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张宏杰  页数:4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为一本曾国藩的专著,本书不仅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同时也揭露了曾国藩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一生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一生收入与支出;如何看待风水、相面、算卦和天命等。本书填补了历史研究的一块空白:首次详细研究了一位古代官员的收入与支出,揭示了清代官员的工资条、灰色收入与实际收入的关系。

作者简介

张宏杰,作家,学者。1972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生。就职于渤海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国人的性格历程》《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等。有多部作品在韩国及港台出版。

书籍目录

从细节中发现的曾国藩(自序)
正面:从“愤青”到“老奸巨猾”
 曾国藩一生的五次耻辱
  秀才考试被考官公开批责
  “画图甚陋”遭同事讥笑
  批评皇帝与被“京师权贵唾骂”
  在长沙“打脱牙和血吞”
  江西的困顿与“大悔大悟”
  “与世俗文法战者十之五六”
 既生左,何生曾:曾左一生恩怨考
  “黏液质”和“多血质”
  第一次断交
  “涤帅与我,情意郛洽之至”
  “绝无良心科第二名”
  最后的交集 
 曾国藩是如何“脱胎换骨”的
  三十岁以前是庸人
  “脱胎换骨”的操作过程
  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左侧面:一生收入和支出
 京官曾国藩的经济生活
  一中进士,身份百倍
  新科翰林的拜客生涯
  也曾“包揽词讼”
  翰林曾国藩的日常支出
  发誓不靠升官发财
  大大地阔了一把
  曾四老爷的乡绅生活
  回不起家的“副部长
 “不要钱”的“大帅”
  晚清军营的腐败
  想发财易如反掌
  宁可肥公,不可肥家
  偷运回家一万两
  从眼里揉不得沙子到闭一只眼
  曾国荃的贪婪和收获
  诸将皆富,大帅独贫
 既清又浊的两江总督
  总督的权力和收入
  总督曾国藩的生活水平
  “陋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整顿官风
  曾国藩与潜规则
  身后事
  右侧面:迷信和天命
右侧面:迷信和天命
 曾国藩的风水、相面、算卦和天命
  从信风水到信天命
  精通相面,粗通算卦
  曾国藩从神秘文化中得到了什么
 曾国藩的笨拙和精明
  智商不过中等
  非一般的笨拙,非一般的精明
跋:《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柴静)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也曾“包揽词讼”除了接受馈赠和借贷,“干预地方公事”,也是曾国藩收入的一个来源。读过《曾国藩家书》的人都知道,曾国藩为官之后,写给父亲和弟弟的信中,经常讽谏他们洁身自好,不要插手地方事务。苦口婆心,反复申辩。比如他说:“我家既为乡绅,万不可入署说公事,致为官长所鄙薄。即本家有事,情愿吃亏,万不可与人构讼,令官长疑为倚势凌人。”给人的印象是他向来谨言慎行。其实这是他后来的认识,道光十九年里,这样的事他自己也颇做了几件。道光十九年二月,曾国藩的朋友朱尧阶典当别人的一处田地。典当到手,旧佃户彭简贤却阻挠新佃户下地耕种。经人劝解,旧佃户仍然“强悍不服”。这种情况下,曾国藩的进士身份就发挥作用了。二月二十日,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他“辰后(八点钟)带(彭简贤)上永丰分司处法禁(给以刑法处罚)”。带人将那个强悍不服的旧佃户抓送到了有关部门。几天后的三月初五日,曾国藩在日记中提到,朱尧阶写了两张状子,托他到县衙告状。他熟门熟路地告诉朱尧阶,说此刻县令正主持“县考”考试,不太方便,且等考试后再告。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出二十九岁的新科进士此时已经是地方上的重要角色,开始“判断乡曲”,调节地方纠纷了。此时的新科翰林年轻气盛,连父母官都已经不放在眼里。五月十七日日记记载。曾氏一族与伍姓一族发生纠纷,“彼此殴伤”。他写信给县令宋某,托县令帮曾家说话,然而宋“亦未甚究”,没给他面子。于是新科进士大怒,“是夜又作书让(责备)宋公也”。

编辑推荐

谨以《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献给曾国藩诞辰二百周年,曾国藩一生的收入和支出,曾国藩与潜规则,曾国藩的风水、相面、算卦和天命,既生左,何生曾:曾左一生恩怨考,曾国藩一生的五次耻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6条)

 
 

  •   在床头放的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在只有觽觿睡着后才能得十几二十分钟的阅读时间情况下,在时断时续的情况下,终于近乎一个多月后读完。

    张宏杰擅长写历史,也写的独树一帜,他的历史书名字都喜欢用“面孔”——《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包括本书也是“面”。何故,只因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感。

    网上盛传的一则笑话:我们从小到大的历史课本中,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主,从文人学者到武官军将,配在旁边的人物画像除去衣饰外观,面孔竟然高度一致。所以,中国的历史实际只是一个人的历史!这则笑话也暗合了中国课堂教学的历史观、人物观。从小到大,我所学的历史都是死物、没有体温、没有色彩、没有情绪,除去年代事件的背诵记忆而外,历史有何意义??

    张宏杰就是在这种体制下,单凭一己之力复原了历史的本来面貌,还原了历史人物的真实温度、重现了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在我们已经遗忘掉历史书中的人都是人,也是人这个最基本的事实下。重现了“一个人”的生活痕迹——这个人曾经在我们生存的同一片土地上呼吸吐纳,嬉笑怒骂。

    所以这本书,延续作者一贯的风格,不仅还原一个“终生挣扎、纠结、冲突和矛盾的人”,展现了他的犹豫与坚定、拘执与圆通、笨拙与精明、还包括有他的“天理”与“人欲”——他曾因为与自己的妻子多行了几次房事,懊悔自己远离“圣人”的境界,但是又克制不住,事后又不断懊悔,循环往复(“午初,人欲横炽,不复能制”——遂骂自己“真禽兽矣”);他血气方刚对清晚期官场颓唐之气和皇帝懦弱不明上书斥责;他是一个从湖南乡下走到京城大世界的土包子,因画图甚陋遭同事讥笑……。这些细节,一点点的堆砌出有血肉、有气性,同时又逐步向环境妥协隐藏理想的人。

    这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与左宗棠的关系,还记得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写到他几次战败自杀,被左宗棠救起。(难得在历史课本中的一点人性啊)当时,我就甚感兴趣,自以为他们两个的关系还不错,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其实,真实哪有那么简单,人哪有那么简单。左宗棠在骂他的同时,哪有纯心一片赤诚的是为救他,还有他自己的私愤呢。(如想知内情,请购买!)



    第二个最大触动:以资质平庸一辈,年逾而立之年后,通过自身的修炼终脱胎换骨成一代圣人。

    三十岁以前的曾国藩,实则庸人,资质平庸普通,脾气性情具次,实在就是个有着和所有人一样缺点的普通人一枚。然,在三十岁曾国藩通过立大志——“学作圣人”,坚定的实行力——“恒”字诀,完成了人格的重树和蜕变。最终接近自己理想中的“圣人”。

    对于,资质普通、懒惰成性、常立志但难立常志的我而言,30岁后开始完善自我的曾国藩,无疑是30岁的我的一盏明灯。不啻为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重新焕发了我的希望活力。榜样的力量总是巨大的,巨大的作用力在于看见了未来的可能性,描绘了一副美好的图卷,等待我去实现,无疑空气顿时变得更清新了,天空更高远了,人的笑脸更灿烂了,世界也开始美好起来。

    需有摆脱“勤奋的懒惰着”的状态的起点,还需对自己狠下心来,毅然横起,扫绝一切罗网——“猛火煮,慢火温”,康熙道: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

    然,普通人自我完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是停顿和倒退,我们往往努力一段时间,就精疲力竭,废然放弃。这也是最常在我身上反复发生,不断累积的历史教训,曾国藩终生坚持不懈,最为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他一生不断强调恒的重要性,说“有恒为作圣之基”。曾国藩以呆、傻的憨气“耐得烦”,终“霸得蛮”。

    以此警醒、砥砺!



    第三大感触——从批评到建设

    期间,mm对我时有感触,对社会、对大环境的愤懑,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不到一条可以通达的方向。非黑即白。要么万丈深渊,要么云深不知处。

    对越来越让我们失望的社会、政治包括工作,似乎都已经找不到可以攀援而上的目标,逝去动力和激情。

    我说,你看这本书可好!

    我说,你一定要看这本书!



    曾国藩的伟大的意义就在于此,在暮气沉沉中时代气运中,在积重难返、浑浊不堪的官场之中,一边清醒保有理想,一边小心谨慎的与大环境妥协,在高空走钢丝,戴着镣铐舞蹈。愣是让他在旧体制下做出希望的成绩。

    柴静在其后跋的题目《岁月让人从批评走向了建设》,在我的理解中,这个“岁月让人从批评走向了建设”除了曾国藩本人外,还包括文章外的张宏杰、柴静。愤青永远是愤青,意义又何在?——文辞有限,请意会。



    上一次,孙伯伯来蓉讲学,闲谈时我问历史学对现在有何作用,或有何意义,实在是个烂问题,太过空泛和浮夸,实在不好回答,足以把场子搞冷掉。其实,我心中有着疑惑,也不需要回答。

    历史是智慧的学科,智慧在于,历史总是相似的,经验和教训是相同的,历史给我们的是可以凭借的几千年智慧——红宝书在明代已有雏形,文化大革命不是毛的首创,历史上已经演练多次——只是,我疑惑,明明我国好似是个历史大国,对于历史的保存倾注的力量世界来看也是首屈一指的,但到了国民个体的历史修养却又是那么稀薄,还有歪曲。不汲取历史经验让历史重演的历史也是相似的。

    Mm,你说的问题,已经有人替你解决了,也许未必解决的完美,可是,毕竟在浓雾中拨开一片天地。你一定要看,可好!!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宝贝宝贝》里面的一段话:从啾啾上幼儿园开始,我就意识到我们已经面临一个问题,便是帮助她协调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要让她适应社会,哪怕是社会不甚合理的地方,不要因为冲突而受损。另一方面,要让她和社会保持一个距离,不被同化。

    觽觿即将进入社会,包括我们自身对社会的适应和顺从,有站在远离的角度带着审慎的目光关注,都是现在和将来的生活课题。



    除却这些,书中对清朝官场(可上溯至整个封建王朝)、军营的腐败枯烂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对于封建王朝的“低薪养廉”制度的深入剖析,官员收入支出的首次研究都是鞭辟入里的,总是会兴味盎然。

    不过,我有一个疑惑,以我忘得差不多的干净的经济学常识来看,金银时代是没有真正的通货膨胀,为啥清朝初期和晚期物价差距如此剧烈?膨胀指数那么高??这该如何解释呢??


  •   先是看了柴静给此书的跋《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再在书城购了此书。
      
      以前对曾国藩的了解都是零碎而片面的,对历史了解地好少。对他的印象是唠唠叨叨的家书,是书店成功学那一栏的《曾国藩厚黑学》《跟曾国藩学做人》诸如此类的书籍,认为此人必圆滑,才能在大清王朝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才能被后人当做学习如何做人之楷模。
      
      看了书,才知道自己真是孤陋寡闻。而这本书对启蒙如我之士再好不过,展现了一个立体的老曾,而不仅是他的丰功伟绩。如作者张宏杰序中所言,从细节中看曾国藩,完成了两个穿越,一个是对曾国藩内心的“穿越”,另一个是对晚清社会的“穿越”。
      
      一 脱胎换骨
      
      曾国藩的自我完善之路值得学习。
      
      初入官场的曾国藩给自己总结的缺点有三:
      一是心性浮躁,坐不住;体现在喜爱交际,看热闹,给自己定下的日课总以种种理由推脱而不执行。反省自己,也是这样,定下的读书计划、减肥计划总因朋友聚餐搁浅,给自己的理由是要多交际,不给人不合群的印象,可其实有些场合可在可不在,只因自己懒惰无毅力,亦太在乎别人给自己的评价。
      二是为人傲慢,修养不佳;曾在家为父守孝期间反省了自己在官场处处碰壁的原因,“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不光对同僚如此,对皇帝都是如此,才有那道差点引来杀身之祸的《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
      三是“伪,谓对人能作几副面孔也”。
      
      曾痛省自身后,立下“学做圣人”之志。
      立志,对一个人人格发展得意义是决定性的,精神力量直接决定了人的潜能发挥程度。而多少人,是在立志之后,继续沉陷于为自己所不齿的庸常生活,混沌度日。
      
      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处于昏睡或者赖床状态。有的人,一生被物欲所禁锢,如同被困在圈子中的猪,终生没能清醒。有的人,意识到醒来的必要,但终生处于一种“勤奋地懒惰着”的状态,一生想用力力不足,想振刷刷不清,在关键处突破不了,其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根本原因是对自己下不了狠心,不能毅然横起,扫绝一切罗网。
      
      忽忽悠悠,舒舒服服,是永远完不成脱胎换骨的。
      
      如果一个人不能勉强自己,则一事无成。
      
      “若不能勉强而听其自至,以顽钝之质而希生安之效,见人之气类与己不合,则隔膜弃置,甚或加之而不能堪,不复能勉强自抑,舍己从人,傲惰彰于身,乖戾著于外,鲜不及矣”。
      
      因为自己现在正处于困顿期,诸多不满意,想改变,却不能坚持,做不到“恒”,所以对“脱胎换骨”这一段感触最深。
      
      二 即生左,何生曾
      
      对左曾二人的恩怨历程描写得也是很详细的,尤其是对左宗棠何以“忘恩负义”的心理解剖得很到位。
      
      最后的总结如是:
      王船山说,圣贤一定是豪杰,而豪杰不一定是圣贤。曾国藩是圣贤,而左宗棠仅止于豪杰,这就是二人的根本区别。
      
      三 体制内
      最近《南方周末》发了一篇《年轻人,到“体制内”去》,再次引起了对“体制内”的讨论。
      神马叫“体制内”,书面点说是以国有、集体企业和政府机关等为主体的职工的终身就业制。再狭窄一点就是公务员。随着通货膨胀愈演愈烈,房价高得望尘莫及,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就成了香饽饽了,可谓“非常幸福”。
      这本书里有详细说明清朝官员的收入来源,基本工资那是很低的,远不到个税起征点,但是其他的嘛,那就有很大的弹性空间了。
      但是,处在体制内,自然有它独特的生存哲学。是仅想捧着铁饭碗过日子,还是想一展抱负,各人有志,但是要在大染缸里保持真我本色,坚持理想,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曾国藩初入官场,四处碰壁,混得那是一塌糊涂,抑郁不已。大彻大悟之后,一改自己以前的行为方式,开始融入体制内。该拜访的拜访,该打点的打点,迎来送往,“陋规”照收,办事才顺畅起来。拿章办事,没人情在,谁理你。
      这就是潜规则,别人都在做的事,你也得做,不然就是格格不入,就是局外人。就像《蜗居》里宋思明说的,拿点钱,有小三,才是同类人,才能在这个圈子里说得上话。
      曾国藩跟海瑞是有区别的,他没那么固执,也设小金库,但是为了公用,绝不纳入私囊。
      还有点值得一提,他也散财,但绝不以慈善之名。
      
      作者收集资料那是一个详细呀,真是“从细节中中发现曾国藩”,中间写“脱胎换骨”那一段,老曾天天反省自己,那段文字真是有意思,天天骂自个,多看了一眼漂亮姑娘都骂自己真不是人,耻心丧尽。
  •   作为一本曾国藩的专著,本书不仅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同时也揭露了曾国藩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一生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一生收入与支出;如何看待风水、相面、算卦和天命等。本书填补了历史研究的一块空白:首次详细研究了一位古代官员的收入与支出,揭示了清代官员的工资条、灰色收入与实际收入的关系。
  •   值得一读的书,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柴静作跋,余世存、老六联名推荐。看曾文正如何实现从“小公务员”到“一号首长”的蜕变)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   看了柴静博客上的一篇跋才注意到这本书,后来要写一篇有关曾国藩的文章,就找来,一读,很有感触,尤其是一生收入和支出的一部分,很新颖,很有自己的见地,喜欢张宏杰的风格,想找他的其他书来看
  •   书到后迫不及待读完,一向很喜欢张的文字,从最早《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国人的性格历程》开始,深深迷恋上了张,深为其文笔、才识折服。这本书从细微处着手,抽丝剥茧般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曾国藩,有韬略、有迷信,能坚持自我,又和光同尘,在晚清的风雨飘摇中挽狂澜于既倒,支撑老大中国继续走下去。给我的一个深刻启示是,人必须坚持志存高远,绝不能沉溺于狭小天地,也就是必须有“道”,尽管有时必须融入世俗礼法习惯,但唯有坚守理想,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之重臣,但生逢乱世,恰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局既成全了曾国藩,又改造了曾国藩。近些年,关于他的书很多,曾国藩家书、曾国藩传、曾国藩养生、曾国藩谋略等等,不一而足。很多都是畅销书,应景而作,急就章,自然可读性差。加上出版社都想来讨一碗羹,粗制滥造者,相互抄袭者,不胜其多,很少能全面呈现一个真实的曾国藩。
    认识张宏杰是读了他在《当代》杂志上发表的《曾国藩一生的五次耻辱》,感觉此人把握住了曾国藩的正反两面,分析入理。于是当发现这本书的时候就买下了。
    此书不是传记,没有面目俱到的描写他的一生一世,而是着重抓住几个方面深度分析,显得较为独到,是目前此类书中的黑马。网上查到张宏杰的资料如下: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1994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葫芦岛分行,2006年调入渤海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渤海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我知道张宏杰本人只是喜欢历史,和纯粹的史家不同,跳出考据,进行全局式的逻辑分析,也是当代新史学的一种写法。
    还没有读完,感觉蛮好,算是支持一下。
  •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看曾文正如何实现从“小公务员”到“一号首长”的蜕变) 。读有益。
  •   喜欢曾国藩,源于家父要我们必读的《曾国藩家书》。在我们全家看来,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智慧,最有担当,充满人格魅力的人。这本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通过大量的史料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曾国藩,用作者张宏杰的话说:“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生活在尘世中,挣扎、纠结、冲突和矛盾的人,一个既有灵魂又有体温的人。”
  •   越来越喜欢张宏杰的人物传记了,自打师从了葛剑雄教授后,写起书来少了年少的轻狂,多了历史沉淀的思考,希望他能成为茅海建一般的史学大家。外面写曾国藩的书太多了,多是所谓成功学范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陈词滥调,其实在老曾心目中,他真的认为他是成功者吗?恐怕不是,曾国藩远比我们现在的官员更有一份对理想的坚持(老曾头至少在给亲朋挚友的大量书信中的情感是真实的,我们现在的官员连这个说真话的渠道也断了),不然终其一生他都故意生活得很拮据,尽管他想发财太容易了,可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廉官兼百万富翁。有两点张宏杰写的很不错,一是少才谦卑的曾国藩和持才傲物的左宗棠的恩怨人生。二是系统地介绍了清朝的薪金制度,陋规制度(虽没法律法条,但早已制度化了,算是公开的潜规则吧),也说明了为何这个王八蛋制度下清朝无清官的缘由。
  •   发现自己现在对励志成功学渐渐由最初的痴狂到了现在的厌斥,所以对于市面上拿曾国藩当励志典型的书都颇为不屑。不过近来遇到这本另类解读曾老的书,爱不释手。全书对我印象颇深的除了作者拿了一整章对曾老一生各个阶段的收入和支出好好地进行了审计(作者不愧本科出身东北财大)外,还有就是曾老晚年令我颇感兴奋的价值观。
    曾老而立之年后,每天坚持写日记,确切地说是写自我检讨。从三十岁进京到去世的三十多年间,日日进行深刻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每天就这样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时时刻刻处于自我攻伐的战斗状态中。
    曾老把自律和恒心做到了极致,我读了后不得不多次用两只手辅助下巴复位。经过三十多年的自我砥砺,曾老晚年确实真正修炼到内心“真我”之“爱、喜悦和和平”,好朋友一大堆,崇拜者一大帮。周围的每一位都被他的人格魅力折服。
    但曾老这三十多年修炼得身心那是相当痛苦。众所周知,"坚持"这活儿是最累人的,况且是三十多年日日坚持写日记批自己。但这何必?人本能地好逸恶劳,见异思迁,如要违背,内心必经历巨大痛苦。人难道活着的理由为了接下来要变着法儿折磨自己的身心?
    现在流行的成功学喜欢将成功一概而论,认为不断挑战自我意志,恒心坚持才能成功。殊不知,有太多人就是这样一路坚持到失败的·······
    曾老晚年半开玩笑说把自己墓碑上刻上“不信书,信运气”。虽说颇有夸张,但足令人深思。曾老晚年,多次总结决定自己成功因素中人力不过一二成;松下幸之助晚年也提到自己成功“一成人事,九成天命”。成功决定因素本来就多得让人不可捉摸,环境变幻莫测,人事因素究竟占几何绝对不可知。这也是我现在对现在流行的成功学不修边幅地夸大人力因素厌斥的最主要原因。
    以观察者的身份去观察自己的思想,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不要过多去抗拒。在客观苛刻的限制中去发挥自己主观最大的能动。
    好多人喜欢带着浓重功利的有色眼镜去批判那些“游手好闲”之类“胸无大志”、“一事无成”云云。何必?成功标准各异,相由心生。大家都顺其本心就好,或许人家活得倍儿自儿。曾老晚年坚持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同时,做到了对外面世界最大化的包容。能做到这点绝对是不容易的,这也许就是曾老人格魅力延续至今仍然光芒万丈的原因吧。
    人生路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要从批判走向建设。倘若这样,这条路是永远走不完的,因为未来的惊奇还有很多,我们还可以在路上种下很多自己的树。
    最后附上与曾老日记上共鸣颇深的一段话与看官分享。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贤以共图之。
  •   曾国藩被誉为理学家,晚年也德高望重。据说,有无数人写过他,可那些文字对于我这个偶尔也翻翻名家传记的人来说,实在未曾见过。想来,应该是书籍的着眼处让我提不起劲来吧。有时候,同一主题的书籍就像是同一种性情类型的朋友,知道名字却未必每个都能相处得来。
    只是见着柴静的一篇文章《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令我对这个耳熟能详的这个名字挑起了万般好奇。新书到手,从目录里,迫不及待地选了第三章翻阅,也许在我这样的接近而立之年之时,因为有着对自身的坚持与批判和迫切想要进步的欲望,所以,也特别希望能够找到这样一种“脱胎换骨”的方法吧!
    章节内容未让我失望,入情入理地描述,文字里也折射出这位理学家从青涩到成熟到老道这样一个过程。一直认为,这样的中庸最是良好,有原则却没有极端,既保有自己的行事风格又深深扎根在所处环境。
    言语难尽心情,有机会时,大家可以找这本书来看看《曾国潘的正面与侧面》。
  •   小时候读历史的时候,书上对于曾国藩的评价都偏向于负面。后来慢慢知道其实许多名人志士也曾师从于曾文正公门下,才开始对他的生平和学识发生了兴趣。以前朋友推荐看《曾国藩家书》和《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这两本书。到书店翻了翻之后,我认定自己的肤浅,实在难以入胜,值得收藏 。
  •   本人从大学读唐浩明的小说《曾国藩》开始,对曾公渐生兴趣,近年来先后读过《原来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等书,也延伸读过《左宗棠评传》等书。最近读了宏杰兄的这部大作,觉得值得向大家推荐。余以为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史料翔实,言之有据;二是立论中肯,不乱戴帽子、乱揪辫子、乱打棍子;三是发掘曾公的几个“侧面”尤有新意,有利于全面认识其人;四是切入点有意思,有时代精神,读来发人深思,对各位读者都会有启发。
  •   写得视角很独特,特别在曾国藩一生的收入支出方面,对古代官员和现代官员的财政的理解有帮助。
  •   前两天看见柴静老师在自己的博客上说这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从柴静老师的博客中我仔细的阅读了一下柴静老师所写的,决定买这本书,先说当当送货现在很快,订完第二天早上就送来了,现在看了将近一百页了,已经深深的吸引住了我。
  •   柴静的跋写得不错。读此书,始感读史不仅使人明智,更使人胸怀博大,修身明志。从读过此书开始,即日起即要学曾国藩修身,立大志,并学习曾国藩坚持日课,自省自警的方法和恒定终生的品质。外圆内方,内圣外王,是为人处世当追求的境界。此书使我最大的受益是关于曾立志修身持之以恒脱胎换骨这一节和关于做至艰之事须猛火痛烧那一段论述。关于曾左的比较、左宗棠的性格一节,当借以自警。
  •   看了这本书,但是还没有看完也快了,先过来评论一下吧。
    总体来说不错,讲述了曾国藩的很多事情,最主要的是揭秘了曾国藩的“小金库”私人的钱啊 公款啊 很多很多 不错 继续阅读
  •   说实话,是第一次看关于曾国藩的书,写的很有意思,尤其是关于其收入和支出的那些篇幅,一般书里是看不到的,很有参考价值!推荐!!
  •   曾国藩对“小金库”的钱分配的合理,一分钱也不贪污,不错的人,但是最后还是有一些可惜了
  •   我看过张宏杰老师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后,彻底坚定了我对历史上农民起义“恶”的认识,也对专制政权本质属性的残酷有有了更深的认知。每当听到常石磊的歌曲,阅读了余杰、摩罗的书籍,看完张艺谋、姜文被禁播的电影,都深深地体味到我们这个民族不缺乏伟大的人才,他们是被这个邪恶的体制束缚了呀!
  •   我是看完 唐浩明的曾国藩然后买了这本书,相比唐浩明的版本,个人感觉本书更有可读性,本书主要故事情节于唐 浩明并无 二至,其 引人入胜支出在于观点鲜明,主题明确,总结恰当,如写到曾公一生五次挫折, 如何在一次次的挫折中反省,检讨,改善,把人性的转变写的恰如其分,是每个年青人成长中都必然经历的, 也许你也可以一次次找到自己的影子,,如何向老板建议被拒绝,如何一次次想有所作为却处处受制,最后自己也会负气于老板顶撞 辞职,这一切是如此真实,而曾的转变让我们学会了为人处世,做事不一定要直来直去,达到目标,适当委曲求全也是可以的,只要坚守内心的价值观, 而于左公冲突,充分体现了社会上的两种人,而可能我们大部分人都有一些人性的弱点,如高己卑人 ,曾公如何每天坚持做日课,修身正己,最后治国平天下,赢得万人敬仰,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曾公智商一般,只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苦与努力,持之以恒,耐住寂寞和孤独,从这一点说人人皆可为桡舜 ,皆可为圣人,看完心潮澎湃,也欲 模仿曾公,但不知自己能否作到有恒......
  •   没看《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之前一直想的是一个圣人,如何如何。但是看完之后感觉曾国藩也挺可爱的。不错,讲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   北京秘境和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是朋友推荐的,留着慢慢读。给宝宝买的两套书,没有全看,只打开了第一集,感觉不是很实用。
  •   一代中兴名臣的正面和侧面,柔韧和方刚,无论经商入仕,无论做事做人,曾国藩堪称典范和楷模,曾国藩的精神超越了那个时代,值得一读再读,反复揣摩并知行合一,会终有所成!非常及时,非常完美,希望作者能继续写出这样有深度的作品。
  •   曾国藩,被人称为三藩之乱后第一汉人,以一人之力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没有他,或许太平天国成为新王朝。没有他,或许长毛乱平后平乱将领会黄袍加身,北向灭清。没有他,或许湖南不会有那么多的财富去培育人才,也就不会有太祖这样千古一帝出现。没有他,或许不会有留美的四十学童,没有清末民初如繁星般闪耀的人才。没有他,洋务运动不会那么快的发展。没有他,不会有私人军队的出现,也不会出现清末督抚自立、民初军阀割据的局面。大清因他而苟延残喘了几十年,却权威扫地。鸦片战争由于只是沿海的冲能动突,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带给中国的冲击大。而有了太平天国运动,才有了曾国藩的出场。曾、胡、左、李、彭,五大中兴名臣,其他四位却都受过曾国藩识人、用人的恩泽。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此六人薪火相传,完成了一部中国近代史。自古成事半由人力,半由天命。
  •   初中的时候就看过唐浩明的曾国藩,当时对英雄人物都充满了敬仰,又看了好多传记和历史书,包裹资治通鉴等。书是看多了,却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懂人了,怎么身边的人都跟历史的人物差那么远了。历史人物振比一呼,热情高涨,永不迷茫,无所畏惧。后来随着年龄增大,觉得这些人跟自己也差的远了,再后来,觉得他们怎么冷冰冰的。。突然某一天,发现,其实自己书读错了。。
    曾国藩正面和侧面写的很好,真的,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我想以后我看书应该会更进一层了吧。
  •   曾国藩是一个性格复杂的综合体,他的人生也是充满起伏,活在那个乱世,他这样的轨迹也是合理的。离京17年,是他人生中既辉煌又失落的时光,他一生中最有活力的17年,都献给了太平天国,献给了湘军。从他本人来说,我觉得他自己的经历无疑还是很失败的,每天都很被动,每天都很矛盾,另外,自己指挥的战役从来都是失败的,另一方面,又得花大把精力判断朝廷的意思,虽然基本上每道险都给他涉过了,但是很累。从另一个角度,曾国藩又是成功的。我觉得我要学习他的几点,一是自身高素质及对他对家人的教育。二是知人尚任,曾国藩对天平天国战争,每次柳暗花明都是靠他下面的人闯出来的,而且都是在关键时候,他一生阅人无数,基本都看得很准,带出了李鸿章,曾玉麒等一代名将,这一点令我最佩服。三是对上级及时局的判断,几朝皇帝,他都基本上配合得很好,即便是最后昏庸的慈禧,他也能做得对方无话可说。遗憾的是,由于对国外局势的封闭及西文的不懂,最终在天津案上,曾国藩还是晚节不保,落得个卖国贼的罪名。如果可以,我觉得做人还是不当曾国藩。为什么,因为太累了!
  •   对曾国藩的认识,仅限于近水楼台5年前历史课上听过的对他的评述,几乎没有什么褒奖之词。前几年,偶尔逛书店,发现关于曾国藩的书多起来。出于好奇,翻看了几下。再后来,读过他的家书,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希望更深、更全面地了解、探究他的历史。于是就有了案头上这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我想起5年前的历史课。我们学到的历史一定是真实的吗?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不得而知。开始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反思。刚收到此书,刚看了开头。产生了这些感概。
  •   如果说书如电影,那唐浩明写的《曾国藩》是古装电影,张弘杰写的是纪录片,绝对真实,没有半点虚构就是本书的特点。唐老先生写得有点像历史小说,而张弘杰写的像是日记一样的书。所以我认为《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是本好书。
  •   以前看过的曾国藩(血祭、焚野、黑雨)这三本书写的是曾国藩的正面,没有写出他的侧面,本书写了他的正面与侧面,给出了正与侧的对比,清晰的告诉我们一个完整的曾国藩。
  •   正像作者在序中所说的那样,写曾国藩的书汗牛充栋,但是本人尤其喜欢作者张宏杰的视角和语言。这本书是本人看过《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后,意犹未尽而毅然决定买下的,建议喜欢读书的朋友读一读,了解专制体制下曾国藩如何由愤青转为游刃有余的“完人”的。
  •   如果很喜欢历史方面的话,这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是不容错过的好书,读了就爱不释手。
  •   自从通过当当网购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书后,还在看,虽没有看完,但觉得不错。写的比较公正,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比较客观,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很有益。
  •   在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以前看过一些张弘杰的书,写得好但都没有这本书写得好,大量资料的堆积下写出的本书比之同样的书,水品要高出许多。所以这本书是本好书。
  •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侧面反映
  •   写得不错,道出了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   刚看完郦波先生关于曾国藩家训的书,听朋友介绍说这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甚好,便买来一睹为快。
  •   正面与侧面剖析曾国藩 从不同的角度看曾国藩
  •   如果说书如电影,那唐浩明写的《曾国藩》是古装电影,张弘杰写《曾国藩》的是纪录片,绝对真实,没有半点虚构。所以我认为《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是本好书。
  •   这本书写得太好了。我阅不释手,收获很大,让我看清楚了一个真实的曾国藩。从他身上也学到了不少好的品质。谢谢张老师给广大读者提供了美妙的精神食粮。
    现将我阅读过程中,发现的可能的文字错误列在下面,限于本人的学识水平,仅供参考,如确实是错误,可在下次出版时更正。


    P21第二段 “上方宝剑”——“尚方宝剑”

    P42第三段 “将段话改为”——“将这段话改为”

    P93第五段 “无如”——“无奈”

    P112第三段 “朝夕过往是”——“朝夕过往的”

    P116中间部分 “社交不必不可少”——“社交必不可少”

    P118中下部分 “学作圣人”——“学做圣人”(参考P133),但P134有“有恒为作圣之基”。不知究竟是“做”还是“作”。本人倾向于“做”。

    P208 中间部分“前人戚继光”——“前明戚继光”(参考P52)

    P213第三段 “军中廉政建议”——“军中廉政建设”

    P229第四段 “大夫篇”——“大夫第”

    P237 中上部分“有功于家,干好万好”——“有功于家,千好万好”

    P239第一段 “江苏金坛、傈阳”——“江苏金坛、溧阳”

    P244脚注 “近现代名人小传”——“近代名人小传”(参考P215、216)

    P246脚注 “能静居士日记”——“能静居日记”(参考P144)

    P257第三段 “一百两兑换二百元”——“一两兑换二百元”(参考P258第一段)

    P286中下部分 “合光同尘”——“和光同尘”(参考P184)

    P292第一段最后一行 “家人门礼四千两”——“人家门礼四千两”

    P324第一段最后一行 “亦不易易”——“亦不易矣”

    P327中间部分 “理学的基本理路”——“理学的基本理论”

    P350中间部分 “每年只手得”——“每年只生得”(参考P317)
  •   难得一见的好书,看得出是作者花了不少功夫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关于曾国藩经济收入支出情况的部分,非常有价值。
  •   以前看过曾国藩传。后来看柴静推荐所以想买。但名字没有记住。上回单位帮大家买没有选,后来再自己买,有点破费了。但学习曾公万分之一,就厉害了!
  •   荷叶塘的普通农家出身的曾国藩,并没有过人的天资,完全靠着自己的努力,以深厚的礼教传统的积淀和熏染,报着忠君卫道之心,登上了晚清的历史舞台。中进士,点翰林,拜名师,一步步发展,乃至道光帝器重,仕途畅达。又因机缘组建湘军,开始了剿灭太平天国的战争,只因知人善任,以一文职而谋武将之大业,功成名就。
    所谓“功成,名就,身遂,天之道”,只因有夔皋之志,期望再开创一个风俗淳厚的尧舜之邦,在剿灭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依然伏枥前行,乃至后来的天津教堂案件,虽忍辱负重,老城谋国,终被误解,在迎来一生的巅峰之后在被误解和悔愧的矛盾斗争中凄然离世。
    在平定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成就大业,一生又谨以孔孟之道修身立世,最后仅留给子女四条遗嘱: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哀叹交杂悲伤,对理想的不能实现,对现世的屈软折服,对修身的持之以敬,都化作对历史的大大疑问,引导我思考。
  •   张宏杰的功力不仅仅在细剖曾国藩的一生,而且在于反复警醒我们,后天的努力和修养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是多么重要!所以不要怨天尤人,只要自己努力,没有什么可以打倒你。

    看完此书,得四个字:强恕悍恒。
  •   书不错,就是书里边描写曾国藩的收入与支出里边的数据太难看懂了
  •   作者功底不错,对曾国藩的研究较细.只是带些地方情绪色彩评价褒贬历史人物(人之常情).曾国藩远没有作者评价的那种正面,好比说慈禧一样,作为个人,可能对某个宫女、太临、大臣厚待,从小处讲是个不错的人,但在大的方面,于国于民就是巨恶小人。
  •   张宏杰写的历史小说《曾国藩》史料详实,文笔生动,给我们塑造了一个真实的曾国藩,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版时就很受读者欢迎,当时就有“经商要读《胡雪岩》,从政要读《曾国藩》”之说。这个版本作者又加上了一上些历史背景,给读者理解此书的重大关节处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加之国际文化出版社的这个版本大气精美,很受读者喜欢。
  •   N多年前读了唐明浩写的曾国藩三部血,好象是叫什么血雨、野焚什么的,只觉得曾老爷子不容易啊,现在通过此书从侧面了解一下曾的细节,对重新认识曾很有帮助
  •   辛卯甫至,给力第一书,曾国藩的书坊间多杂而无益,好书非常有限(大多是成功学,相人学,方略谋略乃至小说之流,这些实质上会使人误读老曾),同时人的精力也有限,要读就读一些经典作品,张先生引用和驾驭资料的手法令人耳目一新,解读视角也是一贯的新颖,而且作品更趋于成熟了,值得给大家推荐一下。
  •   第一次系统地的了解曾国藩一生波澜壮阔的生命经历,了解到他的信念,做事原则、家庭教育等等,感觉很了不起!做为管理者,可以学习曾文正怎么用人?作为父母,可以学习曾文正怎么治家?做为正在努力的一代,看看曾文正是怎么凭借信念、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虽然我们所学的历史上对这个老人说不清,道不明,但不可否认,他给国人留下的巨大的一笔财富,值得我们去发掘,去领会。
  •   历史给了曾国藩很高的评价,不管是领袖还是平民。曾文正公留给后代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这些可以从跟他有关的文学作品或是他的家书中看到。初读此书是在大学,也是让我爱不释手,对我们了解清朝的那段历史还有曾国藩的人格魅力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   跟张宏杰以前的书相比,这本书缺少点新意!不像以前那样吸引人,可能是读书之前对曾国藩了解的太多了
  •   第一次看曾国藩到现在已经过去近9年了,可以说这本书对我人生影响极大。每次看都有新收获,每次读都有新体会。古代圣人我们做不了,但曾文正的修身治学为人办事之道,我们却可以按布实行。曾文正对中国近代的影响,从李鸿章到袁世凯到蒋介石到毛泽东,可谓一以贯之,源远流长。好好的看这本书,对得起你的时间和精力!
  •   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段落,比如:曾国藩一生的五次耻辱等等小段。这些让我印象深刻。
  •   还没有收到,看过张宏杰老师傅所有的书,是底子深厚的作家,很期待早点看到他诠释的不一样的曾国藩
  •   作者写出开篇就提到了,很多朋友说不赞成,但是张宏杰老师还是写了出来,有自己的想法,写出了本书很好看。至少一个人先要敢做才有成绩。我认为我们要像张宏杰老师一样自己有了想法就要做出来,在要学习曾国藩的精神。
  •   其实在上大学的时候,已经对于曾国藩有所闻有所知,但最深的印象不过是太平天国的时候,曾跳河但求速死的情形,看张老师这本书,是我第一次全面的去了解曾国藩,我用了一天的时间把这本厚书看完。顿觉自己仿佛穿越。曾国藩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神奇,他也有郁闷不堪的时候,也有萎靡不振的时候,但苦难之后终酿大才,我看到的是一个平凡人在挣扎过后,破茧重生的感觉。
    虽然,年代不同,但是很多东西对于现今依旧有指导意义,比如处世为人,宽人律己。这位权倾一时的人活生生的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很喜欢这本书,也很喜欢曾老先生。
  •   小时候读历史的时候,书上对于曾国藩的评价都偏向于负面。后来慢慢知道其实许多名人志士也曾师从于曾文正公门下,才开始对他的生平和学识发生了兴趣。以前朋友推荐看曾国藩家书。到书店翻了翻之后,我认定自己的肤浅,实在难以入胜。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张弘杰用最生动的文字、最雄浑的手笔描绘了曾国藩半生的起起落落,无论对事业还是家庭,可借鉴之处颇多。读罢,对过去自己为人处世闹过的笑话感慨不已,要是早读曾国藩的故事,今日或者是另一番境界了。 朋友们来读这部书,给自己上一堂人生的课吧。
  •   曾国藩一书很多人都推荐,有人说他适合官场的人看,有人说他的家书适合育人。我很久就想读此书了,我每次到书店都觉得张弘杰的书很贵,所以一直没有买。终于在当当购买之后,仔细阅读了一下。我觉得此书确实物有所值! 曾国藩出身贫寒,一生戎马生涯。我最欣赏的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建立团练的初期,曾国藩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坚定信念。我很欣赏! 我准备送给我的家人再购买这本书。我的赠言都写好了: 人生就是由无数个失败与极少数的成功组成。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逆境中,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信念,坚强的面对,顺境马上就可以到来。曾国藩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与古人、与名人无法媲美!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他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
  •   大清因他而苟延残喘了几十年,却权威扫地。鸦片战争由于只是沿海的冲能动突,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带给中国的冲击大。而有了太平天国运动,才有了曾国藩的出场。曾、胡、左、李、彭,五大中兴名臣,其他四位却都受过曾国藩识人、用人的恩泽。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此六人薪火相传,完成了一部中国近代史。自古成事半由人力,半由天命。
  •   我一直对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很好奇,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又经历过哪些事情,而造就了他。这本书,多方面和角度,展现了他的性格,为人和处世。幽默之处,让人不禁莞尔。他的家书,对于家人和后辈,都是满满的关爱和淳淳诱导。

    读史可以明智。作为那个时代的官员,曾公无疑是成功的,他的改变也是痛彻的。
  •   比起《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文笔更纯熟,立场更踏实。
    个人觉得在细节上,文笔还可以在精炼些,因为书不见得越厚越好,反而给人的精神愉悦应该
    越厚重越好。
  •   买这本书之前在网上看了张的《曾国藩》,写得很好。书中没有一味去颂扬或褒贬,力求回归真实,这个人对于曾氏是做过一番深入研究的,而且是长时间的,便在网上买了他的点评本。
  •   没看过其他曾国藩的传记,但是这个写的很真实。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尽量客观的描写了曾国藩的细节,挺有意思。配合着看道德经,也很有启发。
  •   曾国藩一书很多人都推荐,有人说他适合官场的人看,有人说他的家书适合育人。我很久就想读此书了。终于在当当购买之后,仔细阅读了一下。我觉得此书确实物有所值!曾国藩出身贫寒,一生戎马生涯。我最欣赏的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建立团练的初期,曾国藩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坚定信念。我很欣赏!
  •   张宏杰的书必买,尤其是曾国藩传,经典重读。
  •   喜欢张宏杰老师的文笔,《读库1002》有张宏杰老师写的一篇关于曾国藩的文章《笨拙与精明》,强烈建议大家读读。
  •   喜欢曾国藩已经十几年了,从一本介绍曾国藩的盗版书开始,然后是唐浩明评点曾国藩系列、曾国藩传,再到今年出版的传忠书局刻本的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全集,再到这本书。说实话,刚开始看到标题没什么好感,觉得好象跟地摊儿上那些曾国藩谋略等**书一样。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当当网上看了这本书的介绍和节选,真是惊喜万分!作者的切入角度十分有趣,对曾氏的喜爱跃然纸上。眼下,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占领主导地位,身边的几乎所有人除了工作就是娱乐、就是坐在电视机前看一堆的**,不要说修身,甚至连修身的概念都丝毫没有,但另一方面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面对自身的缺点时却束手无策,挣扎于苦海,没有尽头。其实,看看200年前的这个农民子弟,一切就都有了答案。虽然说不上象古人那样治国、平天下,只要能做到修身、齐家,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   在看这本书之前,对曾国藩基本没什么印象。只记得初中时代历史书上的一幅画:曾国藩在一艘船上准备跳船的狼狈相,旁边一艘船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翼王石达开”。剩余的就是听大家说他的家书写得很好,他是晚清第一名臣。至于其他,一无所知。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当当上看到这本书,看了大家的评论,对他评价甚高,于是决定买来看看,之前也怀疑当当上的对于这本书如此好的评论是当当的托,但看完后才知道,这本书确实很好,确实很值得一读!他不愧是晚清第一名臣,不愧是近代中国的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一生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曾国藩的印象是一个权臣、一个野心家。除了本身的才能以外,还通晓“相人”、“笼络人心”、“奉迎”等等权术,加上镇压太平天国等血腥的政绩,令他能跃升当时的权力中心,成为天子器重的人。而看了这本书以后,觉得曾是个一生至力于修身的人。他对长辈恭谨尊敬;对弟弟子侄谆谆善诱;待人处事不居功、不自傲。不期然间,对他产生了敬意,获益良多。
  •   看了柴静的博客买的书,曾国藩从一介白丁到大清重臣,其中必然有种种传奇经历。读了这本书以后对曾国藩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写的全面又深刻。
  •   记得初中的时候就听老师说过曾国藩,那时候还不是很了解。那天在柴静老师的博客看见这本曾国藩的介绍,所以就买了,粗略的看了一下还是比较吸引人的。准备细细的阅读一遍学习一下曾国藩这人的办事方法等等。
  •   在看这本书之前,对曾国藩基本没什么印象。只是听大家说他的家书写得很好,他是晚清第一名臣。至于其他,一无所知。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当当上看到这本书,看了大家的评论,对他评价甚高,于是决定买来看看,之前也怀疑当当上的对于这本书如此好的评论是当当的托,但看完后才知道,这本书确实很好,确实很值得一读!他不愧是晚清第一名臣,不愧是近代中国的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一生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从另一个侧面解读被推崇备至的曾国藩,让人看到有血有肉,也并不完美的圣人
  •   本书叙事清楚、朴实无华,基本上都在叙述曾先生一生,写的很详细,作者在本书上下了不少心血,在读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曾国藩,和正在用心写书的作者。真是本好书。
  •   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曾国藩的印象只是一个权臣、一个野心家。除了本身的才能以外,还通晓“相人”、“笼络人心”、“奉迎”等等权术,加上镇压太平天国等血腥的政绩,令他能跃升当时的权力中心,成为天子器重的人。而看了这本书以后,觉得曾是个一生至力于修身的人。看完本书后对他产生了敬意,获益良多。本书值得收藏。
  •   上学时就听过老师推荐读写曾国藩的书,对曾老是倍加推崇!今日书到了,我也要开始品阅一下曾老的人生和为人处事,借古照今,启迪自己以后的人生路和做人标。
  •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值,书中的内容也不用说了,而且对于曾国藩家书也进行了分类,更易使人理解,其中的观点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写照,甚至可以推荐给以有一定文学基础的高中生看,让其从小就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教其如何为人处事。其修身、治学、齐家、交友、为政、用人等文章给成年人提供很多参考,追寻着前人的脚步可以少走弯路,对完善自身、提升境界、塑造人格有很大的帮助。
  •   大清因他而苟延残喘了几十年,却权威扫地。鸦片战争由于只是沿海的冲能动突,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带给中国的冲击大。而有了太平天国运动,才有了曾国藩的出场。自古成事半由人力,半由天命。
  •   从不同的侧面全面细致的对比分析啦曾国藩,值得一读。
  •   《曾国藩的发迹史》是我看的第一本写曾国藩的书。但是它不全面,只写了他如何从一名无权无势的普通 “公务员”,九年连升十级,成为省长级高官的过程,没有写其它的内容。但看了本书,就知道买对书了,因为它够全面、详细,所以我说它是本好书。
  •   一本书看下来用了几天的时间,这本书讲述了曾国藩的一生,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些之前不知道的事情。个人认为还是一本不错的。值得一看。封面不错,可以收藏起来。
  •   这本书重点介绍一代名臣曾国藩的家教情况,事无巨细,从为人处事,到交友为学,曾文正公都给他的后代树立了一个榜样,使我们也能够学习到他教育子女的方法,为我们以后更好地与子女相处打下良好的基础。
  •   希腊神话认为,普罗米修斯被束缚之后,人类文明发展也陷入了停滞期,并且预言,直到普罗米修斯被解除束缚之前,人类文明都不会产生第二次飞跃。而真实的历史中,人类文明恰好存在着两次飞跃:第一次就是火的使用、语言文字、冶金、车轮、王权政治、城市等等使“人”脱离“兽”的技术和制度成就,在这些成就产生之后大约2000多年的时期中,人类确实进入了一个文明成果的停滞期,直到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到来,为人类带来经济、社会、科技全方位的不可逆变革,人类文明产生了第二次飞跃,恰如普罗米修斯被解除了束缚。
      工业革命在短短的数十年间创造的文明成果,远远超出了此前所有人类历史的总和,并且这种变革的动力是如此强劲,此后的人类文明的变革步伐不但没有减缓的迹象,反而不断加速,日新月异,时至今日“创新”竟已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基础,这在工业革命之前是无法想象的。何以2000多年中步履迟缓的人类文明,竟在18世纪中期突然迸发如此澎湃的力量?人类进步的核心动力是什么?哈佛大学教授大卫?兰德斯所著《解除束缚的普罗米修斯》正是力图解答这一问题的权威著作。
      其实“工业革命”一词的含义,远远超出了“技术”和“产业”的范畴,工业革命其实是一个从社会结构到组织方式,从政治文明到产业体系,从科学技术到文化观念,几乎包容了人类文明一切领域的爆炸式变革过程,如此纷繁复杂的变化链条之中,哪根才是引爆最初变革的“导火索”?这是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一向交织着经济学和历史学领域的各种探究,然而问题本身的意涵却远非经济学或者历史学所能单独涵盖。
      大卫?兰德斯是哈佛大学唯一既是经济系教授又是历史系教授的人,他的研究视角兼采两学科之长,在重视历史过程展现的同时,洞察其背后深刻经济动因的能力可谓目光如炬。这一点,已在数年前他第一部被译为中文的巨制《国富国穷》中颇有展现。
      工业革命以来,有两台发动机强力地推动者人类文明的前进,那就是资本和技术。在工业革命之前,财富仅仅意味着拥有,而工业革命则有赖于能够动态增值的财富:资本。资本不是很多钱,而是能使自身价值获得增加的钱,为了能够增值财富,资本创造新的运行方式:银行、证券、信贷、保险……而正是因为资本的运转,新的技术发明也不再会沦落到被缚一隅的命运,而是能够被广泛应用到有社会需求的地方,例如蒸汽机不再仅仅用于矿山抽水,而是给轮子带来新的动力。技术创新的推广又使得资本获得迅速增值,从而可以投入到更多的新技术推广中去……资本-技术-资本,这一运动的实现,不但深化了技术,增值了资本,更创造新的社会组织和运营方式,从而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在这一意义上,“资本”的含义也大大超出了“金钱”的范畴,而是意味着社会成员不必依赖于权力的动员能力;“技术”也不再等同于“窍门”,而是不断拓延的人类行动方式。当社会的运动不再仅靠强权的驱使,而是能给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都装上“发动机”的时候,社会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由此,人类文明终于由蹒跚伛偻而大步流星,最终实现了飞跃……
  •   在之前买《曾国藩全传》的时候总觉得不是书名说的“全传”的意思,有些大意介绍的感觉,对整个曾国藩的一生的事迹也并没有一个清晰脉络。后来看到了这本书后认为这本书才合适叫“全传”。
  •   朋友推荐看的,本书用独特的视角来分析曾国藩各个面,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历史!
  •   对于曾曾国藩,的确值得我们去学习,尤其是在满18岁后的男子都应该好好看看学学,学习一下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为国家、为家忙碌一生。
  •   此书对曾国藩的一生,他的性格,品徳,成就,疏失都有很深的描述,让读者真正深层深透去解读清末中兴首臣。
  •   作者详细的内容很好有些地方让人受益,一点点描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曾国藩,一个完人的一生。
  •   爸爸很推崇的这一本书,受爸爸影响,我也很是喜欢。字里行间,读出的是那一位仰不愧天俯不愧地的满清重臣的真实人生。作者用客观的态度,大气的文笔,为我们刻画了曾国藩的一生,读来令人感慨良多。也许我们该学习的,并不仅仅是曾国藩的为官之道,而是那一种人生态度。
  •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好书! 首先感叹于唐先生的古学功底!许多对白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意境深远,令人叹服。 其次是唐先生对曾国藩的研究确实非常深入,许多细节上常有独特见解,每每令读者拍案惊奇。
  •   本书的作者张弘杰,在书的序里写了作者为了写书而做的准备很充足,为此还去了一趟曾国藩故居。在这样多的细节堆积下,在我们读者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活生生的曾国藩。这就是作者的想法,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曾国藩。
  •   在上学的时候就有老师推荐看看有关曾国藩的书,后来读了《曾国藩的家书》等几本书后觉的曾国藩虽说不是什么好人,也不是什么坏人只做到问心不愧,但是这些书都没有本书好看没有过多的吹捧,只是叙述事实。真的是本好书。
  •   曾国藩是一个性格复杂的综合体,他的人生也是充满起伏,活在那个乱世,他这样的轨迹也是合理的。如果可以,我觉得做人还是要做如曾国藩一样的人。
  •   曾国藩取得近乎圣人的赞誉,其实仅仅是源于简单的谦、勤、恒三个字——谦,使得曾公有良好的空杯心态,无论身处何位,都能包容一切,不拒绝,不排斥,多吸收,多接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勤,传闻曾公天资愚钝,但勤能补拙,绝对是百分之九十九勤奋加百分之一天赋,达致成功的楷模典范;恒,曾公读书做事,绝不轻易放弃,变通之余,更推崇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绝不浅尝辄止,绝不见好就收,抱定一份不到南墙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亘古恒心,凡事焉有不成之理?
    我十分敬仰曾国藩即使身为一品大员仍然能够坚持日课,他对自己提出的那许多要求岂不是要占用大量时间?但随着成长和经历的增多,发现越是成功的人,似乎在工作、事业忙碌的同时,能看更多的书,能写更多的字,能做更多的思考,那时间不仅似海棉中的水,竟似龙头般给人水流不止之感。想想我辈,千方百计的寻找个机会偷懒放纵,不禁汗颜!
  •   曾国藩不是一位凡人,但成就不是仅仅来自于才华。从其与太平天国的交战来看,运气有很重的成分。换而言之,石达开倒是很有天分的军事家,可惜又站错了队。 曾国藩的一生又不能说是成功的,功高镇主随时威胁着他
  •   我在这本书里有一些喜欢的的句子,如:“细节中的曾国藩,远比那个‘永远正确’的‘圣人’可爱。”这句。还有很多,但我最喜欢的是整本书,这本书真的是本好书。
  •   对这本书的感觉是挺实在的,对曾国藩的描写比较细致入微,也讲了曾国藩之所以是那样性格的具体社会环境。曾国藩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晚清第一重臣,比起李鸿章来说应该更胜一筹。不过书里还是缺少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曾国藩是怎么样从愤青走向圆滑的,走向圆滑之后他是如何使用这种圆滑混迹于官场的,同僚对于他的改变是如何接纳的,等等。总体而言,这还是本不错的书,值得一看。
  •   伟人的存在,是我们的幸运; 人说,看书是一种享受,而且是受教育之人独有的一种微妙的享受; 观文正公书,则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我等并非为成为伟人而活,只求从伟人的只言片语中得传世真理。。。正如曾老所言:当多辛劳一点,而不求名誉不求享受。曾国藩,真伟人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