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孙科炎 页数:182 字数:127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序2005年11月,一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离世,留下数十部煌煌巨作供我们学习。这是影响全世界的财富。在世界范围内,德鲁克组织管理思想一直通行于商界、学界、政界。中国人对德鲁克其实是很熟悉的。德鲁克的作品一直出现在很多人的书柜或案头,他本人作为现代经验管理理论的开山鼻祖显然也始终受到崇敬。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撰写《德鲁克:管理者七任务》和《德鲁克:工作五要求》这两本书?写作这两本书有三个目的,这三个目的也与我们现在大多数读者普遍面临的问题息息相关。1.为普通工作者提供一个快速熟悉德鲁克思想的窗口,以便改善自己的工作状态不难发现,德鲁克的社会学和组织学思想既深刻又庞杂。要理解这些思想,需要相当敏锐的意识,也需要深入思考的耐心。这对于非专业的工作者而言具有一定难度,因此不少人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理解仍然停留于表面。事实上,德鲁克就各类问题有过广泛的论述,其中当然也包括管理者应该怎样做好管理工作,职员应该如何执行自己的组织任务。但是,德鲁克对这些问题的论述散见于他的不同著作中,分散在不同的主题当中。这使很多人来不及细细思考和总结,也就更谈不上精准、全面地理解和执行德鲁克对我们的指导了。因此,我们希望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即基于对德鲁克著作的深入解读,集中、分类并剖析他在这方面的理论和见解,从而对管理者和职员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进行一次系统的阐述,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得更透彻、更全面,在行动上产生更大的助益。2.将我们的问题与德鲁克的指导进行对比,进而明确自身存在哪些需要改进之处,并学习具体改进方法第二个目的,是针对我们现阶段的问题进行反思。德鲁克指出,“现在的职员必须学会用优势生存,而且必须发现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德鲁克提醒管理者,“要放眼未来,因为保持现状是行不通的”。这些指导思想都很容易理解,但具体应当如何践行?实际上,在我们的组织生活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一般职员,大多是凭感觉行事,我们只是模糊地感觉应该是怎样,却很少真正把类似的判断融入行动当中。德鲁克则认为,这一切都应该用科学的手段实现,例如发现优势,必须通过反馈评价的手段不断挖掘优势所在和优势的价值。而放眼未来,我们通常认为这是眼光问题。但按照德鲁克的说法,这不但要靠眼光,而且要有意识地否认过去,要不断地把“过去”抛弃掉,这种思想叫做“系统性放弃”。显然,如果没有放弃过去,那么面向未来就有可能是新瓶装旧酒,将是不够彻底的;反之,当彻底地放弃了过去,未来则必然会以另一种面貌出现。3.帮助企业改善管理者和职员的综合职业素质,形成一支有竞争力的队伍如同希望这两本书能够引发读者反思自身的问题一样,我们同样希望企业决策者们意识到:我们今天已经走进了一个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一个企业的抱负和追求,必须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基础,并依赖他们去努力实现。这个要求在过去或许并不突出,但在今天绝对是不容小觑的。因此,改善队伍的综合职业素质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任务。那么如何改善呢?我们可能采用很多方法,包括建设学习型组织,培育无障碍、无边界的交流环境,但是我们总是需要一个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也正符合德鲁克所思考的“管理者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职员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这些主题。所以,我们认为德鲁克对这些问题具体而又现实的思考,可以作为有力的支撑和借鉴。最后,向德鲁克致以敬意,也向中国的企业和职业工作者们致以祝福,祝愿读者朋友们在工作中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孙科炎2012年6月
内容概要
德鲁克对于员工在工作中进行自我管理提出了五项要求:用优势生存,让工作富有成效,出现在正确的地方,创造有意义的贡献,以及恰当处理协作关系。它们已经并正在被众多实践验证,也必然在今后继续发挥作用。《德鲁克工作五要求》正是围绕这五项要求,以德鲁克的理论为契机,结合现实案例,对各项要求的内涵逐一进行了细致解读,以助职场人士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作者简介
孙科炎,北京华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企业经营管理、项目策划咨询实战派专家,对组织经营管理、企业群体行为等问题颇有研究,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工业生产管理、文化产业创意等多种项目的组织与策划。作者近十年来潜心研究管理学和心理学,出版相关著作十多部。
书籍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用优势生存
分工法则与优势原则
工作成效,在于发挥优势
管理好自己的能力
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不要在弱点上浪费时间
集中精力发挥优势
努力增强自己的优势
杜绝井底之蛙的傲慢
第二章 让工作富有成效
如何把事情做好
做事方法的缺陷
知识工作者的问题
用恰当方法提升成效
对方法适用性的判断力
克服工作中的坏习惯
一堂时间管理课
要事优先的合理排序
第三章 出现在正确的地方
必须找到正确的位置
应该或不应该属于哪里
尽可能早地做出决定
符合实际,而非好高骛远
必须要胜任
如何对待新任务和新机会
在擅长的领域持续成长
第四章 创造有意义的贡献
卓越,要用成果贡献说话
不能满足于任务和指令
“想做什么”并不重要
与企业的长远目标相结合
问题一:能做出什么贡献
问题二:应该做出什么贡献
为自己的贡献界定标准
第五章 恰当处理协作关系
如何协作你的老板
尊重每一位伙伴
了解对方的工作方式
适应对方的习惯
沟通不是需求,而是责任
培养相互信任的责任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章 让工作富有成效一些管理者往往缺乏工作上的高效率。他们普遍才智较高,富于想象力,并具有很可观的知识水平。可是这些才智、知识和想象力似乎与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些人才华横溢,但他们的工作效率却往往低得令人咋舌。——彼得•德鲁克如何把事情做好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说过:“智力、想象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只有通过管理者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我们在现实工作中也发现,人们越来越关注做事的成效问题,希望自己能够凭借卓越的成绩获得他人认可。然而困惑也随之而来:为什么每天都非常忙碌,结果却往往劳而无功?感觉付出了很多,为什么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则笑话。有个人非常喜欢钓鱼,他所有的休闲活动就是钓鱼。一天,他带着自己的渔具,找到一处平缓的湖面。然后,他给鱼钩上饵,抛下鱼线,开始耐心地等鱼上钩。但是,他在那里钓了两个小时,也没有一条鱼上钩。突然,背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这里没有鱼!”十分专注的他毫不理会那个声音,依然在那里继续钓鱼。一个小时后,他又听到了那个声音:“这里没有鱼。”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处可以钓鱼的地方,怎么能轻易放弃呢。于是,他继续盯着鱼线,耐心地等待鱼儿上钩。两个小时后,那个声音再次响了起来:“这里没有鱼。”他不能不理睬这个声音了。他谦卑地问道:“您是上帝吗?”“不,我是这里的清洁工。”笑话好笑,却不可一笑了之。因为很多人在工作中就如这位钓鱼爱好者一样,做事不懂得思考,一味蛮干,每天忙碌不堪,最终却不见成效。在当今这个时代里,人们重视过程但更重视成效。最初人们也许会为其刻苦努力而表示欣赏,但是长期的工作成效不佳也会使人对其能力产生质疑。人们之所以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排除个人努力程度、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还可能会受到方法不当这一因素的影响。换言之,要想让工作达成预期目标,选对做事的方法至关重要。一个名叫洛维格的穷人走进了美国大通银行,但没过多久又走了出来,因为银行工作人员见他贫穷而拒绝提供贷款。后来,他想了很多办法,终于见到了银行总裁。他对总裁说了自己的构想,当他通过贷款购买到货轮后,会立即将之改装成油轮,并且他已将这艘尚未买下的船租给了一家石油公司,而石油公司会每月付给他租金。同时,他提出,可以把租约交给银行,由银行去向石油公司收取租金,这便等于在分期付款。许多银行认为洛维格的想法可笑至极,并且他本人毫无信用可言。但是,大通银行总裁认为:虽然洛维格一文不名,谈不上信用,但是那家石油公司信用度很高,如果带着租约去向石油公司按月收取租金,还是比较稳妥的。大通银行同意按照洛维格所建议的方法提供贷款。几年后,洛维格的贷款全部还清,成了真正的船主。可见,仅仅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或应做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做事的结果还受到做事方法的影响。如果未能选对做事方法,即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最终可能只是在做无用功。选对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屡败屡战”表现了一个人百折不挠的精神,但“屡战屡败”则很有可能意味着他没有选对方法。德鲁克曾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要努力改善自己做事的方式。对于那些不适合个人表现的工作,应力求避而远之。对不适合的做事方法,更要极力避免。当然,除了确保实现预期目标外,正确的做事方法还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说,在付出同等努力的情况下,正确的做事方法会帮助行为者取得更为突出的成绩。很多成功者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比一般人多出数倍的工作量,解决更多的难题,大多是由于他们采用了正确的做事方法。一家大型连锁超市计划在某小区附近设立新店,于是决定招聘销售部主任。考题只有一个:在两天时间内调查清楚小区的购买力情况,用时短、信息准确者受聘。上午9点整,所有求职者准时出发。第一位交卷者王强是在当天13时交卷的,随后陆陆续续有人送交答卷。至第二天规定的截止时间,共收回有效答案62份。求职者们为了最快地获得最准确的调查结果,采用了多种方法:有人采取了直接询问法,站在小区大门外,对进出的住户直接进行采访,询问相关问题;有人采取了抽样调查法,取小区内10栋楼的单数,再取每栋楼的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再取两个房号,查明每户家庭的人口、收入、消费支出与结构,再根据这组数据得出结论;还有人采取电话调查法,向每家打电话,征得同意后,逐项加以询问。这种方法调查者不至于劳累,只是电话费耗费了不少。最后,人事部经理宣布了最后的人选名单——最早交答卷的那位求职者。因为他的调查所得出的结论与其他人的结论基本一致,但所用的时间却大大少于其他人。这位成功的求职者在其发言中阐述了自己的调查过程:“我没有接触小区里的任何一个人,但是我仔细察看了小区里的所有垃圾箱,根据垃圾的数量、包装、品牌,得出了这个小区总体消费水平的大致数字。”在工作中,人们每天都会遇到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不同,最后取得的结果也会不同。瞄准目标后,选择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述事例为例,这位求职者之所以胜出,正是因为他将“时间最短、信息准确”视为目标,所以,他抛弃了传统的直接询问、抽样调查、电话调查等调查方式,选择了一种最为快捷准确的方法——观察生活垃圾,并由此做出推断。这种方法帮助他高效地完成了调查任务。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要想最快速且顺利地抵达罗马城,就要求行路者具备一定的智慧。选对方法,才能把事情做好。
编辑推荐
孙科炎编写的这本《德鲁克:工作五要求》内容皆围绕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展开。 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的内容是用优势生存,重点阐析了对个人优势的发掘与管理。第二章的内容是让工作富有成效,告诉人们如何提升工作效率,特别是针对知识工作者。第三章的内容是出现在正确的地方,所论述的主要是个人职业定位问题。第四章的内容是创造有意义的贡献,我的贡献是什么?第五章的内容是恰当处理协作关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