串的这些名词,就都给你加在头上。你的前途,一切一切,也怕因此受到影响! 再看那些反对礼教的人,见了比他地位高的人,他也是脱帽鞠躬;见了外国人,也是去拉手;不经通报,你直跑进他的房里去,他也是不高兴;他送你东西,你不说谢谢,他也是不痛快。这真矛盾,为什么他嘴里反对礼教,他还去拘泥这些形迹呢?可见他们是空倡怪论,自己也不能实行,专去欺骗他人,尤其是欺骗天真烂漫的青年人。深刻一点说,简直是损害青年人的社会事业发展! 我是在社会里碰过壁的人,也是吃过无限亏的人。知道没有礼节,万事行不通。我深恐青年同胞,不懂礼节,也免不了到处碰壁吃亏,特意检出通常用的几条来,贡献给大家,做个参考。要知礼节是不妨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也是自己一种光荣的徽章,是必要通达的!

编辑推荐

★李炳南教授选辑,徐醒民老师讲述★比《弟子規》更詳細具體★禮儀教育首選教材★年輕人步入社會的禮儀必讀書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繁体文字不适用中国儿童阅读
  •   只是部分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但也有很多成人也必须学习和知道的
  •   教育的好书。加油。继续努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