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钱眼看大国兴衰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作者:波音  页数:207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地理大发现以来的五百年里,世界历史犹如按下了快进键,昔日那些延续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帝国纷纷落幕,不论是横跨欧亚的东罗马帝国,美洲的印加帝国、阿兹特克帝国,还是亚洲的莫卧儿王朝或中华帝国,统统遭到了下架处理。一些近代意义上的大国强势崛起,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几十年。    最开始崛起的几个国家,比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都曾经是西欧可怜兮兮的穷乡僻壤。它们奋斗之初哪有什么宏图大志,纯粹是为了一件事而奔波——发家致富奔小康。本国土地狭小,物产有限,要发财怎么办?正所谓富贵险中求,这些国家的人们扬帆出海,渴望一圆发财梦。    他们成功了,不仅腰缠十万贯,衣锦还乡,还用海洋贸易赚来的财富作为资本,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这帮欧洲乡巴佬实现了从“欧洲制造”到“欧洲创造”的转变,再也不必眼馋东方国家的富庶了。    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西方列强的兴起最初都来自于它们经济实力的增长,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财富,它们都超越了昔日的那些大帝国。因此当我们在透视大国兴衰的秘密时,不可避免要关注它们的经济兴衰,关注它们是如何变富的,看看那些大国的点石成金的手指头有什么奥秘。    近代以来兴起的大国中,虽有些如今已经沦为二流;比如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但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一百年前强盛的国家,比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虽然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漫长的冷战和数次经济危机,在一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是国力强盛的国度。这些现象提醒我们,国家兴衰既有四海皆准的经济共性,也有异彩纷呈的经济个性。    本书站在经济的视角,力求讲述五百年来世界历史和经济演变中的精彩故事,特别是那些影响大国命运的经济共性和个性。这些故事不仅对我们看清历史迷雾背后的真相有帮助,对于我们分析今日世界的来龙去脉同样有借鉴意义。    本书继续延续笔者在上一本拙作《透过钱眼看中国历史》中的写作原则——“恶搞不史实,史实不恶搞”,在面对史实问题时,注重证据和逻辑;对于不涉及史实的部分,用活泼、时尚和调侃的语言,让读者在愉悦中阅读历史,感受历史的趣味。    感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特别感谢编辑王律,她在本书构思过程中建议笔者把主题聚焦在近代以来的历史与经济变迁上。感谢插图作者周楠为本书制作插图。感谢素材整理者齐月珍。最后感谢所有的读者,你们的每次赞扬和批评都增加了笔者的精神收益。

内容概要

香料贸易的丰厚利润让葡萄牙人跨越非洲大陆: 从美洲带来的黄金毁灭了西班牙王室;
一纸空文让英国人开创了美国殖民地, 税收要了法兰西的命 拒交3便士茶税,却催生了美国。
本书从经济的视角,讲述了从大航海时代开始的世界主要大国的崛起与衰败,包括大航海时代、奴隶贸易、金币银币之争。揭示了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对近现代历史的推动,以及大国兴衰的深层原因。
讲述的虽是漫长的历史、枯燥的金钱关系,但语言的风趣诙谐、角度的新颖独特,一定会让诸位爱不释手,不忍一气读完!

作者简介

波音
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任国内某知名杂志总编助理、执行主编,常年担任经济专栏主笔。所写经济类、科学类文章发表于国内多家知名媒体。
著有《透过钱眼看中国历史》《从此爱上经济学》《阅读宇宙》等丛书。其中《透过钱眼看中国历史》及本书的繁体版均即将在台湾出版。

书籍目录

第一篇  面朔大海,香料路开
古都陷落,吃货抓狂
葡萄牙人纵横四海
扼住威尼斯的咽喉
第二篇 黄金砸晕西班牙人的头
不靠谱的计划和非主流的航海家
一纸契约缔造一代强国
别谈宗教感情,太伤钱了
无敌舰队海底捞
第三篇 奴隶贸易是怎么没的
鲁滨孙是个奴隶贩子
三角贸易赚大钱
看不见的手扳倒血腥的手
非洲酋长们为什么没发大财
第四篇 从羊吃人到日不落
可恶!爱心地被霸占了
瓦特身后的神秘社团
无视经济的疯子带来经济飞跃
把皇家特许状贴遍全球
第五篇 英镑、黄金和牛顿爵士
“大剪刀”向银币下手
钱币到底该算多少钱
牛顿出马,银币遭殃
金剑出鞘,谁与争锋
第六篇 法国还在.但钱没了
太阳王光芒下的财政阴影
一位赌王的经济传奇
征税要了法王的命
第七篇 两个拿破仑。别蛘滑铁卢
皇帝陛下的独门准备金
大陆封锁,作茧自缚
谁负谁胜天知晓
第八篇 美利坚是何种国
野蛮生长的北美殖民者
为了3便士茶税,丢掉13个州
赌王的美国高徒
我杀死了银行
第九篇 南北战争:让税再飞一会儿
关税闯大祸
李将军在华尔街的左路军
美国的第一桶金
第十篇 黄金与白银之战
黄金V.S.白银,英吉利V.S.西班牙
加州黄金普照全球
美国HOLD不住了
银价大跌,清朝的赔款怎么算
银价大涨,银本位归天
第十一篇 德意志觉得地球太小
一个中欧小国的励志故事
德意志商业帝国
砖家把德意志忽悠瘸了
一战爆发与钱无关
殖民地多了,真挺累的
第十二篇 两个凯思斯劣徒点爆全球
新政神话的破灭
希特勒高举凯恩斯大旗
美国金雨浇灌纳粹恶根
没有带头大哥的世界
第十三篇 在布雷顿森赫里纸醉金谜
美元成了世界Q币
黄金总库暴走江湖
前苏联黄金救援美国
乞丐都不收美元了
国家信用多少钱一斤
第十四篇 石油丧钟,为谁而鸣
石油危机震世界
木炭、泥炭和煤炭
美国坐在高高的油桶上面
吃石油长大的一代
石油的尖峰时刻
石油本位的世界经济
尾声潮涌潮落五百年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我们前面的那个问题“为什么白人作出了解放黑奴的决定”还没有解答。别着急,答案马上揭晓,不需要等到广告之后。 其实,真正让奴隶贸易走向衰落的原因,正是我们刚刚谈到的经济上的“看不见的手”。 早期的贩奴贸易是暴利行业,但就像所有行业都会经历从朝阳产业到夕阳产业的规律一样,奴隶贸易的利润率也在逐渐走低。 首先是奴隶成本的增加。我们对清朝末年清军被英国、法国等列强打得满地找牙的屈辱史印象深刻,可能会以为欧洲人在对付非洲土著部落的时候会轻而易举地拿下,其实不然。清朝与英国正规军正式交手是在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那时候英国已经船坚炮利,军事技术远胜清朝。可贩奴贸易最猖獗的时期是在18世纪,那时候欧洲各国的军事技术还不像鸦片战争时那么先进,对付冷兵器武装的优势是有的,但也很有限。 非洲土著部落当然实力不如清军,但他们有自己的天然优势,就是非洲的丛林环境。正如一位白人作家描述非洲时所说,“火炮只能打进内陆一丁点儿的距离”,当时欧洲人的军事优势只能在海岸线附近逞强,一进入丛林作战,土著部落可以把白人侵略军当猴耍。 另一个让欧洲殖民者头疼的麻烦是非洲的各种古怪疾病。世界上一些赫赫有名的疾病,追根溯源都是从非洲首先发现并传播的。白人就算能够占据非洲的丛林地区,由于当时卫生水平落后,他们也会被丛林里的瘴气、湿热和各种疾病打败。 所以,奴隶贩子要得到黑人奴隶,最好的方式是与非洲一些部落合作,给这些部落提供军火,让他们帮助自己抓奴隶。奴隶贸易刚开始的时候,许多非洲黑人毫无戒备,因此很容易抓获大量的黑人当奴隶,白人支付给每个奴隶的价格也很低。随着非洲各个部落大打出手,相互抓捕对方,白人购买黑人运走做奴隶的消息也传遍了非洲大陆,再想抓人就不那么容易了,抓人部落的成本上升,他们向白人的要价也提高了。 那些帮白人抓奴隶的非洲部落,除了需要军火和一些欧洲的工业产品外,还需要一种特殊的东西——贝壳。在当时非洲的一些地区,贝壳是作为货币使用的,甚至还可以兑换非洲出产的黄金! 通过贝壳与黑人奴隶的比价关系,我们可以一窥奴隶成本的上升。 欧洲人对奴隶的需求旺盛,但非洲沿海的贝壳量不足,于是曾一度控制印度洋的葡萄牙人就从印度洋找到贝壳产地,装满整船的贝壳,运送到非洲换奴隶。此后,击败葡萄牙的荷兰人和再后来击败荷兰的英国人也都加入到贝壳换奴隶的生意中。 刚开始的时候,大约120英担的贝壳就能买到一整船约五六百个黑人奴隶(1英担=112磅,大约为100斤)。但随着抓捕难度的加大,以及黑人部落要价的提高,一整船奴隶的价格很快上升到了二三百英担。18世纪一个在西非的奴隶贩子抱怨说,购买一个奴隶的价格从100磅贝壳上涨到136磅,从12支枪上涨到16支枪,从5包巴西烟草上涨到7包,从25匹亚麻布上涨到36匹,从一桶(约40升)法国白兰地上涨到一桶半,从15磅火药上涨到150磅。这还仅仅是奴隶贩子在不长的时间里观察到的成本上升。实际上,奴隶贸易中“采购”奴隶的成本是长期上扬的,吞噬了奴隶贩子的一部分利润。

编辑推荐

《透过钱眼看大国兴衰》站在经济的视角,力求讲述五百年来世界历史和经济演变中的精彩故事,特别是那些影响大国命运的经济共性和个性。这些故事不仅对我们看清历史迷雾背后的真相有帮助,对于我们分析今日世界的来龙去脉同样有借鉴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透过钱眼看大国兴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2条)

 
 

  •   看过上本《透过钱眼看中国历史》后,对作者的才华甚是佩服,《透过钱眼看大国兴衰》继续延续了“恶搞不史实,史实不恶搞”的风格,寓教于乐。拿起此书顿时爱不释卷,读完方休,而又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难,更何况偌大的民族和国家,古往今来,经济对世界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奴隶制到封建制,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无一不与“钱”相关。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或对外战争,哪一样又能离得了钱呢,远到汉武大帝,永乐大帝,进到美帝国主义,如果没有钱,穷光蛋一个,还能到处耀武扬威吗?殊不知,及时强大如山姆大叔,没钱时也只能折损在越南战场。纵观世界时,其实就是一部金钱帝国史,你方歇罢我登场,来来去去,作者以丰富的时事资料和诙谐的语言为我们一展世界上各个主要国家的历史地理,外加经济学。
    本书写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香料贸易的丰厚利润让葡萄牙人跨越非洲大陆,使亨利王子称为一代航海伟人,也因航海家迪亚士打通了通往印度的道路;从美洲带来的黄金毁灭了西班牙王室;一纸空文让英国人开创了美国殖民地;税收要了法兰西的命;石油本位的世界经济。从经济的视角,讲述了从大航海时代开始的世界主要大国的崛起与衰败,包括大航海时代、奴隶贸易、金币银币之争。
    严谨中带着幽默,枯燥的世界历史和地理就这样边玩边学的深深引入脑海里,你的梦里,你的心里....也有了小小的谈资。更为难得的是通篇贯彻的经济学的原理,不知不觉中对经济学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向好多好友推荐了本书,因为透过钱眼能了解历史,了解地理,了解历史名人的奇闻异事,学习经济,寓教于乐。再次对作者予以高度的评价和赞扬,麻烦再写出更多更好的新书来犒劳广大书迷。
  •   这几年世界的经济发展并不太平,全球面临着金融危机和商业周期收缩的双重打击,危机使得周期调整难度加大,衰退程度加深,萧条时间延长,从次贷危机开始,国际机构就频频下调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而希腊的债务危机更使得世界经济学家陷入一片悲观之中。不过由于全球反危机与反衰退的意识逐渐增强,世界各经济大国逐渐开始采取措施,希望能够逐渐拯救世界经济于水火之中,力求自保的同时,能够刺激整体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走势不仅仅让经济学家们伤透脑筋,连平民百姓在街头巷尾的话题也都逃不开这个话题,那么有没有一本书能够简单易懂地介绍经济历史知识书籍呢?波音的这本《透过钱眼看大国兴衰》便是这样一本好书。
    波音国内某知名杂志总编助理、执行主编,常年担任经济专栏主笔,他曾经发表过《透过钱眼看中国历史》,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历史的兴衰演变进行深层次分析,而《透过钱眼看大国兴衰》则是他沿袭上一本著作的风格,以诙谐的语言风格、新颖的观点和有力的理据,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讲述大航海时代开始的世界主要大国的崛起与衰败。大航海时代的香料贸易揭开了本书大国经济史的序幕,从葡萄牙人纵横四海的好运气,再到西班牙人的黄金,然后是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就连貌似复杂的凯恩斯主义和布雷顿森林体系都被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出来,颇有趣味。
    五百年前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人带来大片的土地,并促进了各大洲的自由贸易,此后的工业革命,开启了科技进步的大门,世界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但经济的发展却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资源的掠夺,都造成极大的危害。特别是资源逐渐紧缺的情况下,竞争加剧,战争也会由此产生。回顾经济发展史,也能够看到战争在其中起到的穿针引线的作用,就像本书尾声中说的那样:“地球上已经没有另一个美洲大陆等待人们去发现和利用,移民其他星球还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梦境”,那么一旦资源耗竭,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就会爆发,届时又是人类的又一次灾难。
  •   弹指一挥间,世界上下五百年,风风雨雨,世界各国在世界之林中大起大落,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几十年,各国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厮杀、拼抢,一些国家饱经战争之苦、经济衰落后依然国力强盛,而一些国家沦为二流。到底是什么在操控着这些大国的兴衰呐?在这里,暂不回答这个问题。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开这本《透过钱眼看大国兴衰》,答案一切揭晓。作者波音从经济角度分析了五百年世界大国的成长、荣辱、兴盛、衰败。我们从中可以汲取很多经验、教训。本书从拜占庭帝国讲起,帝国纷纷落幕,近代意义上的大国强势崛起,首先是葡萄牙、西班牙,他们曾是海上一霸。葡萄牙靠打通香料的贸易往来,西班牙靠强势掠夺都辉煌一时,但可惜他们都没保住自己的胜利果实。葡萄牙被西班牙吞并了,而西班牙奢侈地挥霍着他们的战略品,再加上横征暴敛的税收、荒唐透顶的贸易限制,他们扼杀了自己。后来的英国由于在经济、政治上的创新,成为了日不落帝国,但他们的殖民地范围过大,又对证券市场没有把握住,最后老大的位置拱手相让。美国,这个新起之秀,虽然继承了英国经济、政治上的创新,但高关税差点让这个世界霸主分崩离析,再加上罗斯福的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政策,令美国的经济后患无穷。前苏联也犯了同罗斯福一样的错误,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以及农业政策的错误,最终让这个国家走到尽头。德国,本是勤勤恳恳的耕耘着自己的土地,但最后被战争狂人希特勒靠掠夺维系经济模式的政策毁灭了。这些国家相继强大起来,但也落寞过,在这起起伏伏的状态下,是什么改变着他们的命运?也是这篇书评第一段最后提出的问题。看完这本书,我们不难得出答案,是经济,对就是经济,不是武力,不是科技,不是个人意愿,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经济在决定着各国的命运。他们为自己犯下的经济错误付出了惨痛的大家。如今,资本主义国家屡遭经济危机的迫害,中国作为贸易大国,也或多或少受到牵连,我们怎样掌控自己的经济命脉呐,那就得靠中国人的睿智与团结了。
    从本书中,读者还可以了解到鲜为人知的故事。说起牛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三定律、微积分和光粒子说。并且他被女王封为爵士,但这爵士的头衔不是因为他的科学贡献,而是因为牛顿的经济学和金融能力,正是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面对英国复杂的货币问题时将黄金扶正,将英镑与黄金挂钩,这样的金本体系就是从牛顿主持铸币局期间开始的。他的杰出工作给自己带来了无比的荣耀。像这样有意思的故事在《透过钱眼看大国兴衰》书中比比皆是,由于我对葡萄牙的偏爱,很喜欢开篇葡萄牙的创业故事,是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更深的认识。除此之外,读者还能看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前前后后。还有两个拿破仑给我们带来的不一样历史、不一样的思考,以及美国的诞生历史。总之,这本书会让你爱不释手。
    我很是佩服作者的历史知识和讲故事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真知灼见。像我这样,上学时,对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从不感冒的人读起这本书来也是津津有味。所以,知识的局限不妨碍我们阅读此书。建议大家读来读一读《透过钱眼看大国兴衰》!
  •   我该如何表达我对《透过钱眼看大国兴衰》这本书那震惊的狂喜呢?我该如何表达我对波音哥的崇拜之情呢?自从跳入书的海洋,我爱上了许多作者。上到文学巨匠,下到言情小新人儿,我从他们每个人那里都学到了或多或少宝贵的东西。只是从来还没有哪个作者如同波音哥这般让我惊喜不断。叫哥纯是因为崇拜,到底谁大还真不好说。嘿嘿。
    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事物的感知也不同。我这样一个不爱历史不问经济不理政治的文科生,如今爱死了波音哥写的经济口味政治潜伏的历史书。忆当年,我不待见历史政治,历史政治也不待见我,以至于在高考中它们俩成功的拖了我的后腿。我虽谴责自己不勤奋太顽固,可却也从未改变初衷,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可是没想到啊,真的没想到,这世界果然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现在我居然喜欢读波音哥写的经济历史政治大串烧了!一个白天捧着这本书不撒手,凌晨三点半从梦中醒来,又是捧着《钱眼》一顿啃。我早已知道,不吃可以,不喝也行,不读书就得shi---精神空虚shi。只是我没想到呀没想到,居然可以读到一本如此肥美酣畅的天外来书。感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感谢当当啊,让我就此认识了波音哥,就此不愿再放手。
    我该如何描绘波音哥的写作风格呢?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喜欢有人恨?呵呵。我这分明是在挑起事端,太不讲究了。其实波音哥没做任何坏事情,不过是用当今最前卫的语言,最恰到好处的比喻来调侃了一下最近五百年的世界历史嘛。不过是用生动到位的语言,给普通老百姓和文化水平不怎么高的人上了一堂老少咸宜耳熟能详风趣幽默却又意义非凡的政治经济历史三位一体的大课嘛!正如上面所说,对经济政治历史漠不关心甚至是讨厌之极的英文教师也开始开窍了,如同铁树开花一般,一下子爱上了经济政治和历史它们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爱上它们仨,它们仨也放下身段对我敞开了胸怀,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那么是谁让我爱上它们仨了呢?正是波音哥这本《透过钱眼看大国兴衰》。
    长大以后的我,参加了工作的我,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意识到要做好老师就应该对这世界上的一切知识都有所了解并且能够在上课时恰到好处的讲给学生听。我还深刻的意识到了要做一个有思想有内涵有文化的人就必须关心国内外实事,唯有关心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有深刻了解和认识的人,才能更好的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才能更好的对这个世界尽他的微薄之力。而政治经济和历史这支大串烧就是你想了解这个世界的突破口和根本所在。多年来我虽明白,却还是不够成熟不够理性。书买了不少,没有一页能看进去。我知道问题不在别人而是在我自身,可我却从不敢想中国可以出现波音哥。以前我不知道我的顽石脑袋也可以开窍,一下子扎进经济政治历史的大潮中去,现在我知道了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恒古不变的。不管你有多么的食古不化,多么冥顽不灵,多么刚愎自用,多么懒惰成性,只要你能遇到你的伯乐,你的领路人,你的那盘菜。我的那盘菜当然是波音哥啦!
    跟随我心写到这里,我还是不想对这本书的内容作具体的剧透。一方面我不舍得把我尝到的这个美味无私的与大家分吃,另一方面我也不想剥夺大家亲自品尝从未尝过的美味的那种味蕾的惊喜。如果你还是想要知道这本书到底有如何的魅力,那么我姑且作一小点剧透吧。想想赵本山大叔和小沈阳的那些噶古磕吧,想想你能想起来的现在最流行最让你乐的那些磕吧。波音哥把老百姓的俗文化以及古往今来那些郎朗上口的或优美或顺溜或押韵或意味深长的句子画龙点睛般一股脑的嵌入到了他这本书的各个地方,其成品的效果不仅不俗,而且浑然天成般让你尝罢爱了又爱,念了又念。波音哥虽出身名校,却不愿端着高高的架子,他爱人民,爱普通老百姓,爱最生活,在生活中修炼得炉火纯青的语言。看看下面这些名句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成了第一篇的标题“面朝大海,香料路开”;“人活着,钱没了”这句成了第六篇的标题“法国还在,但钱没了”;“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成了第九章的标题“南北战争:让税再飞一会儿”。“世人皆吃货”这句为浩浩荡荡五百年精准的开了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句让热那亚人行动了起来;“别谈宗教感情,太伤钱了”让我们明白了西班牙为啥本有钱却是穷的叮当;“16世纪的西班牙是欧洲各国君主羡慕嫉妒恨的对象”,这件事是是西班牙人多么无奈的无奈。“穷,很多时候都是自找的”成功概括了通篇的中心思想。“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16世纪偷袭珍珠港”“明察无言:我都看着呢,我什么都看着呢,但我就是不说”“鲁滨逊是个奴隶贩子”“笑话!在暴力面前,上帝都得靠边站”“不要一叶遮目,不见泰山”“永远不要和哲学家辩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大臣的地方,就有党派”“四两拨千斤,英镑转地球”“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江山代有骗子出,各领风骚数十年”“乱世出英豪。一片混乱的法兰西终于等来了一个小个子的英豪——拿破仑”“以战养战,以战养国”“无农不稳,无工不强”。。。。。这是我在前一百页中挑选的一些诙谐却又精准,直指问题中心的语言。正是这些看似不怎么正统的语言,生动形象而又无比尖锐的描绘了那些年的历史。我不是个特别爱小品和俏皮话的人,可是这些或名言或俗语在波音哥的运筹帷幄下蓬荜生辉。这样的文字怎能让人不爱,这样的语言又怎能让人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我从来没写过这样一篇评论,似乎我也是在调侃着写评,但绝对没有任何的不严肃,我的调侃相当的严肃。我想我是近朱者赤了吧。我是个很容易不知不觉效仿别人的人。譬如我的英文,我大部分时候说的都是沈阳英语。但当我和匈牙利人用英语交流时,我的口音就变成匈牙利味儿的英语了。当我美国人聊天时,我的口音就是地道的美音了。我发现写评也是如此。读哪个作者的书,我写的评论就倾向于那个作者写该书的风格。也许这一点在其他书评上体现的不突出,那是因为哪本书也没有这本书的语言来得突出。当我写到了这里再一回顾时,我发现我的这篇评完全是承袭了波音哥的衣钵。尽管我的知识浅薄,和波音哥比起来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但是不可否认,我的这篇平我自己读起来都读到了点‘菠菜’味儿。呵呵。如果哪个同胞觉得我这篇评不大严肃,请你们一定要原谅我包容我,因为我绝对是以一颗严肃正派的心心甘情愿心花怒放的在写这篇评的。被人逼着写作业和自己就愿意写作业这两种写作业的心情是截然不同的。我这个作业是我欢欣雀跃的开闸防洪,不写我自己就不能原谅我自己。
    不侃了。书归正传,这本书开启了我大脑对政治经济和历史的认识之门。这道门已经打开我就已经卖了进去,我当然还会继续追读波音哥的其他大作的,但是我已经意识到,经过波音哥的“师傅领进门”,我自己已经完全可以“修行在个人了。其他作者的此类书籍我想我读起来也不会似从前那样食之无味,难以下咽了。我说句有点不大向上的心里话,如果我们国家的政治书,历史书,经济书,地理书等等的编纂者如果能够借鉴波音哥的这种形象生动饶有趣味却又无比通透一针见血的写法,那么很多不爱这些科的学生都会从主科那里倒戈过来,拼了命的读这些书了。
  •   整个西方近现代史的主要脉络基本上都浓缩在这本书里面,从大航海时代到目前西方世界布局,这本书从书名来看就起的非常有意思,“从钱眼看大国兴衰”,你会发现所有大国的发展都离不开金钱利益,黄金是一直以来的追逐所在。而美国建立起的美元体系更是让大家很直观的看到了西方大国的发展史同金钱的关系。而作者在本书中也用比较诙谐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西方大国的那段历史,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这本书是站在经济的视角,讲述五百年来世界历史和经济演变中的精彩故事。分为十四章主要讲美国、法国、德国、葡萄牙、英国、西班牙这几个西方大国崛起的历史。这几个国家的讲述还是对美国比较感兴趣。美国一直寻求做世界霸主,并且不甘心中国在太平洋领域渐渐崛起,想要重新夺回太平洋区域的霸主地位,所以才插手钓鱼岛事件,对日本有着明显的支持和纵容态度。而美国能够肆无忌惮的如此做的原因,当然一切都基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这就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美元也许离中国平常百姓相交甚远,可是美元的丝毫波动却是能够引发世界经济狂潮的蝴蝶效应。美利坚合众国最初也只是个众多移民组成的名不见经传的国家,却最终依靠快速的发展而在众多老牌西方国家中譬如英国法国西办法葡萄牙当中崛起,成为后起之秀。到目前为止,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还是没有受到有力撼动。美国这届大选刚刚落下帷幕,奥巴马如愿连人,人们都在说奥巴马连任是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友好发展的,可是实际上作为美国的总统,奥巴马的本质目的依然是发展美国经济维持霸主地位。美元体系迄今为止依然稳稳的掌握着世界经济。这本书里面讲述了很多有趣的事件,是超脱于我们平时所知的一些历史,譬如牛顿,不仅仅是个经典力学奠基人、物理学家,他更是将英国黄金和英镑关联起来的关键人物,在英国的钱眼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每个章节的标题上看就能看出来作者别具匠心的叙事风格,譬如第九篇南北战争:让税再飞一会儿。所以本书虽然讲的是经济,但是却没那么多的理论和数据,更多的是有趣儿的讲故事的过程。
  •   切历史事件,不过只是经济问题的表象反应而已。这本《透过钱眼看大国兴衰》就很好的例证了这些事情。从五百年前地理大发现开始,世界慢慢的融为一体,成为了一个大家族。在这几百年里,先后诞生了几个世界性大国,这本书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解析这些大国的兴衰。
    从葡萄牙首次航海开始,引发了整个欧洲的海上狂潮,无论是后面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还是荷兰这位“海上马车夫”,以及英国的“日不落帝国”,都离不开海洋的控制。而他们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钱!
    最初,人们对经济这个概念十分模糊,但日子总是要过,如果自己生活非常不如意,肯定会想方设法进行改变。所以想垄断香料市场赚大钱的葡萄牙王室,开始了首次海洋探索。就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他们没有郑和下西洋那种闲情逸致,这些目的只是为了生存得更好。等达到目的之后,必然会遭到周围人的嫉妒,他们也会群体模仿,由此,拉开了大航海时代。
    当然,这些只是一个开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引发的一些追求狂潮,也是属于原始资料积累。没有这些黄金硬通货,怎么能上演如此多的历史闹剧!
    此书,用另一种探索历史的眼光,进行了经济上的分析。而且,这些都不是空谈,似乎我们都被教科书所欺骗,那些事件爆发的原因都只是表面上能公开的肤浅原因。而真正的核心问题,就是不好揭露出的经济问题。美国的解放奴隶,也不是道德上的发现,而是寻求更好的经济效应。由此,我想到林肯总统很出名的一句话:“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这样看来,人们经常说的良心发现,都是假象。那有什么良心发现,只有新的利益发现!
    至于人们一直推崇的拿破仑大帝,也是如此。这位不懂经济学的战神,为什么能在连续胜战时,能给法兰西带来繁荣,而败掉一场战争后,就彻底崩溃?因为他没有建立稳定的金融体系,战争就是烧钱,而拿破仑所向披靡的时候,通过掠夺财富,可以维持高额的军费。甚至可以给本国经济建设带来繁荣。但他的经济信任是建立在军事掠夺之上,一旦战争失败,信任破裂。那么他的帝国也将随之崩溃。由此可见,教科书上说拿破仑前期反击侵略是正义的,后期侵略西班牙和俄国是不正义的,这种说法多么可笑啊。那有什么正义和不正义,只有利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战争。
    所以,只有透过钱眼,才能看到历史的真面目;只有掌握经济,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   地理大发现以来的五百年里,世界历史犹如按下了快进键,昔日那些延续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帝国纷纷落幕,不论是横跨欧亚的东罗马帝国,美洲的印加帝国、阿兹特克帝国,还是亚洲的莫卧儿王朝或中华帝国,统统遭到了下架处理。一些近代意义上的大国强势崛起,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几十年。
    最开始崛起的几个国家,比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都曾经是西欧可怜兮兮的穷乡僻壤。他们奋斗之初哪有什么宏图大志,纯粹是为了一件事而奔波——发家致富奔小康。本国土地狭小,物产有限,要发财怎么办?正所谓富贵险中求,这些国家的人们扬帆出海,渴望一圆发财梦。
    他们成功了,不仅腰缠十万贯,衣锦还乡,还用海洋贸易赚来的财富作为资本,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这帮欧洲乡巴佬实现了从“欧洲制造”到“欧洲创造”的转变,再也不必眼馋东方国家的富庶了。
    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西方列强的兴起最初都来自于他们经济实力的增长,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财富,它们都超越了昔日的那些大帝国。因此当我们在透视大国兴衰的秘密时,不可避免要关注它们的经济兴衰,关注它们是如何变富的,看看那些大国的点石成金的手指有什么的奥秘。
    近代以来兴起的大国中,虽有些如今已经沦为二流,比如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但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一百年前的强盛的国家,比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虽然历经两次的世界大战、漫长的冷战和数次的经济危机,在一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是国力强盛的国度。这些现象提醒我们,国家兴衰既有四海皆准的经济共性,也有异彩纷呈的经济个性
    本书站在经济的视角,讲述五百年来世界历史和经济演变中的精彩故事,特别是那些影响大国命运的经济共性和个性。这些故事不仅对我们看清历史迷雾背后的真相有帮助,对于我们分析今日世界的来龙去脉同样有借鉴意义。
  •   去国外旅游时刷信用卡的国人常常会发现,即便是在东京秋叶原购买了价值数十万日元的尼康相机(上面很可能印着“泰国制造”),最后收到的却是以美元计价的信用卡账单。整个消费过程似乎没有和美国发生任何关系,但美元就这么不请自来,要求在这笔跨国交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就是美元的特权。二战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元一直是用于国际交易报价和结算的最重要的货币。换句话说,这种绿色的纸片不仅在美国50个州使用,它在全世界都通用。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元不仅仅是美国的货币,而且也是世界的货币,全球的进口商、出口商、投资者以及各国政府和央行都在使用它。由于它承担的单一国际货币角色,美元成为美国的力量源泉,这是美国享有的“超级特权”。
    2011年年底,在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访华期间,中日两国于圣诞节当日宣布签署中日双方货币互换协议。如果中日之间的新协议真的能够大幅增加人民币与日圆之间的直接交易,无需通过美元这个中介,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地位将得到大幅提升。其结果是,将加快多货币主导世界的进程。
    说到9月来中日两国闹得沸沸扬扬的钓鱼岛争端,其背后挥之不去的是美国的影子。美国作为始作俑者,其怂恿日本挑起这个争端,背后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中日两国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挑战了“美元霸权”。中日两国关系的恶化,一定会使货币互换的实施无限期押后,这样美国的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如果我们还想用和平手段解决钓鱼岛争端的话,真正的解决之道应放在美国身上,而且一定要让美国感受到“切肤之痛”。例如:我们可以适当减持持有的美国国债,并奇妙地让全世界知道,就会产生美元贬值的预期,资金就会开始撤离美国,这对美国稍有复苏迹象的经济遭受重大打击;另一方面,用减持下来的资金购买日本国债或日元,也奇妙地让全世界知道,就会产生日元升值的预期,这对出口导向型的日本经济绝对是雪上加霜。从美元贬值上的损失,也可以从日元的升值中得到一定的弥补。
    总之一句话,中国要想成为真正的大国,《透过钱眼看大国兴衰》这本书给我们了一定的启示。
  •   真是不错的一本书,视角独特,语言诙谐,激发人的思维。还读过此人的《透过钱眼看中国历史》。同样精彩!
  •   这是一本好书。确切的说,这是我看过的写金融的第二本好书,上一本是《经济为什么会崩溃》。
      我不是学金融的,金融知识也很是匮乏,所以市面上大多数金融类的书籍我都看不太明白。正是因为那种云里雾里的感觉,我对那些金融类书籍也不是很感冒,因为那些书读起来太痛苦了,明明一页书上的字迹全都认识,却又一点儿也弄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其实这一点正是金融类书籍的硬伤。金融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反而是戚戚相关的。可是金融学里有太多专业的术语,我们这些业余选手对这些术语是相当头疼的。那些金融写手们往往又以比较谁运用的术语越多越深僻为荣,这就造成绝大多数的金融书籍丧失了它的可读性,留给我们这些读者一片一片地痛苦与黯然神伤。既然金融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金融讲得浅显些呢?讲得能让更多人能弄明白呢?为什么非要装出一副深不可测的样子呢?像金融类这样的专业书籍如果这样写下去,那么专业书籍的读者与受众就会越来越少了。
      我是学数学的。数学是一门相当专业的学科,一般来讲,很少有几个外行能弄懂。我也深深被那些专业书籍所难为,记得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最容易的一门就是数学史,这也是自己非常喜欢学的一门。自己很喜欢数学,看完这本数学史后,对数学更加有兴趣了。所以我认为,学经济也是同一个道理,如果想培养一下自己的兴趣,那倒真不如找一本轻松有趣的经济史来学一下。本书虽然不是经济史,但却是完全符合这个要求。
      这本书其实讲述的是近五百年来几个大国的经济史。从葡萄牙、西班牙一路开讲,走过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直到今日的霸主美国。作者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让我们轻松地理解了经济与国家的关系,也让我们对那段经济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同为经济类的书籍,但是本书却没有一丝一毫的乏味,让我们轻轻松松地学到了很多金融知识,了解了大量的经济规律。看完这本书,你会对经济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也可以对各国的政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让你对我们生活中的金融规律有了更详细的学习。这本书真的带给了我们很多。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本书,那就是用最轻松的语言讲述了一段最精彩的大国经济史,让你舒舒服服地了解到了最实用的经济规律。绝对是本好书。
  •   书中的故事不仅对我们看清历史迷雾背后的真相有帮助,对于我们分析今日世界的来龙去脉同样有借鉴意义。
  •   喜欢这本书,从经济的角度写欧洲各国的兴衰,喜欢
  •   作者文笔很好,编年体般描述了世界经济的变化和发展,不一样的视角,使得教科书般的经济学变得生动起来。想了解经济学。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   观点新颖,内容详细,语言风格轻松。很有吸引力的历史类书籍
  •   和中国历史那本一起买的,太喜欢了,视角不错,内容也很丰富!赞一个
  •   幽默中的真实历史
  •   從經濟角度看世界霸權的興衰,波音不愧第一人!
  •   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国家发展的规律,书很好。
  •   从不同视觉观察历史,可读性很强
  •   好书,看了中国的才找到这本的,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很受启发
  •   正版,观点新颖,值得一看!
  •   很好的书,读了很有启发。
  •   内容还可以充实一点的,很多地方给人浅尝辄止的感觉,不过瘾啊
  •   比那个宋某人的货币战争强多了!
  •   表达很犀利
  •   这是一本好书。确切的说,这是我看过的写金融的第二本好书,上一本是《经济为什么会崩溃》。
      我不是学金融的,金融知识也很是匮乏,所以市面上大多数金融类的书籍我都看不太明白。正是因为那种云里雾里的感觉,我对那些金融类书籍也不是很感冒,因为那些书读起来太痛苦了,明明一页书上的字迹全都认识,却又一点儿也弄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其实这一点正是金融类书籍的硬伤。金融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反而是戚戚相关的。可是金融学里有太多专业的术语,我们这些业余选手对这些术语是相当头疼的。那些金融写手们往往又以比较谁运用的术语越多越深僻为荣,这就造成绝大多数的金融书籍丧失了它的可读性,留给我们这些读者一片一片地痛苦与黯然神伤。既然金融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金融讲得浅显些呢?讲得能让更多人能弄明白呢?为什么非要装出一副深不可测的样子呢?像金融类这样的专业书籍如果这样写下去,那么专业书籍的读者与受众就会越来越少了。
      我是学数学的。数学是一门相当专业的学科,一般来讲,很少有几个外行能弄懂。我也深深被那些专业书籍所难为,记得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最容易的一门就是数学史,这也是自己非常喜欢学的一门。自己很喜欢数学,看完这本数学史后,对数学更加有兴趣了。所以我认为,学经济也是同一个道理,如果想培养一下自己的兴趣,那倒真不如找一本轻松有趣的经济史来学一下。本书虽然不是经济史,但却是完全符合这个要求。
      这本书其实讲述的是近五百年来几个大国的经济史。从葡萄牙、西班牙一路开讲,走过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直到今日的霸主美国。作者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让我们轻松地理解了经济与国家的关系,也让我们对那段经济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同为经济类的书籍,但是本书却没有一丝一毫的乏味,让我们轻轻松松地学到了很多金融知识,了解了大量的经济规律。看完这本书,你会对经济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也可以对各国的政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让你对我们生活中的金融规律有了更详细的学习。这本书真的带给了我们很多。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本书,那就是用最轻松的语言讲述了一段最精彩的大国经济史,让你舒舒服服地了解到了最实用的经济规律。绝对是本好书。
  •   分析的很精彩,虽然也属于速食类的书籍,但它确实让我这个不喜欢历史的女生真真切切的知道了一些知识。特别是最近的全球性黄金暴跌,因为它我不再是金融新闻的白痴。
  •   内容不错 挺喜欢的 只是书皮都破了 看了很不舒服
  •   关于美国强大原因那块……不大认同……也许是我的局限
  •   从全新的角度,让你看到了不一样的历史
  •   笔者想用轻松的笔调叙述深奥的经济现象,态势驾驭文字的能力太差,给人以不严谨的感觉。
  •   《透过钱眼看中国历史》的姐妹篇啊。。。。。。文笔不错,角度也很好,我喜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