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问禅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释永信  页数:273  
Tag标签:无  

前言

  佛教是佛陀对众生的教育,我们追随、崇拜、信仰、学习佛陀最终是为了自我解脱!为了引导众生实现这一目标。慈悲的佛陀为我们开示了八万四千法门。禅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法门! 禅是放下。禅是无住。禅是日常生活中感悟的智慧。禅,无处不在,处处可修。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很方便。禅。贯穿于行住坐卧、穿衣吃饭。跟生活结合得很紧密。从日常生话中去修证。不能和生活脱节。是非常踏实的一个门径。 禅,事事放下。不仅仅要放下脑袋里的念头。还要把这“放下”也最终放下。远离无明。最终得到觉悟。实相无相,实相无不相。即一切法,离一切相。而证得实相。佛法随时可见。禅道随时可入。只要有心。皆可觉悟。  少林寺是禅宗的祖庭。达摩祖师东渡首传禅宗至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了。禅宗这一伟大的法门,在中国经过历代祖师的实修和实证。已经成为佛教最重要的修行法门之一!历代祖师不仅提倡坐禅、打七,同时也鼓励参究疑情和辩论。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许多祖师都是在不断地参究疑情和辩论中获得无上智慧并最终开悟解脱的。禅宗的许多公案也源自禅师间的辩论。正是有了参究疑情和辩论的习惯,不仅许多学佛者选择禅宗作为修行的法门。同时许多文人学者也喜欢研究禅宗。探讨禅机。参究疑情和辩论使禅宗成为了一个最有活力的宗派。为了保持禅宗的这一优良传统,少林寺僧年年“打禅七”的同时,更是在每年举办“少林,问禅”活动,其中“机锋辨禅” 是每年问禅活动最受关注的部分。“少林问禅”活动至今已经进行了三届,每次活动都吸引了全国众多的高僧大德、居士学者。2009年这一次活动,在论题、形式、规模、水平等方面又上了一个台阶。本次活动的精彩机锋能够整理出书。奉献给喜爱佛学。喜爱禅宗文化的社会各界。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非常高兴。感谢社会各界对活动的支持和关注! 释永信

内容概要

本书是少林寺与佛教在线网共同主办的2009年“少林问禅--机锋辨禅”活动的实录。  问禅为了知禅,知禅为了用禅。运用禅的方法,能够解除现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惑、烦恼和心理障碍,使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祥和,从而使我们在和谐的社会里,趋向智慧的人生,圆满的人生。   本书给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次悟禅的机会。  本书适用于:佛教信众,和喜欢禅学的人,知识层面较高,受到禅学影响或对禅感兴趣的人。

作者简介

释永信法师,1965年出生,安徽颍上人,自号皖颍上人。少林寺第三十代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第九至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少林问禅——“机锋辨禅”  本届评委  初赛辩题:1.心外无法,满目青山,为什么  2.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独尊是什么 初赛第一组  评委点评  初赛第二组  评委点评  初赛第三组  评委点评  复赛辩题:“无佛处不可停留,有佛处急须走过。”  试问汝向何处安身立命? 复赛第一组  评委点评  复赛第二组  评委点评  决赛辩题:达摩面壁,背向何处?  评委点评  闭幕式 第二部分 少林问禅————“香堂座谈” 第三部分 少林问禅————“访谈” 采访何建明教授 采访延王法师 采访延宗法师 采访延勇法师 采访宏戒法师 采访慧贤法师 采访定智法师

章节摘录

  6号辩手——释永悟 主辩手释永悟:我今天谈“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我们要正确理解其中的“我”、“独”,“我”便是“真我”、“实我”,或者叫“自性 ”。“独”是个什么独,“独”不是“最”的意思,上天堂你独去,入地狱你独去,没有任何人主宰你,没有任何人支配你,那就是“独”。所以如果用“自性”认识了自性,就认识了真我,认识了真我,我们不单单可以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我们可以成佛。  机锋 释觉真:刚才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尊“我”为尊吗?“真我 ”如果为尊,还叫“独”吗?如果有一个“独”,它就不是“真”。如果有一个“独”在那里,则为“执”,“执”是众生的烦恼,烦恼能“尊” 吗? 主辩手释永悟:“独”和“尊”有区别吗? 释觉真:“独”和“尊”既然没有区别,为什么说“真我独尊”呢?既然能够“真我”,还“独”什么? 主辩手释永悟:我们在“独”什么?我来告诉你,你为了什么学习? 释觉真:是向你学什么?还是向何处学? 主辩手释永悟:认识、找到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  释觉真:找到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跟你刚才说的“真我一独尊 ”,这有什么关系吗? 主辩手释永悟:有关系,首先你要认识自己。  释觉真:要怎么认识“我”,所认识的“我”是什么相状? 主辩手释永悟:无状态,但是有灵感和依据,那是“离念无知”。  释觉真:既然不认识什么,那么刚才说要认识本来面目,这个“要认识”,跟我们刚才说的“不认识”有何区别? 主辩手释永悟:“认识”和“不认识”,无心之心,那就是一样;因无异,相互之间认识,那就是“天上天下”。  释觉真:既然“有”跟“无”不能够对待,那么你刚才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真我独尊”,这个“真我”是有对待还是没有对待? 释永悟:真我,无相对待。但我方便讲,如果你能够顿悟佛的“独尊 ”,尊即是独,独即是尊,“不尊”就是我们的“独尊”。  释定智:刚才法师讲“唯我独尊”,到底是尊什么? 主辩手释永悟:没有尊什么。  释定智:佛经上讲,“一切世间法可轻可贱”;《般若经》里面讲, “般若可尊可贵”;《禅经》里面讲,“禅为最大,禅为王,以禅为尊” ;《心经》里面讲,“心为最”;还有一些经典里面说,“法身为最”,那么你对这个佛经里面所讲的“尊”是怎么理解? 主辩手释永悟:常人见性就是“尊”,常人不见性就是“不尊”。  释定智:见性既然为尊的话,那你刚才讲的“无所尊”:既不尊众生,也不尊诸佛。怎么解释? 主辩手释永悟: “无所尊”就是“尊”。  释定智:“无所尊”为什么是“尊”呢? 主辩手释永悟:无所尊即可以尊。  释定智:那么你尊不尊佛,尊不尊法,尊不尊道,尊不尊一切? 主辩手释永悟:佛是什么?法是什么?“真”是什么?都是“性”,见性才是佛法。  释定智:你所尊的对象——一切佛法,都是为了悟道见性。在辨禅的地方,你的禅法也无所尊吗? 主辩手释永悟:何为禅法?什么是般若? 释定智:禅法就是般若。般若就是一切众生所具备的佛性,就是我们辨禅的根本目的所在。既然我们把根本目的都抛弃了,那我们的“无所尊 ”与外道有何区别? 释永悟:“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见性成佛,便能天上天下独尊。  释延宗:经中讲,佛降生以后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我的理解是:佛之“降生”即是佛成道,诸佛菩萨之所以尊,是因为他们有大慈悲心,有济世利生之心,不是你所说的自己一成佛“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成佛悟道者的智慧与诸佛无二无别,了悟世间的真相,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你刚才说要“独尊” ,你若成佛,去不去救度众生?你要独尊,你要觉悟没有错,但只执著于本质而忽略了现象,也是不可取的。我们生在人间,要生活,要吃饭,要睡觉。你心中的追寻、想法他人管不了,你是否就是自由的?是否就圆满成就了呢?如果是这样,我们学佛为了什么? 主辩手释永悟你已经“了”了别人。  释延宗:你自己没“了”,怎能“了”别人? 释慧贤:请问主辩法师,佛陀被称为世尊,而你要独尊,世尊这个佛和你相比,到底哪个更“尊”? 主辩手释永悟:你就是尊。  刘兵:“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不知道那个“我”是什么? 主辩手释永悟:我生来的时候,首先我没有这样。刘兵:那你刚才说的“我”是谁? 主辩手释永悟:你找到问话的人是谁了吗? 刘兵:“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我”是正见、悟道,“我”是谁,你不知道? 主辩手释永悟:你整天坐在那里,你能悟到什么?你若翻翻佛菩萨经典,就能证悟。有尊亦无尊,“尊”就是尊佛性、法性,就是尊经典中所形容出来的东西,或者尊你在禅理中所要寻找的东西。  总结: 对于这个论题,我谈了很多论点,仅仅是一些浅显的解释,就是给大家做一下参考。我们为什么学佛?因为佛让我们认识了道理,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佛性,我们这个“佛性”,是能让我们成佛的,它生天生地生万物,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替代它。  ……

编辑推荐

  禅是一盏指路明灯,禅是佛门同道的生命功课,禅是生活的智慧修行,同道有缘之士,问道少林,悟道少林。 本书是记录少林寺佛教教义辨论比赛的专著。以对话体形排版,以不同辨题分组,分章节辨题展开辨论,评委提问并评出优劣,优者晋级参加下一轮辨论,辨题均取于佛教经典词语。 本书适用于:佛教信众,和喜欢禅学的人,知识层面较高,受到禅学影响或对禅感兴趣的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少林问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起初以为是释永信写的,其实也没有他专门的文章,只是书名写的他主编,我认为只是用来做书的卖点而已,感觉很上当。哈哈!下回再写谁主编不信了。
  •   青山讨论的十分有趣!
  •   没什么可看的。失望。
    但是,点评的不错,可以不愧的称之为法师。
    想想现在的佛学院出来的都是什么啊?难解佛学真谛,胡言伦禅,漫天跑火车。要是一直像这样的人去宣扬佛学,早晚佛教会从我们身边消失。
    可惜那些点评的法师,老了。还能不能指点这些后学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