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思想篇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英杰、 张亮 团结出版社 (2012-10出版)  作者:英杰 著  页数:180  

内容概要

  生逢乱世,孟子的生平资料留下的太少太少,今天我们想要了解孟子所能依据的,只有一本三万多字的《孟子》。从这三万多字里,我们看到了孟子辉煌而无奈的一生。从他第一次带着弟子离开故乡,踏上周游列国的旅程开始,他就知道,他所做的事,是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但是儒学带给他的使命感,孔子留下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却让他义无反顾地起程了。几乎每到一处,他都得到优厚的待遇,也几乎每到一处,他的主张都被人敬而远之。后人都不禁感慨,他明知那些高高在上的诸侯国君要的是称霸天下的谋略,不是爱护百姓的仁心,那么,是怎样的力量让他一次又一次以骄傲的气质,无所畏惧地向他们阐述自己的主张?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良训成才授业解惑 孟母三迁 断机教子 敢向先生质疑的学生 赴鲁游学 人生三乐 循循善诱教弟子 人性之辩 第二章 初次游齐威王不用 孟子在齐国 荐匡章为将 劝邹忌勿伐鲁 拥楹而叹 第三章 一心向仁谁是明君 有心无力的宋王偃 滕世子访孟子 受邀回国 在邹答疑 臧仓阻鲁平公见孟子 第四章 游说滕公诤谏惠王 与滕文公论政 与许行之徒的辩论 离滕游魏 从冷淡到信任 驳自主的税制和治水法 梁惠王去世 第五章 再度游齐官居卿位 王后无盐 下榻稷下 有仁心即可安天下 寡人有个毛病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第六章 孟子谈勇 田婴谏君 孟子教射 与公孙丑谈勇气 田婴谏君 访管仲墓而教弟子 主客争辩 出吊于滕 第七章 齐王伐燕孟子不朝 天时不如地利 燕民喜迎王师 无奈退兵 避而不见宣王 挽留孟子 第八章 辞官归乡 著书立说 宿昼三日 回到故乡 永不迷惑的哲人 著书立说 千古流芳 生平大事年表 感悟与思考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孟子善用启发的方式教育弟子,但不是没有原则的。孟子说:“后羿教人射箭,一定要求把弓拉满,学习的人也一定要把弓拉满。高明的工匠教导人,一定要用圆规和曲尺,学习的人也一定要会用圆规和曲尺。”他不主张单纯地灌输,而是采用启发的方式教育弟子,让学生自己想明白。 由于孟子的学堂越办越好,逐渐声名远播,不少国家都派使者来邹国考察、访问,学习孟子的办学思想。鲁国是邹国的邻国,也是孟子的祖籍,还是孟子学习儒学的地方,孟子的成就也是鲁国的荣耀,所以鲁国多次派人来请孟子到鲁国讲学。孟子离开鲁国也有几年了,他也想回去看看自己的老师和朋友。而且自己一直闭门讲学,消息闭塞,也应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了,所以孟子就答应下来。 孟子到鲁国讲学,准备带两个学生跟随。谁要是能跟着孟子去,既能在礼仪之邦鲁国学习,又能说明他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宠爱,所以大家都很兴奋,纷纷猜测老师会带谁去。在孟子的学生中间,公孙丑是最活跃的,他虽然不敢说自己是老师的得意弟子,但他是同学中武艺最高的,护卫老师非他莫属。一般来说,老师会带一文一武,如果武的是公孙丑,那么文的大家公推乐克正。因为乐克正性情温良、学识渊博,颇得孟子钟爱。所以,当孟子公布了随从的学生名字后,大家都非常意外,原来孟子带了万章和浩生不害。 万章文思敏捷,而且与人为善,但他是个特别内向的人,像一块木头,平常总是不声不响的,很少说话。浩生不害则时常会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与老师争辩,对老师似乎不太礼貌。老师为什么要带他们俩呢? 对跟随他去鲁国的人选,孟子是有自己考虑的。他认为万章聪慧博学,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他的沉默寡言对他的成长非常不利,孟子希望通过这次外出讲学,能够让万章明白口才的重要性,从而改变他的性格。而带浩生不害则是因他学道不忠,三二意,孟子想把他带到儒学的发源地去接受熏陶。 从鲁国返邹后,万章的性格果然大变,变得既开朗又能言善辩,令同窗们刮目相看。而浩生不害却表现得十分固执,鲁国的儒学氛围没能改变他三心二意的毛病,他在儒学之外又开始攻学道术。

编辑推荐

《榜样的力量•思想篇:孟子•宣扬"性本善"的儒家宗师》是一部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世界名人传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能给我们积极的思想、正确的行为、良好的心态、完善的人格。树立了榜样就等于找到了自己的前行方向。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榜样的力量·思想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