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诺贝尔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作者:余玮  页数:339  

前言

期待科技巨奖由500万元提至1000万元    春天。人民大会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自2001年始,每年春天,北京人民大会堂都有一场汇聚我国科技工作者最高成就与至上荣耀的盛宴,那就是每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次科技盛典上,最受社会瞩目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并给获奖者颁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以国家名义对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授予的最高荣誉奖励,由国家主席签署并亲自为获奖者颁发证书。500万元人民币的高额奖金,尽管只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的诺贝尔奖奖金,但这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对科技创新工作和杰出科技人才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00年,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有“中国诺贝尔奖”之誉,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位(可以空缺,例如2004年度)。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要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技工作者。显然,这些获奖科学家多是紧紧围绕国家的战略需求开展科研工作的,解决了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难题。    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孙家栋、谷超豪、师昌绪、王振义、谢家麟、吴良墉……一位位曾被人忘却的科学家随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渐渐被国人了解、熟知,然而其严格的评选程序鲜为外界所知:先是省级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或上年度最高奖获得者个人推荐,再经由院士、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初评,对被推荐人从科学品德、重大科技贡献、社会影响等几方面打分,继而被推荐人现场答辩,评委又到被推荐人工作的研究室、实验基地进行实地考察,最后经有记名投票,从而诞生当年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人选。随后,经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审定——科技部核准——报国务院批准——国家主席签署证书,颁发奖金。    评审委员会除了严格实行专家轮换制度、回避制度外,还采取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最能体现国家最高科技奖分量的地方,就是评审专家的普遍认同,即通过一次性投票,要求三分之二以上评委通过才能获得最终认可。据悉,当年有个别院士、专家评委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开拓者袁隆平院士研究、培育的杂交水稻的品质和口感有质疑,以致现场用杂交大米煮了一锅饭来品尝验证……无论从科研上还是为人上,这些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谓实至名归,经得起时代和历史的检验。    我们有幸采访了这些重量级功勋科技大家,直面其科研的成与败、人生的得与失、生活的苦与乐——尽管许多科学家并不擅长或并不习惯接受采访,有的甚至拿着采访提纲时仿佛学生接受面试,但是他们的科研成就、他们的人生故事、他们的报国情怀、他们的治学态度、他们的学术风尚、他们的探索精神、他们的奉献品质、他们的淡泊胸襟,让我们感动不已。他们十分谦和,就像邻家的长者。可以说,强烈的知识报国情怀,是他们在科学道路上不断进取的动力,“国家的需要”是他们科研路上的第一源动力!    每一位登上国家科学技术的最高领奖台的科学家背后都有一段非凡的、鲜为人知的动人经历,一次次深入采访他们以及他们周围的人,我们分享着智慧与成功,感受多多,采访现场宛若人生课堂或科普讲座,我们俨然在探究一座座高峰、一座座丰碑。在写作中,我们尽可能让科技大师富于人性与情感,让科技走下神坛、步入大众,用真诚、质朴的文字求解那一道道有关科学、人生与生活的多元方程。    中华民族是富有智慧和勇于创新的民族,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们无疑是中国科技队伍中具有伟大创新精神的优秀群体。历史应该铭记他们,共和国应该铭记他们,我们合著的《中国诺贝尔》一书意在为他们立传,为他们的精神立传!    又是一年春草绿。许多人注意到,目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更多的定位关乎“国家战略”的学科领域,但在促进不同性别的科学家共同发展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不足。迄今,20位获得者中竞没有一位女性科学家,“中国诺贝尔奖”似乎成为了“男性世界奖”。而全球科技界的最高奖励——诺贝尔奖,对女性的关注和青睐似乎成为传统,且女性诺贝尔奖得主的人数越来越多,呈现加速递增趋势。为此,面对女性在科学领域的“高层缺位”或“稀缺”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委会宜对女性院士给予特别眷顾,以引领更多有潜质的女性投入科技创新事业中。    再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大多为耄耋老人,这20位院士获奖时的平均年龄为82.9岁,大有“国家科学技术终身成就奖”的味道。其实,可以转变科研评价机制,鼓励原始创新,给一些有杰出成果的青年才俊获奖机会。鉴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级极高,可以两年一评,且宜每5年适当提高奖金额度,目前就是设为1000万元也不为过,我们期盼中国科学的春天更加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内容概要

  余玮,非虚构作家、红色文史学者、资深媒体人,在新闻出版界有“高端人物的解密者”与“为红色中华立传”之誉。湖北赤壁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出版有《红歌纪事》《红墙见证》《世纪小平》《敦厚朱德》《魅力陈云》《出入中南海的高层智囊》《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从下塘街到中南海》《从琳琅山到中南海》《新闻老照片的背后》等,并有作品列为中学《语文》课文,共计1800多万字。多部作品被中国作协确定为重点扶持作品或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重点图书。曾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出席过2007年中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吴志菲,红色励志作家,在新闻出版界有“智囊传记专业户”之誉。湖南耒阳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著有《触摸红墙》《中南海大讲堂》《中国经济前沿报告》《中国高端访问》《百岁名流》《第三只眼看人居》《红舞台下的凡人邓小平》《我们跨过鸭绿江》《芳菲年华:李菲传奇》等,在《人民日报》《新华文摘》《读者》《家庭》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800多万字。曾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

作者简介

  余玮,非虚构作家、红色文史学者、资深媒体人,在新闻出版界有“高端人物的解密者”与“为红色中华立传”之誉。湖北赤壁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出版有《红歌纪事》《红墙见证》《世纪小平》《敦厚朱德》《魅力陈云》《出入中南海的高层智囊》《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从下塘街到中南海》《从琳琅山到中南海》《新闻老照片的背后》等,并有作品列为中学《语文》课文,共计1800多万字。多部作品被中国作协确定为重点扶持作品或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重点图书。曾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出席过2007年中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吴志菲,红色励志作家,在新闻出版界有“智囊传记专业户”之誉。湖南耒阳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著有《触摸红墙》《中南海大讲堂》《中国经济前沿报告》《中国高端访问》《百岁名流》《第三只眼看人居》《红舞台下的凡人邓小平》《我们跨过鸭绿江》《芳菲年华:李菲传奇》等,在《人民日报》《新华文摘》《读者》《家庭》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800多万字。曾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

书籍目录

序 期待科技巨奖由500万元提至1000万元
吴良镛 匠心妙手忧人居
 匠心妙手添韵新古都
 “人民建筑师”缘起一个城市的危垣残壁
 “人居之父”致力中国城乡建设
 读万卷书谋万家居
谢家麟 “乐天”院士的人生“高能加速器”
 跻身世界前沿自“先种麦子”开始
 “因陋就简”跳上“飞驰的列车”
 “乐天派”的诗意生活
师昌绪 特殊“材料”制成的年轻长者
 为了回国向美国总统叫板
 “材料医生”破解“无头案”
 “聪明到顶”的科学战略帅才
 第二青春从80岁开始
王振义 爱哭鼻子的院士反给力“血疑”
 险些“夭折”的学术成果开创治癌史的新纪元
 “简单而复杂”的从医之旅
 力排众议破格录取“中专生”为硕士
 爱哭鼻子的识途“老马”甘为人梯
谷超豪 用爱解答科学与生活的多元方程
 “数学家之乡”走出出死入生的地下党员
 数学“金三角”内挖掘不尽的宝藏
 向数学王“交账”的园丁心中有“数”
 “院士夫妇”同解一道有关爱的方程
 诗意生活与数学人生皆学问
孙家栋 笑傲苍穹
 一次吃红烧肉的经历与一枚斯大林金质奖章
 “中国航天之父”的点将和“中国第一星”的诞生
 客串“生意人”的“卫星之父”能感到旁人的心跳
 “铁三角”的梦想与“嫦娥奔月”的现实
 与一见钟情的“嫦娥”聚少离多
徐光宪 爱问“傻问题”的快乐顽童
 两次上书惊动总理
 被点将领衔分离“孪生兄弟”
 “傻”孩子成为交大的尖子生
 以“回国探亲”为借口毅然回国
 化学界泰斗地位的奠定和学生的“小跑”
 “霞光”满天映后生
 “金庸迷”的“抽屉情结”和“举重若重”
王忠诚 妙手仁心的“神刀”
 战士眼睁睁的消失与个人一辈子的追求
 一次次挑战不治之症的“神医”感谢病人
 13小时创造医学奇迹
 站在学科前沿满意而又不满足的人
闵恩泽 智慧催生艳丽的“科技之花”
 从一片空白突破催化剂的国际封锁
 自主创新是他毕生科研的关键词
 亦师亦友的泰斗开启中国的绿色化工时代
 巴蜀之子耄耋之年乡情难了
 恩爱的院士伉俪用自己的智慧催生着艳丽的“科技之花”
吴征镒 为植物续“家谱”的“活词典”
 令洋人惊叹不已的中国植物“活词典”
 “摔跤冠军”“摔”出中国新纪录
 植物资源“保护神”化草木为瑰宝
 家宅后花园是他的第1位植物学“启蒙老师”
 “老革命”的后半生落户“植物王国”
李振声 民谣“要吃面,种小偃”的背后
 多次粮食“危机”中解决中国人的粮食问题
 小村寨走出的大科学家当年最大的梦想是不饿肚子
 让风马牛不相及的麦草开创中国远缘杂交育种的先河
 农民的儿子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农村
 盛名“鸣言”: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淡然直面捐巨奖背后的是是非非
 知情人视野里的魅力“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叶笃正 给“天有不测风云”画句号
 中国人得回去给中国做事
 结束“天有不测风云”时代
 改学气象为圆“科学救国”梦
 对滚滚黄尘费尽心思
 破解全球气候变化之谜
 大科学家爱从武侠小说中找灵感
吴孟超 肝脏外科的“一把手”
 神奇的手:一次次让生命的希望重新点燃
 成功的“手法”:从操割胶刀到持手术刀
 难得的“种子选手”:差一点与手术台无缘的人成就“吴氏刀法”
 德艺双馨的手足情:亦师亦友不保“晚节”
 永远的“新手”:在一个又一个“第一”中推陈出新
王永志 天遂人愿背后的酸甜
 “差点成为农民的大家”难忘启蒙阶段的耄耋恩师
 同“中国导弹之父”这位伯乐导师特有的情缘
 “铁杆球迷”与“身边的情报员”夫唱妇随
 “把中国人送上天”还不是最终的天遂人愿
刘东生 穿行在黄土科峰的“无人区”
 经典时刻:“环境科学诺贝尔奖”颁奖典礼记忆犹新
 薪火相传:至亲的父母年轻的弟子都是良师益友
 破解天书:踏遍千沟万壑为求破解黄土万岁之谜
 人比山高:实现从极地大穿越到自然科考大发现
 见症下药:在茫茫黄土中苦寻造福人类的大处方
 解密生活:兴趣爱好与工作事业相互交融两相依
金怡濂 较量天公逞“神威”
 花钱买不来高技术
 “耀华”激发自己光耀中华
 与同班同学朱镕基有过交往
 若痴若愚的“朝阳”缘定一生
 一语惊人定乾坤
 “年轻”的“夕阳”追求无止境
 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却乐趣多多
黄?昆 在固体物理学巅峰“散步”
 写出“圣经”般的牛津经典
 中学时原本是个“跛腿生”
 如饥似渴吮吸物理精华
 上台执教不是额外负担
 磨难岁月的彷徨人生
 第二春天从花甲开始
 俭有风骨富有恩爱
 最美莫过夕阳红
王?选 顶天立地的“人梯”
 一鸣惊人:“领跑人”原本是个“局外人”
 独辟蹊径:无人区最能出成果
 顶天立地:从逐鹿书斋到决战市场
 乐为人梯:给你我的肩
 吴文俊 生活在数学王国
 半个多世纪的数学之路
 生活中的“普通人”
 袁隆平 从“泥腿子科学家”到“中国第一富翁”
 自小似乎与杂交水稻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中央的政策对我的科研影响不小
 我的工作要求我像农民一样生活

章节摘录

吴良镛匠心妙手忧人居匠心妙手添韵新古都积淀着4000年东方文化的北京旧城,可以说是世界城市史上的“独特杰作”,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最后结晶”,被中国建筑界和城市规划界誉为“卓越的纪念物”与“一个文明的顶峰”。然而,今天现代化的进程和历史文化的保护之间经常发生着矛盾,如何解决矛盾成为很多人潜心钻研的问题。在这方面,著名建筑学家、城乡规划与设计专家吴良镛在开创着古城更新的新途径。青砖红檐、典雅古朴的菊儿胡同,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锣鼓巷,全长438米,居住着200多户居民。这条胡同的危旧房改建小区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镶嵌在古老的京城。谁会想到,菊儿胡同危旧房改造工程最初仅有2000多平方米?吴良镛不嫌其小,精心设计,保留了北京传统的旧四合院和粗壮的古树。他说,在这里他实现了一个多年的梦想。“北京的旧城不能让它毁坏下去。从太和殿前面的广场到小胡同里的四合院,都反映着古老的中华文明。建筑精美、园林秀丽、居住方便,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传统的伦理观念,整个系统非常和谐,非常美。”其实,吴良镛对菊儿胡同的设计,早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一个建筑设计了,已经囊括进城市设计的含义。当时,国际上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大拆大改很少有成功的例子。吴良镛提出一个“有机更新”的思想,“有机更新,就好像一个人衣服破了打块补丁。其实,只要精心缝补,即使陈旧了,是百衲衣,也不失其美丽”。旧城的改造与更新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城市布局如何适应变化的生活方式,更新的城市面貌如何符合原有的城市肌理,这对于建筑师将是一个值得长期思考解决的问题。北京菊儿胡同的整建便是这样一种探索。它体现了旧城整治中“有机更新”的思想,其“新四合院”的住宅体系,使新建筑服从历史城市的肌理,倡导了一种既与传统文脉相承、又结合现代功能与技术要求的清新又简朴的风貌,被公认为旧城更新实践的成功典范,获得了亚洲建筑师协会优秀建筑设计金牌奖及联合国“世界人居奖”。改建前的菊儿胡同是一座破旧拥挤的大杂院。改建后,这个小区人均住房面积大大改善,不仅有设计古典的四合院楼房,还有一流的社区服务。这里的居民回想昔日低矮破旧的民宅,雨天闹水灾,热天似蒸笼,又看看今天的新四合院,都说梦想已成真。走进菊儿胡同,步入楼房四合院使人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看来,“合院”形式因其传统而造就了居民心理的认同感,对京城人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据悉,每年都有许多各国友人来此参观访问,并有20多户外国人干脆租下房子,成为这里的新居民。他们说:“能住在这样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建筑里,我们非常自豪,北京越来越美丽了!”“有机更新”的理论构想,是吴良镛1979年在北京什刹海地区规划研究中提出的。目前,这理论的主要思想与国外旧城保护与更新的种种理论方法,如“整体保护”、“循序渐进”等汇成一体,逐渐被国内的苏州、西安、济南等诸多历史文化名城所接受,并结合各自历史地理条件的实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吴良镛对四合院这个北京已沿袭了800余年的居住形式情有独钟。他说:“关于拆北京旧城以取得基土地的使用权,我有个比方,就像把故宫的铜鼎熔化掉,用它的铜,就像用古代的字画做纸浆来造纸。如今,北京完整的四合院、胡同不多,然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永远也不会太晚!”“值得思考的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规模商业房地产开发热潮的迅速兴起,北京旧城保护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还有待人居领域的研究者积极探索,突破当前旧城保护的困境,推进市政建设。”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对吴良镛来说就是一个召唤。1996年12月,吴良镛出国开会的机票已经买好,但是听一位老友说要讨论苏州的规划,于是,他退掉机票,转程去了苏州。他说,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正处于存亡危机之中,近年来更是关键时刻。于是,他四处奔走…………师昌绪特殊“材料”制成的年轻长者为了回国向美国总统叫板1955年6月。骄阳似火的美国旧金山码头。克里夫兰号客轮从这里启航开往香港。船缓缓离岸,站在甲板上的35岁的师昌绪万分激动:“我终于可以回到祖国了。”在滚滚波涛中,他的思绪又飞回到了生己养己的故国及为争取回国而与美国当局斗争的日日夜夜。师昌绪出生在河北省徐水县大营村一个“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书香门第。大营村北距县城20里,南距保定城30里,村西1里便是京广铁路,进入民国后此地不是战场,就是大兵过境,以致世道艰难。师昌绪有一个近40口人的大家庭。父亲师克是清末秀才,以教书为业,既有浓厚的儒家思想,又有强烈的爱国意念。母亲出身于破落的官宦之家,知书达理,勤劳善良。在这样的家庭里,师昌绪养成了不少好习惯和对人宽容的性格。师昌绪在自己80岁生日时写过一篇自述,其中谈到自己“智慧平平,绝非一个聪明人”。那是北伐成功后不久,师昌绪还在上小学二年级,老师要求在一天一夜后背诵“总理遗嘱”,全班绝大多数同学都背出来了,而他却因为背不出来而被罚站。虽非天资聪颖,师昌绪却深知勤奋是关键。1929年,他自荆塘铺小学转入徐水县城模范小学读书,学习十分刻苦,最后四年级毕业时在全县统考中名列第一。师昌绪的弟弟师昌纶回忆说,当时他和师昌绪同去县城第一高小上学,一些老师和高班的同学听说他是师昌绪的弟弟时都另眼相看,原来哥哥在学校里功课十分出色,在师生中是有口皆碑的。1933年,师昌绪入县立第一高小,毕业后考入著名的保定师范(即河北保定第二师范)。当时,校方倡导“三杆主义”,即除笔杆子外,还要掌握锄杆和枪杆。该校除专业教学以外,强调生产劳动,培养了师昌绪的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品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师昌绪随家人到河南,入冀绥平津联合中学,后来该校迁到豫西淅川,改名国立第一中学。1940年师昌绪中学毕业,步行到陕南,考入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因学习成绩优异,他成为全校五名“林森奖学金”获得者之一。问及为什么当时选择矿冶系,师昌绪这样回答:“原来总觉得矿冶救国。当时有一个说法,认为一个国家贫穷,主要是地下的东西没开采出来,所以当时学采矿的、学冶金的非常热,我就选了矿冶系。”1945年大学毕业后,作为全班第一名,师昌绪被推荐到资源委员会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从事炼铜工作。1947年被调到鞍山钢铁公司任科技秘书。师昌绪是1948年9月来到美国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开始留学生涯的,主要从事真空冶金的研究。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利用真空中蒸汽压的原理,从炼铅过程中所得的锌熔渣分离银,其纯度达90%以上。这个具有开拓性的独特方法改进了在100年前发明的用锌提取液铅中金银的方法。年轻的师昌绪到美国不久便显示了他的科研才华。1952年在美国欧特丹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是有关铟—锑—砷三元合金相图,为今天化合物半导体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师昌绪又在属于美国空军课题的“硅在超高强度钢中作用的研究”中以4300系统为基础,变化钢中硅及碳的含量,系统地研究硅对回火、残留奥氏体及二次硬化影响等问题。在他的研究结果基础上发展出来的300M高强度钢,成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世界上最常用的飞机起落架用钢,解决了飞机起落架经常因断裂韧性或冲击值不够而发生严重事故的问题。师昌绪在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北洋大学欢迎他回国任教,他欣然同意。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到了1951年9月,美国司法部就明令禁止学习理工医学科的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回中国,师昌绪是明令禁止回到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禁令说,如有违犯或企图离美者处以五年徒刑或5000元罚款,或二者兼施。有人被突击搜查,有人被长时审讯,有人甚至被关押起来。“当时美国和中国在朝鲜打了个平手,美国看到了中国实在很厉害,它都没有想到,因此它就说中国的所有学理工的学生都不得回国。”抱有坚定回国信念的师昌绪便与志同道合者开始了同美国当局的坚决斗争。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美国扣留中国留学生的情况向祖国汇报,为祖国提供确切的证据。在美国当局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后,师昌绪曾和印度孟加拉工学院联系想去做一名研究学者,这当然是他为曲线回国而想出的办法。但随着中国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美国当局便限制中国留学生离境,一律视其出境为回中国。师昌绪便利用曾和印度大使馆有过的联系,通过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印度青年外交官把信件转交给了中国政府。1954年5月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这封信成为中国抗议美国政府无理扣压中国留学生回国的重要依据,周恩来总理向美国政府提出严正抗议。美国新闻媒体将此事炒得沸沸扬扬,《波士顿环球报》还以通栏大标题报道:在美的中国学生要求回国,并刊登了师昌绪等三名中国留学生的照片。当时《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位记者采访了师昌绪,师昌绪和记者谈笑风生,谈话内容却东拉西扯。他说自己想回家,而且必须回去奉养父母。他的哥哥在电信单位工作,薪金只够勉强养活自己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他总是被哥哥责怪说不想回家尽孝。师昌绪还说自己还没结婚,特别想回家说服父母让自己挑一个媳妇。“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政治见地,只要能尽到奉养父母的责任,别的我都不计较。”师昌绪和记者的谈话真真假假,朋友们看见无不忍俊不禁,但无论怎样,都掩盖不了他骨子里“要回国”的坚毅。为了造声势,赢得美国人民的同情,师昌绪等人又写信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申诉美国不应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并将这封信向美国人民散发。1954年夏天,师昌绪等人白天在实验室工作,晚上就用花50美元买来的滚筒式油印机油印控诉艾森豪威尔的信件。师昌绪将装得满满的两大皮箱信从波士顿运到纽约去散发。1955年春,美国在各方面的压力下被迫公布同意一些中国留学生回国名单,其中就有师昌绪。他的导师柯恩教授问他:“如果因为职务低、挣钱少的话,我可以帮忙。”师昌绪谢绝了导师的热情挽留,说:“都不是。在美国我无关紧要,但我的祖国需要我!我是中国人,中国需要我!”这年6月,他乘船离开美国,投入祖国的怀抱。晚年,师昌绪回忆起这些,感慨道:“回国的历程简直就像一场战争!”……王振义白血病杀手反给力“血疑”力排众议破格录取“中专生”为硕士在一间比较简陋的实验室里,王振义正在精心指导他的两位研究生。他从实验设备的用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等最基本的知识一一讲起,并亲自动手做示范给他俩看。晚上,他又为他们讲解国际上最新的医学科技动态,同时指导他们学习专业英语。这两位学生是王振义在1978年首期招收的研究生:一位就是现任卫生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另一位研究生就是后来成为陈竺妻子的陈赛娟,也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并出任上海血液研究所所长。这两对院士伉俪不会忘记,是王振义手把手指导他们进行血液病理生理的实验,帮助他们补习专业外语,指导、修改他们撰写的科技论文。正是王振义的精心栽培和他们的刻苦努力,使他们在血液研究领域脱颖而出。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上提出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的设想。1978年,“文革”阴霾散去,王振义重新回到临床岗位后,一个从江西回城的知青到瑞金医院跟他一起进修。王振义意外发现,这个从赤脚医生干起、仅有中专学历的年轻人,竟有着扎实的英语功底、丰富的医学知识,做事一丝不苟,学习勤奋。于是,王振义鼓励他报考自己的研究生。“我能行吗?”“试试看吧。”这个年轻人就是陈竺,后来成为国家卫生部部长。结果,陈竺从6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总成绩第二、血液学专业成绩第一的好成绩入选。当年,王振义只招了2个研究生,另一个就是陈赛娟。自那时起,王振义开始带领学生积极探索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这一前瞻性的课题。陈竺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并很快由主治医师升为教授。当时有人跟王振义说,这样太冒险了,之前没有这样的做法。王振义回答说:“我不管他们,(陈竺)到了这样的境界,就应该把他提拔上去。”在导师眼里,陈赛娟也不逊于陈竺:超常的勤奋、坚韧,并常能发现实验中一些容易被别人忽略的“蛛丝马迹”。1980年,陈竺和王振义在《国外医学内科分册》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白血病的细胞培养研究》综述文章,提出“如能阐明促进白血病细胞分化的环境因素,则将为白血病的治疗开辟新的前景,即将来有可能通过控制机理而非用化疗针对白血病细胞本身进行治疗”。他们着手寻找一种会分辨“敌我”的药物,在不伤害“无辜”的前提下对癌细胞进行“改造”。维甲酸是维生素A的一种衍生物,国外的报道表明这种药物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有一定作用,他们也开始研究这种化合物。维甲酸有数种同分异构体,包括13顺式与全反式,当时国际上用的是13顺式维甲酸。王振义等希望上海的药厂能生产13顺式维甲酸,但上海的药厂只能合成出全反式维甲酸。王振义决定将错就错,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做试验。1984年,王振义力荐陈竺夫妇赴法国留学。1986年,正当他俩在法国学有所成的时候,接到导师王振义从国内发出的信:用诱导分化法临床治疗白血病获重大突破。这是世界上第一例用全反式维甲酸成功治愈的白血病患者。后来,国外学者证明,13顺式维甲酸对白血病的疗效不佳。得知导师王振义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在凶险莫测的白血病领域,大海捞针般找到了一把“钥匙”,神奇地打开了一个人类医学史上从未启开过的“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陈竺兴奋不已,对妻子说:“临床药物的成功,需要得到机理研究的支持,才能具有普遍意义。我们今后要回去和王教授会师!”1989年7月,陈竺夫妇俩拜谢过了挽留他们的法国老师,回到了祖国,继续在王振义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并最终开辟出一片令人瞩目的基因研究新天地。王振义欣慰地说:“我只是陈竺夫妇成长过程中一个阶段的老师而已,他俩的成功是‘机会’加‘智慧’。我一直以这两名学生为荣,看到学生超过自己,这是当老师最大的安慰。”1991年,陈竺在《血液学》上发表论文,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阐明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原理和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的作用机制。国际专家评价,这是使人感到震惊的同一研究小组又取得了惊人的发现。王振义看在眼里,喜在心里。1995年10月,王振义主动让出一手建立的、代表中国血液学研究最高水平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掌门人”位置,传给当时年仅42岁的陈竺。他说:“现代医学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但我却越来越老了。如果我们看不到发展,还是用原来的方式管理这个所,这个所是要萎缩、要走下坡路的。因此,我在1年多以前就已下决心让贤……”他认为,陈竺的学识、才能、气度,一定能够把血研所带到新的高度和辉煌。“大家都说我品质高,其实我只是有自知之明。说实话,我自己的思想也斗争过,毕竟在这个位置上可以发号施令,我要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是血研所要获得更大发展,必须有个人来带,陈竺聪明、勤奋、敢创新、有爱心,是个合适人选。”面对笔者,王振义坦言:“当时我的有些研究生由他们带,我感觉他们的水平已经远远超过我了。”陈竺曾动情地说:“王振义老师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一个是怎样做人,一个是怎样做学问。作为王振义教授的学生,我们对王老师的崇高医德、严谨学风和科学上的高度创造精神,一直是十分敬仰的。王振义老师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对我们从来都是既严格要求,又大胆放手。在科学研究方面,他十分注意发扬学术民主,倾听不同意见,而在关键时刻又能给予我们点拨、鼓励和支持,作出正确的决断。王教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王振义教授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为人方面,都是我们的楷模。”的确,在学生们的眼中,王振义是一位谦逊、豁达的长者,是一位严谨求实的学者,是一位爱才惜才的大师。王振义先后担任过内科基础、普通内科学、血液学、病理生理学等教学工作,已培养了博士、硕士50余人。每当学生们说起导师王振义时都充满着感激和敬佩。“973”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陈国强也是王振义的得意门生。那时写论文还没有到用电脑的年代,导师一遍遍修改,陈国强就根据修改的内容重新整理、抄写。王振义前前后后改了10次,近2万字的论文,陈国强就重新整理、抄写了10篇。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交流,导师诲人不倦、甘为人梯和对科学认真负责的精神深深印在陈国强的心中,激励着陈国强向更高、更险的医学高峰迈进。陈国强现已成为上海交大副校长、交大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成为了我国在血液病研究领域响当当的人物。“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王振义说:“当一个人处于科研顶峰的时候,接下来可能会走下坡路,所以当自己在抛物线刚下降时就应该退下来,让贤给下一代更强的人来替代自己的岗位。这样,这根线就会一直朝上而不会向下滑。这对整个事业的发展会更有利。”这就是王振义提出大胆提拔人才的“抛物线”理论。一时间,王振义惜才、爱才、用才的故事在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传为美谈。现在,血液所从王振义初创时的40平方米发展到今天总面积达3600平方米,先后成为上海市、卫生部、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上海市领先专业,乃至成为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了100余项国家级课题,约80余项省部委级重大课题,14项国际合作课题等。2010年4月,上海血液所宣布发现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药物的作用靶点。这是白血病研究又一重大发现,印证了王振义这位识途老马的先见之明。事实证明,王振义当初主动让贤的举动是正确的。他提出的“抛物线”理论得到实践的论证。

编辑推荐

《中国诺贝尔》编辑推荐:全球首部独家解密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的惊世传奇;破译“中国诺贝尔们”科道成功的第一本书;百幅跨世纪的珍贵图片首次曝光;知情人披露怀仁堂科学发展“高层内幕”。

名人推荐

你的稿子写得很好。主要是你研究了那么多材料,而领会、组织得非常得当、准确,实属不易,非常感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 柳斌杰全书文笔很棒,极流畅。——著名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 舒乙余玮、吴志菲的成功并非什么异军突起,而是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前进的脉搏,在认识人物“解密”的时代关系和公众的需求上体现了自己把握能力。——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华儿女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 李而亮我感受较深的是你们善于抓住一些细节着力进行描写,使通篇人物专访具有了灵气和神韵,增强了感染力和亲和力。作者成功之处,在于善于挖掘细节、刻画细节,通过传神的细节反衬主人公的本质,打动读者。——中国青年报刊协会常务理事 陈安钰余玮同他的夫人吴志菲,是一对年青有为、勤于笔耕、讴歌时代、为名士喝彩的优秀高产作家。在他俩笔下,这些名士的心路历程、艰辛付出、成就喜悦、人生体验乃至生活情趣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著名党史学家、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陈雪薇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诺贝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6条)

 
 

  •   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这本书具有以下的特点: 1.破译中国最高科技奖得主科道成功的第一本书,百幅跨世纪珍贵照片首次曝光  2.知情人首次披露怀仁堂科学发展“高层内幕”,共和国科学巨擘“南渡北归”风云际会  3.20名中国最高科技奖得主一网打尽,特增2位最新获得全国最高科技奖得主独家传奇  4.揭秘影响中南海重大决策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全纪录,十八大经典红色特供  5.二十人的时间简史,数代人的枝蔓纷纭,一个国家的科学梦想,一个民族的群星轨迹  6.清华、北大等百所高校倾力收藏,袁隆平、徐光宪等百名院士鼎力推荐;中国高端人物访谈第一红色作家伉俪独家解密中国科学巨擘的成功之道和做人智慧  7.建国以来第一部反映当今中国超重量级、有着最高美誉度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生命传奇的全纪录,他们有着“中国诺贝尔奖”得主的赞誉,其为学理念、科技成就、坎坷磨难、生活情趣、成长历程、拼搏之路、人生信仰、成功智慧等尽在《中国诺贝尔》。  8.《中国高端人物访问》两位畅销书作家——“高层人物的解密者”余玮、“智囊传记专业户”吴志菲,联手走近这些出入中南海的科学巨擘,共同解密这些影响甚至改变中国生产力的中国科技脊梁的台前幕后。  9.本书结合被访者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渊源,并在当代中国特定的环境及条件下,深度挖掘他们的心路历程和实际成果,展现科技大师们鲜为人知的丰富情感及生活细节,让科技走下神坛、步入大众。  10.集新闻性、故事性、典型性、通俗性、知识性、思辨性于一体,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巨擘的强大气场及人格魅力,用丰富的信息和深厚的内涵灿烂地辐射中国文化前沿。
  •   建国以来第一部反映当今中国超重量级、有着最高美誉度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生命传奇的全纪录,他们有着“中国诺贝尔奖”得主的赞誉,其为学理念、科技成就、坎坷磨难、生活情趣、成长历程、拼搏之路、人生信仰、成功智慧等尽在《中国诺贝尔》。
  •   本书作者一位是“高层人物的解密者”,一位是“智囊传记专业户”,在这里,他们联手走近这些出入中南海的科学巨擘,共同解密这些影响甚至改变中国生产力的中国科技脊梁的台前幕后。
  •   “十八人的时间简史,数代人的枝蔓纷纭,一个国家的科学梦想,一个民族的群星轨迹”“影响中南海科学决策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全纪录”这些文字很吸引眼球。
  •   影响中南海的重大决策,讲述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的人生坎坷,值得学习成功人士的精神与毅力,了解不平凡背后的付出
  •   集新闻性、故事性、典型性、通俗性、知识性、思辨性于一体,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巨擘的强大气场及人格魅力,用丰富的信息和深厚的内涵灿烂地辐射中国文化前沿。
  •   这是建国来第一部反映当今中国超重量级、有着最高美誉度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全纪录。
  •   他们有着中国诺贝尔奖得主的赞誉,其为学理念、科技成就、坎坷磨难、生活情趣、成长历程、拼搏之路、人生信仰、成功智慧等尽在《中国诺贝尔》。
  •   我们常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是我们都应该知道,只有自己国家拥有一项技术,一项专利,才能够抬起头做人,才能够不被其他国家所牵制,而这也正是这十八位中国最高科技奖得主的最大贡献。
  •   本书生动地讲述了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的人生历程。科技成就,生活情趣等等。了解光环照耀背后的真实
  •   中国的诺贝尔也就是中国最高科技奖是无比殊胜的荣誉,我们时常会羡慕这些登上领奖台长辈,却忽视了他们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一个人在一个领域几十年如一日研究,历经多少磨难才可以百炼成钢,他们所创造的价值不仅仅限于科技的进步,更重要的精神上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而这种踏实、严谨、认真的作风恰恰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欠缺的。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以国家名义对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授予的最高荣誉奖励,由国家主席签署并亲自为获奖者颁发证书。500万元人民币的高额奖金,尽管只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的诺贝尔奖奖金,但这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对科技创新工作和杰出科技人才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当兢兢业业耕耘了一生的科学家从实验室走到聚灯光下、领奖台前,接受国家和人民最热烈的掌声、最由衷的谢意时,相信每一个普通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共和国对科学技术人才的认同与尊重。
  •   20名中国最高科技奖得主一网打尽。
  •   获得中国最高科技奖的长辈们平均年龄在82岁,说明科学技术领域的突破研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很疑惑这些长辈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毅力去做这一件事情,看了师昌绪为了回国向美国总统叫板的故事,我仿佛明白当一个人心中装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时候,那么他能突破万难,信仰在支撑着他。
  •   作者在多年的采访中,介绍了这些重量级的有广大社会影响的科学家的科学内外,内容涉及其科技成就、生活情趣、成长历程、拚搏之路、成功之道等,展示是这些我们这个时代科技界“明星”少为人知的丰富多彩的人生,并在写作中让大师富于人性与情感,让科技走下神坛、步入大众。
  •   作者将20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的人生经历浓缩在这本书里,每位科技大家都有篇幅短小的小传记,生动而贴近生活,有趣又不失深度。
  •   本书主要介绍多名中国诺贝尔最高得主的著名科学家,讲述了中国先进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和思想过程
  •   他们都是一年一度由国家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亲自颁奖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都是重量级功勋科技大家。
  •   最高科技奖得主王忠诚说:“作为一个医生,要真正地体贴病人、关心病人,不要把医生的身份高于病人。拿起手术刀,不停地去掉病人身上的痛苦。千万不要去割断与病人的感情。”看到这话觉得挺温暖的。
  •   全面还原并独家揭示了20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的心路历程。值得一读。
  •   灯火璀璨,暖意融融。自2001年始,每年春天,北京人民大会堂都有一场汇聚我国科技工作者最高成就与至上荣耀的盛宴,那就是每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是中国科技界的一大盛事,更是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次大检阅。在这次科技盛典上,最受社会瞩目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并颁奖。
  •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十分的大气,白色整洁的背景配上几个鲜红的大字,特别是中国二字告诉我们在中国我们有无数的诺贝尔得主,他、她都是我们炎黄子孙智慧、勤劳、勇敢的体现。
  •   王忠诚说“:当医生必须有技术,但首先是要有服务精神,必须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获得最高科技奖的人修养就是不一样。
  •   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很生动地介绍了20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的成长经历跟奋斗历程。很不错。
  •   这本书作为中国顶级科学家的文学传记书籍,虽然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对于文学爱好者具有较高的价值,但是对于科学社会学研究则价值不大。因此,作为励志书籍非常恰当;另外价格非常恰当!
  •   他们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努力坚持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去奋斗。达到自己人生的“最高科技奖”努力吧!少年
  •   小平同志说得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啊,没有这些人,中国的科技如何进步啊
  •   做科学研究必须经历三个境界:一是立志立题,确立科研思路,二是殚精竭虑,百折不挠,三是上下求索,终有所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征镒总结的三个境界,看看就知道科研这条路很难走。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强人,而这也正是光阴的魅力所在,《中国诺贝尔》书中的人物做到了,并且把自己的智慧发挥到了最大。
  •   中国正处于大发展时期,这些科技高端人才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   了解一下中国名人,国家诺贝尔奖的得主,在有选择的看看
  •   2月份新公布了2011年度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现在就看见了这本书,挺好的。
  •   话说在看这本书之前,里面的那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我就知道一两个人,看来还是得多出几本这样的书给俺们这些老百姓瞧瞧哇!
  •   这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的精神都很可嘉,学习一下。
  •   一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始终有高高在上的感觉,看了作者的文字,觉得他们都很简单,看着很亲切。
  •   作者将每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人生经历浓缩在一篇篇短小的采访稿中,读者可以在里面看到科技大家们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   书中涉及到的被采访者都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是各个科技领域的科技精英,他们的成功经历无法复制,但是很值得借鉴。
  •   一听这名字就知道不同凡响,绝对是中国顶级读物,诺贝尔最高荣誉啊。
  •   中国的诺贝尔,世界的诺贝尔,站在科技顶端的人物,值得尊敬,与学习
  •   看《议政的智慧:走进人民大会堂的中国智囊》,让我认识了一位令人钦佩的人——陈竺,而千里马常有,伯乐难寻。陈竺是幸运的,遇到了以为人生导师——王振义,这位长辈为人谦虚和豁达,做事的认真和严谨,对学生的无私培养和奉献让我感动。
  •   不愧是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作品。
  •   中国什么时候能出个诺贝尔奖得主哇,期待
  •   真希望中国再多些诺贝尔奖得主。
  •   科学长征的那些人,那些事,《中国诺贝尔》这本书值得推荐!
  •   当科学家,是我们很多人儿时的梦想,但是往往想的人多,做的人少,但是有人却真的去做了,并且还成功了,《中国诺贝尔》值得我们思考、学习。
  •   很励志的一本书,他们成功的背后带给我们前进的动力!想要放弃的时候,看看《中国诺贝尔》很励志
  •   能获得这个奖项的人都是顶级人物,代表了中国的科技,也代表了中国的进步,更代表了人类的进步。
  •   红色作家余玮又出书了
  •   看着这20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成长轨迹,没有谁的路是平坦的,都是经历了很多波折之后才历练出来的,精神都很可嘉。
  •   这些科技巨擘的成功背后都是有一股子韧劲,就是这种不言弃不放弃的精神支撑着他们走到现在的高度。
  •   看这些科技巨擘们的的奋斗历程,自己也大受鼓舞,很励志的一本书,能振奋人心。
  •   高高在上的20位科技巨匠首次全面走下科技神坛,走向大众。
  •   500万的奖金本来也不算高,而且这些人都为中国作了那么多贡献,奖励1000万也很正常。
  •   这个最高科学技术奖始终都有点终生成就奖的意味,获奖者其实都是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科技事业中去了,很不容易。
  •   “中国诺贝尔”这个比喻很好,很惹人注意。
  •   百福跨世纪的珍贵照片首次曝光,大开眼界
  •   希望这些科学家们能够健康长寿,为国家创造出更多高端科技产品。
  •   文字很朴实,科技巨擘们奋斗的历程、成长的经历中穿插的小故事都挺感人的。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果一个国家缺失了,那么,这个国家就会一无所成,所以,重视科技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   佩服之极啊,其实中国诺贝尔获得者们也不是盖的么,哈
  •   中国诺贝尔,要是有文学就更好了。
  •   他们为了新中国的科技发展,也可谓是鞠躬尽瘁了
  •   中国的科学家,但都没有获得诺贝尔
  •   社会主义道路有中国特色,诺贝尔当然也会有中国特色。
  •   读书要有选择性的读,我觉得《中国诺贝尔》这本书就非常不错!
  •   春风徐徐,科学界新的一页从《中国诺贝尔》这本书开始。
  •   也许我们无法和他们面对面接触,但是我们却能够从书中将该看到他们的另外一面,感谢《中国诺贝尔》这本书。
  •   宋庆龄曾说,中国就像一头沉睡的雄狮,终有一天会屹立在世界之巅。如今,这十八位科学家就是佐证,他们让中国苏醒了,并且正在昂首阔步向前发展。
  •   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发展,需要你们年轻人的奋斗!努力吧!少年!让中国有更高的成就
  •   这一位位科学巨擘历经无数的坎坷与磨难,创造了许多震惊中外的奇迹。
  •   挺好看的。中国的科技之星,一直想了解却了解不到的。
  •   虽然比不上诺贝尔,但是在中国却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   学习中国诺贝尔精神!
  •   坚持隐忍,理性的面对一切困难。中国缺的不是诺贝尔,缺的是诺贝尔的精神。
  •   中国诺贝尔,这个书名取得很有意思。
  •   两会召开,《中国诺贝尔》上市,希望2012一切都好!
  •   “中国诺贝尔”五个大字超级醒目,很给力!
  •   向作者致敬、向诺贝尔得主致敬。
  •   里面写的都是科技巨擘,但是感觉他们就是生活在你身边的平常人,很亲切。
  •   之前看过这个作者出的书,是专门做这种高端人物访谈的,写得都挺好的。不错。
  •   看了这本书我非常感动,学习精神,多些这样的人,中国将更快的强大
  •   对于很多年轻读者来说,这本书的确能让他们从这些科技大家为人处世、科学研究方面获取很多宝贵的人生经验。毕竟,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机会接触这个优秀的特殊群体。感谢作者提供这样的机会。
  •   里面有个医生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叫吴孟超,老人的精神特别感人。
  •   历史不是因为某个人而发展的,但是会因为某个人的出现而改变些许方向,而这也就是十八位传奇的力量。
  •   书中记录了诺贝尔奖得主不为人知的心酸故事,看后很感人。
  •   这是一本高端读物,没文化的人看不懂的。
  •   说实话我不太看得懂,这个挺高端的,得有很深文化的人才能看懂,凡夫俗子可能看不出好来。
  •   中国的人才全在这儿了吧。
  •   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将大大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使生产力有一个新的解放和更大的发展。
  •   几年前,一位老师曾经这样说,任何一个人要想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些许成就,至少要努力奋斗十年。十年的成功坚守是量变到质变的准备阶段,谁能在浮躁的时代沉下身子奋力拼搏,谁才能做最后的赢家。
  •   中国太有内涵了
  •   利于国利于民,何愁中国不发展。
  •   很真实的人物传记,语言很朴实,没有粉饰的华丽辞藻,但是读着觉得很真切。
  •   邓小平原话:“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揭秘20位科技大家的获奖之道。有看头
  •   品历史潮流,看世界风云,求中国进步
  •   生活的不可确定性使得我們不断思考如何能夠在生命之路上披荆斩棘,于是,阅读名人传记、意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幻想並俯视自己人生风景也就成了很多人寻求生命意义的捷径。
  •   不知道为什么,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想到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心情澎湃,乐曲激昂。
  •   天助自助者。要不要继续发挥所长,努力追求人生的最高目的和梦想,完全取决于你。
  •   因为有你们的不懈努力,用你们的智慧和汗水,推动者国家科技的发展。感谢你们的奉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