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作者:夏华 编 页数:256 字数:305000
内容概要
夏华主编的《国学概说》以时间为主线,以义理之学为重点,融历史事件与国学知识为一体,突出知识性、历史性,兼顾生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运用丰富翔实的史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厘清国学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并力图导正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使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了解。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校的教材,也可作为普通读者的通识读本。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文明起源 教化初显
第二章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第三章 天下一统 焚书坑儒
第四章 独尊儒术 经学鼎盛
第五章 玄学太虚 魏晋风流
第六章 海纳百川 佛道之争
第七章 宋明理学 三教合一
第八章 清代考据 崇实黜虚
第九章 西学东渐 国学之光
第十章 中华精魂 传承发扬
参考阅读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追尊老子李耳为教祖。北朝以来的皇帝多信奉道教。唐朝建立后,因为皇帝姓李,道教尊奉的老子也姓李,统治者为了借助神权提高皇家的地位,自认是老子的后代,所以推崇道教。高宗时,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还亲自为《道德经》作注,叫人学习。尊老子的《道德经》为《道德真经》,庄子的著作为《南华真经》,庚桑子的著作为《洞灵真经》,列子的著作为《冲虚真经》,在科举中增设老、庄、文、列四子科。并规定道士女冠由宗正寺管理,宗正寺是管理皇室宗族事务的机构,说明唐朝把道士和女冠当做本家看待。而武则天崇佛,一是因为佛教曾为她当女皇制造理论根据,同时也是要用佛教来压道教。 唐初武德年间,太史令傅奕上疏言,列举了佛教11条罪过。议题是杜绝势力强大的佛教对封建法权的侵蚀。认为道教可以治国,适合国情,而天下僧尼数盈十万,佛教不适合国情,这也是“夏夷之辩”的继续。佛教僧人对傅奕进行了激烈的反击。 由于唐代尊崇道教,有很多为皇帝所宠信的道士。这些道士继续前代以来佛、道二教的斗争,对佛教大肆攻击。唐武宗灭佛的根本原因在于打击佛教寺院的经济势力,但也和道士赵归真对佛教的攻击有很大的关系。武宗前面的敬宗、文宗仍照旧例做佛事,但敬宗已酷信道教,赵归真可以出入皇宫。文宗时已有毁佛之议,曾下令禁止度僧和营建寺庙。武宗未即位时,已好道术,即位后即召道士入禁中。赵归真利用了这一点。对武宗说:“佛教不是中国之教,应当彻底清除。”唐武宗说:“使吾民穷困的是佛。”于是下诏废除佛教。他先下令拆去山野招提和兰若(私立的僧居)4万所,还俗僧人近10万人。会昌五年(公元845年),规定西京留4寺,每寺留僧10人,东京留2寺,其余节度观察使所治州34处可以留1寺,留僧照西京例。其他刺史所在州不得留寺。并派御史4人巡行天下,督促实行。这次行动共废寺(朝廷赐名号的僧居)4600余所,僧尼还俗26万余人,释放奴婢15万人,被寺院奴役的良人50余万,没收良田数千万顷。凡被释放的奴婢,每人分给田百亩,编人国家户籍。并将寺院铜像用来铸钱,铁像铸成农具,金银像收归国库。民间佛像限一月送交官府,如违犯则给以处罚。会昌末年,全国两税户比宪宗“元和中兴”时增加了两倍多,比穆宗时期增加了三倍,是“安史之乱”以后国家最盛时期。可见,这次灭佛运动是成功的。但是,武宗死后,宣宗即位。宣宗崇信佛教,下令恢复武宗时被废的佛寺,并杀死道士赵归真等。在此之后,佛教势力又兴盛起来。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