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与集体无意识-荣格文集(第五卷)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国际文化  作者: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页数:377  字数:380000  译者:徐德林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收录的是荣格关于原型概念及其与集体无意识之间的关系的论文1
2篇。集中讨论了集体无意识的原型、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母亲原型心理面面观、儿童原型心理学、个性发展过程研究、个性发展与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等问题。是荣格思想的精华部分,无论是对入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极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Carl G.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动力心理学的鼻祖之一。毕生致力于人类心灵奥秘的探索。一生著述浩繁,思想博大精深。他所创立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不仅在心理治疗中成为独树一帜的学派,而且对哲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学、艺术、宗教、伦理学、教育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书籍目录

英译者按
第一部分
集体无意识的原型
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关于原型,特别涉及阿尼玛概念
第二部分
母亲原型的心理学面向
一、关于原型概念
二、母亲原型
三、母亲情结
四、母亲情结的积极面向
五、结论
第三部分
关于轮回
一、轮回的形式
二、轮回的心理学
三、阐明转变过程的一组典型象征
第四部分
 儿童原型心理学
一、引言
  二、儿童原型心理学
三、儿童原型的特殊现象学
四、结论
柯尔的心理学面向
第五部分
童话中灵魂的现象学
  一、关于“SPIRIT”一词
  二、精神在梦中的自我表征
三、童话中的灵魂
四、童话中的兽形精灵符号象征
五、附录
六、结论
论魔法师的心理学
第六部分
意识、无意识和个体化
 个体化过程的个案研究
 关于曼荼罗符号象征
附录:曼荼罗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轮回的心理学轮回并非是一个我们可以凭借任何方式观察的过程。我们既无法测量它,也无法测其重量或者为其拍照。它完全处于感官之外。我们必须在这里处理一种纯粹的心理现实,它仅仅是由个人陈述间接地传递给我们的。有人言说轮回,有人承认轮回,有人充满轮回之感。我们认为这是足够真实的。我们在此间并不关注“轮回是某种真实的过程吗?”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满足于它的心理现实。我还得赶紧补充,我并非是在暗示如下庸俗观念:“心理的”东西要么是一无所有,要么是甚至比空气还要远为飘渺。恰恰相反,我的观点是心理乃人类生活最大的现实。事实上,它是所有人类事实之母,是文明及其摧毁者战争的源头。所有这些最初都是心理的,而且看不见。只要它是“纯粹的”心理,它就不会为感官所经验,但依旧无庸置疑地真实。人们谈论轮回、存在着轮回这样一个概念,单是这一事实就意味着轮回这一术语所意指的心理经验的储存必然实实在在地存在。至于这些经验是什么样子,我们只能基于人们已然对它们做出的陈述进行推测。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发现轮回的本来面貌,我们就必须转向历史,以便查明人们对“轮回” 已然有何理解。轮回是一种肯定,一种必须被纳入人类的原始肯定之列的肯定。这些原始肯定的基础是我所谓的原型。所有与超感官领域有关的肯定归根到底始终受制于原型;基于这一事实,关于轮回的肯定能够被发现同时存在于最为广泛地不同的民族之中也就不足为奇。这些肯定的背后必然有作为基础的心理事件,这是心理学所要讨论的内容——无需进入到关乎其意义的所有形而上学及哲学假设之中。……

编辑推荐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荣格文集(第5卷)》以国际上权威的《荣格文集》(21卷本) 为蓝本,根据中国读者的需求,精选其中的代表作,拟分9卷出版。既有毋容置疑的专业性、权威性和经典性,同时也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加之精美的装帧,是收藏首选,馆藏必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荣格文集(第五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4条)

 
 

  •   本书凝聚了荣格思想的精华部分,收录的是荣格关于原型概念及其与集体无意识之间关系的论文,无论是对入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极大的影响。本书的装帧比较精美。
  •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 心理学分析大师荣格代表作
  •   同学对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很感兴趣,作为专业书买的,相当不错。
  •   很不错,但是对非专业人士有点难是为了写论文买的.对理解集体无意识挺有帮助的.
  •   因为要写一篇关于集体无意识的文章,就买了这本书,简单的看了看,很好,还想仔细阅读!
  •   心理学经典之作 找到意识的原型
  •   荣格文集好
  •   折后满减活动,已是非常优惠了,而这一本从发货地址上看,竟是从广州配送的,真是感谢当当!这本书中有很多是荣格的思想精华,买不到的话就太可惜了。
  •   荣格不仅有深刻的观察力,也有高超的叙事能力。他的行文总是能够让人一口气读下去,叙述中的事例与论证结合天衣无缝,仿佛信手拈来一段故事、一个插曲,毫不费力地作为佐证。他的著作虽然针对专门领域,但作为普通读者亦无多大的阅读障碍。
    这本书的翻译还不错,初读有些磕磕绊绊,继续读下去就自然很多了。
  •   荣格的经典之作,学习心理咨询不可不读的好书
  •   荣格经典之作,和弗洛伊德同时代的大师啊!膜拜!
  •   大师级的作品确实要长时间的消化和揣摩。还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有些晦涩,推荐先读一读荣格的生平,再把荣格其他的专著放在一起读的话,在理解方面会有一定帮助。
  •   荣格作品,写得比较透彻,基础类书籍。
  •   荣格的核心书籍
  •   荣格的书,这本最吸引我!
  •   喜欢荣格的每一本书,有启发,到货速度很快,服务也很周到
  •   荣格的书,很有深度,值得拥有
  •   这是我接触的第一本荣格的书,很好,知识很全面,也不会太难理解。
  •   刚收到~~还没有来得及看~~~精神分析大师的书一定要拜读啊~~~
  •   心理大师之作,必须瞻仰。需要时间慢慢看。
  •   给妈妈买的 心理书
  •   书已经收到,装帧很好,很不错的一本书
  •   经典的理论,深刻。
  •   不愧为大师之作,很适合阅读与学习!
  •   包装精美,价格也适中。研究生期间用上了,选读了一些章节。比较满意。
  •   纸张,印刷虽不精美,却让我闻到久违的书香味。开心
  •   这本书太晦涩难懂了 压力山大 有木有
  •   买了两本,一本送给表妹看
  •   前天晚上定的,今天中午就收到了。书很好。
  •   是论文集,还不错
  •   可以仔细研读!
  •   经典不解释。
  •   可是没送到啊
  •   快递很懂事,没有大声呼喊名字,而是安静的到我座位边把书给我。
  •   经典漫漫看
  •   内容还不错,但是翻译得一般
  •   经典,价格也很便宜。
  •   这本书是我超喜欢的一本书,如今如愿以偿拥有,真好
  •   很经典的作品,想好好研读一下
  •   非常深奥啊!!!!太多神学的东西很抽象
  •   非处好
  •   好书专业
  •   了解本体的最好文本
  •   还没开始看,慢慢看
  •   这本书非常好,还没具体看,大致翻了一下很不错
  •   好书,非常经典,价廉物美。
  •   荣格最有名的就是原型理论了,个人认为是其在精神分析上最大的贡献
  •   荣格的心理学基本理论
  •   这本书是荣格自己写的文章,对初学者有点难,而且有点枯燥。
  •   荣格的书好像都是那种散文式的,观点的表述不是太简练,读了整个内容后才能有所了解,自己的风格吧
  •   荣格的作品值得一读。
  •   为了了解荣格,随便读读
  •   荣格的作品是没得说的。但这本翻译质量不高,语句不够流畅,有些术语翻译不够准确。
  •   希望大家都看点心理学,多多了解自己
  •   文集中属这本人们最熟悉,也最重要,许多思想都是围绕这展开的
  •   书是好书,译文有些烂
  •   世界级名著,但真不好懂,软精不错,但封面设计不合适,
  •   这套书确实不错,就是价格贵,买平装本就行了。
  •   经典著作,印刷质量也可以。
  •   纸质不似平时在当当上买的好,但无碍阅读的舒适度。还没来得及细读。喜欢。
  •   有些晦涩难懂,不过不时有茅塞顿开之感,不错。
  •   深奥、难懂。
  •   就是看着费劲,荣格是精神分裂,思维破碎,写的东西也碎的,看着头有点晕
  •   书还可以!但是不是心理学专业的,要看懂,真的不下点苦工还真不行!全书还按段落分了718段。但是没有心理学的基础,就算是论文要用的,如果是断章取义地截取其中的某些字句,还真怕被问倒!为什么心理学的书,特别是外国人写的关于精神分析的书,那么的难!
  •   这本心理学比较专业,但是很详细,但是中文的翻译不好
  •   看着很困难,翻译的不好,很多词不认识,很多句子没理顺……有点失望
  •   书的内容很精彩,属于国内首发。不过译者的工作态度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居然把冥王普鲁托(Pluto)翻成了“柏拉图”。还有前后译名不一致的情况:印度女神Kali一会翻成“迦梨”,几页后又成了“卡莉”。看来,本书的译者虽然名为徐德林一人,其实却不止一个人。
    虽说出书本就是为了赚钱,不过现在的出版业实在是太急功近利了。
  •   书的一侧都是灰。。还有点破损 我买的是一套的 都有这问题
  •   字体很密集,内容不错
  •     集体无意识,是我上大学时,接触到的第一个震撼性概念,或者说是我认为值得玩味的概念。文学概论上的那些概念都太小儿科无趣了。彼时,我认为就是人类共有的观念。感觉这个概念包罗万象,但并没有深究。
      后来看心理学书,看到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故事,看到荣格自传,对这个概念进一步的认识是,人处于社会中,受社会集体的影响,形成一些社会共通的意识,是为集体无意识。而社会集体是有传承的,因此集体无意识包括现在过去未来,包括原始人和新新人类的意识。
      看到这本书,发现荣格直接说集体无意识是遗传的。这我以前从来没注意过。现在也依然坚持自己对集体无意识的理解。而我以为之所以有集体无意识,是因为人有共性,作为沧海一粟,短暂的人生所面对的东西都是相同的。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不过它脸上可能多了几块雀斑,太阳还是那个太阳,也许它的热度少了许许而已。所谓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弗洛伊德喜欢荣格的开拓创新,不喜欢荣格的偏离。偏离他所认为的科学之路。看荣格的书,开始时很入迷,接下去,就觉得他扯得太远,看着看着头晕了,不能继续,荣格自传是这样的感觉,这本书也是。也许是我读书一贯囫囵吞枣的习惯使然。
      不过,倒是让我思考,为什么我不相信神秘主义。童年时,我妈妈喜欢四处求神拜佛。她来自大山深处,相信巫术。她甚至跟我说过,她感觉和观音娘娘通灵了一次,也许可以做一个仙人了。结果是,没有。而相信的另一面是怀疑。神仙并没有让她的生活更轻松,她一路辛忙,所获得的快乐和幸福都来自于她的劳动和努力。于是,我从她那里,吸收到她的怀疑,对神秘主义明确说不。我以为世间的神秘都可以解释,而终极的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才是最神秘未知的。
      
  •     首先说明,我读的是英文版,荣格的其它著作也是同样。中文版只曾略瞟过《寻找灵魂的现代人》,感觉翻译得很难读,味同嚼蜡。但英文版是并没有感觉特别晦涩的,可以很顺利地一直读下去。
      
      这本书,正如标题所言,是对集体潜意识这一概念的详细阐述,也详细讲解了好几个原型(或者说是把好几篇关于不同原型的论文放到了同一本书中)。
      
      这也就是说这是一本“专题”类的书,还是建议对于荣格的思想至少有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再来读这本书。
      
      书的内容,一如荣格的风格,如果不在意引用炼金术等一般难以接受的内容,是非常给力和发人深省的。荣格开篇就对”集体无意识“和"原型”这两个概念给出了定义和详细的探讨。
      
      读荣格的其它作品的时候,常常会涉及这两个概念,但是一般荣格也不会特别去讲它们是什么,而是带过之后直奔主题。所以读者,至少我自己,脑袋里是对它们有比较模糊的概念的,果然还是需要详细的探讨来醍醐灌顶一下。
      
      而详细探讨就在这本书里啦。
      
      这一部分完了之后,就是分别详细讲几个原型,包括母亲原型,重生原型,小孩原型等等,最后是自性化相关一些内容。
      
      这些内容要评论的话就是illuminating,至少对我来讲,很是加深了我对那些原型的理解。除了在神话和解梦中出现的原型之外,书中也能学到一个原型在日常生活中会怎样表现……比如说Animus,它的特点是Conviction,按照我的理解,当一个女人觉得自己的什么都是在别人手中,或者坚信自己无能为力,必须等别人拯救的时候,就是将Animus投射到了外界上。
      
      而我们知道女人都在等着男人去给她爱。
      
      要说这本书有什么缺点,我想还是荣格一直在引用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炼金术文献,圣经,道德经,易经,炼丹术,还有德国文学作品Faust等等。当然神话相关内容也不会少,此外还提到了犹太密教卡巴拉中的神名,甚至还有星座。
      
      这些引用的内容本身十分合适,只是读起来难免会觉得,“尼玛怎么扯到易经了”,“我了个去这关圣经啥事”,“这不科学”。
  •     特别是里面的神话,荣格写书本来例子就放得不多,大部分时间他都是自说自话,举例也不太放实际案例,而是神话原型。然而这翻译让人觉得小时候都知道的国外神话,现在看着仿佛另一个世界的语言,不得不痛惜跳看。
      建议,专业一点的书,出版社还是请有相关知识底子的翻译吧。
      另外,这个荣格文集前面四本都不同程度的翻译糟糕
  •     荣格的一生都在认识真我,他曾有过以下一段话 “我就是相信,人类自我或曰人类灵魂的某一部分,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法则”。荣格认为,人并非自己的主宰,而主要受一些不为我们所知的力量控制。荣格深信,心理现象必将遵循着一种有别于物理法则的法则。
      荣格是一位观察敏锐、涉猎广泛的西方著名心理学家,从中国的道家、《易经》、藏传佛教,到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禅学,几乎无所不包。荣格阅读过大量有关中国宗教哲学文化的书籍。荣格的工作囊括了如此众多和如此不同的兴趣领域,他所产生的影响,迄今只能说刚刚开始.今天,人们对荣格的兴趣正越来越浓厚,特别在年轻一代中更是如此.与此相应的是:他的影响的日益增长,迄今也只能说仍然处在早期阶段;从现在起,三十年之后,我们可能会用完全不同的话语来讨论他的工作和他的着作.也就是说,荣格是如此领先于他的时代,以至今天人们也只能逐渐地追赶他的种种发现”。 荣格治疗过大量病人,他晚年回忆,他分析过的梦,总数不下八万.作为一位能够一直深入到他人灵魂深处的医生,许多曾经接受过荣格治疗的病人,后来虽然恢复了健康,却一直保留着对荣格的深刻记忆。
      一位当事人回忆:在荣格(Carl G. Jung , 1875-1961)应邀去耶鲁大学讲学之际, 此前,在英国,荣格已经习惯了在小礼堂那样的场合对听众演讲,这一次,他也向校方提出同样的要求. 但美国东道主的说法是:一开始,将安排他在一个大会堂作报告. 以后,如果听众减少,再改在小会堂. 东道主一再向荣格解释,不论访问者是谁,其地位和声望如何,都是这样安排的. 出乎东道主意料的是:第一次演讲时,大礼堂中的三千个座位,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空着的. 可以想象,荣格在空荡荡的礼堂中给大约七百名听众作报告时,其心情一定相当沮丧.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当他坚持第二场报告要改在小会堂进行时,校方却告诉他,大礼堂已经座无虚席. 听众对荣格的报告报之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报告结束后,主持报告会的一位教授的夫人邀请荣格去家中出席茶会.茶会上,她流着眼泪告诉荣格:“你的报告我没有听懂,但我却深受感动. 你的声音、你的举止、你讲话的方式感染了我. 我明白你所说的全是真理. 我无法控制自己,实在痛快极了。” 确实,在一些人眼中,荣格简直就像是一位圣人或“先知”。
      他跟所有的人谈话都坦率自然,毫不装腔作势,不管对方是名人还是中学生.他十分民主,一点也不拿架子和自认为了不起……凡是与荣格有过私人接触的人,事后都提到他具有开朗的心情和无与伦比的幽默感. 他的眼睛愉快地闪动,不时发出开心的、富于感染力的笑声. 他自己风趣健谈,又能专心听别人谈话,从来不显得匆忙,从来不显得心不在焉. 在谈话过程中,他对问题的把握灵活变通,表达简练准确,能够容忍和接受不同的意见。
      1910年,荣格再次出席国际精神分析学大会并出任国际精神分析学学会的终身主席,后来因为与弗洛伊德发生分歧而辞去这一职务。1932年,以其深邃的思想、不懈的写作和在自己领域中独树一帜的发现,获苏黎世城特别文学奖.1934年,创办并出任日内瓦国际心理治疗医学会主席.1936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荣誉博士头衔.1938年,获英国牛津大学荣誉博士头衔,并成为英国皇家医学学会成员.1943年,成为瑞士科学院荣誉院士.1945年,荣格七十诞辰之际,获日内瓦大学荣誉博士头衔。
      尽管生前就已经获得了如此巨大的声誉,荣格却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自己的“平民风度”而仅仅在精神上显得是一位“巨人”或“贵族”。
  •   请问这本书翻译如何,一直纠结这点,不敢下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