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将相大传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王艳军 线装书局 (2012-11出版)  作者:王艳军  

前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惟我中华,湍湍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兴亡多少事,情也悠悠,思也悠悠,不尽长江万古流。    历史的天空群星灿烂,或怒发冲冠,或荡气回肠,如大风悲歌,又如高山流水,即千年以降,其叱咤风云、慷慨磊落之气,尚纵横驰骋于二万里华夏大地,磅薄激荡于亿兆炎黄子孙心中。他们是千古帝王、历代名相、铁血将帅,他们是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的大人物。    据粗略统计,我国从远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近代伪满州国的溥仪,以及那些大大小小占山称王的人,近八百人。有的用血汗和刀剑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李世民如是,成吉思汗如是;有的用权术和心计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武则天如是,朱棣如是;而更多的是作为太子去继承父辈给的那一片浩无边际的天空。继承者中,有的如夏舛商纣那样用暴政去掩饰自己面对那片浩渺无际的天空而感到无所适从的颤栗;有的如李煜徽宗那样移情书画逃避面对那片天空的无可奈何与手足无措;更多的是躲在金銮殿里泡在温柔乡里憨态十足地享受着父辈留下来的一切;但也有一些人,提着自己的宝剑,面向那片浩无边际的天空与下面无数俯首的臣民,高喊:“舍我其谁!”比如,汉武帝。    在朝臣之中,宰相将帅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翻开历代宰相将帅用头脑和手脚描就的画卷,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有的才干超群,为一代之治政;有的智识平庸,无几多之建树;有的清风两袖,成一代之清流;有的卖官鬻爵,兴一朝之浊浪;有的直言敢谏,置项上人首于度外;有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    在几千年的中国政治舞台上,每一个封建帝王的兴起,每一个将相的败落,都上演了一幕幕权与谋的较量。有几度倾覆的厄运,也有屡经曲折的磨难,衰而复兴,巍然屹立。无论是灰飞烟灭的毁灭,还是一次又一次的转危为安,都让我们看到了智慧的力量。正是因为这股力量,我们才能欣赏到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威武雄壮的士兵、千千万万的过客,及其上演的一出出悲喜剧。    本书呈现的,是一个个在历史生态中遨游的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收藏在博物馆中的孤立的、冰冷的脱离了时代的名人标本。将一个人物放回他所在的历史生态之中,就会看到以往我们所忽视的一些内容:忠臣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是不是一定是好的?在固定的政治秩序下,如何打破僵局,谋求个人的发展?义正严辞的反对派,是不是真的愿意为他所认为的真理献身?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真的适合在政坛中生存吗?……他们演绎着中华民族进程的轨迹,充扮了自己不可缺少的角色。    这是一部讲述血色王朝帝王将相英雄名士的历史大书。这个最具文化风骨的时代,残酷与血腥,痛苦与逍遥,时刻都在演绎多角度深层次地解说五千年历史的谜案、奇人、奇事!

内容概要

《帝王将相大传(图文珍藏版共4册)》是一部讲述血色王朝帝王将相英雄名士的历史大书。这个最具文化风骨的时代,残酷与血腥,痛苦与逍遥,时刻都在演绎多角度深层次地解说五千年历史的谜案、奇人、奇事!
《帝王将相大传(图文珍藏版共4册)》呈现的,是一个个在历史生态中遨游的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收藏在博物馆中的孤立的、冰冷的脱离了时代的名人标本。将一个人物放回他所在的历史生态之中,就会看到以往我们所忽视的一些内容:忠臣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是不是一定是好的?在固定的政治秩序下,如何打破僵局,谋求个人的发展?义正严辞的反对派,是不是真的愿意为他所认为的真理献身?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真的适合在政坛中生存吗?……他们演绎着中华民族进程的轨迹,充扮了自己不可缺少的角色。本书由王艳军主编。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一代帝王  秦始皇赢政  秦二世赢胡亥  汉高帝刘邦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汉武帝刘彻  新帝王莽  汉光武帝刘秀  汉明帝刘庄  汉和帝刘肇  汉献帝刘协  魏武帝曹操  魏文帝曹丕  蜀汉昭烈帝刘备  吴大帝孙权  晋武帝司马炎  汉光文帝刘渊  汉昭武帝刘聪  后赵高祖石勒  前秦宣昭皇帝苻坚  宋武帝刘裕  宋文帝刘义隆  宋前废帝刘子业  齐高帝萧道成  齐东昏侯萧宝卷  梁武帝萧衍  陈武帝陈霸先  陈后主陈叔宝  北魏道武帝拓拔珪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北齐文宣帝高洋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杨广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圣神皇帝武则天  唐中宗李显  唐睿宗李旦  唐玄宗李隆基  唐宪宗李纯  后梁太祖朱全忠  后晋高祖石敬瑭  后周太祖郭威  后周世宗柴荣  南唐后主李煜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宗赵炅  宋真宗赵恒  宋仁宗赵祯  宋徽宗赵佶  宋钦宗赵桓  宋高宗赵构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夏景宗李元昊  元太祖铁木真  世祖忽必烈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明英宗朱祁镇  明宪宗朱见深  明孝宗朱祐樘  明武宗朱厚照  明世宗朱厚熄  明神宗朱翊钧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检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清世祖福临  清圣祖玄烨  清世宗胤稹  清高宗弘历  清宣统帝溥仪第二部分  历史名相  商鞅传  管仲传  李斯传  萧何传  诸葛亮传  魏征传  房玄龄传  狄仁杰传  李林甫传  杨国忠传  赵普传一  王安石传  蔡京传  秦桧传  耶律楚材传  张居正传  严嵩传  曾国藩传第三部分  传奇名将  孙武传  白起传  王翦传  韩信传  郭子仪传  岳飞传  戚继光传  左宗棠传

章节摘录

自古以来,立太子都会引发各种情况,因为这意味着重新分配统治集团的利益,所以,每个皇帝都为了这桩麻烦事而发愁。从登基的那天开始,景帝就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储位问题。    景帝一共有16个儿子,但没有一个是正妻薄皇后所生,薄皇后是祖母薄太后的娘家孙女,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太后一手指定的。由于薄皇后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于是各路人马便开始了明争暗斗。    首先出来的是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窦太后一向疼爱这个儿子,既然薄氏无子,而刘武又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有贤王之名,按窦太后的意思,景帝驾崩之后,最好是由梁王继承大统。    这事说起来汉景帝自己也有责任。    公元前154年,也就是七国之乱爆发前夕,当时景帝尚未立太子。一天,梁王入朝觐见景帝,景帝摆开筵席招待他,二人喝得高兴,不知不觉就醉了,景帝乘着酒兴说:“联千秋之后,当传位于你。”    梁王听了当然非常高兴。酒醒之后,窦婴对景帝说:“汉法之约,传子嫡孙。今帝何以得传弟,擅乱高祖约乎?”    景帝发现自己酒后失言,顿时不再说话,也不再提起这件事,但刘武却把这话放在心上了。后来,由于平定七国之乱有功,刘武开始居功自傲起来,他在自己的封地建造豪华宫殿,出行也打着皇帝才用的旗子,这时景帝才发现,弟弟将自己的话当真了。    这时,窦太后再度暗示景帝应该将皇位传给梁王,景帝无奈,只好派袁盎去劝诫太后。袁盎对太后说:“从前宋宣公不立子而立弟,结果引发五世之乱,小不忍则害大义,必生事端,所以《春秋》中才说传子是正确的。”    窦太后自知理亏,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让梁王回到封地好好呆着,不要惹是生非。    当时,薄皇后已经失宠,景帝宠幸的是栗妃和王美人,栗妃的儿子叫刘荣,是景帝的长子。    王美人名娡,槐里(今陕西兴平县境)人,父王仲,生母为臧儿,在入宫前,王娡已经嫁给了一户姓金的人家,并生下一女。后来她的母亲遇到一位相土,他说:“王娡将来要大富大贵。”这时正好太子刘启在民间选美,于是王娡的母亲就软硬兼施地与金家退了婚,逼王娡去选美,没想到还真的入选了。由于王娡风韵犹存,很快就当上了太子刘启的姬妾,并生下三个女儿。    公元前156年,刘启继位,刘彻也在这一年的七月初七出生。据王娡说,她怀孕的时候曾做了一个太阳入怀的梦,景帝听了大为惊喜,认为这是个吉兆,于是景帝将王娡擢升为“美人”(地位仅次于皇后)。    公元前153年,景帝终于下定决心,立栗姬的儿子刘荣为太子,史称“栗太子”,刘彻则被封为胶东王,这一年,他刚刚四岁。    刘彻初名彘,乳名阿彘,他从小就聪颖过人,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求知欲特别强,尤其喜欢看关于古代圣贤帝王的书。据《汉孝武故事》记载:“至三岁,景帝抱于膝上,抚念之,试问儿:‘乐为天子否?’对日:‘由天不由儿。愿每日居宫垣,在陛下前戏弄。”’    对于儿子信口而应的回答,景帝不禁深感诧异,不久就给刘彘名“彻”,字“通”,因为他“讼伏羲以来群圣,所录阴阳诊候龙图龟册数万言,无一字遗落。至七岁,圣彻过人“,表示充满智慧,能达到圣德的要求。    刘彻六岁的时候,在栗妃的挑拨离间下,景帝废了自己的结发妻子薄氏,大汉王朝的皇后空缺,按常理,继任的无疑应该是太子刘荣的生母。栗姬长得非常漂亮,而且一连生了三个儿子,是后宫最得宠的一个,再加上刘荣已被封为太子,因此当时的人都以为她会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后。不过,栗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嫉妒心极强,而且毫不掩饰。    馆陶长公主刘嫖是景帝的亲姐姐,在朝中自然有不小的影响力,当时后宫中数不清的美女们都希望皇上能看中自己,因此她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馆陶长公主。为了让她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美女们纷纷给她赠送金钱礼物。馆陶长公主则认为这是件一举三得的美事,如果美女能得到宠幸,成为嫔妃,她们就欠了自己一个大人情,进而为自己效力,同时又能讨好皇帝弟弟,还能实实在在地赚一笔,何乐而不为。    不过,她的这一举动让栗姬非常不满,对馆陶长公主不断向皇帝推荐“狐狸精”,栗姬恨得咬牙切齿,人前背后不知咒骂过多少回,但馆陶长公主对此一无所知。    刘荣被立为太子后,馆陶长公主就相中了他,想把宝贝女儿陈娇嫁给刘荣做太子妃。不料,醋劲十足的栗姬一口回绝了馆陶长公主的提亲,还摆着一副。准皇后”的架势狠狠嘲弄了她一番。    馆陶长公主因此心生怨恨,立誓要狠狠报复栗姬。接着,她又向王美人提出同样的要求。王美人与栗姬不同,她机敏圆滑,觉得长公主地位非比寻常,与她结亲自然大有好处因此爽快地答应下来。    就这样,在公元前151年,六岁的刘彻与十岁的陈阿娇订了婚。从此,馆陶长公主屡屡向景帝进谗言,诬陷栗姬,并称赞刘彻如何聪明,景帝为此更加喜欢他。    公元前150年,景帝终于废栗太子刘荣为临江王,半年后,七岁的刘彻被立为太子,王美人也被立为皇后。    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景帝立下太子后,梁王刘武当然不肯就此罢休,他广纳四方豪杰,储存金银制造兵器箭弩,还派人刺杀袁盎等大臣。阴谋败露后,梁王十分恐慌,幸好有窦太后为他说情,才稍得宽释,但景帝从此对他疏远起来。这件事过后,梁王刘武由于受到惊吓,再加上灰心丧气,很快身染恶疾而死掉了。他去世后,景帝将梁地一分为五,划给他的儿子,不知不觉地削弱了他们的势力。    公元前148年,临江王刘荣不慎犯法,从江陵(今湖北)押回京城审讯。中尉郅都一向手段严酷,刘荣无法忍受折磨,最后悲伤地给父亲写了一封谢罪辞,在狱中自杀。    为了让太子的地位更加巩固,景帝还借机杀掉了当时权倾朝野的周亚夫。    周亚夫是名将周勃的次子,最初是河内郡守,当时有个叫许负的女人以善于看面相出名,一天,周亚夫把她请到府中为自己看相。许负说:“您的命相比较奇怪,三年后可以封侯,八年后可以做宰相,但再过九年就会饿死,因为您嘴边有一条竖直的纹,这就是饿死的面相。”    周亚夫听了哈哈大笑,他一脸不相信地说:“我不可能封侯,因为我父亲的侯爵已经由哥哥继承,即便他死了,也有侄子继承,怎么都轮不到我头上。饿死就更不可能,既然你说我能做宰相,如此尊贵的命怎么会饿死呢?”    听了这话,许负说:“那就以后再看吧!”说完就走了。    说来也怪,过了三年,周亚夫的哥哥周胜之因为杀人被剥夺了爵位,但文帝念及周勃的战功,不愿意就此让周家没落,他下令:“从周勃的儿子中选一个最优秀的来继承。”经过大家的一致推举,周亚夫就获得了父亲的爵位。    公元前158年,匈奴进攻北部边境,文帝急忙派兵保护京城长安,他调出三支军队守在长安附近,河内太守周亚夫就是其中的一支,他守在细柳。    为了鼓舞士气,文帝亲自到三路军队里去慰问,他来到灞上和棘门,命人不用通报,直接往里走。见到皇帝的车马,军营前守卫的士兵立刻放行,两地的主将直到文帝到了眼前,才慌慌张张地出来迎接。    来到了周亚夫的营寨时,情形却和前面两处截然不同。守卫士兵将开道的队伍拦在营寨之外,得知是天子来慰问后,都尉却说:“将军有令,行军打仗时只听将军号令,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文帝到了之后,派使者拿出皇帝用的符节,进去通报周亚夫,他这才下令打开寨门迎接,守营的士兵严肃地对文帝的随从说:“将军有令:‘军营中车马不得急驰。’”车夫只好使劲拉着缰绳,以免走得太快。    到了军帐前,周亚夫穿着盔甲、手持兵器出来迎接,他向文帝行了个拱手礼说:“甲胄之士不拜,请皇上允许臣下以军礼拜见。”    见周亚夫对皇帝如此无礼,一旁的大臣不禁为他暗暗着急,哪知文帝居然大为赞赏,他马上说:“将军不必多礼。”    大臣们惊讶极了,在回去途中,文帝感慨地对他们说:“和灞上和棘门的军队相比,周亚夫才是真将军。那些人简直是儿戏,如果敌人突然来袭,恐怕连将军都会被俘虏。”P38-40

编辑推荐

他们是千古帝王、历代名相、铁血将帅,他们是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的大人物。《帝王将相大传(图文珍藏版共4册)》呈现的,是一个个在历史生态中遨游的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收藏在博物馆中的孤立的、冰冷的脱离了时代的名人标本。将一个人物放回他所在的历史生态之中,就会看到以往我们所忽视的一些内容:忠臣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是不是一定是好的?在固定的政治秩序下,如何打破僵局,谋求个人的发展?义正严辞的反对派,是不是真的愿意为他所认为的真理献身?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真的适合在政坛中生存吗?……他们演绎着中华民族进程的轨迹,充扮了自己不可缺少的角色。本书由王艳军主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帝王将相大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还没看, 包装也好, 书没坏, 喜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