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线装书局 作者:老湾
内容概要
“道”即宇宙关系的过程形式
——代自序
言及《老子》之“道”,总是难免其玄学色彩。能否运用当代语言将“道”说得十分清楚明白?能否彻底消除“道”的玄秘色彩使之透明化?个人认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是笔者写作本书的最原始动机。
其次笔者还认为,《老子》不仅是一本哲学著作,还建立了完整的哲学体系,笔者据此将它命名为“道哲学”。所谓“道哲学”,不仅是指“《老子》是一本以‘道’为核心概念的哲学著作”,更是指“《老子》以‘道’为核心概念,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还原“道哲学”体系,成为本书的最高目标。
最后笔者还认为,前人之所以没能还原“道哲学”,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来描述“道”,是因为前人没能很好地区分出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在哲学元问题、哲学思考方式以及话语方式上的诸多不同。
笔者坚信自己能还原“道哲学”,是因为发现了“和谐关系哲学”及其核心概念“宇宙关系”(参阅拙著《存在即关系》和《只是资本论》两书,线装书局2010年、2011年出版)。《老子》之“道”就是宇宙关系的过程形式,而西方哲学更注重宇宙关系的构成形式。
一、“道”不是宇宙万物的本体
先看《老子》之“道”的原始来源。“道”的原始来源有两个,一是道路之“道”,名词,二是言语之“道”即说出,动词(注1)。至于第三个来源“道路神崇拜”说,因缘于道路,故可归入第一个来源。《老子》之“道”当然不是指道路,更不是指言语,但肯定与道路、与言语有关联性。如果将《老子》之“道”视为意义,则词汇之“道”(准确的说,是词汇之“道”的语义)即为符号。寻找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联性,就需要寻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似点甚至是共同点。
道路和言语的共同点有二:一是过程,二是方法。作为名词的“道路”呈现为空间上的方向性,作为动词的“说”本身则具有时间上的一维性(语言在时间上是一维的),据此可以推定,《老子》之“道”(作为哲学概念)原本就有“过程”的含义。此外,道路是可走的,语言是可说、也可听的,它们都是为人所用的,故作为哲学概念的《老子》之“道”原本还有“方法”的含义。
作为最高哲学范畴的“道”也因此而被赋予两大特性:一是过程,二是方法。《老子》之“道”从词汇之“道”中,准确的说是从词汇之“道”所借来的意义中感染上了“过程”和“方法”这两个特性。你也可以说成是:所借词汇之“道”(分别作为名词和动词)的两个特性,“映射”为《老子》之“道”(作为哲学概念)的两个特性。需特别声明一点,这一结论是笔者从《老子》哲学系统中考察出来的,上述推导过程只是一个引子和旁证而已。
《老子》通过“道”的“过程”特性,将宇宙间的万物统一在“道”运动的过程中,道生万物与有无相生等命题注重的是万物演化的过程,而不是宇宙万物的物质构成。“过程”因此成为《老子》哲学也即道哲学关于宇宙连续性和方向性统一的基础,“道”也因此被赋予了连续性和方向性的含义。连续性体现在道生万物和万物复归于道的过程中,方向性呈现为道从太阴而出和“万物负阴而抱阳”(而不是相反)的时间箭头。
道哲学首先是关于万物演化过程的哲学(即“过程”),其次是关于主体在宇宙演化进程中如何同自然秩序(即“道”)相和谐统一的哲学(即“方法”)。由此可以推定,“道”不是宇宙万物的本体物,也即不是存在的本体物和构成物。所谓存在的本体物,是指全部存在的基本构件,宇宙间的全部存在都是由某些个本体物构成的,宇宙这间大厦也都是由这些基本砖块堆砌而成的。存在的本体物大致可以被描述为全部存在的终极构成物。至于有人将“道”误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体物,则是受西方哲学的思考方法误导所至。
此外,《老子》又通过“道”的“方法”特性,将“道”统一为能够为人所用的对象物。“道”并非是关于纯粹客体物的“道”,而是作为主体掌握客体的方法之“道”。“道”本身就是“方法”,就是与人相统一的、能为人所用的“方法”。“道”也因此实现了人的世界和物的世界的统一,实现了社会秩序和自然秩序的统一。该统一成为道哲学的前提,成为《老子》立论的基础;反过来说,如没有实现该统一(尽管现实可能与之相反),则道哲学也就没有了可能。
正因为“道”的“方法”特性,使得“道”本质上属于被人污染了的物,而非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前的纯净物。尽管《老子》说过“道”先天地而生,“象帝之先”(注2),但“道”依然属于被人所掌握了的对象物——只是人已经把握到了“帝之先”而已。人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恰恰是因为通过“道”。
二、“道”开创了中国的过程哲学
《老子》所建立的道哲学,本质上是关于存在者不断变化的过程哲学,而不是关于存在者内在结构的构成哲学。将老子的“道”和泰勒斯的“水”进行比较,我们就能很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水”直接就是客体本身,“道”则从来就不是客体本身,而是人置身于其中且与之和谐的对象物和工具;“水”强调的直接就是物体的内在构成,而“道”强调的绝对不是物体的内在构成而是物体的运动过程;“水”通过物质上的构成,建立起宇宙万物间的统一和连续,而“道”则通过物体在时间上的运动,建立起宇宙万物间的连续和统一;“水”通过万物间的物质统一而实现了万物间的时空连续,“水”成为万物的始基,“道”则通过万物间的时空连续而实现了万物间的物质统一,“道”成为万物的来源即最初的“过程”;“水”是有形的,也是有结构的,可进入其内部进行分析的,而“道”则是无形的,没有结构的,因而你只能是站在它的外部对它进行整体观照;“水”有形且可流变为万物之形,构成统一在先,过程连续在后;“道”无形,万物因得“道”而赋形,过程连续在先,构成统一在后。
“水”和“道”的上述差异,决定了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路线差异。西方哲学一开始就致力于寻找宇宙万物的内部构件,中国哲学一开始就追寻宇宙万物的变化过程。“道”非纯粹之物而是为人之物,所以中国没有纯粹理性哲学而只有实践理性哲学;“水”为纯粹之物而非为人之物,所以西方的纯粹理性哲学先于实践理性哲学。
道哲学的诸多思想来源于《易经》。《易经》就不是讲物质构成的,而是讲演变过程的。“易”的本意就是“变”,“通古今之变”乃是《易经》的目的所在,阴阳则是描述“变”的两个基本元素。根据“一阴一阳之谓道”(注3),结合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注4)及“道”从太阴而出的思想(注5),大致可以将“阴”描述为事物的过去状态,将“阳”描述为事物的未来状态,而“阴阳结合”就是当下状态。所谓“负阴”就是背“负”着阴,所谓“抱阳”就是怀“抱”着阳,而负阴抱阳的宇宙万物又总是不断向前的(“道”本身也总是向前的)。因此,任何相对于当下和未来的过去都属于阴,而任何相对于过去和当下的未来都属于阳,依“道”运行的任何万物在任何时候都是“负阴而抱阳”的,作为万物之源的“道”当然只能是从太阴而出了。至于“五行”之说,实则是万物之“行”的五个阶段和五个状态;《易经》中的卦象,显然属于“五行”之说的精细化和具象化。
过程哲学不是时间哲学,构成哲学也不是空间哲学。过程哲学实现了时间的空间化,金木火水土“五行”演变为东西南北中“五位”,重过程哲学的中国人反而特讲究空间方位,“面南背北”定格为中国人的空间理想。构成哲学则实现了空间的时间化,重构成哲学的西方人反而特别痴迷于时间,从赫拉克利特到海德格尔、爱因斯坦,都在致力于诠释时间之谜。究其原因,我们大致可以透过斯蒂芬•霍金所描述的宇宙光锥身上找到答案。
将宇宙(乃至任何物理事件)描述为一个漏斗形光锥,其垂直截面就是一个倒立着的等腰三角形,宇宙从底部的三角形顶点出发,时间箭头表面上是垂直向上而实际上是向下的“虚时间”箭头在起作用。图像中的空间位置和尺寸,都是由对应的时间点决定的(注6)。这正是西方哲学所描绘的时空图像。而该光锥的水平截面正好是一个圆形,中国的阴阳太极图和阴阳五行说隐藏于其中。作为过程的时间是被空间定义着的、且可无限循环,所有的存在都是统一的即“天人合一”,宇宙万物周而复始。中西方哲学在斯蒂芬•霍金的宇宙(和事件)光锥中融为一体,也在宇宙关系中融为一体。
三、“道”即“宇宙关系”的时间形式
现在来看看什么是宇宙关系,我们先从物质开始,以“水”为例。“水”为何物?“水”在现代科学话语中等同为水分子,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进而由原子核、电子构成,原子核又可分裂为质子和中子,而所有的粒子又都是由夸克构成。夸克能否再分?无人知道,也就无人知道“水”是什么。推而广之,我们也就不能确切地知道任何物理存在。再进入到时空话题,以线段为例。如用某一线段表示一段时间或空间,它是不是无限可分?同样是无人知道。由此而来的结论是,我们无从知道时间和空间长度的确切含义。
上述问题可合并为连续与离散的统一问题。任何存在当它作为独立的存在者存在时,它总是离散的;但它同时存在于宇宙之中,它和宇宙间的其它存在之间又是连续的。任何存在都是连续与离散的统一。离散可通俗地表述为间断性,连续可通俗地表述为不间断性。但“不间断”并不意味着“不间断”的部分是密不透风的铁板一块,而是意味着其内部可无限分割。也就是说,离散是因为不连续而离散,而连续则是因为其内部可无限离散而连续。
离散与连续的统一本身被笔者描述为“关系”,任何存在都是连续与离散的统一,因此任何存在都可以被表述为“关系”,简称“存在即关系”。将“存在即关系”命题上升到宇宙层次,就可以得出“宇宙关系”命题。它意味着:一,宇宙不是以个在的形式存在着,而是以关系形式存在着。个在即意味着离散,关系则意味着连续与离散的统一。二,宇宙和关系融为一体,合称“宇宙关系”,宇宙之外无关系,关系之外无宇宙。我们唯一能确定的真实存在,只有宇宙即宇宙关系。三,除宇宙关系外的任何存在都是不真实的,都只能是宇宙关系的偶然形式和个别形式,只是因为它们总是被宇宙关系定义着,而获得相对真实。
显然,宇宙关系的时间形式就是“过程”,而宇宙关系的物质形式就是“构成”。倒推回去,“道”就是宇宙关系的时间形式和过程形式,而“水”则是宇宙关系的物质形式和构成形式。宇宙关系本身则是连续与离散统一的宇宙形式,是斯蒂芬•霍金事件光锥图像的宇宙形式,并实现了中西方哲学的统一与融合。
因此,“道”本身是“有”的,即是存在着的;但它同时又没有见出具体的存在物,它绝对不是任何具体的存在物,所以它又是“无”的,此处的“无”意即“关系”、意即“非个在”;但“道”又绝对不是虚无,将“道”理解为虚无是对道哲学最为严重的误解。“道”本身是“有”和“无”的统一体。
此外,“道”的“方法”特性告诉我们,“道”是被人掌握了的宇宙关系,因而“道”属于与人相统一的宇宙关系的时间形式。“道”系借用个在物“道”的词汇而来,《老子》采用的是个在化的语言,因而“道”又属于个在化的、朴素化的宇宙关系。综合以上观点,“道”可以描述为:被人掌握了的个在化、朴素化的宇宙关系的时间形式和过程形式。
那么“道”又是如何化生万物的呢?答案是通过“一”,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注7)。至于“一”本身则是“夷”(因空间距离的远而“视之不见”)、“希”(因能量的稀薄而“听之不闻”)、“微”(因体积的小而“搏之不得”)三者的统一。“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意思是说事物的“夷”、“希”和“微”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无穷端三者混而为“一”(注8)。这样的“一”作为时空、能量和物质的统一体,和当代物理学的基本粒子思想是非常相通的。《老子》不仅通过“一”将宇宙万物统一起来,还通过作为宇宙万物的终极构件的“一”赋予“有”和“无”以新的内涵。“道”和“一”的“有”都只是普遍意义上的“有”即存在,而非具体意义上的“有”即个在。“一”本身也还不是具体的个在,也还不是个在意义上的“有”,只能是关系意义上的“有”,故依然属于“非个在”意义上的“无”。如将“道”描述为宇宙关系,则“一”可描述为:宇宙关系同具体个在之间的物质统一关系。至于“一”的数学意义(“一”等同为宇宙中的全部个在自己)被道哲学表述为“抱一”和“得一”的思想,意即任何存在者如果守住了自己(而非肆意妄为),也就同时实现了同“道”即宇宙关系的和谐。
四、“道哲学”的基本思想与当代意义
因为“道”是宇宙关系的个在化语言形式,而“道”本身又不是个在,故即使“道可道”,也只能是“非常道”,即不能用具体个在直接陈述它,而只能对它进行整体观照和侧面描述。当你用看个在的眼睛去看“道”的话,“道”总是无形的、即总是“玄”的。“玄”字的本意是黑色,延伸意为“无形”。
“道”即宇宙关系总是向前的,万物在宇宙关系中“负阴而抱阳”,过去时刻即为阴,未来时刻即为阳,当下时刻为“一阴一阳”,而作为万物之源的“道”也就只能是从太阴而出。
追寻《老子》之“道”玄学色彩的来源,就在于其个在化的语法规则,用个在化的语法描述宇宙关系,只能是隔山打牛,玄之又玄了。反过来说,如能运用关系语法,还原《老子》之“道”的宇宙关系特性,“道”也就随之透明化、并成功进入当代话题。下面我们尝试着运用当代话语诠释道哲学的基本思想及其对当代生活的指导意义。
道哲学的基本思想是“无为”和“自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人在宇宙关系中的长久存在,即为人赢得时间(由此可证道哲学作为过程哲学的基本特质——特此说明)。《老子》书中共有十二处提到“无为”,五处提到“自然”(注9)。其基本思想是,劝谕统治者们在“道”外“无为”,顺“道”而为。倘能如此,也就同时做到了“无不为”;倘能如此,也就实现了“自然”即自己守住自己;倘能如此,人和事就都可以长久。转换成关系语法,就是劝谕统治者在宇宙关系外不要肆意妄为,让道无所不为,万物皆与自己和谐,人也实现了与道的和谐。《老子》认为,人的肆意妄为是所有社会问题的终极祸根,没有人的肆意妄为则万物在道中自化。将“人为”视为社会秩序,将“道”视为自然秩序,道哲学的基本主张有二:一是主张社会秩序要实现与自然秩序的和谐;二是主张任何存在者都要自己守住自己即“自然”。这里的“自然”可以描述为存在者与自身关系的和谐,实现这一和谐的途径就是“抱一”和“得一”。任一存在者都实现了与自身关系的和谐,则同时且共同实现了同宇宙关系的和谐(此境界被《老子》描述为“大道”)。由此也可以看出《老子》的“无为”观和杨朱思想的渊源:杨朱的不拨(自己)一毛以利天下、且不损(别人)一毛以利自己的主张,可以描述为“无为”思想的具体形式和极端形式;而“无为”思想则是杨朱思想的一般形式和普遍形式。
道哲学作为系统的哲学思想,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主张,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最后集中谈论一下关系语法中的道哲学对当代生活的指导意义,其意义可表述为两大关键词:一是“关系”,二是“和谐”。每个人总是处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人类社会总是处在宇宙关系中,从历史中来,奔未来而去。能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或许会不再过分追逐那些不真实的个在物如财富、名誉等,而是致力于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实现社会秩序同自然秩序的和谐,最终实现与道的和谐,而其途径则是从守住自己、也即实现与自身关系的和谐即“得一”开始。倘能如此,则诸多社会问题、人类共同的环境问题都有可能得到缓解直至被彻底解决。道哲学也因此而深刻,因此而伟大。
五、本书的蓝本、结构和道哲学语境特征
1、本书的蓝本
《道德经》、《老子》、《德道经》名称各异,实则同源。但版本之多、差异之大、理解之南辕北辙,令人无所适从。至于译注更是多达数千余种,即使奉以毕生精力,也难以彻底理清其端倪。
但笔者认为,只要能掌握“道”的秘密,无论是面对原作或译注,我们都能从考据学的藩篱中成功出走。所幸的是笔者认为自己做到了,老子之“道”的秘密就是原始、朴素和个在化的宇宙关系,是宇宙关系的过程形式或时间形式。也正是基于这一理由,本书才成为必然。
因此,本书也就不再特别注重原著的考据工作,但选择参考蓝本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笔者选取了如下三种。一是何新先生的《宇宙之道——新考》,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二是孙雍长先生的《老子注译》,花城出版社1998年版、2008年第5次印刷。三是杨润根先生的《发现老子》,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2005年第六次印刷。
三著各有特点。孙著长于考据和资料,可视为考据研究之代表,缺点是新意略显不足。杨著长于哲学分析,企图还原《老子》一书的哲学价值是其追求,但其所用工具皆从西方哲学中俯拾得来,因而缺乏系统性。何著长于思考,且以思考统领考据而不是相反,其断句和错简处理甚有新意,其哲学解释多流于一般。以笔者陋见,以上三著或可代表道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或三种形式:孙著重考据,何著重思考,杨著重哲学。由考据而至思考再至哲学,应该是道哲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也给了笔者很大的信心。在此一并说明,谨向三位著作者致以敬意和感谢,在接下来的引用中恕笔者不再一一赘述。
细心的读者或许会问,为何不选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本《老子》作为蓝本?该本依孙雍长先生推定,当抄写于汉高祖时期及以前。只是笔者以为,该本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当属于贵族们的修身读物,已篡改了道哲学劝谕最高统治者的本意。
2、本书的结构
本书分为三卷。上卷为“道哲学引论”,着重剖析道哲学的基本构件和基本框架。中卷为“道哲学释义”,逐章逐句先翻译并注释原文、再还原道哲学理论并进行哲学批判。下卷为“道哲学批判”,依据真善美三大关系的统一理论,整体还原道哲学的真论、善论和美论,并在此基础上展望道哲学的当代及未来意义。后记《老子出关了,后果很严重》,当是理解本书、也是理解道哲学的基础材料,读者可先行阅读。
本书的结构和顺序既受制于《老子》一书的结构,尤其是中卷“道哲学释义”部分;也缘于关系哲学的语法规则,即使是中卷里的诠释内容也不例外。完整还原《老子》一书的逻辑结构,已经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着理清其中的逻辑联系,还是极有可能的事。尽管其中难免有主观成分,但如能自圆其说,即有可取之处。
至于“道哲学释义”部分中的“编者按”有两大来源,一是后人“错简”的内容,二是被笔者疑为后人增补的内容。笔者认为,《老子》中的错简皆属后世编者有意为之,以错入文字诠释错简之前的文字,成为《老子》的一大特色,并因此强化了相关部分的内在联系。至于“笔者按”则属于本人依据关系语法进行的发挥,意同补遗。如有错误和不妥,责在笔者。
3、道哲学的语境
最后谈一谈道哲学的四大语境特征。这对我们正确理解道哲学的完整性、时代意义和哲学高度,都很有帮助。
第一个问题是,老子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此问题构成了道哲学语境的第一个特征。它包括:写给谁看的或者是说给谁听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笔者给出的答案是,主要写给统治者尤其是帝王们看的,目的是劝谕统治者“无为”,即劝谕统治者们在“道”之外、也即宇宙关系之外不要肆意妄为。道哲学是写给最高统治者看的伦理实践哲学,其中包括了关于道和德的基本理论,关于政治理念、制度设计、统治者的人格修养等诸多话题,目的是为了建立“无为而治”的理想国。甚至可以视之为中国乃至东方的《君主论》,整整比马基雅维利早了两千年!
至于道哲学被后人误解为“君人南面之术”(注10),甚至被韩非子从中发展出法家的“阴柔之术”,都不是《老子》的本意,但可以旁证出《老子》一书的劝谕对象为帝王无疑。至于今人依据《老子》的“无为”之言,就贸然推断出道哲学的消极与后退特征,同样属于误解。因为劝谕统治者“无为”与退守,和著作者思想是否消极,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话题。
由此而来的必然要求是,将道哲学还原到先秦诸子的世代背景中,还原到道哲学所面临的时代语境中。正是源于对道哲学时代语境的思考,笔者发现道哲学乃至整个先秦诸子思想都有两个先天缺失的话题:一是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前的“真”的话题,二是君权天授的合理性话题。它们或被提前回避了,如儒家和法家(至于儒家的“吊民伐罪”说,是在说明先圣而非论证当今,特此说明);或语焉不详,如道家和墨家。笔者认为,真善美三大知识系统作为统一体不可或缺,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不仅会直接导致知识系统本身的残缺,还会引发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完整等更多问题,进而导致人的本质的残缺。至于“真”的知识的缺失,还会导致“善”的知识和“美”的知识的不真实甚至虚伪。道哲学乃至先秦诸子思想都存在有这样的两个先天缺失的话题,成为道哲学语境的第二大特征。
《老子》在“第七十章”反复强调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由此引出了道哲学语境的第三个特征——个在化语法以及由此而来的传播困惑(或许还与后世有意篡改有关,但这已不属于本书话题——特此说明)。原本“甚易知、甚易行”的道哲学,为何被后世读者神秘化、玄学化了?答案是它的语言工具有问题。道哲学的语言是个在化的语言,“道”也因此获得了一种个在化的形式,甚至被人误解误读为个在物,而非关系语法中的关系形式。但“道”本身又恰恰是关系而非个在,被个在形式所描述的“道”既无形、更无结构,因此只能对它侧面描绘,而无法直接定义它;只能对它进行整体观照,而无法进行内部分析。“道”也因此而神秘化。
与第三个语境特征相关的是其第四个语境特征,即道哲学的整体叙事方式。古汉语是整体叙事的语言,古人特有的整体思维方式、赋比兴传统和汉字本身的表意功能,为整体叙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又因为道哲学的劝谕对象是最高统治者,其劝谕方式有相当一部分是隐晦的,整体叙事也为这种隐晦劝谕提供了便利。由此而来的两个后果是:道哲学中的大多数命题其含义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覆盖至真善美三大领域;为后人对道哲学的精确理解制造了困难,众多歧义也由此而生。
劝谕统治者、两大话题的先天缺失、个在化言语法则、整体叙事方式,共同构成了道哲学语境的四大特征。将道哲学理解为对最高统治者的劝谕,而非帮他们出主意,是正确理解道哲学的出发点。将个在语法还原成为关系语法,道哲学因此而透明。增补上两个先天缺失的话题,道哲学因此而完整。认识到道哲学的整体叙事方式,就能认识到道哲学的丰富性。做完了以上四项工作之后你将会发现,我们实际上已经还原了一个先秦哲学家的思想高度,道哲学也因此在现代话语体系中,在世界哲学话语体系中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复苏。
注释:
注1:何新著《宇宙之道——新考》。
注2:《老子》第四章。
注3:《易经●系辞上传》。
注4:《老子》第六章。
注5:《老子》第四十二章。
注6:详见《时间简史》。
注7:《老子》第四十二章。
注8:《老子》第十四章。
注9:孙雍长著《注译》。
注10:《汉书●艺文志》
作者简介
老湾,本名章龙飞,60后男,汉族皖籍,安徽师大中文系毕业,当过教师、记者,服务过内地及境外媒体,现供职于影响力中国网。 原创“和谐关系哲学”——继本体论哲学、认识论哲学、(人本)实践哲学、语言(分析)哲学之后的人类“第五种哲学”。著有“和谐关系哲学丛书”之一《存在即关系》、之二《知识资本论》、之三《审美关系论》和《道哲学:老子之“道”的哲学》及《关系哲学讲义》等,发文有《中华文化的复苏、创新与复兴》等。 关系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存在即关系”,核心概念是“宇宙关系”。将存在连同存在者都描述为相应的关系而非个在,被称之为“哲学的关系转向”,属于继认识论转向、人的转向、语言转向之后的哲学的“第四次转向”。
书籍目录
道哲学
老子之“道”的哲学
目 录
代自序:“道”即宇宙关系的过程形式
一、“道”不是宇宙万物的本体------------------------------
二、“道”开创了中国的过程哲学---------------------------
三、“道”即宇宙关系的时间形式---------------------------
四、“道哲学”的基本思想与当代意义---------------------
五、本书的蓝本、结构和道哲学语境特征----------------
上卷 道哲学引论
第一章 道哲学构件
道--------------------------------------------------------------------
无--------------------------------------------------------------------
有--------------------------------------------------------------------
“一” -------------------------------------------------------------
阴、阳--------------------------------------------------------------
多--------------------------------------------------------------------
大--------------------------------------------------------------------
天--------------------------------------------------------------------
常--------------------------------------------------------------------
和、同-------------------------------------------------------------
玄--------------------------------------------------------------------
妙、徼-------------------------------------------------------------
德、得-------------------------------------------------------------
知、智-------------------------------------------------------------
无为---------------------------------------------------------------
不争、不敢------------------------------------------------------
自然---------------------------------------------------------------
真、善、能、美------------------------------------------------
朴、小、柔、弱------------------------------------------------
动、静、虚、极------------------------------------------------
名(字)---------------------------------------------------------
第二章 道哲学框架
一、道哲学的基本结构---------------------------------------
二、道哲学的命题系统---------------------------------------
三、道哲学的逻辑系统---------------------------------------
中卷 道哲学释义
第三章 “道”之绪论
《老子》第一至十四章------------------------------------------
第四章 圣人之“道”
《老子》第十五至二十九章------------------------------------
第五章 侯王之“道”
《老子》第三十至三十七章------------------------------------
第六章 得“道”有法
《老子》第三十八至五十六章----------------------------------
第七章 用“道”有术
《老子》第五十七至六十九章----------------------------------
第八章 “道”之总结
《老子》第七十至八十一章-------------------------------------
下卷 道哲学批判
第九章 道之“真”论-------------------------------
一、“道”之本体论----------------------------------------------
二、“道”之认识论---------------------------------------------
三、“道”之价值论---------------------------------------------
第十章 道之“善”论
一、“道”之元伦理学-------------------------------------------
二、“道”之规范伦理学----------------------------------------
三、“道”之美德伦理学----------------------------------------
第十一章 道之“美”论
一、审美本质论--------------------------------------------------
二、审美形态论--------------------------------------------------
三、审美范畴论--------------------------------------------------
第十二章 “道”通未来
一、道哲学的全民意义------------------------------------------
二、道哲学的时代意义------------------------------------------
三、从道哲学到和策论------------------------------------------
后记:老子出关了,后果很严重
一、出关后三大后果---------------------------------------------
二、背后的根本原因---------------------------------------------
三、还原老子的本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