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美] 迪克·威尔逊 页数:448
Tag标签:无
前言
毛泽东是近代最后一位伟大的领导者,他从一个农家子弟,获得神秘的幸运之神的帮助,以坚强的毅力,不屈不挠地攀登着,终于成为一个大国的统治者。他的故事一段不朽的历史。可以说,像毛泽东这样一个统治人类四分之一人口达四分之一世纪之久的伟人,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他为中国创造了全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并留下了一批理论著作和评注文章,也留下了一小部分很杰出的诗词,其中很多是在马背上吟诵而成的——本书引录或节引了许多。他为自己规定的使命是把统治中国人民许多世纪的腐败、衰落、无能的帝制引入现代化——这个使命他无法完成。作为一个小省城的小学校长,到1920年毛确信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使中国达到社会公正和经济发展的唯一可行的便捷途径。 因而他扮演了中国的列宁和凯沫尔?阿塔图克——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还有斯大林——的角色。列宁在1917年以后只执掌了短短几年的开创性权力,而毛在历经30年奋战建立了一个共产党国家后,又执掌权力近30年之久,并力图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挑战与其说是来自反共人士,不如说是来自共产党内的对手和竞争者。毛的许多精力花在了同那些与他的基本思想相同的同志的不必要的斗争上。 也许这是由于他个性中的某种不安全感造成的,一些解释说是缘于他少年时期的经历。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反抗他的父亲,显示他的独立性,这在那个社会是骇人听闻的。作为家中4个孩子中的长子,他早年的生活并不轻松。他所捍卫的独立,他一心一意地追求了70年之久的个人启蒙和政治权力,有许多缘于那些早年经历。 但他的个人生活付出了代价,他不仅不能为其先后3个妻子提供任何真正物质的保证,而且似乎也未能承担感情上的责任。对他那许多孩子,他没有给予适当的保护,也没有给予传统的做父亲应给予的关怀。 由于他自己从事危险的事业,他的家庭不得不退居第二位,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他毁灭了自己的家庭。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他的堂弟和他的第一个妻子——更不要说他的众多关系密切的校友——都被杀害了,常常是在残酷的环境下,在共产党与其对手的内战中牺牲了。他的长子死在朝鲜战争中,他的第二个妻子和次子得了精神病,而他的第三个妻子、两个女儿和侄子则在他死后不久很快就失宠了,原因是他们进行了恐怕应该说是为了毛本人的政治活动。 令人惊奇的是毛本人活得那么长,幸运偏袒着他的生命与事业。1927年他死里逃生,在内战的一次战役中站在他旁边的士兵被打死了,他却幸免于难。在1935年史诗般的长征途中,幸运之神一直陪伴着他。他率领部队爬雪山,过草地,渡急流,通过充满敖意的少数民族部落地区,跋涉25000里到达了延安的避难所。 在若干年里,我们将难以知道中国人自己对毛的真实看法。 一方面,他是平等和社会正义的旗手,大跃进和文化革命的创造者,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斗士。另一方面,他又是离不开社会的发明者,他坚持搞不停顿的、剧烈的运动,这种运动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精疲力尽的和可怕的——特别是对技术人员和中产阶级来说更是如此。毛自己承认在1949年以后他引进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死了成千上万的人,而敌对的外国估计数字高达5000万人。作为国父式的人物,今后一段时间内,他不会得到公正的评价。 林彪是他终生的信徒,但在其生命的最后几个星期年又转而反对他。林彪当面说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但林的儿子背后在其父母和亲信面前又称毛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君”。 在中国以外,毛的声誉同样也是相互矛盾的。对许多海外华人来说,毛是个英雄,他使中国站起来反抗外国的压迫,特别是西方和俄国的压力。 毛是公然反对斯大林的共产党人,又是斯大林的后继者,他想发展新的具有现代色彩的恰到好处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他还是在白种人的西方以外以毫不动摇的自信心面对西方的第一位领导人。在西方面前,他没有丝毫的自卑感,反而向西方作者宣传经过修正和调整的西方理论,同时又适当地揉进了一些原始的道教思想和中国的常理。 斯大林嘲笑毛是一个“人造黄油式的马克思主义者”,赫鲁晓夫扔给毛一顶“小资产阶级”的帽子。但毛还是引起了一些欧洲共产主义者的关注。一个东德哲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宣称:“赫鲁晓夫只是个经济上的实用主义者,而毛却是个思想家”,另一个人则说:“我们需要思想,今天我们只能从毛那儿而不是从赫鲁晓夫那儿得到它。” 中国的情况使一些外国共产党人很难欣赏毛。卡斯特罗曾谴责毛是一个“荒唐可笑的凡夫俗子”,而他的党居然还把他奉为“尊神”;同时智利诗人巴布诺?聂鲁达则批评说:“毛泽东成了脱离人民的活佛,他通过宗教法庭按他自己的方式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事件。” 但在第三世界不那么西方化的地方,在亚洲和非洲,毛更多地被称为英雄。当毛在文化大革命中竭尽最后力量要改造中国人时,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评论说:“如果毛失败了,那将是伟大革命时代的终结。” 巴基斯但总理布托在谈到毛的去世时说,“像毛泽东这样的人百年不遇,也许是千年不遇。他们占据着舞台,以神的启示来书写历史。”毛是“一座奥林匹斯山”,他“使历史为之萎缩”,他是“世界为之震惊的辉煌的新秩序的最杰出的建筑师”。甚至保守的英国人蒙哥马利勋爵也评判毛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伟人,是凡人时代最不平凡的人”。 然而归根结底,毛仍摆脱不了他的农民习性,他节俭得近于吝啬。穿的衣服有补丁,睡一张既没有弹簧也没有垫子的宽大木床,住着朴素的寓所,吃的也是粗茶淡饭。 毛的悲剧在于,他最终未能在中国推行他想要进行的所有改革——他低估了阻力。本书将展示他的那些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如何为此而奋斗——既反对敌人也反对朋友——以及他最后是怎样失败的。
内容概要
《毛泽东传》是由外国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的毛泽东传记。作为全球毛泽东研究领域里最权威、最畅销的作品之一,《毛泽东传》采取以毛泽东的政治生涯为主线,兼顾其他领域并穿插个人生活的写法,揭秘了他的那些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如何为此而奋斗。
作者精心研究了大量最新的文献资料,完整、准确、生动地再现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功过是非做出令人信服的评说。《毛泽东传》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可读性,对世人重新理解、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迪克?威尔逊,国外研究当代中国问题的知名学者。早年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及美国加州大学,获文学、法学硕士,后在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性刊物《中国季刊》担任主编。威尔逊在研究当代中国历史和人物方面有一定造诣,其主要著述有:《毛泽东传》、《周恩来传》、《长征,1935年》、《亚洲的觉醒》、《人类的四分之一》等。
书籍目录
作者序
第一部分 引弓待发
1 属蛇的孩子(1893—1910)
2 守规矩的学生(1911—1915)
3 深渊蛟龙(1915—1918)
4 转变(1918—1921)
5 未来的缔造者(1921—1924)
6 三薯饭(1925——1927)
第二部分 奋斗
7 “山大王”(1927—1928)
8 抗争(1928—1930)
9 遭贬(1931—1934)
11 延安(1935—1937)
12 蓝苹(1937—1938)
13 恶战(1938—1941)
14 “抽象的爱”(1942—1945)
15 魔鬼的晚宴(1945—1948)
16 兵临北平(1948—1949)
第三部分 大权在握
17 虎口取食(1949—1951)
18 挥鞭(1952—1954)
19 弄潮(1955——1956)
20 夜鹰(1956)
21 百花齐放(1957)
22 东风压倒西风(1957—1958)
23 大跃进(1958——1959)
24 旧靴(1960—1963)
25 孤军奋战(1964—1965)
26 文化大革命(1965—1966)
27 黑手(1966——1970)
28 和尚打伞(1970—1976)
结论
注释
译后记
章节摘录
毛泽东是近代最后一位伟大的领导者,他从一个农家子弟,获得神秘的幸运之神的帮助,以坚强的毅力,不屈不挠地攀登着,终于成为一个大国的统治者。他的故事一段不朽的历史。可以说,像毛泽东这样一个统治人类四分之一人口达四分之一世纪之久的伟人,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他为中国创造了全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并留下了一批理论著作和评注文章,也留下了一小部分很杰出的诗词,其中很多是在马背上吟诵而成的——本书引录或节引了许多。他为自己规定的使命是把统治中国人民许多世纪的腐败、衰落、无能的帝制引入现代化——这个使命他无法完成。作为一个小省城的小学校长,到1920年毛确信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使中国达到社会公正和经济发展的唯一可行的便捷途径。因而他扮演了中国的列宁和凯沫尔•阿塔图克——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还有斯大林——的角色。列宁在1917年以后只执掌了短短几年的开创性权力,而毛在历经30年奋战建立了一个共产党国家后,又执掌权力近30年之久,并力图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挑战与其说是来自反共人士,不如说是来自共产党内的对手和竞争者。毛的许多精力花在了同那些与他的基本思想相同的同志的不必要的斗争上。也许这是由于他个性中的某种不安全感造成的,一些解释说是缘于他少年时期的经历。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反抗他的父亲,显示他的独立性,这在那个社会是骇人听闻的。作为家中4个孩子中的长子,他早年的生活并不轻松。他所捍卫的独立,他一心一意地追求了70年之久的个人启蒙和政治权力,有许多缘于那些早年经历。但他的个人生活付出了代价,他不仅不能为其先后3个妻子提供任何真正物质的保证,而且似乎也未能承担感情上的责任。对他那许多孩子,他没有给予适当的保护,也没有给予传统的做父亲应给予的关怀。由于他自己从事危险的事业,他的家庭不得不退居第二位,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他毁灭了自己的家庭。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他的堂弟和他的第一个妻子——更不要说他的众多关系密切的校友——都被杀害了,常常是在残酷的环境下,在共产党与其对手的内战中牺牲了。他的长子死在朝鲜战争中,他的第二个妻子和次子得了精神病,而他的第三个妻子、两个女儿和侄子则在他死后不久很快就失宠了,原因是他们进行了恐怕应该说是为了毛本人的政治活动。令人惊奇的是毛本人活得那么长,幸运偏袒着他的生命与事业。1927年他死里逃生,在内战的一次战役中站在他旁边的士兵被打死了,他却幸免于难。在1935年史诗般的长征途中,幸运之神一直陪伴着他。他率领部队爬雪山,过草地,渡急流,通过充满敖意的少数民族部落地区,跋涉25000里到达了延安的避难所。在若干年里,我们将难以知道中国人自己对毛的真实看法。一方面,他是平等和社会正义的旗手,大跃进和文化革命的创造者,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斗士。另一方面,他又是离不开社会的发明者,他坚持搞不停顿的、剧烈的运动,这种运动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精疲力尽的和可怕的——特别是对技术人员和中产阶级来说更是如此。毛自己承认在1949年以后他引进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死了成千上万的人,而敌对的外国估计数字高达5000万人。作为国父式的人物,今后一段时间内,他不会得到公正的评价。林彪是他终生的信徒,但在其生命的最后几个星期年又转而反对他。林彪当面说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但林的儿子背后在其父母和亲信面前又称毛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君”。在中国以外,毛的声誉同样也是相互矛盾的。对许多海外华人来说,毛是个英雄,他使中国站起来反抗外国的压迫,特别是西方和俄国的压力。毛是公然反对斯大林的共产党人,又是斯大林的后继者,他想发展新的具有现代色彩的恰到好处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他还是在白种人的西方以外以毫不动摇的自信心面对西方的第一位领导人。在西方面前,他没有丝毫的自卑感,反而向西方作者宣传经过修正和调整的西方理论,同时又适当地揉进了一些原始的道教思想和中国的常理。斯大林嘲笑毛是一个“人造黄油式的马克思主义者”,赫鲁晓夫扔给毛一顶“小资产阶级”的帽子。但毛还是引起了一些欧洲共产主义者的关注。一个东德哲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宣称:“赫鲁晓夫只是个经济上的实用主义者,而毛却是个思想家”,另一个人则说:“我们需要思想,今天我们只能从毛那儿而不是从赫鲁晓夫那儿得到它。”中国的情况使一些外国共产党人很难欣赏毛。卡斯特罗曾谴责毛是一个“荒唐可笑的凡夫俗子”,而他的党居然还把他奉为“尊神”;同时智利诗人巴布诺•聂鲁达则批评说:“毛泽东成了脱离人民的活佛,他通过宗教法庭按他自己的方式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事件。”但在第三世界不那么西方化的地方,在亚洲和非洲,毛更多地被称为英雄。当毛在文化大革命中竭尽最后力量要改造中国人时,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评论说:“如果毛失败了,那将是伟大革命时代的终结。”巴基斯但总理布托在谈到毛的去世时说,“像毛泽东这样的人百年不遇,也许是千年不遇。他们占据着舞台,以神的启示来书写历史。”毛是“一座奥林匹斯山”,他“使历史为之萎缩”,他是“世界为之震惊的辉煌的新秩序的最杰出的建筑师”。甚至保守的英国人蒙哥马利勋爵也评判毛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伟人,是凡人时代最不平凡的人”。然而归根结底,毛仍摆脱不了他的农民习性,他节俭得近于吝啬。穿的衣服有补丁,睡一张既没有弹簧也没有垫子的宽大木床,住着朴素的寓所,吃的也是粗茶淡饭。毛的悲剧在于,他最终未能在中国推行他想要进行的所有改革——他低估了阻力。本书将展示他的那些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如何为此而奋斗——既反对敌人也反对朋友——以及他最后是怎样失败的。
后记
毛泽东留给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遗产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思想体系。今天,人们愈来愈深切地认识到,要当之无愧地继承这笔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首先必须对它作出全面正确的理解;而获得全面正确理解的重要渠道则是把这一思想体系同毛泽东一生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以及这一实践依据的中国特殊历史条件有机地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只有这样才可能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内涵和精神实质,从而真正掌握他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因为如此,对毛泽东生平的研究日益成为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毛泽东的生平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难度很大的工作。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毛泽东都是20世纪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作为革命家,他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农业大国中成功地领导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大大加快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作为思想家,他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追求真善美的理论创新勇气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一种符合中国历史要求的思想体系,为落后民族走向社会主义前途开拓了一条崭新的思路;作为军事家,他依据对人民革命战争特殊规律的深刻认识,制定了高超的战略战术原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战争奇迹;作为诗人,他留下了一篇篇气势恢弘、才华横溢的千古绝唱;同时,他又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像常人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气质和情感,体验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这一切,构成了毛泽东的历史人格。此其一。毛泽东以其毕生奋斗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和世界的政治格局,在中国现代史半个多世纪风云变幻的进程中,他始终处于时代潮流的中心,中国革命的轨迹同他的个人经历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烙上了他作为领袖人物的不可磨灭的个人印迹。可以说,不懂得毛泽东,就不会真正理解中国现代革命史,反之亦然,要真正理解毛泽东,也必须对中国半个多世纪血与火的艰难历程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此其二。毛泽东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发展事业,他的功绩无与伦比,但是他在晚年也出现过一些严重失误,尤其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某些重大问题上,他的真知灼见和错误言行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状况。此其三。至少是由于以上三点,完整地、准确地、生动地再现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功过是非作出令人信服的评说,无疑是一项相当艰巨浩繁的工程。 研究毛泽东的生平,对中外史学界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重要课题。多年来,国外学者出版了许多研究毛泽东生平的传记性著作,我们这里作为《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第六辑介绍给读者的这部由迪克·威尔逊撰写的《毛泽东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在这个领域中的研究状况。 迪克·威尔逊先生是国外研究当代中国问题的知名学者。他早年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后在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性刊物《中国季刊》担任主编,现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从事有关研究工作。威尔逊先生在研究当代中国历史和人物方面有一定造诣,除这部毛泽东传记著作外,他的主要著述还有《周恩来传》《长征,1935年》《亚洲的觉醒》《人类的四分之一》等。他曾数次访华,同我国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我们在本书编辑过程中感到,威尔逊先生是以学者态度从事这项研究的。毛泽东一生留下了大量著述和讲话稿,这是研究他的思想和活动的基础资料。此外,还有许多有关历史文献和回忆录对于了解毛泽东的个人生活,革命实践及其历史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详尽准确地占有这些文献史料是对毛泽东生平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无论对于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都是一项有相当难度的工作。可以看出,威尔逊先生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充分利用了他所能收集到的各种材料,这是本书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的原因所在。 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有关文献史料是研究毛泽东生平的必要前提,但仅此还远远不够。毛泽东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参与历史活动的,在存在不同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的当今世界上,人们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他的言论和行动无疑会作出不同甚至相反的分析和评价。
编辑推荐
《毛泽东传》编辑推荐:西方学者眼中的毛泽东,最权威最畅销的毛泽东传之一,著名学者迪克•威尔逊的经典之作,视角全新,观点犀利,情节鲜为人知,最新全译本插图珍藏版,原版本的基础上,重新修订文字,增加数十幅珍贵历史照片,打造最新珍藏全译本,极具收藏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