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团结 作者:净空法师 页数:282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本书虽然不是佛经,但是要把它当作佛经一样尊重。民国初年,净宗印光大师,一生中对这本书极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印送这本书约在百万册以上。由此可知,印祖对这部书的重视。不仅如此,而且还不断提倡,教我们研究、实行、讲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诸佛的法印。佛法是讲原则,是讲道理的。所以,佛经有五种人说,除佛之外,其余弟子、天、仙、化人所说的,只要和佛说的宗旨一样,不违背佛的原则,佛都承认它是佛经。我们看看这本书的内容,都是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等于佛经。佛是讲理的,并不是只有佛自己说的,才称为佛经。这就是佛教值得人尊敬,值得人赞叹的地方。因此凡是符合佛陀教育的原理、原则,我们都应该看成经典。尤其是这本书,经过祖师的证明,一再提倡,它是我们学佛的根基。不但是学佛的基础,也是一般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
内容概要
《了凡四训》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他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知道人们可以掌握自己的未来,改造自己的命运。就在他的下半生中,又验证了人们完全可以自我“立命”,自求多福的准确性。不过,光是知命安命是消极的无益的;而自強不息改造命运的“立命之学”则是积极的和有益的。了凡先生以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读了可以使火沁目豁开,信心勇气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来改造自d的命运;实在一、是一钵有益世道人心,转移社会风气不可多得的好书。 近代以来许多著名人如曾国藩、胡适、印光大师,以及日本著名汉学家安冈正笃、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等人都对这本书极力提倡。 本书是净空法师对《了凡四训》一书原文的逐段阐释,并且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了凡四训》的精神,讲述了人如何破迷开悟、改过白新、断恶修善,达到改造命运的目标,是阅读《了凡四训》的基础入门书。 本书并附有净空法师对印光大帅《了凡四训序文》的详细讲解。
书籍目录
《了凡四训》原文第一篇 立命之学第二篇 改过之法第三篇 积善之方第四篇 谦德之效附录:《了凡四训》序文讲记
章节摘录
“耽染”就是贪爱、贪恋。贪恋是清净心受了染污。“尘情”是五欲六尘。五欲是情,尘是指六尘。尘也是代表染污的意思。我们坐的桌椅如果一天不擦,上面就有灰尘。天天去擦拭是为除去染污。我们的清净心也被欲尘染污了。财、色、名、食、睡,是“五欲”。起贪、嗔、痴、慢、疑,这就是染污。所以佛把外面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就是这些染污我们的清净心,这就是病根。如果我们要恢复自性清净心,这些尘情要放下。世间人最难的就是放不下。能放下一分,心就清净一分;放下两分,心就清净两分。菩萨所以有五十一个阶级,实在就是尘情放下多寡不同,而分为五十一个等级。五十一分尘情都放下了,丝毫尘情都不染了,就叫“成佛”。若还有一分未放下,就是等觉菩萨。这个尘情就是业障。.净宗讲“带业往生”。所谓“带业往生”就是放下一些,没放得干净,还带一部分去。过去有人主张净土法门不是带业往生,是消业往生,震撼了全世界的念佛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与经义完全不相应。虽然在净土诸经里面找不到“带业往生”这四个字,可是意思非常的具足。读《无量寿经》得知,如果不带业,业都消了才往生,既然业都消了,何必要往生?等觉菩萨还带一品生相无明,就是尘情还没有断干净,还带一分业,所以菩萨叫“觉有情”。有情是什么?还有尘情。完全没有,就成佛了。严格来讲,心地纯净只有一个人——佛,除佛之外,绝对没有心地纯净的。所以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菩萨有尘情,但是没有前头那两个字:“耽染”。所以他叫“觉有情”,他是觉悟的有情。我们凡夫就是“耽染”很重。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
编辑推荐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讲记》: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古语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