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乡愁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作者:崔卫平  页数:207  
Tag标签:无  

前言

  1978年春节前后某个星期天早晨,我同父亲一起出门准备上街,走到传达室被人叫住,“有你家一封信”。我清清楚楚看到牛皮纸信封的右下方印着“南京大学”的字样,但一时却想不起来这与我本人有什么联系,记得很清楚,是父亲打开了信封,里面是一份录取通知书。父亲是那种十分内敛的性格,有喜欢放在心里也不说出来。他一句鼓励的话也没有说,但是我能体验得到他内心的充实和满意。我分享了父亲的感受,也一句话没有说。  回到插队的地方办完了手续,我带着一只小箱子奔赴南京,箱子里装着一些换洗衣服,还有一套竖排的线装书《唐诗三百首》(上下两册),书中注明由“蘅塘退士手编媚古居士重订”,这是几年前从邻居的孩子手中得来的。这套书一直跟随我到现在。  名为77级,实际上是1978年2月进校。我们中文系全班不到50个人,九个女生,有一位是稍后扩招进来的,南大子女,她住在家里,其余我们八个则住在一个寝室里。我们早起跑步,天色未明就甩开脚步狂奔。学校的大喇叭比我们起得更早,不停地播放那几首歌曲,印象最深的是一首“蓝天里有一颗会唱歌的星”,因为当它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我们恰好头顶着深蓝色的天空,那上面依稀挂着几颗闪烁的晨星。

内容概要

在今天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如何拥有恰当的美学眼光?这两者是否同样重要?能否既是拥有伦理的,也是符合美学的?本书主要运用文学及电影作 品,通过追寻伏尔泰、狄德罗、康拉德、伯尔、索尔仁尼琴、海子、王小波等人的踪迹,对这些问题做了独特而极具意义的思考。    这 本富于深刻思想内容和人文价值的思想文化随笔,重在探讨当今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价值理想,以及如何拥有恰当的现代美学眼光,其中议题包括当代美德、人文精 神、人性的幽暗意识、文化现代性,美学与伦理关系以及知识分子的角色等。其对当代价值理想的反思,对人性的思考都站在美学、哲学的高度,其命题和内涵所指 向的当代思想文化重建,富于极强的人文价值。

作者简介

崔卫平,江苏盐城人,1984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文艺学硕士,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教授。主要从事的领域有:电影批评、文学批评、社会与政 治批评以及当代中-东欧思想文化。著有《带伤的黎明》、《看不见的声音》、《积极生活》、《我见过美丽的景象》、《水木年华》、《正义之前》等。翻译有 《布拉格精神》、《哈维尔文集》、《通往公民社会》(与人合译)。

书籍目录

第一辑  灾难与人性  造就坚固的人工世界  一切都好——伏尔泰与大地震  作为“异端”的自然  经历了人性的灾难过后——范美忠事件认识之一  自由地爱母亲,自由地与他人休戚与共——范美忠事件认识之二  筹划自己有长度的人生——范美忠事件认识之三第二辑  尊严与爱  我们的尊严在于拥有价值理想  你的腹中有一千道光芒  人既有尊严与爱,又邪恶——2008年两部反思德国纳粹的影片  邪恶体制下的个人选择  谁害怕那只乌鸦  战争引发的人性思考  欧洲精神第三辑  思想与乡愁  思想与乡愁  安提戈涅的负重  我们在哪里错过了海因里希•伯尔  一言难尽索尔仁尼琴  迷宫般的文化现代性  两德统一中知识分子的角色第四辑  幽暗意识  天使的倾斜  变乱之歌  人性中的荒野  分裂的自我意识  需要一个低版本的人性观后记:思想即处理自身黑暗

章节摘录

  曾几何时,在我们这片大地上盛行“人定胜天”的说法,认为在自然面前,只要有足够的胆量,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小时候的语文书上有这么一课,“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如此狂妄颟顸,在今天已经没有多少市场了,但是放弃这句口号,并不意味着放弃它背后体现的人与自然的某种狭隘立场——认为自然仅仅围绕着人类的意志而存在,仅仅出现在人所期待的视线上,它应该顺应和满足人类的要求,而不是作为自身存在。“万物皆备于我”,不知可以看作这种看法的古老渊源之一。  可以借用一些思维模式来表达。美国社会学家彼得·贝格尔曾经运用过这样一组概念:外在化、客观化和内在化。“外在化”指人通过其身体和精神的努力,不断地将自己的存在倾注到这个世界;“客观化”是指这种倾注活动到了一定的程度,人自己活动的产物变成了与自己相异的“实在”,贝格尔指的是“人类社会”这种东西,它本来是人的创造物,结果变成了一种如同“客观存在”,有时甚至与人自己相对立;“内在化”则是指人自己重新运用自己的“社会实在”,将它从客观世界的结构变为自己主观意识的结构,当人自愿接受来自社会的各种约束,也就是将社会内在化了。  这些不同层次的区分,也可以用来测量我们对于自然的认识,进展到什么地步。非常有可能,我们一般流行的对待自然的看法,仍然停留在第一个“外在化”的阶段,即对于自然主要采取一种投射式的态度,即将人们自身的需求和期待施加于自然,将它当作改造、驯化的对象,以便符合人类生活的各种要求。人们在自然面前显示出来的雄心壮志,都属于这一类。所谓“人化的自然”便是也。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的人性并不是死水一潭,而是随着周围世界的风景和我们的行动。发生相应的变动和变化,它如同流动的活水一般的东西——不仅在于我们过去及今天是什么,而且还在于我们将可能成为什么。而可能性总是高于现实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或许可以提出诸如此类的命题——建设我们自身,如同建设这个世界;关照我们的精神,如同关照我们的物质。  ——《我们的尊严在于拥有价值理想》    你不必感到重要的事情正在你身外发生,重要的东西正在离你越来越远。由于某些原因,你不能到场,而在你身后那件重大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是的,不是这样子的。对于你来说,没有比你存在于这儿更加重要的事情了,没有比你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更加重要的了。你无须将自己嫁接在别人身上,寄生于别人篱下,从别人那里寻找起点和力量。你原来也是有力量的,你是你自己的起点,也是这个世界的有力起点之一。  ——《你的腹中有一千道光芒》(备选)  人们往往拥有这样的幻觉,仿佛一个正在追求正义的人,并且因为这种理想追求而承受了巨大压力,那么他本人便是正义的和理想的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一个人并非在公共生活中习得所有美德。有关他本人的美德的训练,他从什么地方获得有关芙德以及自由的知识,这是另外一本需要单算的帐。  ——《一言难尽索尔仁尼琴》  在任何领域中,都存在这么一个难以解释的“中间地带”,一些难以清理的“间隙”,这就是诗的理性。是诗所栖身的场所。在这个有待探索的、可能也是危险的领域面前,人们必须抱有足够的谦卑,而不能傲慢;傲慢只会毁了它们,毁了诗的理性或者想象力。  ——《我们在哪里错过了海因里希·伯尔》  在那种极端处境的非常时期,人性突然与平时表现得完全不一样。突然土崩瓦解、渍不成军。这首先是由外力引起的,更多情况下是被迫的、不得已的和无意识的,是在一个人对于外部世界失去控制之后,也失去了对于自己人性的把握。  ——《经历了人性的灾难》  是否这些审讯官、法官们,曾经有那么一些时刻,面临着这种选择:如果不得不与被自己审判的对象一道进入历史,那么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更加能够接受的方式?尤其是自己的后人看起来更加能够接受的方式?  ——《邪恶体制下的个人选择》

编辑推荐

  《思想与乡愁》:伏尔泰与大地震  筹划自己有长度的人生  我们的尊严在于拥有价值理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思想与乡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0条)

 
 

  •   崔卫平的《思想与乡愁》重在探讨当今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价值理想,以及如何拥有恰当的现代美学眼光,其中议题包括当代美德、人文精神、人性的幽暗意识、文化现代性,美学与伦理关系以及知识分子的角色等。好书。
  •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有点失望,字太小,排版太密。如果是在书店,也许我就放下了。网购总有点小遗憾,为此我曾将一本不满意的成语词典送了人。转念一想,既购之,则阅之。哪知这一读便放不下了。
      我读的第一篇是《一言难尽索尔仁尼琴》。索尔仁尼琴的文字我没读过,但他的经历还算知晓一点,尤其对他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回俄罗斯后的表现,疑惑不解。崔卫平在文中引用了张闳教授的话,“索尔仁尼琴是古拉格之子,……人格是不健全的,成为‘古拉格’的镜像。离开了古拉格,他们就失去了自我意识认知的基础。” 读到此处的时候,我似乎有些理解索尔仁尼琴了,也理解时下某些所谓“左派”的言行。在数十年意识形态教育的浸淫和铺天盖地的政治宣传之下,要真正从身体和心灵上走出古拉格群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索尔仁尼琴如此,何况你我。
      崔卫平继续写道,“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说是斯大林主义导致了种种结果,毋宁说斯大林主义本身也是另一些过程的结果,是某些根深蒂固的东西产生了斯大林主义。”这话并不陌生。第一次与剑客同去匪窝的时候,冉匪也说过类似的话。当时我觉得冉匪言重了点,对国人过于苛刻了。但回头想想,当下种种不堪,官员颟顸自大满嘴谎话,何尝又不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一味忍让的结果呢?
      “你们粉碎了四人帮,但是用什么手段来阻止新的四人帮呢?”四人帮的确被灭了,但四十人帮、四百人帮又起来了。三十多年前崔卫平所面对的这个问题,至今仍无解。彷徨和疑虑并起。我想,这也是《思想和乡愁》吸引我的地方,并引我穿过隘口隐约看到前路。
      “隘口”这个词在书中出现过很多次。“个人是一个隘口”。最初我对克尔凯郭尔提出的这个概念不太理解。为什么是隘口,而不是关口?崔卫平认为:“‘隘口’意味着只允许自己一个人通过,即需要自己一人来面对和承担,任何别人插进来都无济于事。”(《经历了人性灾难之后》)在《谁害怕那只乌鸦》中,崔卫平说得更清楚了,“强权的秩序,是强加在每一个人的生活、道德和精神上面;强权的运行和落实,必然是得到每一个人的认可、配合、合作,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另外一方面讲,“这一整套防范的链条,开端一节在我们每个人自己手里。”
      仔细想想,我们很多人都是《朗读者》中那个汉娜。如果要拒绝做汉娜,那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做了之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尤其是在穿越“隘口”时,孤立无援内心的仓惶。我想很多人与我一样都存有这样的疑虑和担忧。
      在之前的知识架构中,我们只知道马克思的结论——甚至连结论都不是完整的。但“比起仅仅见到马克思的结论,去了解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形成的整个过程,不知道有意思多少倍。”当然不仅仅在于寻求那么一点点有意思。最近这两年我逐渐意识到,要摆脱古拉格思维,需要推到之前多年建立的知识架构,然后转身进入经典,从中寻求养分,“通过阅读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表达,调整原先的看法。”
      当然,不得不说一说这本书的名字,《思想与乡愁》。崔卫平说,“从‘乡愁’产生的思想,是所有痛苦的思想中最为高尚的或最为中肯的思想。至少,‘乡愁’表达了思想的某个出处。……‘思想’这种东西,……,它们得有些源泉,有所借助,有所关联才是。”我的理解,乡愁是与根基关联在一起的。而“所谓‘根基’,首先是自己扎根的活动,是自我扎根的行动,而不是寄生于别人的力量(权威、传统、成见、社会)之中。即使是传统的东西,也要通过你的力量,你的活性而再度焕发。”我觉得“根基”这词是很有意思的,既然当下种种不堪与我们切身相关,那么可不采取主动的姿态——而不是“不得不”被动的——“重返我们的公共生活”呢。崔卫平说,这才“更加体现了我们所争取自由的含义。”这让我想起了胡适先生所言: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
      难得可贵的是,一本有关哲学的书居然可以如此晓畅通达,竟然无艰涩的感觉,以至于可以怀着轻松的心态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稍显紧张的心逐渐得以纾解,担忧和恐惧逐渐消散,一个个难以言传的感觉虽不能清晰表达出来,但能很清晰地感觉到它们一个个跳跃出来,真是莫大的喜悦。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这本书还有五分之一没有读。没办法,忍不住了。在我的读书经验中,这是第一次,当然希望不是最后一次。
  •   崔卫平,最早去找她的书看是因为看到她有对某一部我看过电影的一番评论,觉得写的很深刻很精辟,眼光太独到了。
    她是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主要做些文学和政治研究评论,是美学出身吧。她写的东西既有闪闪发光的理性,而且语言也很好。
    如果喜欢美学,喜欢深邃的思想的,可以看看。
  •   人既有尊严与爱,又邪恶;既向往光明与理想,又沉沦及昏暗。-----引自书本。
  •   除了是优秀的公共知识分子外,崔卫平写的影评也很好看。这本书收集了很多作者写的关于国内、国外影片的影评。作者写影片,将几部影片同时加以对比,让我们更加透彻地赏析电影。
  •   一本能引发人思考的好书,是崔卫平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各种思考,多读这样的书,开卷有益。
  •   思想和乡愁和文字内容感觉不太吻合,但是里面的文章还是很深刻的。
  •   从青年电影手册上开始看到崔卫平的文章 ,一直想买的实体书也今天到了。
  •   乡愁的思想
  •   真是不错的书,尤其其中同名文章《思想与乡愁》很好,启发颇多。
  •   此书超好。作者观念深邃,态度认真,以人文思想为底色,读来令不忍释卷。
  •   崔卫平的书都收藏了,先锋文学只有不断回顾不停反省才不至于迷失,崔卫平先生是一个好榜样!
  •   尽管这本书里的文章在网上大都已看过,但是仍然值得买下这本书收藏。
    我们这个社会不缺物质,但是稀缺的是思想,而崔女士就是那位给我们送来智慧的人。
  •   很有思想的书,很深沉,让人回味。
  •   看到作家是在报纸上,本书片段的节选。买了书后,慢慢的一点点的看,受益匪浅,心情美好,解决了心中很多问题。看了会觉得蛮幸福的书。其中关于人性的思考尤有共鸣。
  •   在中国信仰与思想都是稀缺品,因为稀奇所以珍贵。
  •   崔老师的思想很深刻
  •   好的书,一定是能引领你成长的。崔卫平的这本书看了好几篇,还买了好几本送给朋友,其中《你的腹中有一千道光芒》更是给很多的朋友推荐过。
  •   读崔卫平的毎一本书,犹如替我们推开一扇窗。
  •   视角很独特的思想评论集子。很好。
  •   很喜欢崔卫平老师的作品
  •   忘记了很多崔卫平的评论文章,但一直记着他翻译的哈维尔,
    谨在此表示感谢。
    好书。。。。。
  •   崔卫平的书立意高远,但却有点晦涩难懂。
  •   老公买了很多崔卫平的书,值得阅读
  •   崔卫平的文字很有味道。
  •   崔卫平的作品一直不错
  •   崔卫平的书值得一看,她翻译的《通往奴役之路》好像没有卖。作为一个享誉的学者,至少她没和大众脱节,让我们沉思的同时,也不缺乏阅读的乐趣。
  •   关于当下社会的价值取向问题,议论深邃。
  •   没看完就忍不住来说说呢,一些电影没看过或是看过没思考这么深,很牛啊!
  •   有思想,有见解,特别喜欢其中一个词——有力的爱国者
  •   思想,总是和痛苦相随。
  •   非常好,有思想的女学者
  •   好书,有思想,值得看。这个题材我比较喜欢。
  •   读后引人深思,是不可多得的有思想、有力度的作品。
  •   能感动心灵,撼动思想的书。
  •   很少有这么好的书了!谢谢作者的劳动和思想。
  •   崔老师不仅是老师,更是一名公共知识分子,独特的视点,准确深刻的表达,现在太需要多一些这样的人物了。
  •   我是看见乡愁2字就决定买这本书的,在他乡学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可是到货我翻看的时候,我就后悔了,一直没怎么看。有一天我室友说我有一本好书怎么没借给他看,我稍微的翻看了一下,嗯,好书。然后,不解释了。
  •   乡愁是一种怪病
  •   我们远望理想,同时回望故乡,想往前走,却割舍不了身后的牵绊!
  •   挺好一本书,哲学的从现实到文本的分析,看得出有自己的思考,有一种精神上的浪漫诗意
  •   内容真的挺好的,适合爱思考的、关心社会的人们阅读,配合网易公开课的同名视频看,效果会更好。我就是看过视频之后才想买书的。唯一的缺陷是书的封面的质地设计不太好,先是硬封面外有一层塑封,容易留下划痕,再就是塑封里面的硬封面比较容易折角。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很好啦~~
  •   是喜欢的老师推荐的,内容很充实,让人思考很多。好书!
  •   真正的自由知识分子的心声。
  •   崔老师的文字没得说的,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   引人思考,很有洞察力与力量的文字……
  •   写的非常好,很有角度和深度,适合喜爱评论,哲学,喜欢深度探讨的人群阅读
  •   这是本好书,只有有积累的人才能写得出来,值得大家去读下。很独特,但是确实是一针见血。
  •   这本书刚看到序言,就激动不已给好友推荐。
    说中了我的很多感觉,而作者的表达简洁有力,绵延不断的思考!
  •   崔老师是真正爱这个国家的人
  •   现代社会,什么是故乡?
  •   崔老师用另一个角度开待我们的生活,文章很发人深省,让人产生共鸣。
  •   能体会到作者不断的思考。
  •   一本能引发思考的书
  •   不知道大家买书钱是否要先看评论?
    再决定买。

    我买的有破损,显旧,受过折磨的感觉,想退的,已经提交申请了,现在又反悔了,阅读中!
  •   是我曾经的老师推荐的,真的是一本很可读的枕边书。排版密集,纸张舒适,内容深刻。
  •   事实上这本书对我来说有点深奥 但是我却觉得只是看问题的方法不同 所以我认同着 一本不错的书吧
  •   好书,但专业性有点强
  •   非常好的书,像回到大学课堂,让人心静
  •   。内容不错
  •   在课堂上老师推荐的,便买啦!一切都很满意,书在阅读中……
  •   她的名句常出现在范文中,比起熊培云,她做到了他缺乏的。绝对值得一读。
  •   这本书里能看到作者新自由主义的世界观,对自己很有启发
  •   我觉得这本书真的不错,观点很好,态度很正。
  •   其实觉得这本书和梁文道的常识有相似之处,都试图在阐明一些最基本的观念,所以很多东西也缺乏原创性和深度,故没读完,当然作为消遣之物,还是很不错的,不费脑,随手翻起几页就能迅速切入,也让阅读变得轻松起来。
  •   这本书看起来不错,有作者的真实感情。
  •   这本书笔法细致,切入人心,得到许多教益
  •   好书,崔老师的书很好,虽然很难懂
  •   看见真心不错,在网上看了盗版,买了正版又看了一遍,
  •   快递很快的,到手了,高兴
  •   喜欢坐着写的东西,文字有温度,是热的,能温暖人心
  •   刚拿到出所以还没看,但是包装什么都挺不错~期待
  •   书刚到手,会认真读的。
  •   男朋友说是本好书,给个好评
  •   书的品相和质量都不错,很喜欢!
  •   她写的书都不错,值得看看
  •   敏感的文字,像个神经质一样,一点一点撩拨我大理石般的心
  •   不错的书,质量也不错,老师的书第一次看,挺对胃口的。
  •   思想者的苦恼
  •   是从杂志上看到这个作者,感觉文笔细腻、思路开阔,与大陆的苏三有点像
  •   崔老师的书。非常好。又便宜。
  •   书好就买一本。
  •   装帧一般,但原本就应该朴素
  •   打一次买崔卫平的书
  •     混混沌沌的过了三十年,迷惑很多,很多问题没有答案也缺乏深入下去的方向,但是心和头脑都不会因为你不会就停下来。这种感觉可以说很难受,然后我开始借助广泛阅读,像很多人说的,读这本书有点被打开一道门的感觉,如果对那些“思想的褶皱”都已经经过了认真的思考且不人云亦云的人,可能不会那么喜欢这本书,毕竟最愉悦和受用的阅读是与自己状态匹配的阅读。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适合一些开始思考最初的人。
      
  •      在第40页,先指出语病,本文第一段第二句——“在很多人们看来”。本人有个室友,小范围公认语文水平较高,她认为这跟英语里的no student 和no students一样.........呵呵,好像都是多以点点和少一点点的差别,但是两者要遵循的语言规则不一样,多一点在中文里叫“重复赘余”,在英语里面的no后面接名词的单复数都符合语法,看似道道一样,实则标准不一。没校对出来就是没校对出来!
      
       这篇讲审美现代性的文章是为文艺辩护的。(倒数第二段:这就是我对于秋风先生所说的“我们大可不必有太多的文艺情怀”感到震惊的缘故。 像柏拉图似的如此敌视文艺,对于一个今天的自由主义者来说,显得十分古怪。)
      
       作者理由:文艺作品既反映当下社会现实,又体现文学艺术作品的自主要求。而这自主性作者给出的解释是:第一段“审美自主性意味着决定艺术作品成就的,不在于任何外部力量不在于是否表达了既定的社会道德观念,甚至不在于是否表现了某种现实。”这么一读,好像矛盾了.......
      
       接着看,“那种认为只有直接反映当下社会现实的作品才是有意义的观点,与艺术作品的自主要求是相冲突的。”直接反映的对立面是间接反映或者不反映.........“但是,如果脱离了当下现实的语境,不与当下现实进行有效对话,便缺少一种开放的精神,这样的作品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依此做出排除,作者的观点是间接反映社会现实,倒数第三段给出支持“艺术作品看起来偏离社会,但却是对于特定社会的坚决批判”。
      
       在本文中,直接还是间接反映社会现实是文艺作品价值所在,直接了,就不叫文艺作品,间接了,才赋予文艺作品价值,才有“生命力”,对此做出区分十分关键,不然作者扯直了嗓子为文艺辩解个毛。作者的可惜之处在于主动放弃了辨析,任凭文章诘曲聱牙。
      
       很多人看出来了,作者逻辑能力偏弱。
      
       在第39页,“这套价值核心:”冒号后面的一段文字非常有趣,不再赘述,摆出观点后又充斥了“至于........那是另外一个问题”“至于.........也是另外的问题”“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又是另外的问题”。一共四条观点,每条中间都有这么一句,这些作者所谓的“在个人的阅读经验中,我觉得没有比钱先生所列举的这样几点,更为清晰集中地表述了这套价值的核心”。我想说这套价值核心太多前提预设,削弱了适用面,应用价值自然也贬值。
      
       从这里看得出,崔先生作为影评人谈及伦理哲学,犹如剃刀屠牛,力所不逮。
  •     在《思想与乡愁》这本书中,作者崔卫平的主要目的是要人们关注和参加公共生活,训练如何面对和处理人性“幽暗”。书中许多是崔卫平在大学授课的内容,这也正是她在传播给学生们的观点,而写作成文出版则是希望将这些观点传播得更远更广,以至于可以让像我这样不曾有机会听崔卫平先生讲课的人受惠。
      
      我记得有一个故事,某大学学生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崔卫平的书,结果被要求特别登记,留档给公安局(或者是其他什么局)。提到这个故事,其实说的是“崔卫平”这三个字的敏感性,不过《思想与乡愁》这本书并不敏感,它更多的只是提醒常识。
      
      为什么要关注和参加公共生活,崔卫平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引用了汉娜·阿伦特的观点,因为专注于私人事务的“私人性”是一种“被剥夺”的体现,所剥夺的是人人共同关心的事务,是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与空间,是体现自己更高价值的那些内容。阿伦特所参照的是希腊城邦中只能埋头干活但不得开口说话的奴隶。而在我们,中国俗语不乏这样的提示,“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认瓦上霜”,但这种表面上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一种自欺欺人。
      
      上个世纪中叶之前,身处各民族国家的犹太人便是因为只顾埋头自己赚钱,对周围社会政治不闻不问,到头来遭遇那样惨痛的经历。对照当下的中国社会,关注和参与公共生活更成为一种需要甚至是必要,从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然而,此时谈论“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于我似乎有点奢侈,没有理顺与自己的关系的我,很容易沉溺于自身的漩涡无法自拔。但另一方面,却又显得十分合适,这种讨论是从井外投入我正于此观天的井中一根绳索,无论如何给了苦于寻找出路的我一线希望,至少是一个选择。
      
      也许写一篇读后感正确的做法是认真介绍这本书,但这本书中许多内容、观点并不新颖,只是在缺乏常识的年代,它又必须不断被提醒。
      与刘瑜《送你一颗子弹》比,书中没有幽默、俏皮,更多是冷静、条理、理性,从书名的对比就可见一斑,崔卫平的《思想与乡愁》,与送人子弹的刘瑜。同样,本书中论述也多于叙事。因为刘瑜写留美生活,崔卫平更多是借由对电影、书籍、诗歌、作家的评析引申入“政治领域”,刘瑜则以所见所闻所经历来述说政治常识。这里把两本书对比,并非评优劣高下,只是说明阐释“政治”的不同方式。因为崔卫平和刘瑜,一个是78年读大学,一个75年才出生。不可否认,处于不同的年代将带来思想上的和思考上的差异。
      
      在同样提到面对“幽暗”时,《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中刘瑜不认为寂寞可以克服,而应该是适应,“如同适应一种残疾”,她说“老一个人呆着会越来越傻”。
      崔卫平则将这看得更深刻和严重:“在无法得到他人的确证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思想感情陷入萎缩和瘫痪,陷入晦涩和虚无。在失去了他人共同拥有的世界之后,也失去了关于自身任何有意义的感觉”。因为“意义”是在与他人分享,与他们交流沟通中获得的。而一个人一旦觉得自己的一个废物,他去做什么就成为不可预期,如同陀翁所说“如果没有上帝,一切就成为可能的”。
      
      而在阿伦特看来“孤独”、“原子化的个人”是造成人们丧失常识及价值判断的根源。在“孤独”中久而久之,人们会变得迟钝麻木,进而不分善恶,不分是非,什么都无所谓。
      
      一个人习惯于践踏自己,自暴自弃,那他就会倾向于践踏他人,无视他人。
      
      对此,刘瑜的做法是“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人生若有知己相伴自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不可求,可求是只有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崔卫平则不只是“朝幽暗伸出手去”,她认为我们“需要一个低版本的人性观”。崔卫平认为“幽暗”提醒我们要结合人性、人心内部的缺陷来看待外部世界的问题,就着人性作一个彻底的反思。很多看起来是外部的灾难,正是由人本身、人性中的缺陷和堕落造成。人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格,但归根结蒂,那是有限的。与之相反,人的堕落却可以是无限的。必须有十分的警觉。自然这里要提到当权者,权力导致腐败,而绝对的权力更导致了绝对的腐败。
      
      而作为个人,需要做的是一种自我反省和自我调整,自觉负起责任,保持有足够的自觉和警醒。不只是一个人成为一支队伍,这个人还需要到公共生活中去,对之投以关注并且参与其中。因为,如果你没有力量,这个世界便没有力量。
      
      让我们回到开头,一个人想要活得真正舒坦舒心,需要理顺的不仅是与自己的关系,还需要理顺的是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标题说对“幽暗”仅仅伸出手是不够的。
      
      
      
  •     书,我没有看完
      但是崔老师言语让我无法下咽。
      其中所推崇的那一套,与曾经的共产党又有何区别?
      我不知道此书为什么会被推的如此之高
      心中的幽暗?得了吧。没有阴影的世界只有黑暗,没有小人的社会永不存在。自由在于相互限制对方,相互制约制衡。若要光芒普照大地,它会把所有人灼烧而死。
      卢麟元老师说得对,中国有十三亿左派。
  •     不知道为什么看她的书总是觉得晦涩混乱,不知道是自己的问题还是作者的问题,看别的作家的书从来没有过这种艰难的感觉。而且有一点让我很愤怒的是,这本书里有的地方写作‘费尔巴哈’有的地方却写成‘×尔巴哈’(忘记哪个字了),而且把‘布封’写成‘毕封’,作为一个有深厚修养的知识分子为什么会写成这样我有点疑惑,又不是翻译来的书籍,怎么会一个人写出两个名字?而且应该挑最通俗的最广泛的那个译法吧?
  •     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看崔老师这本《思想与乡愁》是一个受启发的经验,处在吸收和消化的阶段,有很多甚至仍然是没有理解的。
      当这本书看到四分之一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它在为我打开另一扇窗,觉得给了我一丝光亮。
      
      感想一:不要放过任何思维上的褶皱。
      我觉得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习惯了简单粗暴的思维,习惯了一眼扫过去,就给出一个结论。看了崔老师关于地震的几篇文章,尤其是关于范美忠的三篇,我才恍然明白,为什么很多时候,当别人多追问几句,我就感到慌张。乃是因为我和很多人一样,将某一个事件视作是光滑的,是简单的,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将这个事件的每个褶皱放到自己的眼皮底下进行分析——我想即使不具备完善的思考能力,但至少应该有这种意识。
      我自己最近越来越常见的感慨是“无知者无畏”。因为无知,所以简单而粗暴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或观点,或者攻击别人的立场或观点;而如果稍微抱着一点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大概也不会这样了。对一件事情前因后果等等的条分缕析远比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叫嚣更有说服力。哦,对的,大家都来变成技术流吧。
      
      感想二:从我们自身获得力量。
      前一百页页看完的时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你的腹中有一千道光芒》。大概是与我最近的心理波动相关。就是看了这篇,让我觉得有另一扇窗在打开。就好像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忽然就敞亮了。
      关于如何做一个能从自己身上汲取力量的人,做一个真正具有美的人,如何在一个混乱的环境中做好自己,成为对抗这种负面环境的积极力量。我想,独立而全面的思考以及因之而产生的理性行动是改变现状的能量。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思考与行动都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里,对美的追求也在这里。只有这样,这一切,才是有生气的,才是真实住在我们的生命里的,而不是漂浮着。
      
  •     韩寒在接受凤凰网《非常道》栏目访谈时说:“最傻的人就是忧国忧民的人,因为国家根本不搭理你,而人民就更别提了,人民根本就不在意你。”,我们不能由得此得结论,他只是一个“独善其身”的人,不然就不会有他对公共事件的关注,他也不会被评为《南方周末》2009年度人物。
      
      著名学者崔卫平在论及韩寒时称某种东西阻止了他有可能与别人一道发展的天地,剥夺了他有可能与同胞一道享受的丰富空间,因而也阻止了他这个人弹跳的高度。这个被拿走的深度和广度,是他所不知道的,但他也许意识到了这种缺乏。《思想与乡愁》也许就是韩寒身上被拿走的“深度和广度”一次努力拓展的尝试。崔卫平说:“我写文章说韩寒从私人完美走向公民人文主义,其实这正是我自己的道路。起码这本集子里的情况仍然是这样。”她所称的这本集子即她的新作《思想与乡愁》。
      
      谈及学者、深度、广度,总会让人联想到那些晦涩的学术名词、艰深的理论,幸运的是崔卫平是学中文的出身,正业为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教授,所以即使真的与艰深的理论相遇,她都会借用大多数人熟悉的小说,电影娓娓叙来,而她的关注的正是每个人的自身,而且往往是处于是某种困局中的自身,而对这种困局,也许每个人都会犹豫不决、困惑不已,所以崔卫平的《思想与乡愁》称思想即处理自身的黑暗。
      
      近些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对中国人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汶川大地震,与汶川大地震同时发生的“范跑跑事件”则在人们的心中引发更大的“地震”,人们尽可以骂范美忠为什么可以这样无耻,但对何致于如此却没有更多地去追究。崔卫平一口气写了三篇关于“范美忠事件认识”,崔卫平得出的结论一点也不乐观,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范跑跑”,因为每个人都会有“幽暗的时刻”,她说,范跑跑的错不在于“跑”而在于将人性幽暗的事情处理得振振有词,在灾难发生的时刻,每个人都有“跑”的自由,但选择怎样的自由却是非常不等价的。每个人不仅要面对灾难发生时的选择,而且会面对良知和历史(生命的长度)。在论及这些大道理时,崔卫平充分发挥了她在专业领域的专长,在她的论述是作为案例的小说和电影有:伏尔泰的《老实人》、加谬的《局外人》《鼠疫》等。
      
      当然能呈现人类幽暗的不只地震这样的天灾,还有战争这样的人祸,没有哪种人祸象战争这样让人更大程度地临生与死、走与留、抗拒还是顺从(《索菲•朔尔最后的日子》)、反思还是麻木(《朗读者》)。崔卫平从对战争的反思中得出一个永远“政治正确”的结论,那就是战争起因于人性本身的恶,而且是人类的个体来孤独地来承受这种恶的结果。
      
      除了在地震、战争这样的极端环境里人类的幽暗能立刻昭然若揭,即使在和平的水平里,人类的幽暗其实一直潜藏着,侍机出击。在《变乱之歌》里,崔卫平说:“诗人海子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天才的直实和诚实,有力地向人们揭示了人的双重性和存在,指出人自身的生命中那样昏暗晦涩的层面。”其实何用海子指出,顾城不是现成的例子吗?他有孩子般的天性,但他也会向最亲爱的人挥起斧子。《天使的倾斜》虽然解析的是梅尔维尔的《白鲸》,分析的是付成励挥向程春明的菜刀,但也可以作为顾城悲剧人生的诊断书。
      
      即使人置身于荒野之中,人类的幽暗也一样不会泯灭,甚至更为突现,因为“在人类生命的底部,蹲伏着昏暗和虚空。”,“也就是说,荒野是我们的命运,孤独是我们的命运,我们首先需要将这个命运担当起来,然后再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给自己各种虚假的意义。”
      
      抛开极端环境(地震、战争、置身荒岛)、极端个体(诗人)、极端心情(愤怒),想要看看人类是怎么很轻易地变成纳粹分子的,只用看看德国电影《浪潮》就已经足够了,本来是老师心血来潮时的一次实验,五天之后,作为实验对象的学生如果处于二次时的德国马上就可以加入希特勒的党卫军,何以致此?崔卫平说:“所有导致灾难的因素,导致极权政府产生的因素,并不在别的地方,人们用不着别处去寻找它们的起源,而正是埋藏在人们自己的人性深处,与人们自己人性中的黑暗一一相对,在人们自身人性中拥有肥沃的土壤。”
      
      而极权政府一旦产生给人类所造成的伤害,人类的历史已经展示过无数次,希特勒时期的德国,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文革时期的中国,波尔布特时期的柬埔寨,无一不是血流成河、人头落地,何致于此,崔卫平归因于恐惧,不只是被统治者恐惧,统治者一样恐惧:“统治者运用恐惧进行统治,这只是说对了一半;实际上统治者本身也处于恐惧之中……,于是恶性循环出现了——越是对公民实行强制,双方的恐惧感越增加,双方的恐惧感越增加,越是需要强制,此时社会处于一种奇怪的纠结状态:一方面是忍气吞声,是羞耻感和被压抑感,另一方面,却上狂妄自大,骄傲自满。”
      
      虽然崔卫平指出了人类自身种种的幽暗,但对怎么去除或者阻止人类身上的恶却没有提供答案,崔卫平翼希望于人类对自己灵魂的救赎渴望(《南京,南京》),人类美德的打磨,显得也有些太无力了吧,她不是不知道,许多的人从来没有天堂和地狱的概念,即使有也从来就不怕死了以后会下地狱。当然,这更可以归为人类的本身的恶,那就更没有解决的方案了。
      
      也许反思是人类唯一的出路,但好象反思是欧洲精神的传统,斯大林时期毁灭了无数的人,但造就了索尔仁尼琴这样的巨子,文革毁了无数的人,而我们的巨子又在哪里?
      
      
      发表于《能源评论》,请勿转载
      
      
  •     这是她序的题目。不小心打成“禁言”的年代了。
      不过没关系,现在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只要不反人类。
      蓝天里有一颗会唱歌的星
      不要杀害那个无辜的人
      专业与业余
      我与这个世界
      大家好好看吧
      如果没有时间读哈维尔的话
      我觉得读读崔老师的书挺不错
      力挺我的老乡
      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人格
  •   个人感觉崔老师长于抒情叙事,弱于思辨,讲道理真不在行。“你的腹中有一千道光芒”写的跟励志文章一般。比阅读安兰德和阿伦特时的感觉差一大块。总体失望。
  •   嗯,跟阿伦特和安兰德没法比
  •   我看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_- !
  •   赞同,大一的时候买的这本书,看的时候就感觉文字很累人。当初以为是自己修为不够……然后现在大四再翻,依旧看不进去……一句话很难坑,不流畅
  •   把通俗的道理写得复杂化,翻了翻就扔一边了
  •   同感同感!
  •   是啊,这也是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的感受,觉得身体中有一丝一缕地土壤松动的感觉。
  •   读的时候,还是能浮想联翩的。
    之后还是归于沉寂。沉默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