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作者:任汝芬 编 页数:17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任汝芬2011考研政治考点识记》围绕识记什么、怎样识记的主题进行编写,每部分内容都按照其逻辑结构分为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内容都有图表和考点的理论总结,以☆标注最重要的考试点,以△标注比较重要的热点考点。 《任汝芬2011考研政治考点识记》属于帮助考生识记考查内容的参考书。可供2011年考生在掌握各部分主要理论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作者简介
任汝芬,男,籍贯四川,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哲学,思想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宣传与研究工作,同时还进行全国五种政治理论统一考试的研究与辅导工作,效果卓著;在工作中一贯遵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古训,尽职尽责,多次被广大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1992年被学校授予”三育人”十佳称号;在二十六年考研政治理论的辅导与研究中,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深受全国广大考生的欢迎与信任。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I 总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Ⅱ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三、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Ⅳ 科学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二、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 总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基本理论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个布局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条件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I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后果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三、辛亥革命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二、土地革命战争(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三、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四、解放战争时期(为新中国而奋斗)Ⅲ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1949-2007)一、社会主义革命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四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I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Ⅱ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二、三大领域的道德规范Ⅲ 社会主义法律教育一、三大领域的法律规范二、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三、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第五部分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I 形势与政策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二、年度(2009年11月2010年10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Ⅱ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一、认识和判断二、对策和主张
章节摘录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含义 (1)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和影响自然界的能力,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历史性。生产力的构成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2)生产关系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支配着人们的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社会关系。 狭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的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是最基本的。☆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两者的矛盾运动,就形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也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规律。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