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作者:伊恩·默里 页数:402 字数:370000 译者:张宇栋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得以付梓,两种感受最先涌上我的心头。其一,庆幸自己能 有机会研究这一主题,对晤先人,他们虽已逝去,其话语却仍影响着我 们。其二,本书得以成形,仰赖多人帮助,我心中不胜感激。我对美国教会史的兴趣,可以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不过,本书 的基础,却来自两次演讲的内容。1973年夏天,我受邀去美国,就复兴 这一主题演讲。一次是在宾夕法尼亚州卡莱尔市,救恩浸信会的家庭研 讨会;另一次是在佛罗里 达州的彭萨科拉神学院。我一直感激 这些研讨会的主办方,也感激众多与会的人,他们的善意向我开启了 一个充满友谊的新世界。我们一家人都明白了为什么乔治·怀特菲尔 德说“美国人是天底下最好客的人”。同样是在 1973年夏天,我有机会拜访与这段历史颇有渊源的几处地方,这更加深 了我进一步研究这一主题的念头。不过,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们在澳 大利亚定居之后,我才得以进行更严肃的研究,并开始写作。在新南 威尔士州蓝山地区的黑泽布鲁克市我惊喜地发现了罗伯特·埃文斯牧师的 私人图书馆,这真令我乐不可支。埃文斯先生一直是美国 复兴史方面的专家,他的帮助无比慷慨!我还要特别感谢悉尼大学图书馆、宾夕法尼亚州卡莱尔市的迪金 森学院、爱丁堡大学神学院以 及伦敦的福音派图书馆和威廉姆斯博士的图书 馆。感谢费城威斯敏斯特神学院的档案管理员格雷斯·马伦小姐,她颇费 周折,为我找来19世纪20年代三本稀缺而重要的小册 子的副本。帮助我寻找特殊书籍的朋友不胜枚举,我不能一一提名,却 真心感谢他们。特别感谢丹尼尔-坦南特先生 和托马斯·埃利斯牧师为我介绍南方的长老会 历史。我的朋友们,比如罗宾·菲利普斯夫人、约翰·德威特博士和辛克莱-傅格森博士,也都不吝赐教,为本书的完成做 出了很大贡 献。照例,我在大西洋两岸真理旌旗出版社工作的同事们,给了我很大 的鼓励,并使我的文稿得以成书,最终到了读者的手中。在研究这一主题的时候,我时常想起阿奇博尔德·亚历山大写于1845 年的一段话:“我们中许多虔诚的信徒 并未意识到,他们今日所踏之土地,已因着全能者的足迹而变得圣洁,一如往昔。谁人知晓,凭着信心献上的祷告,今日仍然会得到回应。” 伊恩·默里 1993年7月13日于爱丁堡
内容概要
“决志信主”等同于悔改归信吗?
复兴是情绪化的吗?
复兴是人为操作的吗?
复兴是可以复制的吗?
真正的复兴必定会带来生命的改变和美德的增加。因此,真正的复兴来自圣灵大能的降下,使人真正认罪、悔改,使周围的世界出现“整体性的变革”。
伊恩·默里分析了1750年到1858年在美国大部分宗派中出现的复兴运动,用大量历史事实推论得出复兴与奋兴之间的差别。帮助读者去伪存真,认识真正的复兴。
作者简介
伊恩·默里先生是1931年生人,毕业于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他曾在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担任影响力遍及全球的钟马田牧师的助手,此后亦在伦敦的Grove教堂及澳大利亚悉尼的圣吉尔斯长老会任过职。1957年,默里与杰克?卡勒姆(Jack
Cullum)一同创办了真理旌旗出版社,并始终担任主编一职。他著有二十多部历史与神学书籍,是典型的清教徒式的学者型牧者和教牧型学者。
默里曾写作多部人物传记和历史作品,包括《钟马田传》、《约拿单?爱德华兹传》、《司布真与极端加尔文主义者的论战》、《司布真传》、《教会历史素描》等,其作品多为研究大量丰富史料的结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戴维斯和“复兴”的含义
第二章 普林斯顿与“荣耀计划”
第三章 弗吉尼亚的荣耀
第四章 神学燃起烈焰
第五章 第二次大觉醒
第六章 1800年的肯塔基州
第七章 奋兴运动的出现
第八章 东北五杰
第九章 新措施与旧复兴
第十章 分道扬镳
第十一章 新时代的幻象
第十二章 浸信会的转变
第十三章 亚历山大与纽约复兴
第十四章 旧派与新派,过去与未来
附录一 英国的奋兴运动
附录二 美国南方的复兴
章节摘录
不过,浸信会传福音的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非同凡响的成 功,主要原因尚不在此。18世纪70年代早期,我们从德弗罗·贾勒特的 教会中看到了上帝圣灵的工作,同样的,在浸信会教会中,圣灵做工的 证据也是非常明显的。贾勒特所记载的复兴时期,正是浸信会以惊人的 速度增长的时期。毫无疑问,森普尔的话是非常正确的:“浸信会在弗 吉尼亚州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和由此而来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出于上帝的 能力。” 即使是最优秀的基督徒也会有偏见,贾勒特就不同意森普尔的这 番解释。相反,浸信会引发的改宗事件让他的工作遇到了许多障碍,为 此,他大为光火地埋怨道:“在我教区的教会内,我禁止了浸水礼,并避免了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恶果。但是,在其他县(我有时会过去讲 道),我无力制止这一陋习的传播。这些县里发生了分裂,邻舍间不复 和睦。”。贾勒特继续说,他需要得到帮助以削弱浸信会的影响力。为此,贾勒特决定新结盟友,而这次联合的深远影响,是他始料未及的。新教 的又一支福音派宗派也将开始快速增长,其迅猛之势丝毫不亚于浸信 会。而在13块殖民地中,没有一名圣公会教士像巴斯教区的这位教区长 一样,在这个宗派发展的初期,为之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1773年3月,一个“相貌普通、内心朴实而虔诚的人”,来到 了贾勒特位于丁威迪县的家中,他叫罗伯特·威廉姆斯。主人这样写道:“他与我同住了大约一周时间,在教区内 讲了几次道,其中大多数我都听过了。总体来说,我很喜欢他的讲道,尤其欣赏他那种亲切而活泼的风格。” 威廉姆斯于1769年来到美国,是约翰·卫斯理差派到美国的首位 传道人。他只比理查德·博德曼(Richard Boardman)和约瑟夫·皮尔 唪尔(Joseph Pilmoor)早到几个月,这两个人是卫理公会正式差派出 来的传道人。卫斯理本人早在1736年便去过佐治亚卅,而循道宗的传道 人直到三十多年之后才来到美国,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吃惊。其中的原因 主要是在教义方面:18世纪40年代的大觉醒时期,教会领袖多是改革宗 和清教徒,这一立场使得他们并不认同卫斯理的福音派阿米念主义。从 第一批英国清教徒移民来到美国之后,在将近150年的时间里.美国的 新教信仰中几乎从未出现过循道宗这样的神学。因此,1769年,当博德 曼和皮尔摩尔来到美国的时候,怀特菲尔德有理由这样说:“啊,如果 你们是加尔文主义者,那么,眼前的国家就是你们的了。”这位英格 兰传道人于次年9月逝世于新英格兰地区,他深知卫理公会的传道人中 没有一个是加尔文主义者。贾勒特欢迎威廉姆斯来到自己家中,并邀请他讲道。事实上,贾 勒特当然了解这个问题,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与循道宗联合的决心。在复兴期间,对那些预备好传扬“钉十字架的基督”的人而言,机会实 在太多了。贾勒特相信自己可以与循道宗求同存异、充分合作,毕竟,循道宗信仰中的很大一部分信条,与其他新教教会的信条是相同的。内 森·班斯(Nathan Bangs)是美国循道宗最早的历史学家之一,他这样 总结循道宗案的新导:就像其他正统的基督教宗派一样,他们也相信人心的堕 落(这种堕落会世代相传),相信基督的神性和救赎工作.认为悔改信主是必不可少的。他们迫切地向自己的听众强调 新生命的重要性,让听众们明白,借着基督的宝血。他们的 罪已得赦免,这是圣灵可以做见证的。而倘若人能够坚持,罪得赦免的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就是,他们的内l心和生命都 可以变得圣洁。除了这些共有的信条,卫斯理派关于讲道的观念也与大觉醒时期 所恢复的讲道观念相同。班斯观察到,循道宗的传道人“扰乱了冷漠者 那虚假的平安,唤醒了沉睡之中的罪人的良心,让他不得安宁,直至 顺服于基督……他们的努力工作伴随着恒切的祷告(公开或私自的祷 告),而上帝也喜悦他们的辛苦工作,并赐给他们圣灵的能力”。” 贾勒特之所以决定开放自己的讲台,让自己的教会与循道宗融 合,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循道宗一直是圣公会的一个分支,这样 一来,他们所建立的教会就只会隶属于圣公会,而不会属于循道宗。循 道宗不任命牧师,也不施行圣礼,因此,与循道宗联合的做法,并不会 导致他们从圣公会中分裂出去。另一方面,威廉姆斯也向贾勒特保证道 (如果是卫斯理本人,也很可能会这样做):“离开圣公会的,也就离 开了循道宗。”贾勒特几乎是弗吉尼亚州的唯一一位牧师.他一直担忧 会众流失到浸信会中去,因此,他对这位支持圣公会的福音派传道人的 不期而至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阿斯伯里在多年后回忆道:“我们一直遭 到轻视,贾勒特是第一个接待我们的人。人们把我们看作外人、对我们 没好气,而贾勒特则将我们接到他的家中,帮助我们在他的教区内建立 起了教会。”” 贾勒特报告说,从1773年开始,临近的苏塞克斯县和布伦维克县 的福音工作“主要是通过这些循道宗传道人的辛苦讲道开展的”。1774 年,另一批传道人也来到此地,加入了威廉姆斯的行列,“他们在这一 地区及其他地方(远至北卡罗来纳州)建立起了许多教会,并开始巡游 讲道,牧养已经建立起来的教会。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既传播了上帝 的话语,也加深了信徒对上帝话语的认识”。P61-63
编辑推荐
《真正的复兴》依据史实分析18-19世纪的美洲福音派复兴运动,指明如何区分“真正的复兴”与“奋兴运动”,以及此差异对今日教会的重大影响。这是精研复兴运动史的杰作,是苏醒人心的暮鼓晨钟,是期盼教会复兴者必读之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